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雅教育理念下美育协同育人的实践与创新

2020-11-06杨丽佩

西部学刊 2020年17期
关键词:协同创新美育多元化

摘要: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远景学院在美育协同育人上,从课堂教学到实践活动,从通识教育到心灵教育,从国内教育到国外教育,以课堂教学、导师活动、完满实践、国际交流为抓手,扎实推进并形成了常规体系的美育工作路径。远景学院美育工作的育人转变和育人特色,为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博雅教育、通识教育和美育教育提供了借鉴和改革实践的参照。

关键词:博雅教育;多元化;美育;协同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6916(2020)17-0085-03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博雅教育的宗旨是教导人“学识广博,生活高雅。”其中的“雅”就涉及通识教育中的美育。博雅教育,也被称作文理教育、素质教育、通识教育,目的在于使被教育者具有健康的价值观念和道德操守,具有广博的知识结构,拥有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审美判断的能力。博雅教育使学生知识广博、思维活跃、个性多元,善于从各个不同的角度理解艺术,使艺术与个人发展相融合。

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远景学院于2012年起实施博雅教育,借鉴国际知名文理学院的办学模式和经验,以学生为本,从课程的多元化设置、人才培养方案的持续完善、教学方法的不断创新等方面,大力推进审美教育,形成了独有的美育体系。聘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和英国罗斯福文理学院的国外专家,担任远景学院的院长和名誉顾问,为学院的博雅教育指点迷津。远景学院在推行博雅教育八年的时间里,逐渐沉淀形成相对完备的培养机制和培养方案,“博”与“雅”并行发展,助力审美教育的推陈出新,形成独具特色的美育体系。远景学院在美育具体落地上主要有四个抓手,即:课堂教学、导师活动、完满实践和国际交流,共同参与协同育人。

一、课堂教学融入美育

由北京师范大学牵头,河南大学等高校共同承担的“我国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阶段学生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研究”项目的重要成果《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于2016年9月正式发布。该研究提出,大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4Cs”,即Critical thinking(批判性思考)、Comunication(交往)、Collaboration(合作)、Creativity(创意)。“4Cs”是远景学院博雅教育的理念对学生能力的淬炼,倡导25人的小班课,注重形成性考核课堂特色活动的设置,给予学生在“4Cs”能力提升方面极大的拓展空间。

(一)通识课程

课堂教学融入美育,首先体现在关于“雅”的课程开设,目前远景学院课程体系分为四个版块,其中涉及美育的课程大部分来自于自然社科版块与人文艺术版块。自然社科版块,开设的课程有《礼仪》《演讲学》《大众传播》等,人文艺术版块开设的课程有《音乐剧》《古琴演奏与欣赏》《经典电影欣赏》等,在课程设置方面力求体现“雅”的育人理念和全人的育人理念。在教学大纲、教案等教学文件上,所有的教学目标围绕“雅”进行设计,从选修到必修课从不同层次培养德才兼备和爱国学、懂艺术、会写作、知礼节、有智慧的博雅人。

(二)任务开发

在审美教育的推进上,远景学院把培养一个“高雅”的人的目标,有效融入到课堂教学开发的各项任务中,从课堂内到课堂外,内外联动促成学生优雅气质的培养。远景学院在“雅”任务开发上,分为课堂内与课堂外,课堂内平均每门课有6个任务,相关的任务如礼仪与谈判、诗歌雅集、古琴演奏、文学演绎、写作寻踪、家训传承等,所有的任务都落实到课堂上,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充分参与任务的完成,不仅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组织领导、口才表达的能力,更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素养。在课外教学任务的开发上,与平遥国际摄影展形成合作伙伴关系,每年为摄影大展输送百名志愿者。基于整个年级的志愿者进行课外实践的探索,在涉及“雅”的任务开发上结合审美教育的课程进行设计,学生以小组实践报告在课堂进行陈述,并评选出远景学院优秀报告,一方面,对学生从国内外摄影作品中习得的美的教育进行传递和交流,另一方面激励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成长。

