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学生异常行为调查与干预研究

2020-11-16刘微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0期
关键词:心理辅导调查低年级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阶段有一小部分学生出现了需要关注的异常行为,包括:新入学学生适应问题、注意力不集中、多动行为、情绪问题、厌学心理、对立违抗性障碍等。对于低年级出现的各种异常行为,要给以及时的干预,给予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生活、学习与成长。

关键词:异常行为;低年级;调查;心理辅导

我们会接触到这样一些学生,他们在班级表现出各种异常的行为,有的甚至是没有理由的、无法理解的,记得有一次一位班主任找到我说班级有一名学生的行为已经控制不住了,我看到一名学生在班级一直来回跑,破坏同学的东西,甚至把水倒进一些同学的书包;还有的学生遇到一点小事情时控制不了情绪,大发脾气等,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异常行为,分析产生这种行为问题的原因,要根据异常行为的根源给予适当的帮助与辅导。

根据查阅的文献资料,我们发现虽然低年级学生呈现出一些异常的行为,但对于低年级学生的异常行为的研究很少,很多都是中学生或大学生异常行为的研究。而很多中学生甚至是大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都源于小学时曾经出现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累积到一定的程度,对一个人的性格产生了深远影响,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本研究是对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异常行为进行研究,并提出一些相应的对策。

一、异常行为的调查

在调查中发现,小学低年级学生出现以下几方面的异常行为:

1.新入学学生适应问题

一年级新入学的一个月,会有一小部分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例如:有的学生会出现与之前的性格反差极大,在之前是一个很活泼开朗的孩子,在入学后不与老师和同学们交流;有的学生会出现对什么东西都不感兴趣;有的学生会出现厌学的情况;还有的学生出现明显的跟不上班级的节奏等一系列行为情况。

2.注意力不集中

有一些低年级的学生,经常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况,有的时候你和他说话,他虽然是在听,可是根本就没听进去,还有一些学生上课没办法集中注意力,经常性的溜号,或者搞一些小动作。还有的学生貌似在听课,但是已经不知道在想什么。

3.多动行为

极个别学生会存在上课好动,坐不住凳子,总是动来动去。有一些更严重的情况是上课时随意走动,甚至在班级里搞恶作剧。自己也知道有一些行为不符合一名学生的基本要求,但是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甚至会出现伤害同学的暴力行为等。

4.情绪问题

不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当遇到事情时,通常用大哭或者发脾气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情绪,导致经常情绪失控,产生恶性循环,或者情绪的起伏波动过于明显,一会儿开心,一会儿生气,經常因为一点小事就会产生很大的情绪变化。

5.厌学心理

出现个别学生厌学情绪特别明显,不想上学,用大哭大闹的方式或者和父母直接说自己不想上学。这其中包含学生在学校学习适应不良或师生关系、同伴关系出现问题等,还有一些学生因为畏难心理、没有目标、对学习没有兴趣,产生了严重的厌学心理。

6.对立违抗性障碍

对立违抗性障碍(Oppositional defiant disorder,ODD)是一类多发生在儿童期,表现为明显不服从、消极抵抗、易激怒或挑衅特征的一类行为障碍,2013年DSM-V(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中将其与间歇性暴怒障碍、品行障碍、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纵火狂等归入破坏、冲动控制和品行障碍一类中[1]。有一些特殊儿童会呈现出对立违抗等行为,这是极少数的。一般患有ODD的儿童会表现出很多异常行为,比如故意激怒别人、不服从、有较强的攻击性等等。

二、异常行为的干预研究

1.绘画疗法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学生是很喜欢画画的,所以绘画疗法是给学生进行心理疏导的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绘画疗法对学生进行投射性的测验,可以筛选出需要重点关注的学生。绘画疗法也分很多的种类,例如:房树人绘画、曼陀罗绘画、九分格统合绘画等。有的时候也可以与学生共同作画。

还可以组织亲子绘画活动,亲子共绘百米长卷,孩子和家长不但能体验自由表达与亲子创作的乐趣,同时还能培养孩子的专注力、耐力、想象力、沟通能力等。家长和孩子的反馈都是非常好的,可以增进亲子的感情,乐在其中,共同成长。

2.心理沙盘辅导

箱庭疗法是在治疗者的陪伴下,来访者从玩具架上自由挑选玩具,在盛有细沙的特制箱子进行自我表现的一种心理疗法[2]。我们经常称箱庭疗法为沙盘游戏。学生特别喜欢沙盘游戏,甚至将能够来到沙盘室玩沙盘作为一种奖励,这可以激发孩子的动力。在沙盘游戏中,学生可以摆自己喜欢的沙具来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同时我们在孩子的沙盘游戏过程中,可以捕捉到孩子们反映出的一些情况,以便于我们能给孩子们更好的疏导。

相对于个体的沙盘游戏,我们还会开展团体的沙盘游戏,这样我们可以让孩子们4个或5个人为一个小组进行团体沙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意识,以及团体内在的动力,以促进每个人的成长。

