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影片《瑞士军刀男》中的荒诞性解析

2020-11-14刘英伟钱笑毅

电影文学 2020年22期
关键词:曼尼汉克现实生活

刘英伟 钱笑毅

(长春工业大学人文信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00)

荒诞性主要是对于理性主义的自我质疑,亦是非理性现实的一种审美角度把控,体现现实生活并不随着人的意志而发展,也是现实与精神的错位形象表述。在荒诞文学中,世界是不可知、无理性、无规律可言的,从而人们都是孤立的个体,孤独地无法认识世界,更加无法掌控个人命运。所以在人们尝试理性地认识世界过程中,每个人都向往个体的幸福与成功,却屡次失败,人的追求及生存的意义都化为徒劳的挣扎。在影片《瑞士军刀男》中,主人公汉克的经历就具有这样的荒诞性色彩。他被困荒岛,几近绝望,与尸体结为朋友。在一系列看似荒诞的经历背后,是更加绝望与荒诞的现实境遇。影片的最后,汉克让尸体重回大海,具有多重象征意义。影片利用诙谐的语言、戏谑的场景、虚幻的意境展示了其荒诞性思想,通过人物、情节、意象等荒诞元素体现了“虚拟的真实”,达到人性救赎。

一、人物形象荒诞体现

寻常人做荒诞事,与现实之间形成的反差即为人物荒诞性。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荒诞,貌似意料之外却又在情理之中,只有自我认可与救赎才能协助人们走出这种荒诞与孤独,战胜失望与绝望,正视虚构的真实。影片塑造了一人一尸两个形象,一生一死、一动一静,在主人公汉克准备放弃自己生命的时刻,却因为一具陌生人的尸体重新燃起了求生的欲望,影片以此类具有强烈对比性的情节营造出无比荒诞的氛围,并借此探讨生与死、肉体与精神、存在与虚无的意义。

通常来讲,面对尸体感觉恐惧是人类的本能,汉克却在与尸体共处的过程中,找寻到了精神的愉悦,这种荒诞行为直接体现了其人物思维的荒诞性。影片在反常识的体验过程中,突出体现人类的异化、孤独以及绝望的境遇,直视内心的渺小感,并将其转化成一种荒诞的审美形式,投射到现实以及虚幻的世界当中。汉克在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遭遇使其感受不到周围人的善意与理解,从而导致其对于人性感到失望,进而回避,社会性行为缩减至最低,但其内心深处依然保持着对友情与爱情的渴望。所以从汉克得到这具尸体开始,他就在不断地与尸体进行交谈,对尸体唱歌,无论是否得到回应,他都喋喋不休地在做着沟通。以至于到后来,尸体真的被赋予了沟通交流的能力,也再次体现了影片故事情节发展中的荒诞性。

除了汉克,影片同样塑造了一个反常规的尸体形象,呈现一种非理性的荒诞效果。尸体本应缺失生命迹象,但影片却赋予其某些生命化的能力,让它像活人一样产生一系列的社会行为,例如说话、放屁等。在长久的相处过程中,这具尸体逐渐成为汉克的精神支柱,帮助他脱离困境,助其回归现实社会,实现人性救赎。

这具多功能行尸展现出的荒诞性行为与精神,象征汉克在现实生活中被压抑的人格,是其内心抑郁与空虚的反向表现。这具复活的尸体从实际意义上看,可以视为汉克被极度压抑的另一人格,也更加真实地反映出汉克精神与内心世界的痛苦与挣扎。通过主人公虚幻与真实两种人格之间的互动与对话,披露其内心世界的空虚抑郁,挖掘其深层因由,追寻其发泄与排解的方式,并以此来对现代社会进行深刻隐喻。

二、影片中的荒诞情节

荒诞的故事情节是影片荒诞性的主要构成部分,观影结束后,一段荒诞的情节往往是观众们津津乐道的话题。本片有很多极富想象力且兼具喜剧色彩的荒诞情节。

(一)自杀情节

在许多荒诞作品中,自杀情节都占有一席之地,其彰显的反抗精神与内含的情感压抑是脱离不开的。这些作品中的自杀行为不一定成功,通常象征着情感的释放。影片开头,不善于沟通的主人公汉克对人生感到绝望,想要自杀。可每到关键时刻,就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状况,如绳子不够结实、一具尸体莫名出现并臭屁连天等。这也从侧面显示出汉克的纠结,在生与死的抉择中徘徊挣扎。同时,影片刚开始的时候,海面上漂浮而过的“求生”牛奶盒小船等物品也反向印证了汉克的生存欲望以及对于沟通的渴望。