(三)考核方式

远景学院注重形成性考核的方式,从建院以来一直沿用注重学生核心能力培养的考核方式,从毕业生的调查问卷中,可以看到博雅教育中形成性考核内容对学生的积极影响。课程考核改革是当前高校教学改革的重点之一,远景学院在课程考核改革方面走在山西省高校的前列。远景学院一直以来倡导25人的小班教学,实行以学生为中心的互动式、讨论式、启发式、探究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表达、协作与创新的能力,保证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远景学院参考国外知名高校博雅教育的模式和经验,注重形成性考核,平时成绩占70%,期末成绩占30%。形成性考核可以转化为学生的成果展,包括考核与美育相关的论文、报告、展示、表演,在欣赏感知美的过程中,作为学生可视化的成绩。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生成竞赛,提高学生的表達力和艺术表现力,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增进学生的团队协作力,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运用智慧云平台,实现授课大纲、思维导图、讨论专题、信息检索、视频汇编在线处理,包括学生对课程内容的反馈、作业和笔记的完成等痕迹化管理,实现大数据融入课程的考核标准。

在远景学院内涵式发展阶段,课程考核的改革一直秉承着几个转变趋势:考核理念由重管理走向管理与教育并重,考核内容由重知识走向知识、能力和素质并重,考核主体由以教师为主走向教师、学生同伴、学生本人共同参与,考核方式由重终结性考核走向形成性考核与终结性考核相结合。这几个转变使美育相关的课程、任务、项目考核更加的规范化、体系化,切实体现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核心素养。

二、导师活动融入美育

(一)远景学院导师制

本科生导师制主要有两种理解:一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始自牛津和剑桥,以个人指导为重要特征的苏格拉底式教学方法;另一种则是教师参与学生学习、生活、思想的教学管理制度。“本科生导师制是指通过制度化机制建立起教师与学生个性化指导关系的实践模式。”[1]远景学院导师制是学生和导师建立的“心理契约”,其目的是保持学生和导师的信任关系。远景学院采用双导制,即辅导员和导师的双导制,导师的定位是学业导师、生活导师、未来职业规划导师,每位导师大约带15—20名学生,导师工作的展开共有两个途径,一个途径是谈话交流,包括一对一谈话、一对多谈话;另一个途径就是导师特色活动,包括学习、生活、审美的各个方面,平均1—2周会推出一次特色活动,具体包括:节日类的导师活动、学习类的导师活动、讲坛类的导师活动、生活类的导师活动、观摩类的导师活动。

(二)美育教学中的导师活动

在远景学院美育协同育人的推进下,导师注重学生的心灵教育,从德育的层面,对有问题的学生进行引导和帮助。从成长的家庭、社会、学校的环境中,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阳光心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审美教育的层面,注重对学生作业报告的设计感和美感的培养。从大学生礼仪规范的建立,再到博物馆、美术馆、山西知名大院的参观和学习,处处都是导师留给学生的美育功课。从艺术教育的层面,导师根据自己的特长和技能,开发各类艺术教育的活动,如雅集活动、观影活动、书法活动、插花活动、诗词诵读等。导师在辅导过程管理,注重日常对学生的关照和团队凝聚力的建设。导师制的实施,是形成和推进远景学院美育工作的特色之一,结合远景博雅的育人理念,让美育深入人心,让学生在导师的带领指导下,接受美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三、完满实践融入美育

中国音乐家音乐美学学会会长宋瑾教授提出:“美育是艺术教育、审美教育、德育共同的构成”,艺术教育是美育的入门,其对应的核心素养是艺术感知和创意表达;审美教育是美育的关键,对应的核心素养是审美情趣;德育是美育不可或缺的要素,对应核心素养是文化理解。完满实践包括四个模块,分别是竞技体育、公益服务、社团活动、艺术实践。每个模块学生需要获得60个学分,共240个学分。完满教育,即契合培养完整的人而设的教育,其中的要义之一就是“具备艺术鉴赏能力,掌握文化创意基本方法和理念”。[2]学生通過参与艺术实践,激发内生动力的艺术热情,提高对艺术美的认知和创造美的追求。正如易晓明教授所言:“美育应实现人们日常经验向审美经验的转化,美育内容应该向当代大众审美文化拓展。”未来的艺术教育也应将审美鉴赏与艺术表达相统合,以艺术思维为途径,整合个人情感与社会资源,促进人的审美全面觉醒。在远景学院,从系院部自上而下,美育无形中在协同育人发挥着如下的作用:

1.潜力的挖掘与发现。学生在接受美育的过程中,完满教育成为发掘学生潜力的优质平台。首先,这个平台是建立在学校的办学定位上,是学校主推的特色育人模式之一。其次,学生作为接受美育的群体,在之前的学习经历中,会误判自己的爱好和未发现的潜质,在学生接受美育的必修任务时,往往一些不曾发现的能力凸显和激发出来,这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特长。

