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课、锻炼习惯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关联性

2020-11-11俞昌春

关键词:肺活量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俞昌春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体育教学部,安徽铜陵244061)

大学生是社会和国家的未来,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国家人才建设与发展战略,身体素质和健康是人才建设的基础。体育课与素质教育直接相关。1999年6月13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提出“面向全体学生,实施素质教育”。重视体育教育,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目标和方向。目前,各级各类学校为学生开设体育课已经制度化地确定了。“各级各类学校正积极落实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要求,贯彻《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推动‘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并把体育和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纳入到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体系中。”[1]

毋庸讳言,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这与其不良生活习惯和缺乏体育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2]。有研究显示,在校大学生在二年级之后的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19~22岁年龄组男青年1 000米跑平均成绩分别为231.7秒、231.6秒、234.3秒和237.1秒,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与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等因素相关[3]。有研究根据2004年来中国学生体质监测数据的分析,从肺活量、速度素质、爆发力素质、力量素质等维度考察了青少年身体素质状况,学生的营养状况虽有显著的改善,但身体素质却呈现下降趋势,显然与缺乏体育锻炼有高度相关性[4]。

高校体育课教育教学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抓手。有论者认为,高校公共体育课程普遍存在“形式大于内容”的问题,推进体育课教学改革,重点在教学内容上有所创新[5]。有的学者则倡导高校体育课教学不仅仅要注重课堂内的教学,而且还要注重将课内教学向课堂之外延伸拓展,力求达到课内课外一体化的目标[6]。还有学者认为,锻炼投入是影响大学生锻炼习惯的内在机制,体育课重在塑造大学生“终身体育”健康理念[7]。

已有研究主要从宏观层面关注青少年体质与健康的整体状况,并关注到身体素质与物质生活水平提高呈现背离关系的问题,即物质生活水平提高了,而青少年身体素质却并未得到相应提高与改善。这一悖论启示我们必须深度揭示大学体育课、学生锻炼习惯与大学生身体素质的相关性。

一、研究设计:调查样本、数据来源及分析方法

为从微观层面考察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及其与体育课、体育锻炼习惯之间的相关性,本研究运用问卷调查法,搜集了有关学生个人特征、生活习惯、锻炼情况和对体育课的态度等方面的资料,以此作为研究的基础性材料。问卷调查对象选自铜陵职业技术学院两个自然班的全体学生,调查样本的构成情况见表1。

表1 问卷调查对象的性别构成

问卷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掌握学生个人的相关信息,如身高、体重等;二是了解学生的生活习惯,如饮食和作息情况;三是调查学生体育运动和锻炼习惯,如学生平常的运动项目和锻炼时间;四是了解学生对学校体育环境和体育课的评价和态度,如学生对体育课老师、学校体育设施的评分。

研究中的量化分析所涉及的变量主要包括:

(一)因变量

本文分析所用的因变量主要有三个:一是学生的身体素质;二是学生的锻炼习惯;三是学生体育课成绩。

学生身体素质这一变量是通过对学生体质测量指标而进行的测量结果,身体素质变量根据百分制来标识变量值,因而这一变量为连续性变量。将锻炼习惯作为因变量,主要是为了研究和分析学生锻炼习惯的形成机制,即要考察和了解主要有哪些因素与学生锻炼习惯形成有关。锻炼习惯这一变量是以学生在问卷调查中回答的平常每天参见体育锻炼时间来衡量,平常不参加锻炼的学生这一变量的值为0。锻炼习惯反映学生平时锻炼时间的长短,也是一个连续性的变量。

把体育课成绩作为因变量来加以分析,一是为了考察影响体育课教学效果的主要因素;另一个重要目的就是探究学生体育课成绩与其自身特征、体育兴趣、上课态度和学校体育环境之间的关系,以及体育课成绩与学生身体素质之间的相关性。体育课成绩的取值就是每位学生期末体育课成绩,也是一个连续性变量。

(二)自变量

为考察学生身体素质、锻炼习惯和体育课成绩与其个人特征、生活习惯、态度和学校体育环境之间的关系,研究中主要引入了以下自变量:

表2 主要自变量的赋值和意义

(三)控制变量

由于在生活习惯、体育锻炼和身体素质方面,男女生之间可能存在较大差异,如烟酒嗜好、锻炼方式等方面。为控制性别带来的差异,研究中引入性别变量作为控制变量,以便清晰反映其它变量的影响。

