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写作教学中场面描写支架的构建策略

2020-11-16顾维贤

中学教学参考·文综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写作教学支架

顾维贤

[摘要]场面描写是初中欣赏与写作的重要内容,学生写出来的文章普遍存在内容空泛、散乱、随意,缺乏细节,人物塑造不传神等问题文章借助典型案例,分析如何运用写作支架,层层递进,引导学生写出场面的生动特征,写活场面。

[关键词]场面描写;写作教学;支架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58(2020)30-0001-03

场面描写是对特定的时间和地点中的人物活动总体情况的描写。初中生一直置身于不同的场景画面中,比如运动会、生日会、大扫除、各种比赛等。初中生已经具备用语言来叙述各种场景面面的基础,但是普遍存在着层次不分明、内容散乱、人物塑造不传神等问题。究其原因,一是生活体验和情感经历还不够丰富;二是场景面面中的人物太多,不能一下子就抓住重点;三是缺乏有效的写作策略或者写作方法。

那么如何让学生把眼前看到的生动而有感染力的画面描写出来呢?笔者借助一位教师的以“写活场面 留住精彩”为主题的作文教学来分析该如何引导学生写作场面描写。

一、具体课例

上课铃声响起,学生在教室里安静地等待教师上课。教师先组织学生做掰手腕的游戏,这出乎学生的意料,他们都很开心,教室里顿时一片沸腾。

[环节一]描述游戏场景,感知场面描写

师:在刚才做游戏的过程中,大家是否注意到了个别同学的动作或者表情?整个教室的氛围是怎样的呢?

生(纷纷):涨红了脸!皱着眉头!直起身子用劲全力!气氛很活跃又很紧张。

师:那同学们能不能简单描写一下刚才教室里的热闹画面呢?

(学生写作)

师:请这位同学读一下自己的写作内容。

生1:我和同桌紧握着对方的手,就等着老师发布命令。当老师说“预备开始”的时候,我们各自用力。我使劲地想把同桌的手压下去,但是同桌的力气也很大。相持了好一会儿,同桌的脸从浅红变成了深红,额头上沁出了细细的汗珠,由于紧咬嘴唇,嘴巴都有点歪了。我们俩手上的青筋都鼓了起来,我越来越使劲,拼命地把同桌的手往下压。最后同桌实在支撑不住,手被我压倒在了桌上,我赢了,心里很开心!

师:同学们觉得他写得怎么样?

生2:他把同桌的状态写得十分生动,如“细细的汗珠”“紧咬嘴唇”等,这样的人物细节描写很具有吸引力,但是他似乎忽略了班上的其他学生。

师:很好,这位同学讲出了自己的想法。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一直置身于不同的场景中。人们在不同场景中的表现和举动组成了不同的场面,无论我们是主角还是旁观者,都要用心去体会这些场面。描写场面时我们一定要注意三个要素(出示PPT)。

▲场面中的人(不止一个,很多个)

▲场面发生的时间、环境等

▲具体涉及的情节

师:当然,场面描写还要传达出特定的氛围。刚刚这位同学的作品虽然把同桌的表情写活了,但是忽略了场面中的其他要点。

生3:听老师这么一说,似乎我们写得都不够好。

师:没有关系,我们一起来探究描写场面的方法,相信大家都能够把场面写活,留住最精彩的画面。

[环节二]探究写作方法

师:第一,交代场面的背景。交代活動场面发生的时间、环境等。这样人们才知道场面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发生的。例如《看中秋烟火》一文的开头用“早就听说今年的中秋节在金鸡湖文化水廊有烟火晚会,一吃完晚饭,爸爸和我就来到湖滨大道”这一简洁的话,交代了活动场面发生的时间、地点,不仅表现了作者热切渴望的心情,而且为下文的场面描写做了铺垫。

师:第二,要写出气氛。场面描写要通过描写一定的环境中的人物活动,表现出或喜或悲的气氛。简单来说就是,比赛场面要有紧张的气氛,庆祝场面要有欢乐的气氛,送别场面要有难舍难分的气氛。

同学们可以针对我以上讲的两点对自己写的扳手腕场面稍作修改。

(学生写作)

师:哪位学生愿意来分享他的佳作呢?

