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我国STEAM教育的性别差异探析:从“因性施教”到“敏感教育”

2020-11-16罗萍萍刘伟民

贵州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7期
关键词:科学教育学生

罗萍萍,刘伟民

(嘉应学院,广东 梅州 514000)

一、我国 STEAM教育的时代探析

美国新媒体联盟和美国学校网络联合会在《国际教育信息化发展2015地平线报告( 基础教育版) 》中提到,STEAM的教育理念是:各学科彼此关联,这样学生才能对真实世界获得整体的、相互联系的认知[1]。新课程标准提出,各学科教学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2]。开展学科教育的整合,培养跨学科的创新人才是各国共同追寻的目标。

我国STEAM教育的前身是STEM教育,是在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和Math(数学)的基础上,增加Arts(艺术)的跨学科整合教育,使技术和工程教育融入艺术与人文,构成学校文化新的一部分。STEAM教育在整合科学类学科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情感融入、美的追求和精神境界的提升,与我国核心素养教育在人才观上高度契合。单纯的基础知识培养对新时代人才教育来说是不够的,还必须注重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思维方法的训练,尤其要注意科学与人文、艺术、社会等相互渗透和融合,完善学生的多学科知识体系,培养综合性、跨学科的人才。

(一)从STEM教育走向STEAM教育

STEM教育的最初目的是提升大学本科生的科学类学科整合性能力,为科技事业输送综合性的人才。20世纪末,该理念倡导问题解决驱动的跨学科整合学习,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政策相符,研究者们很快将研究热点和重点转移至中小学。随后,受知识经济催生的核心素养影响,构建出STEAM跨学科融合模式,实现了各学科之间更有效的融合[3]。STEM教育学者, 提倡向学生展示创造性的教学设计,更注重数学和科学学科;而STEAM教育学者则认为,学生需要通过自主解决问题或选修计算机相关课程去实现学习目标。STEAM侧重设计、计算机图形学、艺术等实际的问题[4]。21世纪初,艺术在发展学生创造和批判思维培养方面受到重视,“Art +”发展了STEM教育理念,形成了“以数学为基础,以工程和艺术理解科学和技术”的STEAM教育。我国STEAM教育的发展与全球创新发展同步,使之成为人才培养、科技创新、产业转型的发展战略之一[5]。新时代背景下我国的教育家和学者们对此也做了很多探索,包括尝试从政策、课程、教学、师资、活动、评价等方面构建中国特色的STEAM教育体系[6];以某学科教学为例,基于STEAM教育、注重科学与人文整合的教学建议、开发课程资源、开展项目学习、多元化教学评价[7];探索数学学科与STEAM教育的深度融合[8];通过整合课程资源、创设教学环境、转变教学方式,加快师资培养促进的本土化发展[9];将STEAM教育理念引入学校,实施创客教育,推进创客教育实现新的突破[10]等。

(二)STEAM教育的时代内涵

STEAM教育对各国推进创新教育和人才培养有重要意义。它是一种利用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学科和艺术的协同作用,激励学生跨学科学习,将知识获取、方法探索、工具利用以及生产创新的过程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的教育模式。STEAM教育不仅整合了各个学科基本知识,更将各学科不同的实践过程和精神内涵进行融合,是一种创新的学科融合。STEAM教育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寻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通过研究知识体系的输出,借助一定的工具,设计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的学习产品,以达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目标。

STEAM教育的真正内涵,在于进行跨学科的课程变革、新型教师协作培养、创新性的人才培养试验、体验性的交流平台搭建、新型功能室建设、开放性评价构建等举措。这体现了我国STEAM课程的时代特征:提高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跨学科的课程变革行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创新性的人才培养试验行动;应用型人才要求——新型功能室的建设;抓住互联网大数据时代机遇——体验性的交流平台搭建行动;以生为本教育模式——新型教师协作培养;改革不符合时代的评估标准——开放性评价构建行动。在新时代的背景下,STEAM教育对学生的主体性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三)我国STEAM教育性别差异发展分析

