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绘本遇上数字化织就数学思维网

2020-11-06刘美娟

新智慧·下旬刊 2020年8期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刘美娟

【摘 要】通过绘本与信息技术的融合来对小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进行干预,旨在帮助学生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从而激发小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绘本数字化;小学数学;核心素养

台湾的钟静教授曾经说过,如果数学是一座花园,那么数学绘本就是儿童心中的一颗希望种子。将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以绘本的形式融入数字化学习中,已经成为一种全新的教学与学习方式。

一、绘本在小学阶段使用的现状与归因分析

笔者发现,当前小学数学绘本课堂教学主要集中在语言、情感、叙述方面,比较零散单一,没有一定的系统性。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以成人的眼光去引导”“教学模式套路化”“课件为展示而展示、为数学而数学”等现象[1]。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绘本选择缺乏主体尊重

笔者发现,不少教师使用绘本教学时常以个人的主观意愿和兴趣爱好来选择相应的绘本,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另外,那些符合学生心智发展需要和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绘本很少被教师所推荐。因此,学生很难走进教师事先创设的情境中,师生难以产生学习的共鸣,学生数学学习的效率自然就不高。

(二)绘本教学存在模式僵化

笔者还发现,目前的绘本教学存在模式僵化的问题,主要是“纯阅读”和“纯分析”。“纯阅读”主要是教师简单地复述绘本内容,对数学知识和概念的内容并没有深入地进行挖掘。“纯分析”主要是针对绘本的内容进行交流和学习,并没有对相应的学科知识点进行高质量地融合,这样的教学学习缺少“数学味”。

(三)绘本使用存在认知偏差

在实践中笔者还发现,由于经验的缺乏以及认识的偏差,有些教师甚至将绘本作品全部扫描成图片,制作成课件PPT,整节课学生就在观看多媒体的过程中进行,这严重违背了绘本使用的初衷,使学生很难进入深度学习的状态[2]。

二、绘本数字化对学生数学学习的价值影响

在小学阶段,数字化学习是数学学习的方式之一,与其他学习方式互为补充,并不能完全替代[3]。将数学学科的知识内容借助绘本形式融入数字化学习中,已成为一种全新的学习活动。绘本数字化如何影响学生的学习,具体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多元目標,改变数学学习方式

1.更新学习思维路径

朱志平在《信息技术支持教学变革的生态意蕴》一文中曾指出,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教与学需要生态建构,即需要形成教师、学生、课程与教材、环境,人与自然、社会之间的和谐统一的格局。

基于此,共享的大型网上学习资源中心的建立,可以使学生在预学环节将自己感兴趣的故事添加到资源中心,教师也可以通过控制端进行点赞或者实时提出修改意见。另外,所有拥有控制端账号的教师可以在资源中心进行集体备课,教师在集体备课过程中还可以通过语音软件进行实时交流。大型共享学习中心采用多用户、多层次的管理办法,采用多种分类方法和多种检索形式进行管理。在资源共享的时候,该平台还十分注重个性化管理,设置了教师资源、学生资源和名师链接等子栏目,方便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2.关注学生个体差异

大数据分析处理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还可以让数学学习的方式更为多样,使学生的数学学习更有意义[4]。

例如,数学绘本《汪汪的生日派对》为学生创设了丰富的学习情境,同时,相应的数学化学习平台还能通过独立解答题组式问题,后台再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形成个性化的反馈报告。教师通过查看错误、分析原因和再练一组等方式,可以帮助学生实时解决实际问题。同时,学生的相关数据还会反馈到教师平台,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全面评估,进而形成兼顾全班共性和学生个性的针对性练习。

3.注重多元智能开发

平台的设计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多元智力培育。学生可以利用平台海量的数字化学习资源,激发自己的优势智力,并促进其迁移到弱势潜能中去,使自己的多种智力实现均衡发展。

例如,在二年级学生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因为性别不同,学生可能会出现逻辑思维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等方面的差异。相对来说,女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要略胜于同年龄段的男生,男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则强于同年龄段的女生。基于此,教师可以不同学习者的不同智力发展诉求为切入点,借助资源平台,将与多种智力有关的图片与视觉空间智力、声音与音乐智力和语音与言语或语言智力等进行相应的关联,对同一知识点还可以进行分类匹配或精准辐射,充分发挥大数据精准辐射的特点,进而适应不同学生的需求。

