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化学教育实习评价量表的编制与应用研究*

2020-11-15郝燕霞宋秀丽王艺臻李鹏鸽

广州化工 2020年21期
关键词:实习生师范生量表

左 玉,郝燕霞,宋秀丽,王艺臻,李鹏鸽

(太原师范学院化学系,山西 晋中 030619)

化学教育实习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师范类专业教育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养合格中学化学师资力量的必要途径[1]。教育实习加强了师范生在实际教学情境中对理论知识的应用,提高了师范生的专业素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培养了师范生的教学热情和对教师职业的认同感,实现了师范生由“受教育者”向“教育者”角色的转变。教育实习成绩评价是教育实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对师范生德、智、才、学的综合考查,对规范师范生积极完成实习工作、切实提高专业教学技能与综合素养起着重要作用[2]。

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准确评价实习成绩,不仅可以使师范生对自身的教学能力有全面、清晰的认识,也可以为教师掌握学生实习质量提供直接依据。本文将通过分析当前教育实习评价存在的一些问题,进一步阐述编制依据和评价指标的确定,就此展开对化学评价量表的编制,并依次举例阐述所编制的评价量表在师范生教育实习评价中的应用价值。

1 化学教育实习评价存在的问题

目前,高师院校在进行教育实习评价时,仍关注于师范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教学技能的应用,忽视对教师职业发展必备的基本素养及未来从事各项工作应具有的综合能力的考查[3]。这主要表现在对实习评价内容的设计上,缺少了对实习教师的思想道德修养、举止仪表、思维创新、心理素质、情感认同等的评定,制约了评价的导向作用。

教育实习的目的在于通过教学实践,使学生了解中学教育的实际情况,锻炼和发展实习教师的各项专业技能,不断总结积累经验,缩短从教适应期,为今后从事教育事业奠定基础[4]。但是,我国部分高师院校当前采用的教育实习评价是一种总结性评价,多关注于实习指导教师在实习结束后以分数或等级等书面评价的形式来进行评定师范生的成绩,忽视了在实习期间的过程性评价,也缺失了在实习过程中评价应有的反馈与激励作用。

此外,实习结束后,实习成绩多由实习生所在高校的指导教师或实习中学指导教师给出,亦或是以上两种评分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对实习生的成绩进行评定[5]。这样的评价方式以教师作为单一的评价主体,使评价结果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和随意性,使得部分学生的评价结果与其实际能力偏差较大,抑制了对学生潜能的开发和个性的发展,难以实现教育实习的根本能效[6]。再者,指导教师并未全程参与对学生的指导工作,对所指导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能力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从而使评价结果缺少公正性与真实性[7]。

2 化学教育实习评价量表的编制

2.1 编制依据

2.1.1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教育实习必须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为出发点,遵循厚基础、强能力、高素质的原则,为中学培养具有良好的专业素养、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健康的身体及心理素质、较强的学习实践能力和开拓创新精神的化学师资力量[8]。因此,教育实习评价量表应从这一高度出发,要体现高师院校对化学师范专业的培养目的、计划、任务及要求,加强对师范生的思想道德修养、心理健康素质、教育和专业理论素养、学习创新能力、德育指导等方面的考核。

2.1.2 依据中学化学课程的特殊性

基础教育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改变单一的接受性学习,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通过研究性、参与性、体验性和实践性学习,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促使学生知识技能、化学素养、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整体发展[9]。由此看来,化学教学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特色。身为实习化学教师,应当熟悉中学化学教材中涉及到的实验,通过演示或学生亲自操作,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还要对教学设计有所创新,通过生活中的小实验、化学的科技发展的贡献等实例,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因此,在编制评价量表时,需添加对实习生在教学设计、实验操作、实验创新、育人等方面的评定。

2.1.3 依据实习中学的实际情况

实习学校为实习生提供了锻炼各项技能的平台,有丰富的学生资源和优秀的教师指导团队。但是,由于实习学校指导教师的各种现实困难,不能全程参与实习生的教学及班级管理过程,导致部分评价不能真实反映实习生的实际水平,实习评价多以评语的方式进行评定,使实习成绩不能得到量化。因此,在编制教育实习评价量表时,应充分考虑实习中学的实际情况,以不影响实习学校的教学任务为前提,遵循负担轻、信度高、可比性强、操作简单、覆盖面广的原则,为实习生提供更全面、科学的教育实习评价,帮助实习生及时发现自身不足并及时改正,以获取系统的教学经验[10]。

2.1.4 依据实习生的特殊性

实习生作为即将投身教育事业的新生力量,有较新的知识与教育思想,但是实习生均是处于大学校园中的学生,对课堂和教材的掌握能力较弱,不能很好地安排教学内容和掌握教学进度。由于第一次接触教育实践,存在着经验不足、心智不太成熟、处理问题考虑不全面等问题,会产生高度紧张、不自信、依赖性较高等心理反应[11]。因此,在制定实习成绩评价标准时,应当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评价标准的设置要有高有低,在一些方面可以不做要求。

2.2 评价内容和评价指标的确定

对师范生教育实习成绩的评价应充分体现当代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实习目的,将教育实习评价贯穿于整个实习过程中,以实习的不同时间阶段和进度开展情况进行考量,并根据实习各阶段的不同工作进行划分,突出实习的特点,以促进师范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结合现阶段的教育培养目标和实习具体要求,构建了“三阶段、八模块”的教育实习评价体系,“三阶段”即实习前期、实习期间和实习结束后,“八模块”分别是第一阶段的观摩优秀教师公开课、听专题讲座和微格教学,第二阶段的听课、授课、班主任工作、教育科研论文的撰写、实习阶段的个人表现五个模块,第三阶段的指导教师组织开展总结性实习讨论会,对实习生的实习成果做最终评价[12]。将以上八个模块作为一级指标,根据各项具体要求确定了相应的二级指标,并按照不同指标在评价体系中的重要程度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详见附录表1。