2.职场的立足与铺垫。远景学院在办学定位中,将完满教育作为学生未来职场需求能力培养的重中之重,并成为培养中小企业核心领导力的重要育人手段。让学生从理论层面的学习进入到艺术实践的参与、体验、表现和创作中,让作为美育部分的艺术实践最大化其功能,在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应用中,作为高质量学生输出的考量标准之一。完满实践清晰的模块定位和实施途径,让美育自然而然融入其中,为学生立足未来的职场做好能力储备的铺垫,让输出的人才更符合职场综合能力的需求,成为未来职场的佼佼者。

3.修养的习得与淬炼。在博雅教育的背景下,美育工作的推进,使学生在活动中历练,在经验中成长,从德育、审美教育、艺术教育中修养身心,淬炼品质和提升修为,进而内化为个人的养成教育。结合学校的育人实践,学校美育工作的落地和推行的经验:第一,需要学校纳入育人战略目标,作为学生毕业的考核要求。第二,需要有专门机构负责。成立完满教育委员会,由系部完满工作的负责人、模块的负责人,将任务进行分解量化,使之具有可操作性和实施性,做到工作环环相扣,落地有声。第三,实行闭环管理,纳入学分体系。工作实行年、月、周的计划与汇报,工作有据可依,进行数据分析和闭环管理,学生有分可循,参与大数据平台发布的活动、签到和加分。

四、国际交流融入美育

远景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在国际交流的课程设置上注重美育的融入和体现。目前远景学院与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北爱尔兰女王大学签署合作协议,每年互派学生进行短期交流学习。每年6月份,国外的学生会来远景学院交流访学,学院会开设美育质量较高的课程,例如,《中国传统礼俗》《古琴》《中国哲学》《中国书法》等十多门课程,传承中国文化,弘扬优秀传统,收到的邮件反馈客观中肯,认可度较高。这是远景学院目前的一项育人常规工作,一些美育课程形成了国际交流的必备课程,教师以通识的方式进行教学,学生通过参与实践的方式完成任务,在体验、互动中建立起对中国课程的兴趣和关注,进而实现审美文化的教育和浸润,同时为学生在美育课程的拓展方面建立前期、中期、后期的反馈和评价的闭环机制。国际交流互派师生融入美育在远景学院有这样的几个功能:

1.带动地方文化的推广和传播。在国际交流互访的过程中,作为美育的艺术一定是必不可少的交流内容,学生会学习到当地的文化、教育、语言,观摩优秀艺术作品,让国内外的文化推广和传播途径更有效,地方文化的学习历久弥新。

2.促进国内外教学方法的交流和互鉴。美国北伊利诺伊大学Music for Social Change交流课程,其中的设计是进行分组情景表演,要求有声音、节奏、运动、信息四个要素的体现。这是一个激发想象力的活动,同时将学习的HIP-POP应用于情景表演中。通过这样的学习交流,给中国教师带来教学方法的借鉴,让设计的理念走进课堂,连接美育教法的改变。

3.引领美育的新概念。北伊利诺伊大学American Movies的交流课程,将关于美国电影电视的发展脉络,以一键按钮式的软件,集视频、图片、文字于一体,像万花筒一般,打开电影的每个节点的重要事件,开启了体验美的新思路。美育的发展需要不断的创新其引领学生的手段,形成感受美的新概念,国际交流带入了国际的视角,也带来对中外美育的鉴定、认知和交互学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优化,培养学生的国际新视野。

参考文献:

[1]张雪征.我国研究型大学本科研型导师制实证研究[D].沈阳:东北大学,2013.

[2]李双雄.完满教育理念下的大学名师课堂建设[J].高教学刊,2019(7).

[3]陈高扬.本科生导师制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11).

[4]申昌国.博雅教育的文化内涵及实践路径[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9).

[5]张焕庭.教育辞典[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88.

[6]杨红林.国内音乐美育教育研究概述[J].当代音乐,2019(7).

[7]周星.新时代高校美育观的思辨认识[J].设计艺术研究,2019(6).

[8]易晓明.美育与艺术教育研究新趋势[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9.

作者简介:杨丽佩(1983—),女,汉族,内蒙古包头人,山西农业大学信息学院讲师、人文与艺术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

(责任编辑:王宝林)

猜你喜欢

协同创新美育多元化
德国:加快推进能源多元化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满足多元化、高品质出行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云服务环境下的高校协同创新研究
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师的产学研协同创新体系建设研究
高校脑科学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美育教师
柔性制造系统多元化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