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地方院校化工专业综合改革与实践*

2020-11-15高玉红席改卿任立伟

广州化工 2020年21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岗位技能

高玉红,席改卿,任立伟,辛 景

(邯郸学院化学化工与材料学院,河北 邯郸 056005)

2017年2月以来,教育部积极推进高等教育的新工科建设,发布了《关于开展新工科研究与实践的通知》等一系列文件,开拓了工程教育改革新路径[1-2]。邯郸学院作为地方二本综合性院校,主动探索新工科建设模式,为了更好在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支撑作用[3],化工学院坚持“立足邯郸,服务社会;面向企业和地方,突出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指导思想,通过调研邯郸及周边地区1000多家化工类企事业单位,分析邯郸化工产业布局,明确以煤化工、精细化工为发展方向,使专业设置与地方经济产业链条相互对应,从而实现了专业与地方产业结构的无缝对接,并且开展了包括培养方案、课程标准体系建设、教学方法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取得一定的效果。

1 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

1.1 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优化培养方案

培养方案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基本规格要求的总体设计蓝图和实施方案,是推动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重要前提和制度保障。我们在高等教育规律的大前提下,从工程教育培养和服务地方的需要出发,努力处理好专业与基础、理论与实践、学术与应用、技术与能力等方面的关系,2011年实施了“3+1”人才培养模式改革,2014年学校大类招生后,实施了“1+2+1”人才培养模式,即第一学年实施通识课程教育,第二学期末专业分流后,累计两年时间完成专业课程的教育,累计一年实施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的实践教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工程教育培养方案。

按照课程性质,将课程分为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岗位能力、拓展教育四大课程平台。每个平台的课程按照内容和方向的不同分成若干系列,通识教育平台课程分为思想政治、公共基础、学业导航三个系列;专业教育平台课程分为学科基础、专业基础、专业方向三个系列;岗位能力平台课程分为岗位基础、岗位实训、综合实践三个系列;拓展教育平台分为专业拓展、职业拓展、创新创业三个系列。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课程体系主要围绕四个就业岗位的需求开展,以期达到基本技能--专业技能--综合技能--创新技能的四个层次。如岗位能力平台课程体系中,通过基础实验-专业基础实验-专业实验-综合设计实验-毕业论文等环节培养学生分析检验能力;通过金工实习-专业见习-化工仿真实训-化工实训-毕业实习等培养学生化工操作技能;通过工程制图及CAD-Aspen模拟软件-基础课程设计-专业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的基本能力;通过各类基础实验-开放实验室-科技创新活动-毕业论文等培养了学生化工产品开发的基本能力。理论课程体系围绕以上岗位能力设置相应的理论课程,主要包含化学化工基础,专业方向课、专业拓展课程等。

1.2 构建校企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1+2+1”人才培养模式,最后一年实施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的实践教育。由于短期实习学生只能看不能动手操作,实习效果不理想,考虑到安全问题实习单位不愿接收实习生,为解决这些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化工学院多次到实习单位开展调研,多次研讨,将毕业实习分为一学年长期实习和五周短期实习两种情况,学生根据自身考研和就业情况做出选择。长期实习期间,根据实习企业的生产工艺特征,由企业导师和校内指导教师共同制定毕业设计题目,解决了毕业设计题目偏离生产实践的问题。学生利用一年的时间即完成了毕业实习,又完成了毕业设计,同时实习学生也找到了就业单位。经过几年的摸索,如今,新的培养模式在实践中不断改进,每年都有新的企业加盟到其中,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毕业实习+毕业设计+就业的一体化人才培养新模式。

2 完善课程标准体系建设

课程标准是依据教育规律和课程所代表的学科知识体系、社会实际需求和学生身心特点,制定包含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并对执行情况进行检查。课程标准的制定不仅仅解决该课程要“教什么”、“怎么教”,更重要的是从学生的角度,重点解决让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实现“能力和素质”双重提升的目标,即如何通过课程标准的制定,使教学内容更符合人才培养的实际需要,满足行业企业岗位对人才的要求。