生4:今天的语文课非常特别,正式上课之前,顾老师在班级里开展了一场掰手腕游戏。教室里的欢声笑语似乎要冲上云霄。我同桌的手比我的壮实多了,他胸有成竹地看着我。“开始”,老师的一声令下,我的同桌就使出了吃奶的力气。单薄的我和壮实的同桌比起来,力气显然是不够的,但我还是咬紧牙关,丝毫不退让。班级里的其他同学都在进行激烈的比赛,耳边传来了一阵阵的“啊!”“嗯!”声响震天。我趁同桌不注意的时候,一把将他的手按在了桌子上,我胜利啦!同桌愕然地张着嘴巴!

师:大家有没有听出来这位同学写的有何不同?

生5:这位同学在内容中加上了老师讲的两个要素,似乎更加具体生动了。

师:的确是有了清晰的写作思路,也写出了游戏的氛围。其实我们所学的课文中也有精彩的场面描写,大家不妨回想一下。

生6:我知道了,沈从文的《端午日》。

师:那我们把书打开,一起来读一读他是怎么来写的。

生(齐读):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每只船可坐12个到18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嘭嘭铛铛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一船快慢既不得不靠鼓声,故每当两船竞赛到激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小说故事上梁红玉老鹳河水战时擂鼓的种种情形。(出自《端午日》)

师:从这段文字中同学们是否能够发现场面描写还需要注意什么?

生7:课文中的这段文字先整体描写了整个场面,然后写了重点人物的动作和外貌,最后还写了其他观众和作者自己的想象,写得真妙!

师:这位同学说得非常好。场面描写要注意的第三点,就是重点突出。描写场面时,要对场面进行总体概括,使读者对总体面貌有所了解。然后再对场面中的重点部分进行详细、具体的描写。

如果同学们能理解以上三点,相信大家定能写活场面。

(学生一起读文本中的场面描写,再次感受沈从文先生的精彩文字)

师:这边还有一段描写挤公交车的文字,请大家读一读。

生(齐读):车来了,还没停稳,几个青年人便凭着力大气粗占据了有利位置,直往车内挤。几个手脚敏捷的学生像猴一样左跳有跃,“嗖”的一下蹿上去,霸住了车门。一大堆人正拼命地挤着,只见一只只白皙的手、古铜色的手、粗糙的手、柔软的手,本能地向前伸着、挥舞着,都希望能够抓住车门。一位胖阿姨的右腿刚踏上车阶,左脚便不停地往外蹬,她使出吃奶的劲儿用力地扭动着胖胖的身躯,一双手拼命地抓住车门扶手。即使她这么努力,最后那屁股还是被车门狠狠地夹了一下,疼得她大呼“我的妈呀!”挤车可真是一场不同寻常的“战斗”呀!

生8:这段文字详细地描写了主要人物的动作、表情等。这是动态的描写。作者通过细致地观察,入微地描写,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生9:这段文字也做到了主次分明,写出了挤车那紧张的场面。

[环节三]运用方法,当堂练笔

师:同学们,老师传授了关于场面描写的三大法宝,现在就要检查一下大家有没有真正掌握了。大家平时最喜欢写在学校里发生的事情,所以我们先来看一下学校拔河比赛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思考:一下这张图片的主角是谁?从动作和表情中是否能够看出人物的性格?运动场上是一个什么样的情况?老师和啦啦队在做些什么?如何把这些精彩瞬间写活?

(学生写作,教师巡视)

师:请这位男生来读一下他的作品。

生10:今天,学校里举行了有趣的拔河比赛。我们来到现场不久,拔河比赛便要开始了。黄队和蓝队的运动员们已经做好了准备:他们有的摩拳擦掌,有的在活动着自己的脚腕,还有的在不停地说笑,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只听见一声哨响,运动员们都咬着牙拼命地把绳子往自己的身后拉,最前面的那个小男孩脸涨得通红,头上都冒出了汗珠。周围的人们大喊着:“加油,加油!”只见绳子中间的红布一会往左,一会往有,情况十分胶着。旁边的啦啦队在为各自支持的队伍呐喊助威,场面极其热闹。

师:让你的同桌来点评一下吧。

生11:我觉得这段文字唯一的缺点是没有突出重点。

师:那老师问你们,大家觉得图片中的哪个人是主角呢?可以细致描绘哪个人呢?

生(众):当然是最前面的那个矮个子。

师:为什么大家都选择他呢?

生12:因为他的表情和动作很吸引人,最具有代表性。

师:表现人物性格,体现主题非常重要。要不你们着重描写一下这个主要人物?