“互联网+”时代,跨界融合、创新驱动、重塑结构、尊重人性、开放生态、连接一切六大特征更为显著,STEAM教育给学生性别教育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利用SWOT分析方法将看似独立的各因素相互匹配,对性别差异问题进一步研究。

从整体上看,利用SWOT分析方法可以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SW,主要分析女性STEAM教育内部条件;第二部分为OT,主要分析女性STEAM教育外部条件。依照矩阵形式排列,把各种因素相互匹配起来,以明确发展对策,见表1。

表1 我国STEAM教育的性别差异SWOT矩阵分析表

总体来说,新时代我国女性参与STEAM教育有以下特点:

1.可能陷入与STEM教育同样的困境

(1)个人因素。女性在学习和职业选择上会受到心理因素很大程度的影响,包括自我认知偏差,如“先天性才是最主要的条件”;性别刻板印象,如“男孩比女孩更擅长数学和科学”“科学和工程职业是男性领域”;自我效能,如“不具备这种能力”等,同样将影响她们在STEAM教育中的兴趣、动机、毅力和表现。基于性别的心理考虑,女性对于进入信息和计算机等领域会产生更多的焦虑和误解,随着年龄增大,女孩对这些领域的兴趣逐渐降低,采取干预措施就更加困难。

(2)家庭与同伴层面。家庭成员与同龄人在塑造女孩对STEAM看法时有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有传统性别角色期望的父母会强化女儿的性别态度和行为。一些研究表明,女孩的职业易受到父母期望的影响,男孩则倾向于投入自身的兴趣。相对而言,要成为女性科学家更常要有科学家父母的条件,特别是受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影响。另外,当女性同伴和大环境都认为这些领域不适合女性,将带给她们更多负面的情绪。如果在前一年里她们的女性同伴在这些学科的表现不佳也会很大程度的影响女性参与科学和数学的课程。

(3)学校层面。STEAM教师短缺,特别是在偏远和穷困地区,STEAM女性教师带给女孩的榜样力量就更少。对女孩较低的期望也会对课堂互动产生影响,造成不平等的环境,甚至有些教师已经对科目有了定型的观点——更偏向于鼓励男生在该方面的发展和成就。另外,教师对STEAM学科潜意识的性别刻板印象,也会通过教学过程传递给学生。在课堂上,教师和女生互动更少,女生拥有讨论的时间更少,提出的问题更少,受到的赞扬也少于男孩。教科书作为课堂重要资源存在一定的性别刻板印象,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性别平等[11]。女性仍在呼吁更具体的、实用的教学策略,那些能以学生为中心、以探究与参与为基础、提高女孩们自信并考虑学生特定兴趣和学习风格的策略是稀缺的。

(4)社会层面。女性仍在期待一个性别更加平等的社会,拥有更好的“接受教育、体面的工作、政治和经济决策”的机会。社会不平等及上学期间的性别刻板印象都一定程度阻碍了女性接受包括STEAM学科在内的教育。女性也在呼唤一些专注于STEAM教育的具体政策和制度以改变社会旧有的规范。过去的电视广告、报纸、书籍等大众媒体也会宣称性别有别的数学科学能力,与女孩们主修或追求的技能和职业都相关不大或有矛盾性,有可能导致一些女性更倾向于发布自嘲数学或科学学习能力的信息,并主要地向其他女孩发布,使性别刻板现象在社会中恶化[12]。

2.在STEAM学习中遇到新的阻碍

(1)与男性相比,女性在STEAM学习时进行综合能力和跨学科扩展性任务时更显得缺乏自信。她们所接触到的大多数与STEAM相关的教材和工具基本上都不会显示女性的角色,或即使显示了通常也将女性描述为从属的地位,如男教授和女助理。

(2)女性在STEAM项目中偏向于将时间和精力集中于挖掘历史或文化维度的内容,易忽视现实性而无法充分地解决问题。我国也一直没有根据学生的差异性设置额外的培训课程,如学徒计划、技术与职业教育计划、专题项目培训等。没有采取相关措施协助女孩们完善自己及坚持她们在STEAM领域的兴趣。