课程标准主要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教材建设六个模块。其中课程内容分为基础性内容、提高性内容和拓展性内容。提高性内容首先是对基础性内容包含的知识和技能在数量上的扩充。其次是对基础性内容的知识体系和技能体系进行完善,并对基础性内容知识的难度和技能复杂度的提升,体现教学的较高要求。拓展性内容首先是综合应用知识内容和技能培养,实施文化素质教育。其次是注重课程中前沿理论和先进技术的教育,通过设置必要的实验、实践项目将知识和技术转化为学生内在的素质和技能,及时把与课程相关的最新研究成果和技术的趋势引入教学中,达到深度上的拓展,体现教学的更高要求,表1是节选自化工热力学课程标准。

表1 《化工热力学》课程标准(节选)

3 开展综合教学改革

3.1 实施教学时段改革

为了避免课程开设周学时过少,学生课程学习间隔时间长,周周断线的现象,每个学期按照9+9+2的模式安排教学,集中开设课程。即每学期分成两个教学时段和一个小学期,课堂教学主要在两个教学时段进行,包括课堂教学和学业成绩考核。每学期设置2周的小学期,可以开展专业见习、课程设计、课程实习等培养计划内的实践教学活动,也可以开设培养计划内的若干门小型课程。为压缩课堂理论教学时间,促使教师精选课堂教学内容,每节课由过去的50分钟改为40分钟。

3.2 实施课程考核方式改革

实施“N+2”的学业成绩考核改革。“N”是教学过程中的考核次数,包括实践考核、平时测验、作业、章节小结、小论文等。“2”中的一个“1”是期末考试,另一个“1”是学习笔记的考核,包括课堂笔记、课前和课后自主学习笔记等学生学习任务的考核。按照课程性质,科学分配各考核环节所占成绩比重。过程化考核方式的实施,避免期末一次考试定结果,学生需要各环节累积成绩,激发了学生平时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3.3 强化教师指导下的自主学习

在新培养方案实施过程,教师逐渐摸索出“三步式”(课前自主预习-课堂互动探索-课后知识提升)和“五环节”(自主预习-导入新课确定目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当堂检测)自主学习模式。根据课程内容精选适合学生自主学习的部分,诸如历史事实、预备知识、易懂及拓展内容;学生还可自主设计趣味实验,利用实验室开放时间自行完成。赋以相应的教师评阅、学生自评或互评等评价机制,促进自主学习的有序开展。

4 改革过程中的思考

4.1 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亟待加强

工程教育人才培养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师资队伍,骨干教师素质要具备双重素养,既具备扎实的基础理论知识和较高的教学水平及一定的科研能力,又具有与专业相关的企业实际工作经验。首先现职教师虽然也去企业学习或者在企业参加挂职锻炼,但由于挂职时间短、企业对涉及公司机要信息保密等原因,效果不佳。再则新人入职时,往往高学历是录用的敲门砖,他们基本上出了校门又进校门,而没有任何实践经历。而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企业高级工程技术人员、高技术技能人才进入学校往往受到制度的制约。因此,面对专业转型,需要从政策和制度层面对双能师资队伍建设予以支持[4-5]。

4.2 以课程网络资源建设助推自主学习

设置学生自主学习学时意在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得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拓展专业视野,发展专业兴趣,培养创新能力。学校应该实行激励机制,迫使教师借助各类网络平台自建网课,或利用中国大学慕课网等实现师生互动,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完成效果,达到以检促学的目的。

化工专业在工程教育改革中进行的诸多尝试,旨在为地方培养“毕业能就业、就业能上岗、上岗能上手、上手成骨干”的技术工程人才,改革过程中的问题需要我们不断思考和解决。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岗位技能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关于高职课程标准建设的若干思考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