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案例治疗过程为顺序的逐级深入沉浸体验式教学模式在康复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10张晓航仇红董静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0年24期
关键词:实习教学案例教学改革

张晓航 仇红 董静

摘  要 结合康复医学专业的临床教学需求,构建以案例治疗过程为顺序的逐级深入沉浸体验式教学模式,具体教学环节包括导入案例、患者症状表现沉浸体验教学、康复师治疗角色沉浸体验教学、患者治疗角色沉浸体验教学和沉浸体验教学演练等多个教学过程,以便于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

关键词 案例;逐级深入沉浸体验式教学;康复医学;实习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24-0091-03

Application of Immersive Experiential Teaching Mode i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Teaching based on Case Treatment//ZHANG Xiaohang, QIU Hong, DONG Jing

Abstract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clinical teaching requirements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specialty, a level-by-level immersive expe-riential teaching model based on the case treatment process was con-structed. The specific teaching process included importing cases and other teaching processes, so as to facilitate students to better learn and understand relevant knowledge.

Key words case; step by step immersive experiential teaching; reha-bilitation medicine; practice teaching; teaching reform

1 前言

康复医学虽然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但直至1982年,我国才将康复医学学科的建设提上日程[1-2]。康复医学既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又与预防医学和临床医学具有紧密的关联,需要多学科知识的相互渗透和融合,以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3-5]。受此影响,康复医学临床教学工作具有一定的难度。为了改善此问题,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构建了以案例为教学中心的逐级深入沉浸体验式教学模式,即在教学过程中按真实案例的治疗过程,让实习生深入体验不同的角色,以及不同角色干预下的工作或治疗感受,从而更好地掌握康复医学的相关知识。

2 教学改革的出发点

在临床实习教学阶段,核心的教学目的是要使学生掌握相关的实践操作技能。因此,进一步突出康复医学的实践教学是教学改革的核心出发点[6-10]。但现阶段的教学方法并未完全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如在临床教学工作中,教师往往仅针对康复训练方法进行讲解,虽然能够满足基本的学习需求,但截取康复训练的某一个过程进行讲解,教学内容并不系统。患者整个康复治疗实质上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如需要了解患者的治疗体验,与科室其他医务人员探讨最佳的训练方法,以对训练方法加以优化。尤其遇到疑难问题后,还需要向科室领导和工作经验丰富的医生请教和咨询等。只有掌握以上技能后,才能够更加全面合理地掌握康复医学知识。

3 沉浸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概念和教学特点分析

沉浸体验式教学方法与角色扮演教学法既有相同之处,又有所区别:相同点在于均需要实习生在教学过程中扮演和承担不同的角色;区别在于沉浸体验式教学方法进一步强调了实习生在不同角色下的感受和体验。沉浸体验式教学方法的概念可以分为两部分理解:一部分是围绕体验医务人员的角色展开教学,另一部分是围绕体验患者的角色展开教学。因此,整个教学改革的出发点就是让实习生学会从康复治疗和患者症状表现等多角度系统地体会和学习相关知识,以便于知识的整体掌握和融合。

4 以案例治疗过程为顺序的逐级深入沉浸体验式教学方法

导入案例  教师为了最大限度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需要精心选择学生感兴趣且符合临床教学需求的案例,如近期某著名运动员发生膝关节运动损伤,应该如何采取康复治疗?然后根据案例正常的康复治疗顺序,设计逐级深入沉浸体验式教学环节[11]。

患者症状表现沉浸体验教学  患者体验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康复医学方面的诊断能力。假设学生就是患者,那么需要了解患者运动损伤发生后可能出现的症状反应,因此将此环节作为学生首先需要體验的过程。同样以膝关节运动损伤为例,为了便于学生体验细节,教师需结合已有的教学资料,从解剖学层面系统讲解损伤情况,以及损伤后当时的症状表现;然后在学生的膝关节部位,通过按、压、拖和拽等手法,让学生切实体验膝关节损伤可能出现的情况,如疼、麻或胀等。

康复师治疗角色沉浸体验教学  康复师治疗角色体验的教学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康复治疗技能,教学环节分为前期自学和康复实践操作两个部分。在前期自学部分,教师先指导学生对运动损伤的相关康复方法进行自学。为了突出个性化教学,教师可以为学生多布置几个自学方向。在康复实践操作教学部分,教师按患者常规的康复治疗顺序,系统讲解康复治疗过程。同样以膝关节损伤患者的康复治疗为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康复治疗顺序为被动运动、主动运动、站立平衡训练、行走训练直至负重训练等。为了有效增加学生的康复治疗体验,教师需现场对学生的康复操作进行指导,明确指明每种康复训练的训练幅度和技巧等。

患者治疗角色沉浸体验教学  在学生掌握基本的康复训练方法后,将他们再次定义为患者角色,只是与第一次角色定位不同,在本教学环节,教学的重点是使学生了解接受不同的康复训练治疗后,膝关节对应出现的感受,如某康复训练可能会引起某块肌肉酸痛等。为了增加学生的感受和体验,教师同样需要用手掌或器具等配合教学。

