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河急流水域救援中消防人员安全分析

2020-11-04崔建军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3期
关键词:消防人员安全

崔建军

【摘  要】消防队伍人员作为应急救援的“主力军”,承担着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重要职责,关注消防安全管理工作非常关键,不仅能够进一步提高救援效率,且能够减少意外风险造成的人员伤亡,提高我国抢险救灾的综合实力。在全球变暖的影响下,各地区的恶劣天气出现的概率正不断提高,水灾事故的出现率也随之增加,因此为确保水灾事故救援有序开展,必须对现存安全问题进行优化。

【关键词】内河急流水域;救援任务;消防人员;安全

前言:

消防人员肩负着抢险救灾的重要责任,是各类险情处理的“主力军”,也是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一道“防线”,但在实际水域救援工作开展中,几乎每年都有消防员发生事故,为了能够降低各类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应分析新形势下消防队员救援行动的现状,针对性展开优化工作加以完善,这是所有消防队伍必须完成的一项基本工作,需要对此进一步加大关注力度。

1 内河急流水域救援中消防人员安全的意义

水域救援任务中存在着很多不确定因素,为保障消防救援人员在急流水域中的救援安全,必须对现存问题进行优化,提高水域救援人员的能力,应对各种突发事件以及不确定因素,尽量防止伤亡的事件发生,减少受灾人员及救援人员的伤亡。现阶段如突发险情,当地熟知水域救援的人员明显不足,在进入现场后可能由于救援经验不足而引发一系列的风险问题[1]。

组建专业化水域救援队伍是我国当前抢险救援任务的重要一环,因此必须通过系统化培训提高队伍内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实际经验,提高整个救援队伍的专业水平,在任务重不仅需要保护群众的生命安全,还要有效保护自身,这样才能营救更多的受灾人员。救援装备及有关器材则是救援任务能够顺利进行的物质保障基础,在此基础上还要进行救援队伍的专业性建设,通过水域救援模拟积累经验,进一步提升水域消防救援能力,防止风险问题的发生。

2 水流对救援安全的影响分析

2.1水下乱象多

在急流水域救援中,由于地区的灾害不同,且水质环境存在一定的差异,救援任务中能见度低,存在乱象的情况,提高了任务开展的难度与风险系数。如普通水静水时见度在2m左右;而在洪水、激流中能见度不足0.5m,救援中各类危险情况无法准确分辨,有可能导致自身陷入危险中。

2.2水中温度低

突发情况难以有效面对,如急流水温度低便是其中之一。自然水域的温度通常低于气温,高海拔环境水温能够低至 4~8 ℃,如在秋季发生急流水灾情况,水下气温可能低至0℃,即便穿着装配在高强度救援任务下,消防人员的身体机能不断消耗,嘴周导致提问下降而发生安全事故。

2.3水力荷载大

我国已经进入城市化发展的关键阶段,这给消防队伍救援工作带来较大影响,使得城市水灾事故的发生概率有所上升。急流水域与静水域的水利荷载不同,在救援任务重可能因荷载较大而无法完成既定内容。水力与作用面积成正比,水流速度越大则荷载力越大,急流条件下救援十分危险,最高水流流速可达 8~10 m/s,嘴周救援成效也受到极大影响[2]。

3 水域救援作战安全存在的问题

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在较好完成水域救援任务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具体如以下几点。

3.1训练脱离实战

水域消防救援队训练基本以常规方式为主,出现了训练内容与水域救援作战脱节的情况,虽然日常的力量训练、体能训练、技巧训练等能够增加消防救援人员的个人能力,但在急流水域任务执行中却难以发挥,其原因在于水中与陆地截然不同,提高了任务过程中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同时部分地区虽然设置了水域救援实践训练内容,但基本为静态水域训练,遇到急流、暗流等情况无法处理,可见现阶段队伍建设和专业能力仍然较为薄弱。

