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冈石窟在北魏时期所发挥的文化作用

2020-11-09刘东

科教导刊 2020年25期
关键词:北魏云冈石窟

刘东

摘 要 云冈石窟地处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主要建造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是由北魏的统治者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是目前中国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与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天水麦积山石窟并成为中国四大石窟,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其余三大石窟也同样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云冈石窟有着印度佛教、鲜卑族特色、汉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是一座反应北魏时期民族融合与文化交流的艺术石窟。

关键词 云冈石窟 北魏 文化作用

中图分类号:J3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s.2020.09.075

Abstract Yungang Grottoes is located in the west of Datong City, Shanxi Province, China. It was mainly built in 453 years of Xing'an period of Northern Wei Dynasty to 495 years of Taihe period. It is one of the largest Grottoes in China. It has become one of the four largest Grottoes in China with Dunhuang Mogao Grottoes in Gansu Province, Longmen Grottoes in Luoyang in Henan Province and Maijishan Grottoes in Tianshui, Gansu Province. It was associated with Dunhuang Grottoes in Gansu Province, Longmen Grottoes in Luoyang City, Gansu Province, and Maijishan Grottoes in Tianshui, Gansu Province UNESCO is included i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and the other three grottoes are also included in the world heritage list. Yungang Grottoes have many cultural elements, such as Indian Buddhism, Xianbei characteristics, Han culture and so on.

Keywords Yungang Grottoes; Northern Wei Dynasty; cultural function

1云冈石窟的建造背景

公元398年六月,拓跋珪定国号为“魏”,同年七月,拓跋珪迁都平城,也就是现在的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的所在地。但是,拓跋珪在来到中原之前,与其他的少数民族一样,信仰无数、多神教崇拜,直到来到中原后,才开始接触到中原地区的文化,从中选择了佛教。

北魏政权初期以征战为主,占领土地,巩固政权,北魏崇尚佛教风气从拓跋珪开始,在其孙太武帝拓拔焘时期一度发展到高峰,却又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拓拔焘死后,其孙拓跋濬又重新恢复了佛教,并开始建造云冈石窟,佛教又渐渐地恢复起来,至北魏孝文帝时,云冈石窟的开凿发展至顶峰。

由于拓拔焘统一了中国北方,北魏要想长期维持在中原的统治,就必须对进行改革,接受汉文化,北魏从中国的众多宗教中选择了佛教,作为北魏统治中原的文化工具,佛教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由于佛教的盛行,各地寺庙吸收了大量金钱,严重影响到了北魏王朝经济收入和发展,于是太武帝拓拔焘发动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灭佛”事件。拓拔焘死后,文成帝拓跋濬為了政治需要,也为了给他的祖父拓拔焘灭佛之举做出忏悔,于是下令恢复佛教,并接受了昙曜和尚的建议,开始开凿云冈石窟,兴建佛像。云冈石窟的兴建使北魏佛教带有了强烈的政治色彩,早期开凿的5个洞窟已然成为忠君礼佛的政治场所。至孝文帝拓跋宏时,云冈石窟发展到了顶峰,后孝文帝迁都洛阳,云冈石窟的大型开凿已然停止,但是凿窟造像之风已在北魏蔓延开来,一些中下阶层和贵族开始开凿一些中小型洞窟,并且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

北魏兴建云冈石窟,与为了维护自身在中原的统治地位有重要关系。北魏入主中原,需要接受和吸收中原的汉文化,以得到中原士族阶级的认可,来维护自身的统治,但是另一方面,拓跋氏并不愿意全面吸收中原汉文化,鲜卑内部对于汉文化是缓慢的吸收并且带有强烈的反抗,孝文帝时期,鲜卑内部就因接受不了汉文化而发生了叛乱,孝文帝之子元恂就因忍受不了洛阳酷热,穿胡服,叛出洛阳,逃至平城,因其反对汉化和南迁而得到平城鲜卑贵族的支持。孝文帝平息叛乱之后,将其子元恂废为庶人,不久又赐死元恂。

