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及路径优化研究

2020-11-16刘献国刘亚文耿家先

关键词:教师职业学历显著性

刘献国, 刘亚文, 耿家先

(1.河南师范大学 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7; 2.新乡医学院 体育学院,河南 新乡 453003;3.湖州师范学院 体育学院,浙江 湖州 313000)

0 引言

2015年,教育部、国家发改委等六部门联合颁布了《关于加快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的实施意见》。校园足球运动推广开始全面实施。截至2019年4月,全国共审批通过了38个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135个校园足球试点县(区),27 000所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现实意义:一是以校园足球改革为突破口,发挥足球育人功能,推动学校体育管理体制改革;二是把校园足球作为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扩大足球人口规模,夯实足球人才根基,促进学生综合发展;三是增强家长和社会的广泛认同和支持,形成以校园足球为导向,以家庭和社会支持为两翼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让更多青少年热爱足球、享受足球,使参与足球运动成为体验、适应社会规则和道德规范的有效途径。其宗旨是让广大青少年在参与校园足球运动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1]。

校园足球运动开展以来,足球特色学校不断增加,但存在的问题也随之而来。有专家指出:足球师资数量严重不足,质量不高的状况已成为校园足球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瓶颈,成为校园足球发展需要破解的最重要问题之一。目前,解决这一问题的主要渠道,一是通过高等院校足球专业人才的培养,但数量有限,无法满足社会需求;二是采用专门培养机构对教师组织培训,但时间短,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得不到保障。

由于参加培训的在职教师大多为非足球专业教师,培训中也存在很多问题,首要的问题就是教师的职业认同问题,它既关系到教师对其自身价值的认可度,也关系到学生未来成长成才全面发展的问题。发挥教师职业的价值、弘扬教师职业的意义需以建构坚实的职业认同为前提。本研究对足球教师职业认同进行分析,探索个体变量和社会环境对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提出路径优化方向,旨在提升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水平,优化路径,助力校园足球健康、快速、持续发展。

1 职业认同

职业认同概念最早是从心理学家ERIK H E的“自我同一性”理论[2]发展而来。美国学者阿瑟·萨尔兹认为“职业”是人们获得的一种最具体、最精细、最专门、连续性的劳动角色,作为社会分工的群体或成员对职业认同遵循社会认同的基本规律[3]。

在教师教育领域里,由于研究的指向性和研究的视角不同,对于教师职业认同形成机制及构成因素存在一定差别。在形成机制上,GOODSEN I等和VANDEN B C认为,个体因素(包括个体经验)、社会环境(包括情景变化及特殊事件)及其个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影响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4-5]。汤国杰和于慧慧等认为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从心底接受教师职业(感情依恋),并能对教师职业的各个方面做出积极的感知和正面的评价(职业认知),从而愿意长期从事教师职业的主观心理感受(心理投入)[6-7]。国外学者的研究秉持“过程论”的观点,国内学者则注重“状态论”的视角。在构成因素上,BEIJAARD D、DOUWE B等、KREMER L等、MAYER D等和BRICKSON S等认为学科、与学生关系、教师角色是构成教师职业认同的3个维度,应从情感认同、持续认同、规范认同3个方面考虑[8-12]。魏淑华把教师职业认同划分为职业认知、职业价值观、职业情感、职业意志、职业技能和职业期望6个维度[13]。孙利等提出教师职业认同包括职业认知、职业情感、职业价值三维结构[14]。周珂等对中学体育教师进行研究,认为职业认同有5个维度:价值认同、持续认同、能力认同、情感认同、投入认同[15]。耿家先等则针对校园足球教师进行了研究,认为职业认同构成应包括:情感认同、能力认同、目标认同、信念认同、持续认同5个维度[16]。

