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乙醇浓度检测中未知物干扰1例

2020-11-14许龙慧马红娟王团乐展长淑韩立峰

广州化工 2020年21期
关键词:叔丁醇顶空内标

许龙慧,马红娟,王团乐,展长淑,韩立峰

(浙江迪安司法鉴定中心,浙江 杭州 310012)

随着醉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列为刑事犯罪,人体血液中乙醇浓度的测定值作为认定车辆驾驶人员是否酒后驾驶或醉酒驾驶的依据。针对酒后驾驶血中乙醇含量的测定,司法鉴定机构都是采用GA/T 1073-2013《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检验方法》[1]对所送检材进行乙醇定性定量分析。该方法是以待测物质与内标物的峰面积比值为纵坐标,以两者浓度比值为横坐标做工作曲线,对样品定性定量测定。检测过程中若出现干扰物,内标物与干扰物未良好分离,则会造成双柱检测结果差异较大。若实际乙醇浓度接近于法定阈值,干扰物对鉴定结果产生极为不确定的影响,严重影响司法鉴定的公正性。

1 案情简介

2019年11月30日,王某驾驶一辆面包车在某地发生一起交通事故,警方委托本单位对王某静脉血中乙醇含量进行检测。检材外包装有封条,有签名,血液5 mL,无凝血、无渗漏。

2 检验过程

遵守和采用GA/T 1073-2013《生物样品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乙醛、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的顶空-气相色谱检验方法》[1]对所送检材进行乙醇定性定量分析。

2.1 标准溶液配制日期及有效期

(1)乙醇(80 mg/100 mL)配制日期:2019年10月21日;有效期至2020年1月20日。配制过程:精确称取200.0 mg无水乙醇(99.9%,色谱纯)于250 mL容量瓶中,用超纯水定容至刻度。

(2)叔丁醇(40 μg/mL)配制日期:2019年10月21日;有效期至2020年1月20日。配制过程:精确称取500.0 mg叔丁醇(99.5%,色谱纯)于50 mL容量瓶中,添加超纯水至刻度,混匀,得10 mg/mL叔丁醇储备液。取4 mL该储备液于1000 mL容量瓶中,超纯水定容至刻度。

2.2 样品处理

(1)精密吸取检材血100 μL两份,分别置于20 mL顶空样品玻璃瓶中,各加500 μL叔丁醇内标(40 μg/mL),用专用瓶盖和内衬密封,混匀,65 ℃加热10 min,取1 mL液上气体进样。

(2)同时精密吸取80 mg/100 mL乙醇标样两份、1 mg/100 mL乙醇标样一份及空白血一份,每份各100 μL,分别置于顶空样品玻璃瓶中,剩余步骤同“1”操作。

2.3 仪器条件

仪器型号:Agilent HS-GC(7697A-7890B)(设备编号:DASF-D-083);

色谱柱:柱1:DB-ALC1(30 m×0.32 mm×1.8 μm);柱2:DB-ALC2(30 m×0.32 mm×1.2 μm);

柱温:40 ℃,保持3.0 min;进样口温度150 ℃;检测器温度250 ℃;

氮气流速:5 mL/min;空气流速:400 mL/min;氢气流速:30 mL/min;FID检测器×2;

顶空进样器:炉箱温度65 ℃;加热时间10 min;阀箱温度105 ℃;定量管体积1 mL;管路温度110 ℃。

2.4 工作原理

利用乙醇的易挥发性,用顶空-气相色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HS-GC/FID)进行检测;经与平行操作的对照品比较,以保留时间进行定性分析;以峰面积为依据,采用内标法[2]定量测定。

3 检验结果

柱1和柱2色谱条件下均检出乙醇成分,相关色谱图见图1;柱1条件下的定量平均值为305.6 mg/100 mL,柱2条件下的定量平均值为352.9 mg/100 mL。但在柱2条件下检出未知峰,分离度较好;在柱1条件下未知峰与内标峰未分离,导致内标峰面积受到干扰。本鉴定中乙醇的测定采用内标定量法,柱1内标峰在未知物的干扰下导致其峰面积明显增高,乙醇峰面积与内标峰面积的比值明显降低(表1),导致乙醇定量结果偏低,因此柱1条件下的定量结果不准确。在柱2条件下,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两次测定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乙醇含量为352.9 mg/100 mL。

图1 乙醇及叔丁醇的中顶空气相色谱图

表1 血液中乙醇和叔丁醇的检测浓度/(mg/100 mL)

4 分析及结论

所送检材经处理后运用顶空-气相色谱方法分析,双柱均出现乙醇的特征色谱峰,在柱2条件下检出另一种未知物质,但该物质在柱1条件下与内标叔丁醇的保留时间重叠,无法分离,导致内标峰面积增加,从而使乙醇测定值降低,对乙醇的定量结果发生了干扰,因此,在本案的检测方法中,柱1条件下对乙醇的定量结果不准确。在柱2条件下,采用内标法进行定量,两次测定的平均值为最终结果,乙醇含量为352.9 mg/100 mL。

气相色谱法的定性分析[3]是通过在相同的色谱分析条件下,对比组份的出峰时间(保留时间)来实现的,是一种对照判断式定性,前提是假设组份被完全分离。但实际上有很多物质会有相同的保留时间,有相同保留时间也不一定是相同的物质。生物样品中有许多内源性挥发性物质会干扰目标物检测,色谱法用作定性指标的保留时间缺乏专属性。因此,实际工作中,并无法确定那一个峰中到底是一个组份还是有几个组份没有完全分离。用双柱双检测器定性确证,就可以防止类似干扰。

2016年,文迪等[4]在对两例血液乙醇浓度检测中,均检出了丙酮成分,丙酮与叔丁醇的保留时间重合导致内标峰面积增加。因此,本文所述案例并非个案,检测过程中若出现未知色谱峰,尤其检测乙醇含量接近20 mg/100 mL和80 mg/100 mL[5]时,应通过双柱法将其排除再进行乙醇浓度定量分析。对实验过程中主要影响因素加以有效地控制,确保血液中乙醇检测结果的准确、可靠,希望本案例可以对司法鉴定人员在实际工作中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叔丁醇顶空内标
氨肟化装置叔丁醇回收系统双效精馏的节能改造
气相色谱内标法测洗涤剂中的甲醇
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环境水中叔丁醇的含量
顶空-气相色谱法快速测定医用口罩中环氧乙烷的残留量
KD492:碳四异丁烯组份水合制备叔丁醇方法和其制备系统
GC内标法同时测定青刺果油中4种脂肪酸
顶空—固相微萃取—全二维气相色谱—飞行时间质谱测定水中短链氯化石蜡
核磁共振磷谱内标法测定磷脂酰胆碱的含量
环己烷-叔丁醇-水共沸精馏模拟研究
如何在食品色谱定量分析中选择内标法或外标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