北魏为什么选择了佛教?一方面,佛教在西汉末年传入中国,有了长足的发展,得到了一些底层穷苦人民的认可,晋朝末期,战乱不断,民不聊生,民众迫于生计,很多到寺庙出家,佛教自然也就兴盛起来。另一方面,佛教是外来宗教,鲜卑内部相对于汉文化更愿意接受佛教。经过北魏几代统治者的推崇,佛教在孝文帝这里发扬光大,因此,也产生了颇具象征意义的云冈石窟。

2北魏时期云冈石窟的文化作用

2.1促进了中国佛教的发展和兴盛

云冈石窟正是因佛教而开凿的,同时云冈石窟也将北魏佛教推向了顶峰,二者相辅相成。云冈石窟是一处大型石窟,整个石窟群分为东、西、中三个部分,其中中部的石窟开凿最早,被称为“昙曜五窟”,东部的石窟以佛塔为主,西部的石窟开凿较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规模较小。云冈石窟主要的洞窟有51个,整个石窟群共有大小佛像51000多尊,最大的佛像高达17米,最小的佛像仅高2厘米。

代表云冈石窟开凿初期的“昙曜五窟”,融合了许多文化元素,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云冈石窟第16~20窟是早期开凿的“昙曜五窟”,窟中五佛对应了北魏的五位帝王,分别是道武帝拓跋珪、明元帝拓跋嗣、太武帝拓拔焘、景穆帝拓跋晃、文成帝拓跋濬,佛王合一,象征了帝王的权利。佛像高大,身穿袈裟,面向丰润,眉目清秀,鼻梁高挺,双肩齐挺,嘴角含笑,具有一种浑厚、质朴的风格,却又不失庄严。早期的石窟还吸收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佛教早期的风格,以及在中原的演化。

2.2反映了北魏时期的音乐舞蹈特征

云冈石窟第十二块窟,被称为“佛籁洞”,又被称为“音乐窟”。在云冈石窟的诸多石窟中,不乏有以音乐舞蹈的雕像,但是只是起到一些装饰点缀作用。只有第十二窟,是以音乐舞蹈为主要内容,场面恢弘壮丽,大气磅礴。窟内正壁上刻有伎乐天人,手持筚篥、琵琶等乐器,神情各异,十分生动,这些伎乐体格健硕,有着明显的北方少数民族特征。十二窟分为前后两室,窟内音乐舞蹈雕刻大部分集中在前室。窟内北壁上刻有规模宏大的伎乐天人,有十四位手持乐器的伎乐天人,自东向西分别为颦鼓、埙、胡篪、细腰鼓、弹筝、竖箜篌、觱篥、曲项琵琶、筑、羌笛、五弦、萧、羯鼓和贝。这十四种乐器,基本代表了十二窟内所有的乐器。在十四位伎乐天人的下方,刻有16位舞姿优美、彩带蹁跹的飞天舞伎。在明窗的边缘也刻有伎乐,手持乐器,似在高歌。云冈石窟中伎乐所持的乐器,象征了当时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十二窟中的乐器形象主要受到游牧民族的习俗影响,以此看来,佛教音乐乐器的形成主要受到西域地区及北方少数民族的影响,十二窟中雕刻的飞天舞伎多是袒露上身、身挂璎珞,赤脚,云冈石窟第六、第七、第九中,也都雕刻了飞天舞伎,这种形象是源于对古印度佛教及其他外来文化的吸收与融合,进一步促进了云冈石窟雕像艺术的发展。

2.3象征了鲜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融

公元466年至公元494年,云冈石窟的开凿进入鼎盛时期。这一时期的石窟有第一、第二窟,第五、第六窟,第七、第八窟,第九、第十窟,第十一、十二、十三以及未完成的第三窟。