以上国内外学者对于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机制和构成因素进行的研究中,后者的研究更具有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本研究采用耿家先研制的量表为依据,对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进行研究,为校园足球教师发展及路径优化提供参考依据。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及路径优化为研究对象。根据研究目的需要,采用随机整班抽样的方式分别在河南省3所高校以及新乡市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改革试验区参加2018年校园足球教师培训的在职教师为调查对象。

2.2 研究方法

在查阅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采用耿家先《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量表》(以下简称《量表》)进行测量。《量表》包含5个维度,分别为情感认同、能力认同、目标认同、信念认同、持续认同。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验证性因素分析等表明,《量表》的各维度之间相关度低,整体与各维度之间高度相关,《量表》具有较高的效度。《量表》的职业认同总体水平与五个维度的克伦巴赫系数分别为0.915、0.886、0.887、0.755、0.838、0.699,《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23,重测信度为0.886,《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特性,能够满足本研究的需要。

根据研究需要设计“校园足球培训教师职业认同研究”问卷调查表。问卷在《量表》的基础上施加了教师个体变量和社会环境变量,个体变量包括性别、年龄、教龄、专业(专项)、专业技术职务和学历等,环境变量包括教师所在地域环境等。施加的两项因素客观性强,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能够满足本研究的需要。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是在河南省校园足球办公室培训部和新乡市教育局校园足球办公室负责人的支持下,于2018年3—12月采用现场发放和网络平台发放相结合的形式进行的,分别对参加2018年校园足球教师培训初级班、中级班的培训教师发放,培训教师涵盖河南省28个地市和直管县。共计发放问卷459份,收回459份,有效问卷445份,有效回收率为96.9%。有效调查者中男性教师364人,女性教师81人;平均年龄(39.750±4.086),平均教龄(15.130±4.104);城市教师195人,城镇教师182人,农村教师68人;足球专项教师103人,非足球专项教师342人。对调查问卷获得的有效数据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主要包括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和相关分析等。

3 分析与讨论

3.1 教师职业认同整体水平状况

教师职业认同是指教师个人对所从事职业的工作目标、社会价值及个人价值是否趋于一致的看法。采用五级制评分方法进行测量,分值越高职业认同水平越高,反之就越低。认同水平越高成就感越强,水平越低会产生职业倦怠。从组织管理的角度有学者认为,认同是一种力,能够解决制度不能解决的问题。没有认同,就没有发展,认同比能力更重要[17]。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表1),教师职业认同整体水平均值与量表均值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整体水平属于中上水平。在5个维度上认同水平依次为信念认同、目标认同、情感认同、持续认同、能力认同。持续认同与其他3个维度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能力认同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显示能力认同和持续认同水平相对较低。信念认同注重教学工作的自信程度,目标认同关注教师自身开展教学工作的成效预期;情感认同强调教师工作的情感体验;持续认同重视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持续行为;能力认同反映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能力体现。从总体情况来看,教师对自己从事足球教学工作的预期成效有较充分的自信,怀有一定的情感,从主观愿望上愿意接受这项工作的体验。但由于能力方面的不足对是否能够持续这项工作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教师职业认同在能力和持续认同2个维度上产生的显著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受教师个人因素、社会环境因素的影响。在教师培训中具有足球专业教育经历的只占23.1%;中教高级教师只占7.8%;研究生学历只占6.9%,教师整体在足球专业能力方面水平偏低。校园足球是国家教育的一种制度性安排,社会舆论的引导使其风生水起,成为学校体育教育领域里关注的焦点。培训经费主要来源于中央财政,尽管地方财政和社会资助也有一定的支持,但经费数量很少[18]。作为体育教师接受这项工作是职责所向,使命所感。教师培训中贯彻“加深理念、转变观念”的指导思想,使教师职业认同在情感上、目标上和信念上都能够很好接受。但是,短期的施加条件对于行为能力的形成具有不确定性,这是教师能力认同和持续认同水平较低的直接原因。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教师自我同一性也发生着变化[19]。经过长期校园足球教学训练实践的不断积累,能力认同与持续认同的提升是有空间的,是可以期待的。

