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过体验式社会活动促进幼儿EI发展

2020-11-09张洁

新智慧·中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情绪智力

张洁

【摘 要】EI是情绪智力的简称,而情绪智力是幼儿教育的培养重点。本文探讨如何通过体验式社会活动发展幼儿的情绪智力。

【关键词】EI;体验式社会活动;情绪智力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强调,要通过有效方式,培养幼儿积极稳定的情绪情感,维护幼儿的身心健康,促进幼儿的全面协调发展。EI是英语情绪智力的简称。情绪智力是一种情绪的认知能力和控制能力。幼儿具备良好的情绪智力,有利于幼儿摆脱不良情绪,在处理事情时头脑冷静、思维清晰、情绪稳定、不会冲动,能促进智力的发展。基于此,在体验式社会活动中发展幼儿的情绪智力已成为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课题,本文在此结合具体实践做如下几方面探究。

一、创设和谐心理环境,建立良好师幼感情

每一个人的情绪都容易受到环境氛围的影响,幼儿也不例外。为了充分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教师要注意创设能使幼儿产生愉悦感的环境,营造能促生幼儿良好情绪的氛围。首先,教师要主动拉近与幼儿的距离,用阳光般的爱去关心照顾每一个幼儿。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教师要细心地观察幼儿的心理需求和情感需求,通过恰当的方式与幼儿进行情感交流,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使幼儿感受到集体生活的温暖。其次,教师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同事之间要和谐相处、互相帮助,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让融洽的氛围感染幼儿。这样的氛围才能促进幼儿良好情绪的产生。

例如,在教师节来临之际,为了增进幼儿对教师的了解,感受教师对自己的爱,幼儿园组织了体验式社会活动“老師也过节”。在活动开始时,教师首先以谈话的方式来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和小朋友们坐在一起,拿出一个信封问:“小朋友们,你们猜猜老师的这个信封里装着什么呢?”小朋友猜:“是照片!”

“是钱!”“是一封信”……这时,教师从信封里抽出了一张贺卡,并让小朋友来读一读贺卡上的字,猜猜是谁给教师的贺卡。然后,教师告诉幼儿:“这是已经从幼儿园毕业,升入小学一年级的大哥哥送给老师的节日贺卡,因为教师节就要来了”。然后,教师提出问题让幼儿一起交流讨论:①教师是做什么工作的?你喜欢什么样的教师?②你知道的教师都有哪些?③请将自己知道的教师用简笔画画出来。④每人说一句祝福教师节日快乐的话,并制作成视频,在幼儿园微信群里播放。在活动结束后,教师又组织幼儿开展了“我是小老师”的表演活动。幼儿在表演中生动地表现了教师言谈举止,传递出内心对教师深深的爱。

这样的体验式社会活动,给幼儿创设了一个和谐的心理环境。整个活动中,幼儿自由快乐、思维活跃、积极表现,在加深了师幼之间相互了解的同时,也实现了发展幼儿情绪智力的目标。

二、帮助幼儿辨认情绪,感受积极情绪作用

幼儿的情绪智力发展过程中,需要经历一个学会辨认情绪的过程,在此基础上才能理解与管理自己的情绪。无论什么时候,幼儿的各种情绪,如高兴、烦躁、盼望、开心、哭泣等,会逐步充实幼儿的情感词汇。幼儿只有正确辨认情绪,才能对情绪做出正确的判断。幼儿对情绪的辨认识别越多,越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而能够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的行为,是幼儿处理情绪问题的前提。基于此,在体验式社会活动中,教师需要帮助幼儿辨认情绪,为训练情绪管理能力创造条件。

例如,在体验式社会活动“你开心我快乐”中,在活动的“交流、分享”环节,教师让幼儿拿出自己准备的照片,与同伴一起分享,并这样引导幼儿:“我们今天都带来了自己喜欢的照片,请你和同伴说说照片里有谁?谁拍的?拍照片的时候你在哪里?你的心情好不好?”接下来,教师又让幼儿根据自己所听到介绍,来代替幼儿介绍照片,如芊芊的照片是在北京拍的,是她的爸爸给拍的,她和妈妈在观看升国旗……

在“体验开心、快乐的重要性,了解人不同的情绪体验”环节中,教师可以这样唤醒幼儿的体验:“小朋友们带来的照片都是很开心的时候照的,老师叫你们带喜欢的照片,你们为什么都带来了开心时候的照片呢?”

小朋友们都纷纷回答:“因为开心时,我有喜欢的事情。”“我们喜欢高兴的照片”……教师继续引导“哦,老师知道了,高兴时就很容易把高兴的事情记住,我们都喜欢开心、高兴对吗?为什么?”

