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与校本课程建设的研究

2020-11-06赵志新

中国校外教育(中旬) 2020年9期
关键词:建设方法校本课程核心素养

赵志新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人们越来越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问题。青少年的核心素养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的长久发展,因此,学校及教师必须高度重视。简单分析核心素养与校本课程建设的相关内容,希望对相关人员的研究有所助益。

【关键词】核心素养 校本课程 建设方法

现阶段,积极培育和有效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已是新时期我国进行新课改的重要内容。在学校课程建设工作中,它也是一个重要的内容。所以,相应的管理者及教师应想方设法解决当前校本课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是学生的核心素养同校本课程建设有机结合,进而培养出具有较强核心素养的人才。

一、概论核心素养的含义

要想准确定义“核心素养”,首先就要准确定义“素养”的内涵。所谓的素养,即comoetency,它是因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在1997年开始研究的“素养的界定与选择:理论和概念基础”这一研究专题而受到人们的关注的,该研究小组为“素养”所下的定义是这样的:“素养”为某个个体在某一特定情况下,可以成功满足复杂情境中的要求与挑战,并获得成功及优质的生活所需要的品质。基于此,我们可以知道,所谓的“素养”包含了技能、认知以及情谊,为一种符合概念,能够后天培养,是可以通过相应的教育和训练而获得的,它不单单包含能力,还包括综合素养,比较重视一个人的品德。而“核心素养”即有着必要的、关键的、重要的核心价值,所以,一个人要想获得成功,社会要想不断发展,必须培养青少年具备较强的“核心素养”。

我国在“核心素养”方面所下的定义并不统一,当前教育界人士通常都依据我国2014年《教育部關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对其进行理解,该文件当中对核心素养的解释如下:“核心素养代表学生为满足自身与社会进步需求应当拥有的品格与能力,重点关注个人素质,社会与国家情怀,同时需要培养协作进步,综合创新的能力与意识。”

从文件表述中不难看出,所谓的“核心素养”表现的是技能、知识、态度价值,还体现了个人对社会的适应,并以此而获取的高品质生活必须的品质,是社会发展需要的重要能力。

二、概论校本课程

所谓的校本课程,是发源于英国的。在1973年,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开展的国际课程交流会议上,正式介绍了这一概念。校本,也就是school base,翻译成中文是“学校为本,学校为基础”,包含以下含义:在学校中,基于学校,为了学校。而“校本课程”就是各个学校按照自身办学理念,加之学生的具体需求,对学校教育资源进行充分发挥,创建相应的课程。一方面,具有更加丰富的内容;另一方面,还可以是学生自行选择进而学习。校本课程分为狭义和广义。广义的校本课程包括学校所开设的所有课程,而狭义的校本课程则仅指本校具备的课程。

三、校本课程建设对核心素养的意义

(一)能够促进学生提高适应社会的能力

学校开展教育活动的一个重要要素就是课程,而课程的核心目标就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校本课程是地方课程及国家课程的补充,是培养学生素质,彰显其个性的一种方式,必然将核心素养当作最主要的目标,从而能够促进学生提升自身适应社会的能力及品格。此外,以核心素养为基础的校本课程建设中,不再将学生当作被动的相应的知识接受者,非常重视学生们的社会参与及自主发展。所以,把学生也纳入到了校本课程建设中。基于此,学生更乐于合作开发相应的校本课程,通过自身切实体验而进行感悟,在实际互动当中进行创新,从而激发学生们的兴趣,保证教学效果。

(二)可以有效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参与相应校本课程的建设不仅是教师权利,更是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以往进行校本课程建设的时候,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经验或被忽视的权利,没有充分发挥出教师的作用。所以,很多教师的教育观都是狭隘的,成为了教书匠。以核心素养为核心的校本课程建设,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还为教师提升自身业务能力提供了相应的机会。首先,他要求教师自身积极研究核心素养内容,对国内外较为成功的核心素养校本课程建设进行借鉴和比较,从而使教师在实际工作中自然的将核心素养有关内容渗透到校本课程当中。其次,通过建设校本课程,教师可以获得相应专家的指导及系统训练,且可以同更多教师进行合作和交流,从而有效提高师资队伍水平。

(三)能够推进学校文化的特色化

现阶段,在校本课程建设工作中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即缺少核心价值理念和目标导向,所以,选择校本课程内容的时候就非常随意。核心素养恰恰可以为相应的校本课程提供理论框架及目标指引,这样学校在课程建设的方向上就具备了一致性及适切性。此外,校本课程还能有效彰显学校的文化。由于不同学校的办学理念及价值观念都是不一样的,过往历史、教育阶段、现实情况也都有所差异,所以,学校开展校本课程建设工作的时候,就必须分解并细化“学生核心素养”。

四、以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校本课程建设方法

(一)开展多样化的校本课程活动

一方面,核心素养要求学生要具备比较扎实的文化;另一方面,也非常重视学生的社会参与及自主发展。如果单凭国家统一的课程很难全面培养学生核心素质,校本课程的丰富与补充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综合实践课程可以把不同学科的知识有机融合到具体的情景当中,从而推动学生们可以在亲身的体验当中形成思考问题的思路及解决问题能力。校本课程能够充分展现学校的办学理念,对学校的历史和传统加以凸显,从而使学生们不知不觉就可以形成强烈的集体荣誉感。校本课程更能实现因材施教,针对学生的个性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教学目标更加精确,从而使学生可以发展个性。社区拓展课,能够与社会进行良好对接,从而使学生在参加相应的社区服务活动及工艺活动中形成一定的责任感。

(二)多主体共同开发校本课程

开发校本课程是一项系统工作,需要多个主体共同参与其中,教师、家长、校长、学生、社区工作人员均为主体,在开发校本课程中都应该进行积极的相互配合,从而彰显出自身的价值。校长是比较了解学校的历史和现在的人,了解教师和学生的需求及特点,所以在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应该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领导人员;教师是最了解各个学生特点的人,擅长的是同学生进行互动,所以在开发校本课程工作中应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是进行课程设计及具体实施的人。学生比较了解自身诉求,也知道在学习校本课程中自身的感悟,所以要成为选取和评价课程内容的主要群体。家长是对学生抱有最高期望的人,最希望学生具备较强的核心素养,乐于分享自身成长的经验,所以要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中担任新生力量。社区可以对人际关系进行有效解释,对社会问题进行大胆揭露。所以,社区工作人员具备较为丰富的实践案例,在校本课程开发工作中应积极担当起较强的渗透性力量。尽管开发校本课程工作中各个主体所承担的责任不一样,可相互间是紧密联系的,只要大家形成合力,就能有效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五、结语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想获得高品质的生活,成功的人生,学生就必须具备较强的核心素养,而校本课程则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方式。

参考文献:

[1]刘国飞,冯虹.核心素养视角下关于校本课程的几点思考[J].教学与管理,2016,(7).

[2]叶波,范蔚.课程改革十年: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展、问题与展望[J].教育科学研究,2017,(4).

[3]丁世明.培养核心素养的学校课程体系建设[J].教育科学论坛,2016,(19).

[4]辛涛,姜宇,林崇德.论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内涵特征及框架定位[J].中国教育学刊,2016,(6).

猜你喜欢

建设方法校本课程核心素养
互联网思维下数字图书馆个性化服务建设研究
浅谈加强电力企业离退休干部管理
高校共青团工作的基层团组织建设方法探究
新疆高职院校少数民族汉语教学的课程设计及开发研究
浅析民办职业院校大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