本文主要采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相关分析方法用来分析学生的生活习惯与锻炼习惯、生活习惯与身体素质、个体特征与身体素质、锻炼习惯与身体素质、体育课成绩与身体素质、体育课态度与身体素质等之间的相互关系;回归分析法用来分析影响学生锻炼习惯形成和身体素质状况的主要因素,探究和解释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机制和身体素质的影响机制。

我们可以将学生这三方面状况描述为多种影响因素的一个函数,用方程表示为:

方程中y为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习惯和体育课成绩,x为学生年龄、性别、认知、态度等因素。

如果将函数方程转换为具体线性形式,即可得到线性回归模型:

用数据来估计β=(β1,β2…βn),在这里运用最小二乘法(OLS)作估计方法。

由于样本规模较小,数据对于揭示影响学生身体素质及锻炼习惯养成的因素可能有一定局限性,研究的意义在于为认识大学体育课、学生锻炼习惯与身体素质的相关性问题提供新思路。

二、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及其与体育锻炼习惯的关系

2010年,“第6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研结果:喜忧参半,喜的是中小学生身体素质下降趋势开始得到遏制,学生肺活量现上升的拐点;忧的是青少年身体素质改善和提高的幅度并不大,肥胖、近视率数据依然居高不下。”[8]在一些大学进行的调查也显示,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并不乐观,学生的速度、耐力等素质有下降趋势[9]。而有研究认为,学生身体素质存在先提高,后下降,再提高的发展趋势,总体发展相对平稳[10]。

本文的研究主要通过对大学生耐力速度、力量和肺活量三个指标的测量来考察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耐力速度素质主要运用1 000米跑的成绩作为测量指标,用引体向上测量男生的力量素质,用仰卧起坐测量女生的力量素质,测量结果都转换为百分制,然后再转换为不及格、及格、中等和良好以上4个等级。测试结果如表3所示:

从小样本单次测试结果来看,有25.3%的学生的耐力素质不及格,仅有9.1%的学生的耐力素质在良好以上。这一结果所反映的情况与其他一些调查所得的结论基本吻合,即大学生的耐力与速度素质不甚乐观。从结果来看,大学生的力量素质状况更为堪忧,有77.8%的学生力量素质不达标,而中等以上的学生也寥寥无几。

肺活量通常是反映身体素质的重要指标,肺活量的大小不仅会影响个人的耐力状况,而且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个人心肺功能。对肺活量指标的测量和运用有多种方式,一般的衡量标准是成年男性的肺活量应在3 500~4 000ml,成年女性的肺活量应在2 500~3 000ml。如果女生肺活量未达到2 500ml,男生肺活量未达到3 500ml,可视为肺活量这一指标未达标,女生肺活量超过3 000ml,男生超过4 000ml为良好。测试结果显示,有71.7%的学生肺活量指标不合格,与力量素质的状况比较接近,反映大多数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堪忧。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运用肺活量/体重指数作为衡量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男生肺活量与体重比的合格标准为55,女生合格标准为43。根据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的单项得分,学生这一指标的分布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大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分布状况

从图1的分析结果来看,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处于不达标的偏态分布,且低分值的分布很高,平均水平很低,平均得分仅为30分。达到60分的学生所占比例很小,仅有32.3%,67.7%的学生这一指标不合格,即三分之二以上的学生的肺活量/体重指数处于不达标状态,由此进一步反映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水平处于不乐观的状况。

有关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主要因素,本文对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力量素质和耐力速度素质的水平与学生的个人因素、习惯因素、态度与认知因素、运动兴趣、体育参与、锻炼时间、学校环境等因素进行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因素的回归分析

从表4的回归结果来看,在综合身体素质模型中,仅有学生的“身高体重比”这一变量的影响具有统计显著性,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水平与身高体重比呈正相关,即身高体重比越大,身体素质水平越高。而诸如学生的个人特征、生活习惯、体育认知与态度、体育锻炼时间等变量皆没有显示显著的影响。这一分析结果似乎与我们的一般认识存在巨大反差。在力量素质模型中,也只有身高体重比这一变量的影响具有显著性,其它变量都没有显著影响;在耐力速度素质模型中,身高体重比的影响的显著性又消失了,只有性别和体育参与两个变量显示显著影响,即男生比女生的耐力速度素质水平高,参与学校体育活动的学生比不参加的学生耐力速度素质更高。

