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巧用动态分层教学法提升初中生耐力跑成绩的研究

2020-11-16阮建镔黄芳平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初中生

阮建镔 黄芳平

[摘要]当前,班级教学仍是体育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在班级里男女学生混合的情况下进行体育教学,很容易造成男生运动量不足或者女生运动量过多的问题,进而就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降低、学习效率不高的现象。文章采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验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比分析在耐力跑训练中分别采用动态分层教学法以及普通教学法的两个组别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研究发现,运用动态分层教学法能够更好地促进初中生耐力跑成绩的提升。

[关键词]动态分层教学法;初中生;耐力跑成绩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30-0009-03

当前,我国正不断深化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2017年,教育部在杭州召开全国学校体育场馆向社会开放工作集中调研会议,并指出要积极深化学校的体育改革,推进全民健身工作。学校要深化体育教学改革,注重因材施教,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以培养学生的健康体魄,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体育教学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国家民族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要上好体育课,让学生树立“天天锻炼、人人健康”的理念。

在体育教学中运用动态分层教学法打破了忽视学生体质、兴趣爱好等方面差异的教学一刀切局面,充分地调动了各层次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及教学质量,使“面向全体,重视个别差异”这一教育原则得到有效落实。

为了使初中生能够更开心、积极地投入体育学习,教师就要在提高学生成绩的同时,激活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培养他们终身体育的思想。教师有必要基于学生的特点,对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进行研究,进而更好地引导学生学习思考、培养学生的学习态度、诊断学生的行为问题。

笔者在中国知网输入“分层教学”“耐力”两个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有关的论文较少。再次输入“动态分层教学”“耐力”两个关键词进行检索,发现有关的论文更加地少。当前,关于动态分层教学法在体育耐力跑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比较少,因此值得我们去探究。

一、研究主题、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主题

动态分层教学法在中山市西区铁城初级中学耐力跑教学中的应用。

(二)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主要是中山市西区铁城初级中学的学生。

(三)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多种渠道查阅大量有关耐久跑动态分层教学的资料,为研究提供可靠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

设计调查问卷,让学生填写并回收。发放问卷332份,回收332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328份,有效率为98.8%。

3.统计分析法

对数据进行统计,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比较分析,对研究资料进行逻辑梳理,从而得出结论。

4.实验对比法

实验共进行1个学期。以班级为单位,将参与实验的班级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耐久跑教学。实验组采用动态分层教学法教学,对照组按正常的教学方式教学。实验组与对照组在学生人数、学习课时数、学习内容、场地器材使用上均保持大体一致。

二、实验设计

(一)实验对象

实验组:初二年级的6班和7班、初一年级的11班和12班。对照组:初二年级的8班和9班、初一年级的5班和6班。实验组学生与对照组学生的各项耐力素质无显著性差异。

(二)实验时间

2019年9月-2019年12月。

(三)实验地点

中山市西区铁城初级中学。

(四)动态分层教学法实施过程

由两位教学经验丰富的专业田径教师(两位教师水平相当)负责本次实验的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田径教学大纲规定的内容为主,教学时间为18周。在实验期间,按以前的教学方式对对照组进行教学,不施加任何其他的干扰,而对实验组的教学则进行有计划的控制。在教学开始之前,负责教学的教师要共同备课,根据教学對象的不同,确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安排合理的教学内容,设计不同的活动方案,以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特点和需要。教师还要根据动态分层教学模式的应用要求制订动态分层教学法实施框架。(如图1)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个学期的实验结束后,笔者对实验数据进行了横向和纵向的分析比较。

注:表2和表3中的n代表数量,X代表平均数,s代表标准差,t的数值表示的是对回归参数的显著性检验值,p为相伴概率。

从表2、表3可以看出,实验组学生实验后的(800、1000米)耐力跑成绩有很大的提升。初一女学生在实验前的平均成绩为243.8秒,实验后的平均成绩为223.5秒,提高了20.3秒且相伴概率p<0.05,效果显著。初一男学生在实验前的平均成绩为297.5秒,实验后的平均成绩为259.88秒,提高了37.62秒且相伴概率p<0.05,效果显著。初二女学生在实验前的平均成绩为242.9秒,实验后的平均成绩为222.7秒,提高了20.2秒且相伴概率p<0.05,效果显著。初二男学生在实验前的平均成绩为256.36秒,实验后的平均成绩为236.64秒,提高了19.72秒且相伴概率p<0.05,效果显著。

将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数据进行横向比较后得出:实验组初一女子平均成绩比对照组要快8.40秒,实验组初一男子平均成绩比对照组要快10.42秒,实验组初二女子平均成绩比对照组要快25.00秒,实验组初二男子平均成绩比对照组要快12.38秒。整体来看,实验组的耐力跑成绩比对照组的要快并且相伴概率p<0.05,这说明在课堂中使用动态分层教学法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耐力跑能力,比运用传统的耐力训练方法更有效。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动态分层教学法的使用使得实验组学生的成绩相较于实验前发生了顯著的变化。实验组学生的各项数据都优于对照组学生。采用动态分层教学法对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具有很大的作用。

动态分层教学比传统的三段式教学更能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能很好地落实因材施教。在体育教学中,应广泛使用动态分层教学法。

动态分层教学讲究的是动态,能够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参与性,激活学生积极进取的心态,促进学生的学习进步,引导学生突破局限,更好地认知自己,从而避免学生产生“我是差生”的念头。

(二)建议

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联合其他教师一起,开展动态分层教学。若能根据学生的基本情况科学地进行动态分层,教学效果便能获得有效增强。

动态分层教学能够取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保持好“动态”。教师要对处于动态分层教学中的学生进行定期的检测,做到有进有出,因材施教,进而使教学活动更科学高效。

综上所述,将科学合理的动态分层教学法应用于体育课堂教学之后,学生的耐力跑成绩获得了很大的提高。从整个实验过程来看,绝大部分的学生都非常喜欢动态分层教学,这样的教学使他们的教学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更符合他们的个性心理发展特点,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体育教师要充分地推广动态分层教学法,进而促进体育教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国泰,刘磊矗,许定国,等.体育课程组织形式及其教学模式论[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05.

[2]刘留,张进喜.分层教学法在体育教学中运用的研究分析[J].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06(1):85-87.

[3]汪光鲁.分层合作教学法在江西普通高校足球选项课中的实验研究[D].南昌:江西科技师范大学,2013.

[4]牟剋蓉.动态分层教学法在健美操专修课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成都:成都体育学院,2013.

[5]周艳玲.分层教学法在高校非体育系拉丁舞选修课中的实验研究[D].武汉:武汉体育学院,2013.

[6]邓津.关于高职院校新课程体育分层教学的理性思考[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4(9):137-138.

(责任编辑 王嵩嵩)

猜你喜欢

初中生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培养英语自学能力的几种有效途径
初中生的我们怎么训练英语口语?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初中生语文学习兴趣“冷热”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