(3)在STEAM学习中进行以真实问题解决为驱动的知识综合运用考验时,对传统文化影响下性格含蓄、内敛的女生挑战更大。有效条件的利用性对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增强学习效果至关重要,但是女性学习者在实验室或工作坊中,活动的实践积极性仍然没有被合理地调动。

(4)STEAM学习“以实践探究为主,讲授为辅”的条件仍然不够成熟,女性接触计算机、编程工具、实验器材等的机会不足。中小学阶段的数学和科学课程提供了极少的真实学习体验,计算机科学、虚拟实验室等学习条件的缺乏,尤其不利于女性学习的特点,无法提高她们的学习积极性。

(5)编程和创客是新时代热门的STEAM教育项目,此类学习过程和结果的表现已成为评估的要点。但这似乎将女性放入由单一的标准化考试转到单一的科学项目类别考核的环境中。由于男女对竞争所作出的反应不同,男孩更倾向于冒险和考试竞猜,而女孩在课堂测试、课程作业或是散文式的评估中却有更好的表现。

3.新时代环境下教育发展机遇

不同性别课程目标设定不同,STEAM教育模式应符合不同学生个体的发展特点,为学生综合素养的培养提供服务,新时代女性学习者具有不同的教育机会。

(1)新时代背景下的中国父母与教师与从前相比学历更高,教育理念更新。大多数教育参与者已经接触甚至能熟练操作电子产品、计算机等工具,父母与教师对女孩教育的看法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他们也希望孩子们尝试更开放自主的学习方式。

(2)各国更加注重教育效率与公平。女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升高了,职业女性增多了,女性的社会地位更高了,女性的榜样更多了,从某种程度来说,新时代正在经历一种新的进步与循环。

(3)科技引领进步,世界正进入大数据时代。新课程强调创新、自主动手、学科整合性、应用性,以促进学习者有更丰富的经验与创造性。新时代课程要求体现一种基于工程的、艺术的、让同学们亲力亲为的、允许参与者制作和修补的、利用交互式电子产品进行辅助操作的学习方法。具有体验性的STEAM作为一种有吸引力的探究过程,有利于为更多的女性学习者创造丰富的经验,使她们成为活跃的制造者、设计师和创新者[13]。

(4)世界关注的可持续发展的主题不断增加,社会发展并不局限于计算、虚拟世界等单一内容维度的构想,同时也更关注绿色生态升级性、世界文化的多样性、第三产业的服务性等主题。STEAM教育旨在促进这个能接触的更美好更丰富多彩的世界,这对女性来说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二、国际STEM教育性别差异模式的发展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性别差距报告,挪威是世界上性别平等程度仅次于冰岛的世界第二国。基于对女性参与经济与政治活动,受教育程度以及她们的健康状况的分析,发现尽管女性享有平等的受教育和参与劳动力市场的机会,但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相关职业主要还是由男性主导[14]。

男孩和女孩在这些科目中表现的差异研究,一直受到国际热点追踪。国际数学与科学研究(TIMSS)报告的最后一个趋势显示,在科学科目中性别表现差异显著下降;此外,根据经合组织国际学生评估项目(PISA)的数据,在科学科目中,女孩和男孩的表现只有细微的差别。

随着时代的发展,在教育的各个层次上男女受教育的机会越来越公平,女性接受教育的人数和比例不断提高,但国际上许多研究证实,当在给予选择的机会时,女孩和男孩仍倾向于非常不同的科目。尤其从高中开始,女孩和男孩就会明显做出不同的选择。例如,虽然挪威60%以上的大学生都是年轻女性,但在物理、数学、计算机科学、技术和工程中,女性仍然是少数,同样的情况也发生在英国和美国等其他西方国家。很多学者都感到奇怪,在性别平等的社会,女孩们为什么还在选择传统的科目和职业[15]。这些选择或许是因女性先天或后天的兴趣不同,或者两者兼而有之。专家们的建议也往往基于一种隐含的理解,即承认男女生在兴趣、态度和价值观方面是不同的,因此,他们会做出不同的选择。

