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应用新常态

2020-11-06柳君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新常态幼儿教育

柳君

【摘 要】随着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常态,教育发展也需适应新常态,教育信息化就是新常态的一种自然表现。构建幼儿教育信息化,并使信息化的应用体现新常态,需从立足“建”、强化“用”、着力“化”三大层面着手。无论是幼儿园管理层还是一线的幼教,都需具备新常态的意识,体现新常态的思维,都要做教育信息化新常态的清醒者。

【关键词】教育信息化;新常态;幼儿教育

一、建设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平台,“建”字当头

江苏省教育厅印发《江苏省幼儿园信息技术装备标准》,对幼儿园信息技术装备标准的要求有:每个班配备有多媒体系统,每个幼儿园配备网络办公区,要建立网络校园,要构建幼儿园广播系统及幼儿园安全监控系统。随着信息技术在幼儿园管理建设中的应用,很多信息化的平台应运而生。

(一)服务平台遍地开花

例如,“江苏省教育信息化公共服务平台”专门设有基础教育公共服务平台版块,包括各类资源服务、信息发布、活动中心等内容,是一个助教、助学、助辅的平台,为不同群体的教师、家长、学生进行服务。又如,“苏州安全平台”为学校和学生建立了科学、系统的安全教育体系,该平台中资源丰富,如“2015年秋季安全第一课”“全国中小学生防溺水专题教育”等内容都贴近生活,十分有价值。无论家长还是教师,点击率和使用率都相当高。

(二)交流平台层出不穷

以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昆山为例,“昆山市教育办公自动化系统”就作为上级领导和下面所有学校重要信息下达和联系交流的平台。教育局通过该平台下达文件,校领导或信息员基本能在第一时间接收——审核——批阅——归档,日常的使用率高,成效明显。随着微信、微博、论坛等交流平台逐渐普遍,昆山教育人敢为人先,近两年内,大部分幼儿园都开通了校园官方新浪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通过平台的建立,及时有效的信息发布,有效提供了教育咨询和教育宣传,打响了昆山教育的又一新特色。除此之外,开设的工作QQ群、微信群也在实际的工作中为各部门,各个教师间的沟通与学习提供了很大帮助。

二、强化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应用,“用”是关键

现代信息技术在幼儿园教学与管理中的应用是时代发展的趋势,必将成为幼儿园教育环境中的重要因素。这对幼儿教师来说无疑是很大的挑战。幼儿教师的信息素养关系到信息技術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的效果,关系到信息技术与幼儿园活动课程的整合质量,关系到学前教育信息化的质量。如果幼儿教师不具备一定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教学能力,那学前教育信息化将成为空谈,信息技术也无法在幼儿园中发挥优势,培养儿童在信息化环境下自主探索学习的能力也无法实现。如何提升幼儿教师信息素养的水平,并逐步强化教师在教育信息化上的应用呢?笔者认为,可在常规工作开展中实现教师能力素养的提升,坚持应用导向,从意识入手,着力态度的转变和能力的提升,以培训促学习,以竞技促应用,推进教育信息化更加广泛、深入的应用。

(一)多类型组织培训

1.园内培训

例如,本园在教技工作中,每月会有1~2次集中培训的机会,通过挖掘有能力优势的教师,开展讲座或现场培训操练。讲座内容围绕“软件功能介绍”“课件大解剖”等进行。在开展“软件功能介绍”的讲座时,可利用不同教师的优势,针对不同类型的软件进行功能介绍,如图片处理软件——光影魔术手、美图秀秀、photoshop等,音频处理软件——Adobe Audition、格式工厂、绘声绘影等。在开展现场培训操练时,可以采取现场学,现场指导,通过尖子辅导,相互补差等方式,共同提高。当然,也可以通过邀请技术专家现场讲课,或看视频教程等方式进行培训。