表1 教师职业认同χ2检验统计(N=445)Tab.1 Statistics on χ2 test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N=445)

3.2 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性别差异较大

作为教师这一职业,女性教师因其特有的亲和力、感染力、表达力,在中小学校具有很强的职业优势,女性教师的占比也很高。1998年深圳大学组织的一次职业社会声望调查统计显示,在深圳市100种职业声望排行榜中,中小学教师排行第3名,排在第1的是科学家,第2的是大学教师[20]。可以看出中小学教师职业具有很高的社会声望。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表2),不同性别教师职业认同在整体水平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

表2 教师职业认同性别差异统计(N=445)Tab.2 Statistics on differences of gender factors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N=445)

在5个维度中,持续认同差异显著(P<0.05),能力认同差异非常显著。主要表现为男性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显著高于女性教师。教师职业认同在性别上的差异一方面表现在女性教师个体因素方面存在的差距,另一方面表现在人们对于男女社会性别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不同。在调查对象中,女性教师只占18.2%。尽管女性教师在中小学校占比很高,但是,在体育技能类项目上女性教师占比较低。特别是足球运动对于教师的职业特征,包括专业技能、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要求较高,从事足球专项的女性教师却是少之又少。且常年处于室外教学训练,教学环境变化无常,风雨无阻,一般被认为是男人的运动,女性教师往往被忽视。因此,男性教师被认为比女性更适合从事足球教学与训练任务。从现实表现来看,女子足球运动水平不比男子水平差,而被国人称赞为“铿锵玫瑰”“巾帼不让须眉”。从性别视角分析,足球运动不仅适合男性,同样适合女性,女性参与足球运动更应该得到政府和社会的支持和鼓励,并从职业特征和培养方法上加以区别。在观念上应更加强调社会性别意识;在安排上应更加关注社会性别制度;在宣传上应更加注重社会性别文化,以此加强女性教师职业认同的获得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3.3 专项足球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具有比较优势

不同专项教师由于项目的特点、经历、能力的不同,职业认同水平存在差异。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表3),足球专项教师与非足球专项教师在职业认同的整体水平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在5个维度中,不同专项之间信念认同水平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情感认同、能力认同、目标认同、持续认同中专项之间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足球专项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具有很高的比较优势。

表3 教师职业认同专项差异统计(N=445)Tab.3 Statistics on differences of specialty factors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N=445)

专项能力是个体将所学的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项目活动或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够完成一定项目任务的能力[21],包括3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具备胜任某种特定项目任务的能力;二是在项目任务中表现出的专业素质;三是具备项目任务的管理能力。其中最为关键性的内涵是在项目任务中表现出的专业素质。按照分类学原理,竞技体育项目分为夏季奥运项目和冬季奥运项目,夏季奥运项目分为28个大项,302个小项;冬季奥运项目分为2个大类,15个项目。不同项目之间最核心的特征就是专项素质不同。足球技术是一门“脚上艺术”,特征明显。具有足球专项素质的教师自然会获得较好较全面的职业认同水平。而具有一般性或者不具备足球专项素质的教师在职业认同上自然会形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这种心理压力来自4个方面:一是足球专项素质较低对完成任务自信心不足;二是社会期待较高而对自身能力产生怀疑;三是繁重的教学、训练和竞赛任务使自身产生力不从心;四是足球运动的高风险性,对学生伤害事故的处理心有余悸。这些心理压力对教师职业认同水平都会产生较大影响。因此,对于非足球专项的教师,在培训目标的定位上、在培训内容的制定上、在培训方法手段的选择上、在培训评价标准的构建上都应区别于足球专项教师。同时,通过保险获得风险转换,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22]。

3.4 高级职称教师持续认同水平较高

职称也指专业技术职务,是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设置的,具备专门业务知识和技能水平,能担负并完成某类工作岗位而获得的终身拥有的专业技术称号。它反映着不同岗位专业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工作能力,象征着一定的身份和地位。

