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货车门板冲压问题分析与对策

2020-11-12陈新力

模具工业 2020年11期
关键词:门板型面制件

陈新力,张 军

(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中心,安徽 马鞍山 243000)

0 引言

高速重型铁路货车对于国家运输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为了提高铁路货车的运输效率及节能效果,重型铁路货车的轻量化越来越重要,将高强度的钢板应用于铁路货车门板是轻量化的方式之一。为节约制造成本采用高强度钢板后,利用原有模具冲压成形门板,会因材料与模具零件的不匹配导致成形制件出现各种缺陷,为解决成形制件的缺陷,一般由钳工对模具零件进行反复修整,这种处理方式效率低、成本高、周期长。

现应用ATOS I 350&TRITOP三维光学测绘仪与AutoForm有限元软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某铁路货车门板成形缺陷问题,找出其产生原因,提出优化方案,完成模具零件整改,使成形的制件满足质量要求。

1 货车门板冲压问题

1.1 货车门板及材料参数

重型铁路货车门板的外形尺寸为980 mm×2 059 mm×50 mm,厚度为5 mm,凸台高度为50 mm,原坯料尺寸为2 170 mm×1 115 mm,如图1所示。

因货车轻量化升级,门板材料更换为强度更高的耐候钢S450AW,性能参数如表1所示。

表1 材料性能参数

图1 货车门板

1.2 货车门板新材料冲压问题

采用高强度耐候钢S450AW在成形原货车门板模具上进行冲压,结果显示成形的制件回弹大,用专用检具测量,最终成形的制件4个拐角处凸槽高度不够50 mm,制件不合格,如图2所示。

图2 新材料冲压后检测凸槽高度不满足要求

2 门板模具光学扫描与建模

2.1 原制件设计数据分析模型建立

CAD软件建立制件的三维模型如图3所示,将三维模型导入有限元软件AutoForm中,结合制件生产工艺,建立全工序成形分析模型,如图4所示,成形工艺为:拉深成形→修边→整形。

图3 门板零件三维模型

图4 门板冲压成形工序设置

2.2 模具零件型面数据分析模型建立

因模具使用多年并对其进行多次维修,模具零件型面结构与制件原始数据相差较大,影响成形分析结果,需要获得精确的实际模具零件型面数据进行分析。采用ATOS I 350&TRITOP三维扫描设备对成形门板上、下模零件型面进行扫描,获得实际的点云数据。

将成形门板模具的上、下模打开平放至地面,扫描前喷涂显影剂的模具零件型面如图5所示,再用ATOS设备进行逆向扫描。由于扫描的零件尺寸较大,为了保证测量精度,需采用TRITOP系统进行空间定位,扫描过程为:观察被测物体表面反射情况→清理测量表面油污杂物→喷涂显影剂→粘贴参考点→ATOS I 350&TRITOP三维扫描→点云数据处理、输出。

图5 扫描前喷涂显影剂的模具零件型面

通过光学扫描采集模具零件型面点云数据,再对点云数据进行处理,导入AutoForm软件中生成实际模具零件型面数据分析模型,如图6所示。

图6 扫描数据处理后得到的模具零件型面3D模型

3 成形缺陷原因分析

将成形制件3D数据制作分析模型进行全工序模拟,分析结果显示凸槽高度能满足要求,制件整体存在回弹趋势,但无实际冲压制件表现的翘曲异常现象。按扫描的实际型面3D数据制作分析模型进行全工序模拟,分析结果显示,成形制件出现了与实际冲压制件类似的翘曲异常现象,且凸槽高度与实际冲压的制件凸槽高度一致,不能满足使用要求。

通过对比2种数据的差异,比较2种模型分析的成形过程,总结引起成形制件翘曲异常及凸槽高度不够的问题有以下2个主要原因。

(1)模具零件局部型面尺寸异常。通过对模具零件型面与成形制件的数据差异进行对比,A1-A1、A2-A2、B1-B1、B2-B2侧凸槽处模具零件型面与成形制件一致,4个拐角处模具零件型面与成形制件相差较大,如图7中C2-C2、C3-C3剖面结构所示。模具零件型面拐角处与成形制件型面相差较大,导致成形后制件出现翘曲现象。

(2)成形时模具零件未完全闭合到位。图8所示为AutoForm采用实际模具零件型面数据模拟的门板成形过程。从图8可以看出,拉深结束时,A处上下模已经闭合,但B处压边圈还有2 mm未到位,导致成形的制件未成形到位。检查模具上模A处型面发现,凹槽A处安装有补丁条,如图9所示。该补丁条是模具在使用过程中整改时增加的,经测量对比,补丁条型面比模具零件正常型面高约2 mm,补丁条型面高出模具零件型面是导致A处较压边圈提前闭合的原因。

4 整改方案

针对上述2个引起成形制件缺陷的原因,制定整改方案:首先在模具4个拐角区型面变化较大区域,对上、下模进行补焊和加工处理,修正模具零件型面与成形制件的型面保持一致;另外按CAE分析结果确认上模凹槽补丁条型面突出量,重新加工上模补丁条,消除补丁条造成的凸起部分。

图7 模具零件型面3D扫描数据与制件设计数据对比

图8 扫描数据成形过程模拟

图9 上模凹槽存在高出型面的补丁条

模具经过整改,在压力机上进行试冲后,用检具在相同位置对凸槽高度进行检查,与整改前进行对比,整改后高度不够问题得到了解决,如图10所示;另外成形制件的翘曲异常现象消失,虽然仍存在回弹,但回弹趋势与原设计数据分析结果一致,模具可按CAE分析模拟回弹结果进行回弹补偿即可。

图10 检具测量凸槽高度合格

5 结束语

针对铁路货车门板成形后出现的翘曲和凸槽高度不够的问题,采用ATOS I 350&TRITOP三维扫描仪扫描模具零件型面及应用CAE进行原因分析,解决了成形制件的缺陷,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模具维护过程中增加2个高于型面的补丁条,致使模具成形制件时压边圈不能完全到位,是导致成形门板凸槽高度不够的主要原因;模具零件成形制件时不到位且在模具零件4个拐角区型面与成形制件型面设计数据相差较大是造成制件翘曲异常的主要原因。

(2)三维逆向扫描和有限元模拟相结合的分析应用可以提高模具整改效率,节约制造成本,缩短整改周期。

猜你喜欢

门板型面制件
戏台
冷冲模中常见的制件定位方式
基于数值分析的汽车A柱加强板模具型面改进
基于改进层次分析法的高速列车轮轨型面匹配评价方法及应用
模具型面数控加工自动化编程系统开发
FDM参数设定对制件力学性能的影响及优化研究
FDM出丝过程对制件表面质量的影响及优化研究
基于铝挤压模具倒扣型面的三轴加工应用
汽车左后门板大型注塑模设计
轻量化的汽车门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