沉浸体验教学演练  将学生分为A组和B组,A组体验康复师角色,B组体验患者感受,进行教学演练。在演练过程中,每个康复训练步骤实施后,两组学生均表述自身的体会和感受,若发现与教师康复治疗时存在差异和不同,则调整康复训练方法,直至体会正确为止。然后两组角色交替,再次进行沉浸体验教学演练。

康复师讨论角色沉浸体验教学  康复师讨论角色体验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在康复师讨论角色体验环节,学生扮演康复师角色,从治疗角度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讨论。讨论的内容不设置主题,可以是某种康复治疗方法的开展时机,也可以是康复治疗方法的优化组合等。教师则扮演科室主任角色,对患者最终的康复治疗方法进行判断。

康复科专家角色沉浸体验教学  康复科专家角色体验的教学目的是巩固康复医学知识。在此环节,教师扮演普通康复师角色,学生扮演康复科专家角色。教师有意地制定出错误的康复治疗方法,然后向“专家”进行咨询;此时“专家”根据以上环节所学的知识内容,向教师进行讲解和演示。

整体体验串联  当以上教学环节结束后,教师引导学生对教学全程的体验情况进行串联,以帮助学生将知识整合成一个整体。同时,教师对相关知识进行扩展,如讲解膝关节运动损伤如何预防等。

5 实际教学效果

2019年9月—2020年1月,以吉林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康复治疗学专业的31例实习生为对象,采用以案例治疗过程为顺序的逐级深入沉浸体验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改革。教学完成后,比较学生的体验学习情况,具体包括:

1)学生在体验患者阶段的学习情况评价;

2)学生在体验康复师阶段的学习情况评价;

3)学生在体验专家阶段的学习情况评价。

以上评价均由同一名教师对学生平时的学习情况加以判断,判断结果分为优、良、中和差四种,良好率为优率+良率。同时调查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率,调查结果为非常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种,总满意率为非常满意率+较满意率。

教学完成后,学生体验学习情况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学生在体验患者、康复师和专家教学环节,体验良好率分别为90.32%、93.55%和87.10%。在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率方面,25例学生非常满意,占学生总数的80.65%;

5例学生较满意,占学生总数的16.13%;1例学生不满意,占学生总数的3.23%。可知,30例学生认为教学模式较為理想,总满意率为96.77%。

6 本次教学改革问题总结

在以案例治疗过程为顺序的逐级深入沉浸体验式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发现学生在专家体验环节的教学效果较差,其可能原因分析如下。

1)角色跨度较大。因为学生毕业走上工作岗位后,仅有少数学生能成为专家,所以很多学生在主观因素方面对专家角色存有一定的抵触心理。

2)在学生专业体验过程中,由教师扮演普通医生角色与学生进行交流,教师与学生本来属于教学和被教学的关系,而在新的体验环节,相当于学生指导教师,学生很难有效转变。

以上因素结合,导致学生的体验感受较差。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教师可以首先强化前期教育,在专家体验教学开展前先详细向学生介绍体验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学生体验的积极性;其次,在与学生进行角色转换的过程中由浅入深地向学生提出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树立起专家的角色。

7 结束语

综上,以案例治疗过程为顺序的逐级深入沉浸体验式教学模式,围绕案例具体的治疗过程进行教学,具体分为导入案例、患者症状表现沉浸体验教学、康复师治疗角色沉浸体验教学、患者治疗角色沉浸体验教学、沉浸体验教学演练、康复师讨论角色沉浸体验教学、康复科专家角色沉浸体验教学和整体体验串联等多个教学环节,以使学生能够切实体验患者整体的康复治疗过程,加强对康复医学实践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参考文献

[1]冯虹,吴鸣,倪朝民.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在康复治疗学本科生与专科生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差异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2):205-207.

[2]谢瑛,刘惠林,改良PBL教学方法在康复治疗学专业临床实习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5(12):1272-1274.

[3]贾真,刘琼,高科.工作小组模式教学与工作坊教学法在高职康复医学带教中的比较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9(19):81-82.

[4]郑洁.将工作坊模式应用于康复治疗学专业理疗学实践教学的初步探索[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6(2):241-244.

[5]谢羽婕,王剑雄,汪丽.康复治疗学专业与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专业认同感的对比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139-140.

[6]贺旭,汤艳,申燕伟.康复治疗技术专业运动系统解剖学教学内容的调查分析[J].解剖学杂志,2019(6):615-617.

[7]陈轶,马雪真,王晓臣.高职高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模式的改革[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3(3):296-297.

[8]孙晓龙,樊嘉婧,殷进功.雨课堂教学方式在康复医学继续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康复,2019(10):554-556.

[9]延砚,张巧云,谷莉,等.康复医学继续教育学员对医师和治疗师分别授课与同台授课认可度的比较[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14(2):192-195.

[10]丘卫红,李奎,黄焕杰.综合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医学专业留学生康复医学教学初探[J].中国康复,2017(4):347-348.

[11]袁华,牟翔,赵晨光.PBL结合CBL教学法在康复治疗专业实习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9(9):1077-1078.

猜你喜欢

实习教学案例教学改革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浅谈钳工实习的发展与提高
谈“角色扮演法”在神经病学实习教学中的应用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微课时代高等数学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