2.校外培训

为了提高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和水平,充分发挥“活水”效应,校外培训是重要平台。例如,昆山市教育局教技室2014年上半年的培训内容就相当的丰富。上半年共组织开展了五项培训活动。一是组织开展了昆山市中小学图书馆管理员培训班;二是组织开展了中小学实验室系统管理员培训班;三是组织参加苏州市春季教育技术网上在线培训;四是举办了全市校园电视节目培训班;五是举办了中小学网络管理员培训班。全市参加教育技术室组织的各类培训活动总人数达到1370人,为提高全市的教育技术装备管理水平以及教育信息化应用水平提供了有效的支撑和保障。每项培训中,有的是学校选派人员专项参加,有的需要人人参与,并计入相应培训课时,如网上在线培训,通过培训,较好地培养了所有教师“活到老,学到老”的学习意识。

(二)多项目开展竞技

很多幼儿园每学期都会积极参与上级组织的各类竞技活动项目,并根据本园实际情况有效地组织开展,如交互式电子白板教学大赛、微课设计与制作评比、移动校讯通杯全国教师论文大赛、创新性资质教玩具评比、幼儿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课评选活动等。

以“幼儿园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优秀课评选活动”为例,这是昆山2014年在全市范围内组织的评选活动。本园在接收到上级来文后,考虑到这是一次难得的比赛机会,因此鼓励每一位教师都积极参与。秉承公平、公正、不放弃的理念,本园决定先进行园内选拔。第一步,通过集中上交教学活动和对应课件,初选出种子选手。第二步,请初选出的种子选手组织现场教学活动。第三步,通过组织全体教师共同研讨、评选,最后选出最出色的教师参加市里比赛。这些环节在很多的竞技评比中都得到了应用,并通过不断丰富比赛形式、完善比赛内容,让更多的教师得到了学习和发展的机会,从而营造了“学、比、竞、超”的良好氛围。

三、积极构建将教育信息化运用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的常态化

(一)一日管理中的常态化

1.以科学设定一日活动音乐方案为例

随着幼儿园网络技术和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推进,一日活动的音乐设定更是彰显了教育的艺术性和管理的技术性。我园每一学年都会统筹设定全园的一日广播背景音乐。音乐的风格是多样的,有轻快、优美、激昂、舒缓,不同风格的背景音乐适用于一日活动的不同环节。有的是固定的,如午睡环节选用安静的钢琴曲《梦的星空》,起床音乐则选用舒缓的民乐《茉莉花》。有的又是灵活设定的,如幼儿入园音乐会选择代表四季的幼儿歌曲,随着季节的变化,及时地更替音乐。又如,在国庆期间会播放爱国情怀的歌曲,在元旦后会设定具有浓烈年味的乐曲。巧妙选取乐曲,可以让幼儿在接触多种音乐风格的基础上,提高幼儿欣赏音乐美的能力。

2.幼儿园电子大屏的有效应用

作为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昆山,几乎每所公办校园里都配备了电子大屏。在电教设备处于高投入的现状下,如何发挥作用体现价值,正是园所常态管理的重要窗口。首先,需要有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大屏,通常情况下主要由教技主任负责。其次,在已经掌握使用技术的基础上,大屏窗口里呈现的内容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关键。本园会播放校园公告、新闻动态、幼儿菜谱、公共文明标语等,当然也不乏精彩的活动快照、教育宣传视频等。内容的选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活动主题的推进而不断更新。

(二)家长工作中的常态化

幼儿园与家庭沟通的渠道不再局限于家访、家长会、电话等形式。信息技术的应用为教师与家长的合作交流开辟了一条崭新的途径。学校通过官方网站、校讯通、微博、微信等平台与家长进行互动与交流,缩短了教师与家长的距离,可以让家长及时了解班级动态,促使教师与家长互动学习。

构建幼儿园教育信息化是中国幼儿教育整体质量提升的时代需求,幼儿园教育信息化已成为当前幼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发展中一个迅速崛起的崭新舞台。在这个充满了机遇与挑战的舞台上,我们将继续立足“建”、强化“用”、着力“化”的理念,将幼儿教育的网络信息化探索进行到底,为更多的幼儿、家长、教师服务到底!

参考文献:

[1]涂春婷.教育信息化对幼儿教育公平产生的双重影响研究[J].速读(下旬),2019(06).

[2]林艳芹,应时,田胜立.教育信息化与幼儿教育[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7(08).

[3]李倩.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信息化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01).

猜你喜欢

教育信息化新常态幼儿教育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高职学院信息化建设中面临的问题和思考
创新信息技术支撑教学变革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内化外来资源开辟幼儿教育新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