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信寄厚望,青春正当时

2020-11-16欧阳睿

作文周刊·高二读写版 2020年29期
关键词:志存高远广大青年祖国

欧阳睿

2020年7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克拉玛依校区毕业生的回信中说:“同学们生逢其时,肩负重任。希望全国广大高校毕业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不畏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为党、为祖国、为人民多作贡献。”

从2013年以来,习总书记多次给优秀的大学生个人及群体回信,肯定他们在奋斗中释放青春激情、追逐青春理想的蓬勃姿态,为广大青年学生指明了人生道路和前进方向。

1.志存高远,扬帆远航。志存高远,就是胸怀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具有为崇高理想信念而不懈奋斗的精神追求。现实中,一些人之所以或常感叹生活乏味,或沉湎于小家庭、满足于“小确幸”,又或醉心于为个人捞实惠,是因为他们将个人利益放在了首位。当代青年应把“小我”融入祖国和人民的“大我”之中,应把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甘于牺牲奉献当作至高荣耀,才能升华人生境界,更好地实现人生理想和价值。

2.勇当使命,矢志追求。在复兴中华的伟大征程中,作为国家未来、民族希望的广大青年朋友,应自觉树立主人翁姿态,用实际行动担当起时代赋予的神圣使命。毫无疑问,前方的路途定然充满各种坎坷,我们要牢记“艰难困苦,玉汝于成”。只要咬定目标,矢志追求,必定会“柳暗花明”。

3.青春奋发,人生无悔。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美好的时代,在祖国的大地上,在平凡的岗位上,每个人都能书写奋进的人生。尤其对正值青春的青年来说,正是指点江山、挥洒人生的绝佳时机。正如习总书记在信中所提的:“时代的荣光属于青年,美好的梦想属于青年。”因此,我们要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作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在各自岗位上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在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书写别样的人生。

4.尺牍传情,字行寓意。一纸书信,万千情怀。在习总书记每次给广大青年学生的一字一句里,不仅仅氤氲着国家最高领导人关爱下一代的滚滚热情,更是饱含着对青年一代的殷切嘱托和期盼。相信有了党和国家的温暖关怀与谆谆教导,全国广大的青年学生定会在社会大舞台上尽情尽力发挥聪明才智,为国家的富强、民族的兴旺增光添彩。

习主席给当代青年的殷殷寄语,为广大青年送去了温暖关怀,指引了人生方向。领袖的寄语中饱含着殷切的期望:奋斗、拼搏、担责、奉献;青年肩负着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希望。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兴则国家兴!没有哪一代人的青春是容易的,负重前行是成长的必经之路,攻坚克难是青春的激昂乐章。作为当代青年,应怀家国天下的志气,应不惧惊涛骇浪,学好本领,不负重托,不负众望,勇于担当,在伟大时代赋予我们的恢弘舞台上,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作者:吴嶷)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这是亘古不变的真理。青少年要牢记国家使命,去奔走,去呐喊,去想,去做。这个时代是青少年的舞台。习主席曾说过:“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只有不断创新,中华民族才能更好走向未来。”只要我们青少年敢担当不畏难,中国的未来就不会缥缈。前景可待,未来可期!

(作者:樊彦妤)

时代场景几经转换,但“赤子之心”从未改变。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一批批身处海外的科学家、学子,满怀豪情地回到祖国的怀抱。无数青年坚守戈壁隐姓埋名,白手起家建起国防工业基础;支边垦荒、三线建设,知识青年苦干实干,扛起建设祖国的重任。岁月在更迭,青年会老去,但青春的誓言永远浑厚嘹亮。祖国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是青年“开疆拓土”的战场。

(作者:邓皓林)

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当代青年面临的新时代,既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发展的最好时代,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最关键时代。对当代青年来说,这是最大的人生际遇,也是最大的人生考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是当代青年人生难得的际遇。每个青年都应该珍惜这个伟大时代,做新时代的奋斗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我们这一代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终将在一代代青年的接力奋斗中变为现实。”

(摘自《人民日报·海外版》2020年7月10日)

好儿女志在四方,有志者奋斗无悔。同人民一道拼搏,同祖国一道前进,服务人民、奉献祖国,是当代中国青年的正确方向。这些年来,越来越多的有志青年选择到基层和人民中去,写下了充满激情和奋斗的人生历程。这是青年自身的最好历练,也是心怀国家、矢志报国的生动写照。广大青年在为人民服务中茁壮成长,在艰苦奋斗中砥砺意志品质,在实践中增长工作本领,为广袤的土地带去了无尽的生命力,用汗水不断浇灌着梦想之花。

(摘自“新华网”2020年7月10日)

勇担时代使命,写就青春篇章

◎張 颖

“少年强则国强。”梁启超先生的《少年中国说》,冲破历史的桎梏,言犹在耳。青年,从来都是一个国家的希望所在。百年前,于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奋勇向前的五四先贤,为使人民觉醒而不断发光发热。当今,无数扎根于基层的新青年同样也是奔涌向前。五四先贤煅烧自我而成青砖,而这样一块承载着历史记忆的青砖又融入当今青年的骨血之中,愈发有温度,有力量,有格局。

社会需要温度,做有温度的新青年。当中国速度成为发展快速的代名词时,当中国法度严明到能照亮社会每一个隐秘的角落时,我们不得不承认,社会的发展确实还需要一种温度。这种温度是边疆战士寒风冷月下十年如一日笔挺的军姿,是西部支教志愿者翻山越岭的或重或轻的脚步,是战疫医护人员防护面具下一道道触目惊心的印痕,是无数基层工作者一点灯火至天明的日日夜夜。我们决心做一个有温度的青年,就像一块有温度的青砖,带着融进血液的使命感,带着人民群众的认可,不畏利己主义的诱惑,不惧享乐主义的腐蚀,哪里需要,就在哪里发光发热。

温度是一种力量,时代需要有力量的新青年。正如鲁迅在《导师》中对青年的寄语:“你们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这种力量是脚踏实地的。当青年的脚步迈向基层,走进大山,当青年的背影掀起防疫抗疫的白色浪潮,汗滴与泪水就是力量的徽记。而青年在脚踏实地的同时,仍要仰望天空,心怀理想信念。在医生张旃的现代版《与夫书》中,在退役战士周国栋“若有战,召必回,战必应”的誓言中,无数青年已懂得,我们“生逢其时,肩负重任”,有理想信念傍身的同时,还要勇担时代使命,要“做志存高远、德才并重、情理兼修、勇于开拓”的新青年。

理想需要指引,青年需要格局。回顾习总书记对青年的寄语,字句关情,字句关怀,字句有指引。当代青年是强国的一代,在新时代的强国之路上,需要青年在“心有所信”的同时,还要有格局。青年的人格有格局,能经受住磨炼,和人民群众一起奋斗,一起成长;青年的力量有格局,能以己为墨,不断研磨,书写中国历史;青年的理想有格局,能化身为砖,投于神州,筑“中国梦”。

新时代的征程道阻且长,当代青年须继往开来,用青春守护温度,用理想凝聚力量,以拼搏延展格局;中华儿女应戮力同心,为自己,为人民,为祖国,筑成“中国梦”。

猜你喜欢

志存高远广大青年祖国
祖国祖国我爱您
新发展阶段要践行“两个维护”
意聊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的食堂火了
对祖国唱出爱
感恩母校志存高远
周持:书法学习重在“志存高远”
我爱我的祖国
学雷锋要有新发展
这是一个深得青年之心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