(二)合理挑战,塑造数学学习新形式

1.拓展数学学习空间

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把在学习中产生的困难进行标注,也可以利用实时的互动功能,即时与教师或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和讨论。

例如,在学习二年级“厘米的认识 ”的内容时,学生可以通过数字化绘本,在校内进行测量,标注出被测物品的高度,并拍摄图片,实时上传至学习交流平台进行“预学习”。在课堂上,学生还可以借助绘本了解厘米的渊源并拓展相关知识,实时交流学习心得,并进行PK游戏比赛。在校外,学生还可以用课堂上学会的方法进行实践,然后再上传至平台与大家分享。

2.基于问题解决需求

另外,学生可以将数学的学习情境融于绘本故事的情节中。例如,在二年级“数据的收集和整理”一课中,学生可以结合绘本,实时融入形象有趣的小故事“检查身体”。为了探求全校学生的体质健康情况,学生必然会分工协作,利用各种方法获得学校本年度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数据,分别统计体质状况等第为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及格的人数。该方式能帮助学生提升团队协作的学习能力,进而建立起基于问题解决的数学学习需要。

3.发现知识交叉领域

在实践中,有些教师将绘本作品制作成课件 PPT或微视频,整节课学生都在观看多媒体,而绘本数字化可以完美解决这一问题。

例如,在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绘制平面图”一课中,教师可以借助数学绘本《我和爷爷的建筑之旅》,使学生知道在设计建筑物时如何使用数学知识。另外,学生根据相应的比例可以在平台上画出相关建筑物的模拟图,然后借助3D打印技术将模拟图按一定比例进行复原,使其最终感受到规律、比例和对称等给建筑物带来的美感。

(三)即时反馈,提升数学核心素养

1.强调多重学习层次

对源于生活的数学知识的適度点拨可以帮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找到心灵上的共鸣。例如,在五年级“小数的意义”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哼哼的“坏”点子》这个绘本故事,将小数产生的过程转化为帮助面包店的老板满足不同顾客的需求这一问题,利用数字化绘本在平台上为每一个学生都同步虚拟了一个“蛋糕DIY”网店。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可以动手“分一分”和“画一画”,真切感受买蛋糕的过程。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运营网店的方式,自然地接受了数的概念。

2.注重学习能力提升

平台可以让学习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线上拓展到线下,提高对话交流的广度与深度[5]。例如,在“小数的除法”这节课中,笔者借助数字化平台将数学绘本配合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通过共享平台提前选择阅读材料的方式了解小数除法的计算。另外,学生还可以选择在线合作研究,询问、借鉴、分享同学的研究成果。与此同时,教师通过平台的终端,可以与学生开展点对点的交流与新任务推送,使每个学生得以在同一时空做不同层次的事情,以达成自我提升的目标。

3.丰富的科学评价方法

当然,平台可以帮助教师从“照本宣科”走向“创造有为”地开发和使用数学绘本,使师生摆脱教材“文本”的束缚。基于此,结合实际情况,设计了一道全路径的评价体系,不仅使学生的学业成果可以被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也可以被评价。当然,教师、家长的参与情况也可以在这个平台里得到体现。

三、结语

绘本数字化可以帮助师生在数学问题中共同探寻数学学习的奥秘,更主要的是可以帮助学生形成基于互联网思维的数学学习能力与习惯。当然,笔者当前的研究能力有限,本次研究肯定还有不足之处,期待未来能通过不断的学习,继续深入地对该主题进行持续研究。

参考文献:

[1]洪瑶琪,周秋华.数学绘本在小学数学活动中的价值研究[J].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6(03).

[2]周玉仁.小学数学教学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出版社,1999.

[3]雷静,赵勇,保罗·康威.1∶1数字学习的现状、挑战及发展趋势[J].中国电化教育,2007(11).

[4]刘俊生,余胜泉.一对数字化学习研究的领域与趋势[J].现代教育技术,2012(01).

[5]丁刚.用新技术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J].上海教育,2011(07).

[6]潘小福.小学数学数字化学习的深度思考与实践推进[J].小学教育教学,2017(02).

[7]程登攀.小学数学核心素养视角下的绘本教学实践[J].好日子,2019(11).

猜你喜欢

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