3.2配备缺乏标准

配备缺乏固定标准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抢险救援的风险,如不同地区的装配质量不等,以专业救生衣及护具为例,可能某地区人员配置为1000元救生衣及护具,而某地可能救生衣及护具不足500元,可见质量参差不齐,在发生险情时的危险系数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实战中,对灾情处置各阶段所需的装备配备定位不准,调集装备与救援任务不相符,且基层消防救援站大部分救援橡皮艇船外机动力不一,某些船只遇到障碍物时无法提拉动力躲避,最终无法满足救援需要。

3.3资质认证不规范

现阶段大部分机构资质认证不规范,各类操作证书及技术证书审核混乱,与实战中恶劣的水文条件仍存在较大的脱节,其原因在于未统一水域救援类的资质认证体系。同时,国内的资质认证基本都是通过机构培训来完成,毕业后颁发相应的资格证书,但这样的资格证书不是对消防救援需求专门设立的,某些救援人员虽然毕业获取了证书,但由于救援能力和实战经验不足,埋下了任务安全隐患。

3.4灾害情况复杂

水域救援环境复杂、水流形态多变,消防救援队伍如思想准备、工作准备,不充分,则难以应对复杂多变的情况,而管理人员如未能准确判别当前情况,则在下发救援任务时将会出现不准确的情况,各类方案缺少针对性,则救援人员执行时的风险将增加。因此需要提前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对各类情况判别后设立方案并配套相应的紧急预案,从而减少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

4 内河急流水域救援中消防人员安全对策

应清醒地认识到消防救援队伍参与水域救援工作所面临的危险和存在的问题,总结经验,扎实做好以下几项工作,全面提高指战员的水域救援能力。

4.1加强实战演练

把实战演练和操作练习密切融合,关注训练措施的合理性,以水域救援为主进行实战训练,加强队员之间的默契与作战协调性。在此基础上应完善救援模拟训练的基础设施,结合模拟训练提高应对复杂情况的救援能力。

4.2优化水域装备配备

要求配备与水域救援有关设施,技术性能符合消防行业标准规定,特勤站按24套每站配备,用可解脱式救生衣取代现有消防专用救生衣,增配水域救援相关设备,每个普通消防站不得少于12套,而救援用橡皮艇必须配置拖车,能够迅带到现场开展任务。

4.3建立资质认证体系

从国家层面出台相关的资质认证体系,参照职业技能鉴定模式进行认证,发展上的必备硬性标准,如在省内建设专门的急流救援训练基地,常态化、分年培养人才,以此提高水域救援人员的专业性[3]。

4.4系统学习水域救援理论知识

水域消防救援队人员面对着巨大的挑战与危险,而理论知识则是降低危险事故发生的基础,因此需要组织消防救援人员进行专业的水利知识学习,加强对辖区水文、水情的了解,按照其地理特点做出方案防患于未然,同时培训应安排从简单到复杂慢慢深入学习,使救援队员的技能也可以得到提升。

4.5救援后勤保障工作

后勤保障工作的完善是水域消防救援能力的基礎,应该招收专业的日常养护人,为救援人员配备完善的后勤保障后,方可执行大跨度、高难度作业;其次应加强各部门之间的联系,以保障发生险情时可以相互配合,保证救援安全。

结束语:

水域消防救援队能力的提升极其必要,为提高任务执行过程中的安全性,需要合理开展更加专业的训练,通过人、财、物等多方配合,减少急流水域灾害发生后的人员伤亡及财产损失,更好地为人民群众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王士军. 提升消防救援队水域救援能力的思考[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38(11):1595-1598.

[2]杨国宏. 浙江省消防救援队伍水域救援能力建设研究[J]. 消防科学与技术,2019,38(12):1742-1745.

[3]任志明,邵薇. 水域事故救援技术研究[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8,31(10):75-78,91.

猜你喜欢

消防人员安全
提升油田消防人员应急救援能力
新形势下消防智能化监管浅析
试论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应对消防新挑战
读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