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协同护理在宫颈癌围术期的干预效果

2020-11-10翁梦倩

康颐 2020年16期
关键词:协同护理干预效果围术期

翁梦倩

【摘要】目的:探究协同护理应用于宫颈癌围术期的干预效果。方法:在2019年7月-2020年7月期间,随机抽取64例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成观察组与参照组,分别予以协同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护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观,但观察组远远高于参照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同样高于参照组,上述指标对比结果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协同护理有助于改善宫颈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借鉴。

【关键词】宫颈癌;围术期;协同护理;干预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2332/j.issn.2095-6525.2020.

近几年,我国宫颈癌发病率逐渐上升,已给女性的正常生活构成严重影响。对于该病,临床主张早期手术治疗,但是手术以后患者需要承受手术创伤引发的疼痛,再加上手术涉及到患者的重要生殖器官,导致其更加担忧今后的生活,生活质量大打折扣[1]。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本院引进了协同护理措施,这是一种集整体护理、责任制护理、个性化护理等于一体的护理模式,强调护理人员、家属与患者通力协作,保证患者可以安全度过围术期。本文将协同护理应用于宫颈癌患者围术期,并与常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现作出如下汇报。

1 基本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本次研究共纳入我院收治的宫颈癌手术患者64例,随机平均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年龄处于37-- 62岁之间,平均年龄(49.18±2.58)岁;对照组患者年龄处于36-- 59岁之间,平均年龄(47.21±3.05)岁。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继续对比。

1.2 方法

予以参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予以观察组患者协同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术前协同护理:手术开始之前,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展开认知行为干预,重点讲解宫颈癌有关知识、手术方法、术前相关检查、注意事项以及术后可能会发生的并发症等,同时应向患者灌输宫颈癌可防可治的信息,介绍以往治愈成功的病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手术前一天,护理人员应组织患者及其家属观看手术短片,向其介绍手术室环境以及手术相关人员,以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具体讲解内容包括术前准备事宜、禁食时间、饮食要求等等,并向患者示范术后如何正确翻身、咳嗽、活动,在此期间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耐心做出解答,帮助患者尽快掌握动作技巧和动作要领[2]。(2)术后协同护理:护理人员应在患者病情稳定后向其讲解导管管理方法,增强患者保护管道的意识。同时应展开活动指导,向其介绍早期活动的意义,鼓励患者尽早活动,但要叮嘱患者,术后六小时内不得下床,应在床上做翻身、活动四肢等轻微活动,运动范围应控制在自身耐受程度内。术后一天内的活动方式以床上自主伸展为主,每天三至四次。术后第二天,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的恢复情况协助其下床活动,逐步增加活动量。在此基础上需要护理人员加强饮食指导,叮嘱患者术后清醒后饮用少许温开水,术后第一天以流质食物为主,肛门排气以后可适当使用清淡的半流质食物。在此基础上叮嘱患者家属从生理和心理两个层面给予患者关怀和照顾,告知其切除子宫并不会影响女性的性特征,四个月后可恢复正常性生活,期间家属应帮助患者应对来自于各个方面的不良反应,促使其尽快康复。

1.3 观察指标

生活质量:采用SF-36测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分数与生活质量成正比。

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满分为一百分,取85分和60分将满意度划分为满意、比较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等级,总满意度等于满意度加比较满意度。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高于参照组(P<0.05),见下表1.

2.2 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高于参照组(P<0.05),见表2.

3 讨论

宫颈癌为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多发于三十至三十五岁的女性群体,临床症状以阴道流血、排液为主,若不及时治疗,患者将会出现恶病质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手术治疗虽然能够切除子宫,在一定程度上延缓病情,但同时也破坏了患者的生理功能,且围术期还会因多种不良反应引发负面情绪,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二度伤害。本文为此提出了协同护理干预,着重注意患者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健康状况,并通过一系列方法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树立治疗信心[3]。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患者家属的健康教育,督促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情感支持和细心照料,促使患者在面对疾病的时候产生归属感,主动寻求他人的帮助,保持乐观向上的信心看待疾病。协同护理还能够拉近护患之间的距离,帮助护理人员针对患者的个人需求为其提供個性化护理,一切护理措施围绕着患者展开,充分发挥常规护理不具备的优势。研究表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应用于宫颈癌围术期具有良好的干预效果,值得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孙丽.护理干预在子宫颈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20.

[2]申思,陈丽媛,于莉佳,等.协同护理模式对宫颈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癌性疲乏与生活质量的影响[J].肿瘤药学,2019,v.9(01):178-182.

[3]陈小玉,曾白兰.协同护理对改善宫颈癌患者自护能力的效果[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9).

猜你喜欢

协同护理干预效果围术期
护理服务全过程用于足踝骨折围术期的临床价值
术前心理护理干预对促进早期食管癌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效果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腹股沟斜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术期的临床效果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用于宫颈癌患者围术期的效果分析
协同护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疗效评价
协同护理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功能及心理状态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二级预防和干预效果评价
协同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管理作用
联合治疗方法对透析低血压的干预效果
综合性护理措施对前列腺炎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干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