公元466年,献文帝拓跋弘即位,他重新对石窟开凿进行了部署,进一步扩大了云冈石窟的开凿规模。公元471年,孝文帝拓跋宏即位,为了缓和当时的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孝文帝开始推行汉化改革。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以“南伐”之名,迁都洛阳,开始进行全面的汉化改革,使用汉语,穿汉服,改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联姻,使用南朝的政治制度。经过一系列的汉化改革,促进了北魏政治文化经济的大力发展,随之也渗透到了佛教的艺术创作中,这一时期的石窟造像内容和洞窟样式呈现出多样化的特征。

首先是洞窟形制,前期的洞窟形制是以单窟为主,中期改变了前期的形制,出现了双窟以及三窟,出现了许多平面方形洞窟,形式各异,不再是单一的马蹄形,有方形、长方形还有中心塔柱窟,这种平面方形洞窟,很大程度上增加了雕刻面积,丰富了雕刻的形式和内容。此外,洞窟的窟顶也发生了变化,如第七、第八窟的窟頂,是采用平棋藻井用莲花与飞天造型装饰,窟顶顶部平棋分为六格,正中央刻着一朵大莲花,周围有八个飞天舞伎盘旋于莲花之间,飞天、莲花装饰的中国传统建筑,体现了文化的交融。

其次是雕像的服饰,虽然云冈石窟的中期开凿,依然存在着浓厚的胡风,但是也显现出来传统的汉族文化。太和十年,孝文帝实行服装改革,孝文帝带头穿戴南朝士大夫所著的“褒衣博带”服装,这种政令的推行,也显现在了云冈石窟太和十三年的造像中,窟内菩萨的衣着发生了变化,上帔帛,下大裙,头戴三珠新月冠、花蔓冠,供养人的服饰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早期的雕刻身着鲜卑装束的夹领小袖式的游牧民族服装,中期则变为了南朝汉式服装,雕刻衣纹的技法使用了较深的直平阶梯式手法,增强了造像的立体感和现实感。另外,佛像的形象也发生了明显的变化,早期的佛像面相丰润,中期的佛像虽然保有前期的特色,但是逐渐向清秀的方向发展,面相变得适中。

2.4促使了南北民族文化的交流

孝文帝迁都洛阳之后,平成的云冈石窟停止了大型开凿,但是石窟建造的风气已然弥漫到民间,一些中下阶层开始对云冈石窟进行了一些小型开凿。此时期的雕塑形象身材清瘦,比例适中,符合中原人的审美。云冈石窟后期的世俗化,丰富石窟的文化内容。第三十八窟的北壁上,有一副“幢倒伎神”浮雕,表现了北魏杂技表演的状况,反应和记录了当时北魏时期的民间景象。云冈石窟后期的造像,表现了南北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

3 结语

云冈石窟是融合了各民族优秀文化的艺术瑰宝。石窟早期有着明显的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特色,从佛像看,还有浓厚的鲜卑文化特色,从音乐舞蹈看,还保有众多北方游牧民族的特色。中期,为了达到统治者的目的,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促进南北民族文化交流,在佛教中加入汉文化,石窟造像也带有了汉族文化特色。云冈石窟的开凿,促进了当时北魏各民族文化的交流融合,使佛教逐渐在中国本土化,发扬了中国传统建筑风格。

参考文献

[1] 云冈石窟 焕发青春[J].台声,2020(10):52-53.

[2] 王志芳.云冈石窟的修缮保护[N].中国民族报,2020-05-19(007).

[3] 吴爱玮.《云冈石窟全集》保存云冈石窟影像谱系的权威档案[N].中国出版传媒商报,2020-05-15(004).

[4] 吴娇.点亮云冈考古智慧之光[N].大同日报,2020-04-24(008).

[5] 王志芳,段冰杰.传承与保护:民国以来云冈石窟修缮与保护[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34(01):67-70,88.

猜你喜欢

北魏云冈石窟
云冈石窟“云”上游
云冈石窟1至4窟重新开放
云冈石窟旅游景区开发与规划
论北魏的婚姻法律制度
论北魏的婚姻法律制度
北魏通语的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探析
北魏乐籍制度考
浅谈北魏以来庄浪地区的石窟营建
孝文帝爵制改革后的北魏散爵封地
云冈立佛将重现北魏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