就分析结果来看,学生的综合身体素质与他们平时体育锻炼时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也就是说,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长短对他们的身体素质没有明显的影响。这一结果并没有验证我们的研究假设,现这一结果,可能主要是因为调查的样本量较小,学生所回答的体育锻炼时间与其实际不太吻合,以至于他们在体育锻炼时间上的差异并不明显,因而对身体素质水平的差异不构成显著影响[11]。

总体而言,对影响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的因素的回归分析结果与研究假设不相吻合。这也就是说,通过小规模的调查和测量,并基于这种调查的实证研究,未能证实学生的生活习惯、体育态度和锻炼时间对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产生显著影响。对这一研究结果有两种可能的解释,一是小规模的调查及测量方法存在较大选择性偏差,要考察和研究影响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还需要有更大的随机样本;另一种可能是在学生体育态度、体育锻炼时间等变量差异不显著的情况下,对身体素质水平的影响也就不会显示显著性。对于本研究而言,第一种可能性或许更大,这也就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加以完善。

三、体育课对大学生锻炼习惯的影响

高校体育课不仅承担着为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直接提供锻炼的机会,而且也承担着培养学生运动意识、养成锻炼习惯的功能。体育课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和体育教师在高校环境中进行的互动,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体育课是否对学生的运动兴趣和锻炼习惯产生影响呢?如果有,其影响机制又是什么呢?

通过对学生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表5),多数学生并不认为体育课在提高运动兴趣方面起到明显作用,也就是说他们对体育课的实际效果持怀疑态度乃至消极评价。就对体育课效果的评价的性别差异而言,认为体育课对自己运动兴趣有影响的女生比例要高于男生的比例,女生有21.1%的人认为体育课对运动兴趣产生影响,而男生仅有11.4%。同样,女生认为体育课对运动兴趣没有产生影响的比例也高于男生,表明女生对体育课效果的评价更趋于鲜明,而男生则有27.9%的人持中立立场。

表5 学生对体育课是否影响运动兴趣的评价

通过对学生自评体育课成绩与运动兴趣自评之间关系的分析(图2),可以看到两者之间有高度的正相关,即学生对体育课成绩自评越高,对运动兴趣的自评也越高。这一结果说明,对于学生而言,体育课与其对运动的兴趣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

如果说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主要受其自主性因素影响,那么,体育课和学校体育教育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影响或许就不太显著。关于这一问题,有的研究则提了相反的观点,认为高校体育课、体育考试、体育教师、体育社团、体育俱乐部、体育场地器材以及学校领导对体育活动的重视程度、课外体育锻炼的组织等因素对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产生显著影响[12]。

图2 大学生对运动兴趣自评与体育成绩自评的线性关系

为了考察体育课与学生体育锻炼习惯之间的关系,我们调查了学生对这一问题的评价,结果如表6所示:

表6 学生对体育课是否影响锻炼习惯的评价

从表6的数据来看,只有不到30%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对他们形成锻炼习惯有较大影响或影响很大,25.3%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对其锻炼习惯毫无影响,45.5%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对他们是否参加体育锻炼影响不大。就性别差异而言,认为体育课对锻炼习惯有影响的男生的比例要高于女生的比例,在女生中这一比例为26.4%,而在男生中则有31.2%;同样,认为体育课对锻炼习惯毫无影响的男生比例也高于女生的比例,男生这一比例达27.9%,而女生中为21.1%,更多的女生(52.6%)认为体育课对锻炼习惯影响不大。

体育锻炼习惯确实是由学生个体自主决定的、自主坚持的一种行动方式,按照德西(Deci)等人提出的内在动机与自主行为理论,体育锻炼习惯实质也就是一种自主行为。所谓自主行为,就是个体的行为受自主性需要的驱动和支配。自主行为理论认为人类有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三种与生俱来的心理需要,这些需要的满足会增加个体对相关行动的乐趣并增强自主性的行为调节[13]。如果说体育课要对学生的体育锻炼习惯这一自主性行为产生影响的话,那么体育课教学就需要对学生的自主需要、能力需要和归属需要这三种基本心理需要产生干预和影响。而当前的体育课是否达到这样的要求和效果呢?