参与校园足球培训教师中,中学教师有335人,所占比例为75.28%;小学教师有110人,所占比例为24.72%。不同专业技术职务的小学足球教师职业认同水平整体及5个维度之间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专业技术职务的中学足球培训教师,由于年龄、教龄、专业技术职务不同,职业认同整体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持续认同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4。事后检验结果显示,具有中教三级、中教二级和中教一级培训教师与中教高级培训教师在持续认同水平上存在显著性差异,表现为职称越高持续认同水平越高。不同专业技术人员由于专业技术职务不同其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水平是有差异的。专业技术职务越高其专业知识储备、专业技能经验积累越多,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迁移就越快,面对各类复杂工作的应变能力也就越快。参与校园足球培训的中学教师中,具有中教高级技术职务的培训教师在所有具有中教三级以上技术职务的培训教师中占的比例为7.76%。不同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在持续认同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一是专业技术职务越高工作经历越丰富,其自信感也越强;二是技术职务越高实践能力越突出,其价值感也越高;三是技术职务越高教学反思能力越强,其解决问题的办法也越多,持续行为也就越牢固。

表4 教师职业认同专业技术职务因子差异统计(N=335)Tab.4 Statistics on differences of professional title factors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N=335)

3.5 低学历高能力教师职业认同水平较高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表5),不同学历教师职业认同整体水平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情感认同、能力认同、目标认同和信念认同上不存在学历差异(P>0.05)。但在持续认同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经事后多重比较分析可知,专科学历教师显著高于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教师。表明低学历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认同水平。

表5 教师职业认同学历差异因子统计(N=445)Tab.5 Statistics on differences of academic experience factors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N=445)

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文化知识训练的学习经历。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学科体系逐步健全,伴随而来的就业制度体系也在不断变化,用人单位对于专业技术人员的要求逐渐转移到学历上来。唯学历论、唯学位论逐渐兴起,并将其作为一种制度性安排固定下来,预示着中国的就业体制进入到了“学历社会”。从西方大国和日本战后经济社会发展的经历来看,从“学历社会”进入“能力社会”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过程。就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下,学历教育和学位教育过多偏重理论知识和理论研究。而在以技能类教学训练型为主的学科中对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不强、学历层次不高。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进入国民教育体系是必备条件,而专科学历专业技术人员要想进入国民教育行列,必须拥有高级别的专业技术等级。

从统计结果来看,专科学历教师所占比例只有16.9%。专科学历教师在持续认同水平上显著高于本科学历和研究生学历教师,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弥补了专科学历教师的缺陷;二是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对于专业教学训练的期望值和敬业值较高;三是专科学历教师在专业能力方面更希望得到社会认可。

3.6 不同地域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差异较大

不同地域教师在职业认同整体水平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事后检验结果显示,职业认同整体水平城市教师显著高于郊区、乡镇和农村教师。在情感认同、目标认同2个维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能力认同维度上存在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表明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城乡差距较大(表6)。

表6 教师职业认同城乡差异因子统计(N=445)Tab.6 Statistics on factors of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teacher’s professional identity(N=445)

城乡差距不仅表现在教师经济收入方面的差距,而且表现在教育资源方面的差距,是教师职业认同水平城乡产生差异的根本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城乡之间所处经济、文化、环境不同,经济收入存在差异,不同程度影响着教师幸福感的获得,而幸福感是满意感、快乐感和价值感的有机统一;二是城乡之间政府公共投入存在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教育资源配置的均衡性,教育资源的差异构成了教育行为过程和效果的差异;三是城乡之间存在的贫富差异直接影响着优势人力资源的就业差异,这种差异在地区和城乡之间明显地、普遍地存在,直接影响着教育的整体平衡发展,也影响着乡村教师职业认同感的获得。