3.团体游戏疗法

团体心理辅导对学生也是很有帮助的,我们可以分为几种类型的团体辅导,可以是同质性的,也可以是异质性的。我们曾经带领学生开展过以下几个主题的团体心理辅导:入学适应、团队凝聚力、注意力、行为习惯等,学生在参加过团体辅导后,出现的问题会明显减少。在心理课上,我们也会插入一些团体游戏,因为低年级的小学生集中注意力的时间短,课堂的方式要多样化,这样才能让学生有一个更好的效果。我们也为一些有需要的孩子们提供长程的团体游戏,通过不同的团体活动,让学生得到成长。

4.个体心理疏导

有一些学生需要与心理老师一起聊一聊,做心理疏导,老师了解学生内心的世界,并且帮助学生克服存在的困难。在一年级刚开学的两周后,有一名班主任带着一名学生来到我的办公室,想让我和他聊一聊。得知这名学生幼儿园的时候是一个外向开朗的学生,可上了小学后,表现出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也不爱说话。经过和这名学生的沟通,我了解到他说自己更喜欢幼儿园,在幼儿园大部分时间都是和小朋友们一起游戏,也没有那么多的规则需要遵守。来到了小学,要遵守站队的要求,上课要遵守纪律,有很多新的规则让他觉得上小学不开心,所以他不想上小学,想回到幼儿园。通过和班主任及家长的沟通,一同帮助他一点点适应,一段时间后,这名学生很好地适应了小学的生活。

5.家庭教育的调整

家庭系统的一部分发生变化,其他部分跟着就会发生补偿性的变化,所以,家庭每个成员要合作来减轻被确认有问题儿童来访者的症状[3]。孩子的很多异常模式大部分来源于不恰当的家庭教育,甚至是父母可能会存在的一些教育问题。有的时候家长自身的一些消极情绪也会传染给孩子,所以家长自身的成长也是格外重要的。有很多家长不让孩子做什么事,自己却在做,比如玩手机等,言传身教的重要性不能忽略;还有一些家长因为职业的原因,例如:有一些会经常接触负面事件的家长,如果经常在家里和家人谈论这样的事,即使不是和孩子讲,但孩子听见后,经常的耳濡目染,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产生不安全感、怀疑被害等。所以家庭教育不合理的家庭需要调整,家长也要注意培养自己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这样才能给孩子营造有正能量的氛围,树立积极向上的榜样,形成各种各样积极的心理品质。

三、异常行为干预研究的思考

每一个异常行为背后的形成原因复杂多样。学生出现的异常行为,不仅仅是简单的一个诱因,其背后的原因复杂多样化。所以在进行干预研究时,要分析异常行为背后的各种原因,例如:学生自身原因、家庭因素、学校教育因素、社会因素等。我们要从多角度考虑,尽量将每一个对异常行为产生影响的因素都进行分析,并形成有效的干预辅导方案。比如:一个孩子厌学,可能有他在学校学习适应不良的因素,同时还有不恰当的家庭教育。我们就要对这两方面都进行辅导,让学生能够得到多方面的支持,调整异常的行为,逐渐对学习产生兴趣,为今后的发展铺垫下良好的心理基础。

1.长程稳定的心理辅导干预方案

我们在对一些学生进行异常行为干预的时候,由于问题的长久性和复杂性,需要我们有一个长程稳定的心理辅导方案,这样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培养积极正向的心态,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有的时候,有些家长、教师会有些急躁,会希望学生马上就有转变,但这样恰恰不利于学生的转变。孩子的异常行为是因为长时间多因素的影响,需要一点一点来改变。我们需要先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理解与支持孩子,再进行心理辅导。干预方案还需要看是不是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每个学生的特点不同,干预方案不一样,时间也是不一样的。在干预辅导结束后,我们应该建立后期的追踪,由于学生在未来还会遇到一些不可控的事件,要有后期的观察,及时给予辅导。

2.注重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培养

有的时候我们的关注点都在异常行为上,其实,一个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更重要。当一个学生拥有了足够的积极的心理品质,在面对各种各样的困境时,就能更好地面对,这样就更有利于调整和转变异常的行为。很多孩子出现的一些问题,很多都是缺少一些必备的心理品质,例如有一些孩子没有延迟满足,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自控力差、承受不住挫折、问题行为、情绪不稳定等等。所以我们在制定干预方案时,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品质。

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异常行为,我们需要给予重视,给予正确的帮助与辅导是可以改变这个孩子的命运的。有一些异常行为得到了及时的干预,就可以和其他学生一样正常地生活、学习,甚至未来在某一方面有所成就。小学阶段是一个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小学低年级又是这个关键期的基础,给予足够的爱与关怀、给予正确有效的指导,让孩子形成积极正向的心理品质。

每一个孩子都是上天派来的天使,他们也许有着自己的与众不同,也许被一些人认为是“异常”,但我们要关注到“异常”的背后,有着很复杂的诱因,給予这些孩子恰当的疏导真的很重要。对于异常行为的调查与干预需要进一步更深入的研究,给更多需要的学生带来帮助。

参考文献:

[1]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APA).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 5th Ed.(DSM-V)[M]. Washington DC: 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2013.

[2]张日昇.箱庭疗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2-3.

[3]田宝伟.沙游治疗:心理治疗师实践手册[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160.

注:本文为刘微主持的长春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小学生异常行为调查与干预研究》(课题编号:JKBLX2018-094)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心理辅导调查低年级
浅析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运用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心理辅导在小学班级管理工作中的运用
当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及辅导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