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动器润滑改进方案研究

2020-11-09陈振华李强屠振池

汽车零部件 2020年10期
关键词:钢球油泵润滑油

陈振华,李强,屠振池

(泰安航天特种车有限公司,山东泰安 271000)

0 引言

G253型分动器由输入轴、中间轴、输出轴、高低挡齿轮、取力器、换挡系统、壳体、润滑系统等部分组成。分动器在取力过程中,由于齿轮泵出现吸空润滑不足,导致输入轴与高低挡齿轮烧蚀抱死。本文作者对分动器润滑油路[1]进行了拆解分析,得出齿轮泵吸空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避免分动器烧蚀问题的发生。

1 分动器润滑原理

分动器[2]作用是将变速器输出的动力分配到各驱动桥,通过取力器给上装提供动力。分动器由输入轴、中间轴、输出轴、高低挡齿轮、取力器、换挡系统、壳体、润滑系统等部分组成。分动器取力时通过电磁阀通电,控制压缩空气进入到取力器操纵气缸,推动拨叉运动,拨叉带动取力器滑套与输入轴末端的端面齿轮接合,将动力传递给取力器输出轴。

润滑原理示意如图1所示。

图1 润滑原理示意

分动器在驻车状态取力,分动器处于空挡位置,取力器结合,输入轴转动并带动取力器输出轴一起运转,动力输出,高、低挡齿轮均处于静止状态。分动器取力时,分动器输入轴转动,带动齿轮泵工作,润滑油从油池经油道进入润滑部位,给分动器上部零部件提供润滑油。如图1所示,限压阀上部与油泵出油口及高压油道相通;下部与油泵吸油口相通,油泵工作时,吸油管内会形成负压,油泵将油池中的油吸入并输送到润滑部位。

2 问题分析

分动器驻车状态取力时,取力输出轴突然停止转动,发动机熄火,经拆解检查,分动器低挡齿轮与输入轴烧蚀抱死,低挡齿轮端的轴承磨损严重,故障现象如图2所示。

图2 分动器低挡轴承烧蚀情况

经拆解检查,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以下方面:

(1)润滑油道堵塞

润滑系统中,输入轴的中间部位是中空的作为主油道,在装配轴承、高低挡齿轮的径向位置开有直径为5 mm的油道。通气检查输入轴主油道通畅,观察油道内无异物,油道未堵塞,故润滑油道堵塞可以排除。

(2)齿轮泵故障

分动器在驻车状态取力时,输入轴和齿轮、轴承的润滑依靠齿轮泵供油润滑。当齿轮泵出现故障时,运动摩擦面会因润滑不足而磨损。通过拆解发现齿轮泵壳体螺栓无松动现象,壳体内部无异物,内啮合摆线齿轮[3]自身润滑良好无磨损痕迹,此因素可以排除。

(3)限压阀失效

设计要求润滑油路中的压力高于0.05 MPa时限压阀打开,将多余的油放回油底壳。如果限压阀失效,齿轮泵的出油口与吸油口连通,齿轮泵出现吸空现象,系统中的压力为零。为检查限压阀是否失效,设计测试压力装置(见图3),把压力表装在油路的测压口处。将故障分动器的限压阀装到一台取力正常的分动器内,连接测压装置,待分动器取力稳定工作后,查看压力表的读数为零,说明限压阀失效,拆解限压阀检查发现,限压阀钢球上存在一多余物(1.7 mm×0.8 mm)(见图4),去除该多余物后,测试压力正常。故限压阀失效因素无法排除。

图3 压力测试装置

图4 分动器限压阀钢球上的多余物

(4)问题定位

经过以上分析造成分动器取力故障的根本原因是:分动器内限压阀钢球上存在多余物,造成该处密封不严,齿轮泵吸空,润滑油无法进入高、低挡齿轮与输入轴的接合面,导致烧蚀抱死。

3 机制分析

如图1所示,限压阀上部与油泵出油口及高压油道相通;下部与油泵吸油口相通,油泵工作时,吸油口形成负压,这样才能使润滑油泵正常供油。由于限压阀钢球上存在多余物,该处密封不严,造成限压阀上下部贯通,吸油口无法形成负压,油泵无法正常供油,高、低挡齿轮与输入轴的接合面得不到润滑,导致烧蚀抱死。

4 解决措施

分动器壳体结构复杂,合金钢制件及油道较多,同时密封环节复杂,清洗工作比较困难;对于其多余物的控制工作无法进行。因此要解决该问题,需消除多余物对取力的影响,制定了以下改制方案,并进行了试验验证。如图5所示,在分动器原测压口处连接一三通接头,其中一端为测压口,另一端连接限压阀,经过限压阀再与分动器油底壳相连,同时去掉原限压阀。

图5 改制示意

由图5可看出,分动器输入轴转动,带动润滑油泵工作,润滑油从油池经低压油道(图5中垂直部分)经油泵进入需润滑部位,当高压油道的油压超过0.05 MPa时,多余的润滑油从图5中改装部分进入分动器箱体,直接回到油池,这样即使有多余物进入限压阀的钢球导致失效,也不会使齿轮泵的高低压腔连通,齿轮泵不会产生吸空现象。

5 试验验证

将原状态分动器、改制后的分动器、改制后去掉限压阀,直接连接内径为6 mm(其流量等于限压阀开启最大时的流量)钢管分动器的3种状态分别装在车辆上,接上压力表,取力工作时,进行压力和温度测试。

测试结果统计见表1。

表1 测试结果统计

从测试数据可以确定,改制方案能够满足分动器润滑和散热要求。

6 结束语

根据制定的分动器润滑油路改进措施,并进行实物验证,最终证实该措施可以解决分动器取力时因油液中多余物导致限压阀钢球密封不严,齿轮泵吸空,润滑油无法进入高、低挡齿轮与输入轴的接合面,导致烧蚀抱死问题。

猜你喜欢

钢球油泵润滑油
钢球锁锥孔稳定高效加工技术研究
农业机械柴油发动机润滑油使用性能研究
摆动球轴承球与保持架碰撞行为
防爆电机的工作原理及轴承润滑油选用
川崎BZ740油泵修复工艺设计
商用车转向油泵壳体断裂故障分析及改进
50MW汽轮机油系统油压降低的原因及改进措施
国内石墨烯润滑油首次产业化
钢球磨煤机钢球补充量的研究
董红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