4 校园足球培训教师职业认同路径优化

4.1 缩小校园足球基本资源配置的城乡差距

校园足球资源是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基础性资源,是校园足球开展中所占有的人力资源、物力资源和财力资源的总和。而校园足球基本资源是开展校园足球运动必须具备的教师资源、场地资源、经费资源和政策资源。教师资源是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主导性资源;场地资源是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特色性资源;经费资源是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流动性资源;政策资源是校园足球运动开展的保障性资源。校园足球作为国家体育战略选择其政策资源起着重要的调节和支撑作用。政策工具动态地、平衡地运用是校园足球积极推进的保证[23]。满足教师、场地和经费等基本资源配置的城乡差距,第一,保证乡镇教师数量和场地设施条件,缩小城乡差距,缓解乡镇教师心理的差距感和压力感;第二,改善乡镇教师的工资待遇和职称结构,使他们拥有相对平衡的支持感和尊重感;第三,保证乡镇教师拥有均衡的学习培训机会,激发乡镇教师对自身足球专业化水平提高的迫切感和使命感;第四,加强城乡、乡镇、乡乡之间教师和球队的交流,学习互鉴,满足乡镇教师角色转变的归属感和价值感。

4.2 发挥校园足球文化育人的功能作用

“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文化是软实力,具有“力”的推动性。体育文化软实力是建设教育强国、体育强国的重要力量。校园足球建设是国家体育战略的组成部分,更需要文化软实力的推动。做好文化育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第一,挖掘校园足球文化特色元素,营造足球特色文化氛围,培育足球文化特色品牌,以足球文化感染人,使校园足球文化润物无声地发挥文化育人作用;第二,探索以体立德,以体树人的文化育人路径,培育“课程思政”下的足球课程思政文化,崇尚道德水准,坚守道德规范,传承核心价值,使校园足球文化潜移默化地发挥立德树人作用;第三,树立校园足球“普及与提高”相结合,重在普及的指导思想,培养学生兴趣,吸引学生参与,认同足球价值,丰富载体平台、拓宽校本路径,使校园足球文化融入学生生活,变为学生行为,形成生活方式[24-27],实现健身育人的总目标。

4.3 拓展校园足球培训方式,丰富培训方法,优化培训内容

校园足球教师培训是国家专项教师培训计划之一,也是教师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统一纳入国家、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地方教师教育培训计划体系。特别是对于国家专项教师培训计划应不断转变教师培训方式,丰富培训方法,优化培训内容。使不同层次、不同性别、不同学历、不同地域的培训教师都能获得实实在在的培训效果。培训应采取以下几种方式:第一,采取短期、中期和长期培训相结合,地区培训和省培、国培相结合,国内培训和国外培训相结合,拓展培训方式;第二,采取专题讲授、案例剖析和主题交流相结合,专题教学和专题研究相结合,实践教学和在线教学相结合,丰富培训方法;第三,采取角色情景转换、训练培训和拓展培训相结合,教学讨论、教学设计和教学评价相结合,校内培训和实地考察相结合,优化培训内容。

5 小结

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师对自身价值的认可度,针对5个维度的指标检验直接反映足球教师的情感获得、能力认可、目标达成、信念恪守和持续坚守的心理承受水平。对校园足球教师心理状况的表达具有一定的客观性。由于校园足球教师受到自身性格、家庭、他人、学习经历、教学体验、社会背景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因此,提出促进校园足球教师职业认同水平的优化路径。一是缩小校园足球基本资源配置的城乡差距;二是发挥校园足球文化育人的功能作用;三是拓展校园足球培训方式,丰富培训方法,优化培训内容。

猜你喜欢

教师职业学历显著性
对统计结果解释和表达的要求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本刊对论文中有关统计学表达的要求
学历军备竞赛,可以休矣
基于区域特征聚类的RGBD显著性物体检测
基于显著性权重融合的图像拼接算法
解读·教师职业核心能力
膨胀学历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