“因为高兴的时候,有好心情!”“高兴的时候,就不会哭!”教师进一步引导:“哦,对了,我们不仅会笑,还会哭呢,那还会什么啊?”“还会生气!”“生气的时候什么样?哭的时候什么样?谁来表演一下?”经过这一环节的体验式学习,幼儿知道了保持高兴心情的重要性,带着微笑回家,妈妈爸爸也会很高兴。在接下来,教师又引导幼儿进入了“化解消极情绪,体验同伴和自己的开心,感受助人为乐的美好”活动环节。这一体验式社会活动,让幼儿学会了辨认高兴、哭泣、生气等情绪,理解分享、帮助、原谅的内涵,认识到积极、乐观、遇事多动脑的重要性,学会了如何管理情绪。

三、理解接纳幼儿情绪,发展自我调控能力

要想接纳幼儿的情绪,教师首先要意识到幼儿情绪出现的原因,不要一味地责备、批评幼儿。当幼儿出现消极情绪时,教师、家长要学会引导幼儿,让其选择正确的方式去疏导、去宣泄。幼儿的认识与表达能力还处在培养阶段,因此,教师可以应用恰当的游戏、运动等方式来转移幼儿的注意力,达到缓解幼儿负面情绪的目的。

例如,在体验式社会活动“消除生气情绪”游戏中,教师在活动前准备了消气方法的图片、小兔木偶等。在导入环节,教师出示小兔子生气的照片,让小朋友来观看,并提出问题:“小兔子怎么了?生气了?你是怎么看出来的?”由此让幼儿认识到生气会变丑,会难过,会影响身体健康。接下来,教师设计了“梳理经验,掌握消除生气情绪方法”的环节。教师提问:“猜一猜小兔子是因为什么生气呢?”引导幼儿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去回答:“妈妈不给她买零食”“爸爸批评的!”“没有萝卜吃了”……最后,教师给幼儿讲了小兔子生气的原因,即小朋友们说它的衣服不好看,并描述小兔子生气时撕玩具、离家出走等行为,引导幼儿思考:这样做有用吗?小兔子越想越生气,看来这样做是没用的。小朋友们,你有什么办法吗?教师趁机出示木偶,以小兔子的口吻与幼儿互动,及时肯定幼儿的好办法,让幼儿总结消气的好方法,如深呼吸、运动、听音乐……最后,教师通过迁移巩固的方法,让幼儿知道如何保持愉快的情绪。

四、丰富认知开阔眼界,促进情绪情感发展

在幼儿园课程游戏化的背景下,体验式社会活动依然是以游戏为主导。游戏贯穿于幼儿的成长过程,使幼儿对非正式的社会交往形成初步体验。在角色游戏中,幼儿可以借助象征物来宣泄负面情绪,也可以学习各类角色的良好行为。幼儿在角色表演的过程中,会通过观察、模仿等,形成社会性游戏的意识。例如,幼儿在游戏中扮演了交警或者清洁工等角色,他们就会以这些角色的行为来指导自己现实中的行为。在游戏中,幼儿可以按着角色的要求表现哭泣、愤怒、担忧、爱等,但不用担心受到批评。例如,在角色游戏中,幼儿扮演医生,给别人看病、做手术。角色体验会使幼儿由被保护者的现实感受,发展关爱、保护别人的思想与行为。喜欢游戏是幼儿的天性,经常参与游戏活动的幼儿会比不常参与游戏的幼儿快乐的多。幼儿在游戏中取得的成功能增强他们自信的情感,并且,他们情绪的自我管理能力会得到很好的训练。在游戏中,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分享、谦让、互助等,也会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提升。

五、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时期是人各种能力培养的关键时期,发展幼儿情绪智力也是其中的重要目标。而体验式社会活动是发展幼儿情绪智力的有效载体。教师需要结合幼儿的情绪智力水平,挖掘丰富素材,设计有针对性、创新性、趣味性的主题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帮助幼儿辨认情绪,培养情绪的自我调控能力,丰富幼儿认知,开阔幼儿眼界,促进其情绪智力的发展。

猜你喜欢

情绪智力
接受式音乐治疗对大学生情绪的影响分析
保险业师徒关系对营销员销售绩效的影响研究
情绪智力培养在钢琴演奏中的重要性分析
浅谈情绪智力理论对少数民族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
农村初中生情绪智力、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研究
论大学生情绪智力与沟通能力的培养
情绪智力、情绪调节对锻炼投入的影响:一个中介效应模型
大学生情绪智力与人际交往效能感的相关研究
学生情绪智力对学校德育工作的启示
基于WLEIS情绪智力测验的IRT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