(学生修改作文)

师:还是请你来读读你修改好的内容。

生10:……参赛队员们都站成弓字步,脚顶着脚,身体向后倾,双手紧紧地抓住绳子拼命往后拉,远远望去犹如一条巨龙。站在最前面的小男孩瞪大眼睛,咬紧牙关,脸憋得通红,额头上冒着汗珠,身体紧贴着绳子,使出了全身力气拼命地拉着绳子……

师:通过对人物的细致刻画,整个场面活了起来。其实大家都能将场面描述得生动精彩。教师这里有一首诗送给大家,请牢记:

场面描写并不难,抓住要素是关键。

叙事一言巧带过,写人分清主与次。

巧用环境来烘托,场面气氛才出现。

用心观察悟生活,勤奋练笔人人赞。

二、总结归纳

在以上的课例中,教师在课上设计的三个环节的任务目标都非常清晰,层层深入。这节课最大的亮点就是教师巧妙地提供了一些写作的方法,也就是构建了写作支架,并将它们综合运用于整个课堂之中。

支架原指建筑中搭建的脚手架,现已成为一个教育领域广泛应用的隐喻,指对一個人的学习施予的有效帮助。支架可以看作是帮助学生学习的方法、手段、概念、流程、范例、知识等的总称。写作支架按表现形式可以分为范例、演示、提问、解释、指导、建议、图表等,按照功能意义则可以分为程序支架、概念支架、策略支架和元认知支架等。这节作文课将几种写作支架综合起来运用,取得了比较好的教学效果。

构建情景支架。任何写作其实都需要结合具体的语境。创设情境支架可以让学生感受场景和写作对象。在上述课例中,教师用掰手腕这个游戏来导入新课,让每个学生都置身于玩游戏的热闹场面中。在情境支架的帮助下,学生能快速了解感悟场面描写的写作要点。

教师在第三个环节中安排了一个写作活动,运用图片展示创设了一个“激烈的拔河比赛”情境,日的就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结合自身感受来描写精彩的故事画面。

构建范例支架。一些名家的写作技法和写作内容对学生有很好的引导作用。在上述课例中,教师列举了沈从文《端午日》中描绘赛龙舟的精彩语段。这个语段首先描写了小伙子的身形和船只的外形。接着重点介绍桨手、鼓手和锣手。最后写了两岸观众的呐喊、助威以及一段充满趣味的想象。这一段精彩的场面描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这样的范例更能够让学生体会到场面描写的妙处。通过对比自己的习作和名家作品的异同,在教师的引导下去找差距,学得方法后再进行修改,学生定会有更大的收获。

教师在课堂上随机展示学生的习作也是一个好的教学方法。通过同班同学的点评以及教师的点评指正,学生在课堂上得以更好地内化和领悟知识。教师借助范例为学生的写作提供了参考,进而提高了课堂效率。

构建顺序支架。在生活中,我们做任何事情都会有先后顺序。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具有思维性的语言表达。要想把一个活生生的场面写得生动精彩,不仅需要学生描写好整个场面给人的感觉,还需要学生写好场面中的关键要素。这就是所谓的按总分顺序来描写场面。

在上述课例中,教师要求学生写拔河比赛的场面。教师并没有放一段拔河比赛的精彩视频而是展示了一张拔河比赛的照片,然后让学生通过观察进行写作。选择图片的好处是,有了这样一个定格的画面,学生可以把主要人物的动作表情进行细化,进而通过具体描绘把人物的性格展现出来。在描写时,学生应考虑比赛前后教师、比赛选手等的状态。做到这些,要写好场景描写就不是什么难事了。

写场面时要安排好先后顺序。一般可以按总分顺序来写,也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或者事情的发展顺序来写。

其实通过课例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他们会描写但不够细致,他们会表达但不会赋予感情,等等。学生要想写好一篇优秀的作文是不容易的,需要进行长期的技法写作训练。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情采取不同的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周子房.写作学习支架的设计[J].语文教学通讯,2015(Z3):10-15+23.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写作教学支架
支架≠治愈,随意停药危害大
给支架念个悬浮咒
三维多孔电磁复合支架构建与理化表征
前门外拉手支架注射模设计与制造
民族预科生写作教学的对策探究
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的趣味性
小学高段语文写作教学
积累,为学生写作增光添彩
架设作文桥梁,探寻写作源泉
浅论高中语文写作中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