同世界各国一样,中国现今的人才市场对具备数学能力和科学技术的人才需求仍然得不到满足,尤其在数学、物理、信息技术和工程领域,招募综合性强的女性工作者是非常困难的。性别公平教育一直在探索恰当的方法缩小差距,以提升各地区人口的素质和创新能力。

(一) STEM教育探索性别平等的三种方法

STEM教育提出解决性别平等问题的方法基于不同的假设:所有解决科学教育中性别不平等的倡议,都反映了某种对学生性别及性别对于他们参与科学或科学教育的态度。这些概念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关于性别问题的讨论,但是性别如何影响科学教育的具体内涵和方法并不清晰。以下对性别中立、女性友好、性别敏感三种倡议的目的、描述、手段进行分析。

1.性别中立科学教育:假设男性女性是平等的,则女孩和男孩在STEM教育中的各项参与应是均等的。

就目前来说,解决性别问题的大多数倡议都是在基于男女平等的前提下进行的。假设男女平等,女性将拥有更多的机会和权益,这将使女性受益,这也会使社会受益,因为会有更多的女性为科学知识的发展做出贡献。按照这个逻辑,分析创造社会有效科学知识的能力就不只由性别决定,而是要评估他们的科学素质。性别中立者们认为,女性和男性有同样的能力为科学发展做出贡献。如果在科学中发现任何问题或者漏洞,这也应是由于研究者的科学方法不够严谨,而不是因为科学家的性别[16]。科学知识本身不对女性歧视,因为在科学领域的观察中,任何有能力的观察者都能以各种方式发现或理解问题。同时,当他或她的科学方法被认为是足够强大的,则可消除由科学家的社会身份带来的科学领域的社会偏见。

在男女平等的前提下,性别和科学改革计划的核心目标是给女孩和男孩完全相同的机会和挑战,通常的做法是在不强调性别的情况下鼓励女孩和男孩各自发展。社会应实施各项政策,使歧视女孩上学的事件不再发生,鼓励女性在教育上拥有同男性同样的权利,更好地发展中立教育。课程和教学材料应在文本和插图中对传统性别角色呈现提出挑战:避免图片侧重性(例如,描绘活跃的男性和处于被动位置的女性)。对于教师而言,应平等而不强调某一类性别的特性,不要传达男性和女性的刻板印象。在课堂上,给予同样的重视,也不应该说任何会被理解为对女孩或男孩的歧视的话。理想的情况是,男女科学教师数量均衡,以强调男性和女性在从事科学教育和科学职业有同样能力。

2.女性友好科学教育:女孩和男孩在STEM教育方面存在差异,他们的参与度是不同的。

无论是生理上的差异,还是社会因素的影响,女孩和男孩有不同的兴趣和态度,他们的发展方式也不同,这些差异将影响他们未来从事科学和现在接受科学教育的方式。过去一段时间,“平等”这个概念一定程度上是有问题的,因为它常被认为复制了男性的标准。男性和女性在科学方法上也不是平等的,因为科学方法已经被标记为“男权主义的”或是与男子气概相关的特征[17],这些特征被认为高于女性或女性特征。在历史上没有女性和非西方文化的人的贡献时,似乎科学已经发展起来了,这使得科学知识和知识生产“男性化”“西方化”,因此不欢迎和歧视女性[18]。而科学知识、过程和优先事项等都受研究者身份的影响。

但是,也有一些强调男女差别的女权主义者表示,在某种程度上,女性的某些品质比男性优越。与男性的“权利伦理”相比,女性的道德推理被一种“关怀伦理”所支配。桑德拉·哈丁认为,由于在许多社会形态中女性的弱势地位,她们能够更客观地观察世界[19],女性科学将体现更多的社会责任,更能够推动一个更加民主和对环境负责的领域的发展。女性主义科学思想包含自然和人类本性的真正复杂性,反对将复杂现象的解释简化为单一的结果。Sue Rosser声称,女性在科学研究方法使用上是不同的,这会产生一种更有社会责任感的科学[20],女性科学家将以不同的方式为科学做出贡献,而不是去成为像男性一样的科学家,也不只是为了挑战固有的男性科学家而存在。