目前的一些调查和研究考察了体育课教学与学生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培养之间的关系,认为基础体育课和体育理论课都很有必要,对多数学生的体育兴趣有明显作用,但是由于学习压力过大和电脑网络的影响,学生体育锻炼的自主性需要受到削弱[14]。为进一步探讨影响大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形成的因素,本文对影响学生锻炼时间的生活习惯、学校环境和体育课及体育认知方面的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回归分析结果如表7所示:

表7 影响学生体育锻炼时间因素的回归分析

从回归分析结果来看,模型1的结果显示学生平时每天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的长短与一些个人生理因素、生活习惯和学校环境等因素没有显著关系,模型不具有显著性。而在模型中,则有三个变量显示影响的显著性:学生对学校锻炼环境评价、学生对体育锻炼作用的认知和学生运动兴趣的自评,其中学生对锻炼作用的认知和运动兴趣自评与锻炼时间呈正相关关系,令人费解的是,学生对学校锻炼环境评价与锻炼时间呈负相关。不过这一回归分析结果也在一定意义上说明了自主行为理论对学生锻炼习惯形成机制具有解释力,即学生的锻炼习惯(时间)更多地受个体的自主意识和自主认知的影响。

四、结论与讨论

从小样本的调查和单次测试结果来看,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状况并不理想,较多学生的力量素质和肺活量体重指数两个指标并不乐观。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因素错综复杂,尽管本研究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学生的体育态度及锻炼时间和学校环境等变量与身体素质的相关性不太显著,但这可能是因为样本量和调查方法的局限,并不意味着这些因素对学生身体素质没有影响。体育参与变量具有显著性,则说明课外体育活动对学生身体素质仍具有显著影响。

就学生的自评情况而言,体育课的作用并不凸显,多数学生不认为体育课在提高运动兴趣方面起到明显作用。因而,大学体育课在培养学生运动兴趣方面还需进行更多的探索。

学生锻炼习惯形成机制虽然复杂,但作为一种自主性的行为,学生参加体育锻炼,主要受个体对体育自主认知和某些生活习惯的影响。学生对体育课与身体素质之间关系给予了积极评价,共有77.8%的学生认为体育课对身体素质提高有帮助,反映体育课在提高学生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要不断强化体育课的“在场”,发挥大学体育课的功能和作用。

理论研究是要为实践服务的。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和讨论:

第一,加强大学体育课课堂教学。在体育课教学中,既要关注学生的运动兴趣,又要重视教学内容的实效性和科学性,把育人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充分融合游戏法、竞赛法、探究法、发现法、合作法等科学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锻炼技能,使学生既有锻炼兴趣又掌握科学锻炼方法,更加有效地提高身体素质。

第二,课堂教学向课外活动延伸。例如,在课堂讲授篮球裁判法时,可以鼓励同学们在课外活动时间自己组织一些比赛,由对篮球不甚了解的学生担当裁判角色,从而加深对篮球规则及裁判法的了解。

第三,课堂教学向课外生活延伸。例如,在课堂上做下肢力量练习时,可以让同学们尝试在平时走路时脚尖先着地,上楼梯时采用一步二阶或三阶上的办法,及时反馈锻炼感受,并思索还有哪些方法能够将体育锻炼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第四,创新大学体育教学方法。与学生充分沟通,了解个体身体素质与运动兴趣的差异,改变灌输式的“满堂灌”教学方法,尝试体验式、参与式、互动式教学方法,融入“翻转课堂”教学思想,让学生自主学习、快乐学习,促进学生主动自觉参与体育活动,激发学生体育学习的兴趣。

第五,倡导“终身体育”理念。“终身体育”的理念就是要通过有限的体育课,让学生终身受益。而让学生终身受益的体育教学,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内化体育意识,即让学生认识并内化体育运动的价值;二是体育运动技能和方法,也就是教会学生并能让学生掌握更为科学、更加有效的锻炼手段;三是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和习惯。学生对体育锻炼的价值认同应融入终身的生活实践,培育集体运动的文化氛围,让好习惯受益终身。

猜你喜欢

肺活量身体素质体育锻炼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锻炼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足球专项身体素质练习与足球技能学习成效的相关性研究
提高初中学生肺活量的方法策略研究
2015年湖北籍学生肺活量体重指数与耐力跑水平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肺活量与身体素质相关性研究
滇辽两省城镇居民体育锻炼行为的比较研究
体育锻炼也重要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