(二)放屁情节

影片中的主人公汉克利用尸体的屁作为推进器在海上冲浪的荒诞情节,极其富有喜剧色彩。突如其来的屁先是使汉克放弃了寻死,之后帮助汉克尽情冲浪,令其从疯狂的极端回到相对正常的状态,是人物行为合理化的媒介,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也正是由此开始,汉克不想死了,他称呼这具尸体为曼尼,与他“相依为命”。在发现猛兽时,汉克毫不犹豫地带着曼尼疯狂逃跑,在跌落山崖的同时激动地发出了成功的嘶吼。曼尼的屁是贯穿整部影片的声音线索。在现实社会中,放屁是公认的不文明行为,但在荒诞的虚拟世界中,它却变成了一种类似于超能力的存在,可以作为驱动力在海上驰骋,也能驱赶野兽,甚至可以点火做饭,俨然成为汉克的安全保障。这种荒诞联想释放了汉克长久以来被压抑着的行为与情感,从压抑拘束到尽情释放,正是汉克与自我达成和解的过程。

(三)回家情节

在影片中,回家情节同时意味着精神层面的回归,是荒诞性中虚拟与现实的转换。在虚拟的现实中,主人公经历了现实生活中想做而未做的事,体验了现实生活中不知所措时的焦虑、绝望与失落,揭示出他失去生活目标的原因。正视这种失落感即是正视现实,也就能够找到回家的路,达到自我救赎。影片中,汉克少年时期被父母压制的性冲动也通过曼尼表达出来。可见,曼尼其实是现实生活中愉悦情绪的虚构体现,引导汉克脱离孤独与绝望,摆脱恐惧与困扰。直视个人内心世界,忽略他人有色眼光,接纳自己的独特之处,才能在虚拟与真实中达到真正的救赎。同时,汉克逐渐鼓励并指引真实人格进行一场幻想中的恋爱,将压抑的情感表露出来,演绎着甜蜜爱情,呈现出其单纯美好的内心,并弥补了现实中亲情与人际交往的缺失。从汉克在荒岛上举办派对,可以感受到他对交友的向往与融入社会的渴望,而曼尼从旁观者的角度帮助汉克打开对父母亲的心结,使汉克开始正式面对真正的现实,这也是荒诞觉醒导向的深刻体现。

三、尸体的荒诞意象

影片中大量意象符号营造出浓郁的荒诞气氛,但在荒诞的表层含义之下,应了解其内蕴的象征意义。在荒诞性情节中,具有逻辑性的事物被刻意隐藏,非理性的内容则被极端呈现,比如尸体的意象。

在现实社会中,尸体绝不应具有任何生命体征,但是影片中却恰恰将生命活动返还给它,同时也赋予它大量神奇的超自然力量。这具被称为曼尼的尸体逐渐表现出许多惊人的神奇功能,它会放屁,开始说话,学着做出表情,它还可以变成全自动的饮水机、指南针、打火机。而汉克也可以用它刮胡子、砸东西,充当高速发射器,以及作为捕猎工具。影片中曼尼被刻画成为一个万能的工具,就像是一把无所不能的多用途瑞士军刀,帮助汉克解决野外生活中的饮水、生火、砍树等各种现实问题,帮助他脱离困境。影片的片名《瑞士军刀男》,其最直接的含义即为多功能的工具男,指的也是这具被命名为“曼尼”的尸体以及它近乎无所不能的超能力。另外,它还可以帮助汉克得到精神层面的舒缓与释放,达到与人沟通交流的目的,摆脱死亡意愿并且正视现实生活,在真实与虚幻中达到救赎,最终返回现实社会。

曼尼的意象可以解读为汉克被压抑的自我。弗洛伊德理论认为,人的所有幻想都出自人们日常生活中被压抑下去的未曾满足的愿望,而每次幻想的生成,都会实现某个被压制的愿望,或者对不满意的现实进行相应的改进,从而产生荒诞的替代意象。汉克在现实社会中常常受挫,受到周遭人的排斥与厌恶。当他选择结束生命时,长久以来压抑的真实自我被释放出来,形成了他在现实社会中不能也不敢表现出来的幻想,借助尸体曼尼复活的超自然主义的能力得以呈现。虽荒诞怪异,却是汉克内心中本我的真实写照。曼尼是汉克真实的人格,而他自己是压抑了本性的自我。汉克最终被真实的渴望唤醒,在曼尼的引导下逐渐拯救并重新接纳自己。