女性友好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强调女性以一种特殊的方式为科学做贡献,鼓励女孩重视、欣赏和发展她们自己的经验和兴趣。因此,要求教师格外注意研究和记录女学生和男学生在科学教育兴趣及学习方法的差异;格外注意女性确保她们的特殊的性别利益和需求被跟踪;根据女孩兴趣和特殊学习方法进行组织策略的应用研究。在科学或数学相关的课堂上,基于男性和女性对科学有不同的理解方式,应支持在科学课堂上使用不同的方式教授科学知识。因此,这种类型的科学教育是包含女性特色的科学知识,尊重这种特殊性和她们为科学发展做出贡献的机会,称为“女性友好的科学教育”。

3.性别敏感的科学教育:相同性别学生的差异与两性之间的差异同样重要。

以后现代主义为依据的女权主义思想家们挑战了这样一种观念,即女性由生理性别来完全定义,并称“女性的类别”既非自然的,也非必要的,只是社会建构性的[21]。对所有女性都一视同仁的态度应受到批评——只是把个别女性模板作为一个整体来对待,则无法听到所有女性的声音,因为受教育的女性不是完全相同的,她们不总是演绎一个完全相同的故事。女性群体中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吸引更多女性进入科学领域的原因并不在于她们肯定能比男性作出更大的贡献,而在于如果女性没有讲述她们的科学故事的可能性,那么很多故事都是不可能被听到,或只被提供一个故事的片断[22]。

“性别敏感”是受后现代女权主义思想启发的科学教育改革计划,将会挑战男女通过生理性别外则统一的观念。这一计划承认所有个体间的差异,鼓励所有的学生——无论他们的性别是什么,都应重视自己的经验和兴趣,将抱负与时代的发展挂钩,力争发挥每一个人的天赋。

该改革计划也探索同一性别学生的兴趣差异,并开发相应的教学材料。在后现代男女平等的课堂上,老师们将会对学生在课堂上的兴趣和能力的多样性保持谨慎,而不会单一地基于性别分类。科学不应该被当作一个固定的知识体系,而是作为不断挑战和改变的知识生成的体系,课堂同样应结合可视化科学的社会、政治、文化和心理维度。课堂上应呈现科学知识是如何被构建和被语境化的,鼓励学生们明确说出自己的想法。该计划基于对整合性知识的理解,致力于帮助学生在科学中发现解决同样问题的不同方法和方案。科学教育贴上了多样性、各种兴趣和能力的标签,并没有基于何种性别下才独有存在,这是“性别敏感”的科学教育所强调的[23]。

三、我国STEAM教育性别平等模式的构建

如果对STEAM教育性别公平问题定位不准,将引发一波新的对女性教育的忽视或是误解,由此产生的矛盾对我国乃至世界人才的发展都是不利的。基于以上内外部条件分析,结合STEM教育对性别平等模式探析的三种方法,从“因性施教”走向“敏感教育”,才能更好地挖掘人类发展的潜能。我国STEAM教育可从课程、教材、教师、平台、评价等基本环境入手,发展新的性别平等模式,见表2。

STEAM教育是时代发展的结果,是时代创新的重要课题。女性STEAM教育改革正面临改革与发展,如果能乘着改革之风结合艺术等元素,通过关注“性别敏感”这种灵活的性别角色观念,相信会对人类以及社会的发展产生更深层次的影响。“性别敏感”强调对性别作出科学准确的认识,这会影响教育者对STEAM教育所持的态度与方法,对教育结果有隐性而直接的作用。“男性非最优”这个命题很难证明的话,至少可以从“男性化和女性化并不是同一维度的两极而是各有特性”“一个人拥有某种程度男性化特征的同时也可能拥有某种程度的女性化特征”“一个更协调的人,可以有效地整合男性化和女性的两种行为,比那些性别类型极度单维的人心理调适能力更强”[24]去反思。从这个逻辑来看“男性是否最优”,以男性或女性类别来区分发展的命题不攻自破,这也是我国建构STEAM教育性别公平模式的假设前提之一。

表2 我国STEAM教育性别平等模式的构建表

猜你喜欢

科学教育学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赶不走的学生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学生写话
科学拔牙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