表1 化学教育实习评价体系及权重标准

该评价体系以实现教育实习成绩评价标准化为目标,充分考虑了实习环境、情境、时间等各方面影响因素,最终确定了实习成绩评价应设立多元的评价对象,评分者包括高校带队指导教师、高校专职指导教师、实习中学指导教师、班主任、学生、同组实习生、实习生本人,以建立健全现有教育实习评价体系,使评价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出实习生在整个实习过程中的全貌,达到实习成绩评定更公平、合理、有效的效果。

2.3 化学教育实习评价量表的编制

2.3.1 实习前期评价量表的评价标准

教育实习前期,通过观摩示范课和听专题讲座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当前中学教育现状,领略优秀中学教师的风采,并明确自己在未来工作中的教师职业定位[13]。借助微格教学的实训,让学生体验完成一堂课的教学需经历备课、授课、答疑解惑的过程,并和专业教师一起观看教学视频,分享课堂存在的优缺点,有助于学生在实践前不断完善和强化教学技能,增强学生的感知与参与意识,利于教育实习的开展。因此,对实习前的准备工作进行评价很有意义。

2.3.2 实习期间评价量表的评价标准

教育实习期间,可以通过听课、课堂教学、班主任工作、编撰教育科研论文或教育调查报告、个人表现等工作来评价学生的实习情况。听课是教师必须具备的一项基本功,是强化教学技能的有效方法。刚接触实践教学的实习生,缺少教学经验,通过对优秀教师课堂教学技巧、教学策略、教学管理等方面的学习,课下与指导教师交流心得,虚心求教,不断反思,可以更直接地获得教学经验,提高自身教学技能。因此,对实习生听课情况进行评价很有必要。课堂教学是实习生在教育实习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是检验实习生教学能力和教学技能的首要因素,在教育实习中占据核心位置,课堂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化学教育实习的成绩。对教学工作的评价主要从备课、授课、课后作业辅导三个具体教学过程着手[13]。班主任是学习全面负责班级学生思想、学习、生活等工作的教师,在学校教育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让实习生参与班主任工作的目的在于使其了解班主任角色的多样性,锻炼实习生在组织管理和思想教育等方面的能力,学习处理与学生、家长、任课老师之间的关系。对班主任工作的评价主要在德、勤、能、绩四方面。教育实习还要求实习生不断总结反思,发现教育存在的问题、实习中学在教育教学中有哪些不足之处或是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获得哪些经验,在实习期间积累、收集材料,编撰相应的教育论文或调查报告,促进理论知识与实践相互融合[14]。实习生的个人表现,主要包括实习纪律、实习态度、师生关系、同学关系、创新实习等方面,这些表现在教育实习评价中占重要地位,体现了教育实习立德树人的目的。

2.3.3 实习总结讨论会

教育实习结束后,对师范生的实习成绩进行总结性评定,其评价标准应借鉴实习各阶段的评价量表,结合实习反思和撰写材料,进行综合评价实习成绩。因此,需添加实习材料撰写情况评价量表,对综合评定加以完善。

2.4 化学教育实习评价量表的应用

表1紧扣化学教育教学要求,符合现阶段教育实习评价标准。通过量化实习过程中各项任务的评价指标,使考核更准确的反映学生真实水平,也可以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等方面进行数据分析,为学生各项技能的评价提供定量依据[15]。

如要实现实习前期对实习生“观摩示范课和听专题讲座情况”的评价,可以通过实习生的提问、讲解、演示、说课等技能的多方面评定,帮助实习生重新熟悉中学化学教材及课堂教学过程,准确掌握基础实验操作过程和化学专业术语,并以教师评价、小组互评、自评的多元、定量评价形式,激发学生的竞争好胜意识,优化自身教学能力、夯实专业知识,为走向实习教师岗位打好基础。

如要实现实习期间对实习生“听课情况”的评价,可以通过对上课前教案设计及完成质量的评价,帮助实习生为上好每一堂课做好准备;通过对实习生在课堂上重难点的设置、教学内容的安排、教学能力的展示、教学效果的反馈等课堂表现的细化评价,帮助他们及时准确地定位自身不足并改正,以此来强化教学知识与技能、优化课堂设计等;在课后辅导中通过对作业布置情况、批改作业情况等的评定,促进实习生对知识体系的构建。

如要实现实习结束后对实习生的评价,可以对实习生的教案、心得体会等过程材料收集并评价,为综合量化评价实习效果提供了依据,客观、公正地反映实习生的真实水平,切实帮助其做好职业规划,促进未来发展。

3 结 语

本文借鉴成熟的绩效管理思想来分析和完善教育实习评价量表,编制出的八个教育实习评价量表涉及实习的各个阶段,选定多个评价主体,且细化了评价指标,解决了教育评价过程中遇到的主体单一、评价片面、评价结果缺少过程性评价等问题,进一步完善了教育实习评价体系,使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结果更具说服力。不仅创新了教育实习成绩评价模式,也能真正发挥出评价对实习生的激励、导向、反馈作用,促进师范生未来职业专业化的发展,提高教育实习质量。

猜你喜欢

实习生师范生量表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2018年公费师范生招生专业及计划数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
浅谈心电图医学实习生带教体会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