APP下载

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体平台的应用和探索

2020-11-17张玲玲

记者观察 2020年18期
关键词:思政政治内容

文 张玲玲

一、思政教育在新媒体平台中的开展情况

(一)用户基数大

随着各类新媒体运营平台的兴起,高校也以自身建设为基准,通过微信公众号,QQ校园墙,微博公众号等渠道建立起了自身思想政治工作教育的开展平台,并且也为学生的注册开放了窗口和名额。也就是说,当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平台中的应用,已然拥有了较为可观的用户基数,并且也造成了一定规模的影响力,引起了许多大学生的关注和重视。并且,作为时刻能够与校园新闻相接触的大学生而言,其自身对于这些思想政治教育平台的使用率也日益提升。以上这些也足以说明,新媒体平台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拥有了相当程度的关注。

(二)思想多元化

尽管当下有许多高校都已经将公众性质的新媒体平台用在思想政治教育上,但不可否认的是,新媒体平台自身的创设并具有多样性,它们所发布的内容本身也具有十分明显的多元化特征。而学生在接触新媒体平台所推送的思政内容的同时,也自然会有时间和精力去接触其他的思想文化。而这些其他的思想文化中,也必然会夹杂一些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背离的理念。而大学生在面对这种思想鱼龙混杂的情况时,内心自然也会产生一定的矛盾和冲突,甚至会对原有的意识形态进行怀疑。这也就说明,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平台中的应用仍旧面临着许多其他文化的冲突和挑战。

二、思政教育在新媒体平台中的应用和探索

(一)提高意识自觉

大学生自身作为同新媒体平台接触最为密切的主体,应当自觉提高自身的意识自觉性,要及时对学校所发布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进行阅览,并抓住内容的核心与要点,要改变传统走马观花的浏览形式。除此之外,高校也应当加强对大学生意识的激发和引导,在设计新媒体平台发布内容的过程中,应当尽可能以大学生的主流价值取向为参考依据,选择大学生感兴趣的和内容,例如名人语录,社会热点事件等。同时,高校也应当在新媒体运营平台设置相应的评论反馈区,让大学生在浏览之后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要在坚持宣扬主流价值观念的同时,听取基层大学生对平台运行的想法,以此来作为调整自身发展步伐的有效依据。总的来说,大学生自身的意识自觉性是引导其接受新媒体平台思政教育的重中之重,所以不论是大学生还是高校,都应当重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

(二)辩证看待问题

就当代大学生而言,由于其自身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社会信息,因此他们从社会中所听到的声音也就更加繁杂。而大学生自身在这种快节奏的新媒体运行平台中,也难免会在看待问题上失去原有客观公正的态度。因此,大学生应当放平自身的心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辩证地思考问题,理性对待网络上不和谐的声音。此外,大学生也不应当过度关注网络上的信息,要把握好新媒体平台同自身生活之间的比重,不能过于沉浸在虚拟世界的纷扰中,要以实际行动践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内涵。

(三)推动平台运营

高校应当充分考虑到当下大学生思想的活跃性,要理解大学生的意识形态本身便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并以此为基础,实现自身新媒体平台的多样化拓展,并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为学生开放交流的空间和平台。而大学生也可以以此为基础,积极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讨论和交流,这样不仅可以抒发自身的见解,同时也可以就生活中遇到的难题进行分析。而高校就可以借此,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三、结语

综上所述,思想政治教育在新媒体平台中的应用是十分合理且必要的,这是大学生更加坚定自身理想信念的应有之策,也是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措施。在具体应用的过程中,新媒体平台要始终以国家主流意识形态为导向,以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为基准,为学生发布正确且积极向上的内容,让学生能够紧跟时代潮流,跟随思想政治教育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展开意识形态上的深层探讨。这一系列的工作都是任重且道远的,应当持之以恒坚持下去。

猜你喜欢

思政政治内容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思政课“需求侧”
“政治攀附”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