另外,尸体代表死亡,是生命形式的结束。对于汉克来说,他本身渴望融入社会人群,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无法达到,即便是与家人之间的关系也不复往昔,极度缺乏温情与关爱。可以说,汉克周遭的现实已经达到了人际关系的“死亡”终结。汉克虽然一直有执着的返家意愿,却由于自身的拙于表达而弄巧成拙。他与父亲为了不忘记彼此生日,设置了定期自动发送的电子生日祝福。但客套死板的话语、机械的内容却流于形式,甚至无法确认对方是否仍然活着,也就偏离了人际交往的真实意图。这也是现实人类社会中虚拟与现实的荒诞性体现。

四、影片中的真实与虚构

本片最突出的荒诞体现就是真实与虚构的交融,一切真假难辨,烘托出影片的荒诞感。这种荒诞主要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荒诞的现实与回忆在主人公内心里留下的影子,曼尼的出现为汉克打开一扇新生活的大门,使汉克在荒诞意象中进行生活的再体验,正视现实问题,感受留存的记忆,成为影片荒诞性的现实基础;另一方面,现实的荒诞性在影片背景环境及音乐的渲染下夸张变异。在其基础上对于想象进行荒诞性的艺术加工,使其变形为荒诞元素并展现出来。这时的荒诞性可以理解为真实与虚构交融后的“虚拟的真实”,即在真实情境基础上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也就是影片中的万能的尸体及其技能与情感的体现。这种处理方式将现实生活中的境遇以荒诞化的意象呈现出来,其实并不是真实的具象的现实,而是一种精神化的影像呈现,但这种影像却又准确而深刻地切入到现实生活本质中。这种虚拟与荒诞性,没有使观众远离现实,反而会带着观众深刻理解生活内涵,感受更为真实的现实。

影片运用荒诞情节驱使主人公探索现实与虚构的关系,引导他勇敢面对现实,实现真实世界中的自我认同与救赎。整部影片接近尾声时,才终于揭示出汉克并不是流落荒岛的遇难者,只是自我逃避躲到海边小镇山上的失意者,种种看似荒诞不经的经历,仅仅是源自其脆弱的内心世界的臆想。诸般荒谬,其情可悯。现实中,总有一些事令人想逃避,想沉浸在幻想的世界之中。区别仅仅是汉克将逃避付诸行动,把幻想与现实混淆。仅这一点,便可以引起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的共鸣。

所有荒诞的故事情节均映射出汉克在现实中遭受排斥与孤立后内心的痛苦与无措。而尸体曼尼的出现,唤醒了汉克的求生意志,愈合了其受挫封闭的心灵,也对其几近崩溃的精神世界进行了自我修复与救赎。最终,汉克鼓起勇气,放下心理包袱,选择面对现实。当他的内心由于恐惧自卑而再次动摇时,恰好看到父亲得知自己的死讯而伤心痛哭,他终于下定决心正视现实,唤醒真实的本我,即曼尼。汉克唤醒曼尼的过程,实质上也是他不再在意他人看法从而获得自我认同的过程,也是他对自我意识与自我价值重建的渴望,是对自己个性的解放以及对身心的终极救赎。被汉克唤醒的曼尼复活后渡海离开的情境,也暗示着主人公汉克从此以后可以走出幻想,直面真实的世界,展现真正的个性。而汉克的父亲也微笑地赞同儿子的做法,父子之间的隔阂消失不见,血缘亲情的亲密与平衡再次展现出来,烘托出温馨的氛围,也昭示情感的再一次升华,令人动容。

影片《瑞士军刀男》打破了传统意义的叙事策略,运用荒诞的手法从多种维度将真实与虚构交融一体,用荒诞刻画人性与现实,打破社会对人的束缚,唤醒内心,实现自我救赎。无论现实境遇有多困难,只要正视自我,终将摆脱荒诞虚无的生存状态,释放本性,重新掌握生活的实质。

猜你喜欢

曼尼汉克现实生活
我想住进你心里
小屁孩日记
小屁孩日记
小屁孩日记
你比别人更优秀
艺术与现实生活的距离
我想住进你的心里
假期归来
被麻醉的少校
不等式创新题荟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