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新发展阶段,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2020-11-04耿梅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3期
关键词:解决策略存在问题

耿梅

【摘  要】当下,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在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的同时更要注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全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我国有着5000余年的悠久历史,在其中形成了众多优秀传统文化,而这些传统文化对于我国人民民族自信心和民族荣誉感的形成提供了扎实可靠的依据,凝聚起我国人民强大的文化自信。在新发展阶段中,更要认清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意义,认清当下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不断探索文化强国之路,促使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上升。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存在问题;解决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经济发展差异性不断缩小,而地区之间文化交流的频次不断上升,各类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力度不断增强,各个国家在重视经济发展的同时更加大对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而文化也成为衡量国家或地区各类发展状况的关键指标之一。本文分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相关内容,并指出在新发展阶段中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存在单位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解决策略,以期为今后文化建设提供参考,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快速实现。

一、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内涵

所谓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其指的是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下,全面建设符合当下时代发展潮流的社会主义文化,带动精神文明建设和经济建设共同进行。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底蕴,文化资源丰富且呈现兼容并包的特点,积累了众多文化资源,给予每个中国人强大的文化自信;其次,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还需具有属于本民族自己的完整的核心价值体系,国民需对社会主义持有坚定的自信心;第三,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本身应是文化产业强国,其民族文化特征可对其他国家或民族产生较大影响,可牢固掌控意识形态上的话语权和领导权;最后,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计算机互联网技术已经被应用到人们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之中,网络时代开始到来。对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来说,更应是一个网络文化强国,拥有先进的技术和文化。综合来看,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应该是在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占据主导地位的大国[1]。

二、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积极作用

(一)提升民族凝聚力

文化凝聚着一个地区或一个民族长期发展以来的精神财富,是一个地区或者民族特色风土人情的最好体现,文化是民族凝聚力的基础,更是民族凝聚力的核心内容。而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可极大的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整个民族中各个成员思想意志,形成内在力量。在我国,民族凝聚力的载体来源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因此,在当下发展阶段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有助于我国民族凝聚力的提升[2]。

(二)维持社会稳定

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受儒家文化影响最为深远,而儒家文化中倡导的忠、孝、仁、义等发展到今天仍有着较大的借鉴意义,可潜移默化的提升人们思想认识,促使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下,我国正处于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相较从前均出现较大的变化,更应从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寻找解决问题的方式,以文化来教化世人,提升人们思想道德水平,来维护社会稳定,促使和谐社的构建[3]。

(三)提升文化影响力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促使全球形式开始出现变化,各国之间综合国力的竞争不断增强,文化软实力在综合国力评价中比重不断增加。近年来,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频次的不断增加,西方价值观传入我国,这就促使我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来抵御文化入侵,提升我国文化影响力,以此来提升我国综合国力[4]。

三、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強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文化在弘扬和传承中力度不足

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其中凝聚着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指挥结晶,给予我们强大的文化自信心。但在当下,传统文化在弘扬和传承中却出现了较大问题,许多优秀文化遗产和风俗习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已经流失,流传下来的也因人们重视程度不足而出现传承和弘扬力度不足等问题。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为例,当下,传承和弘扬工作一般以政府作为主导,以及相关传承人作为主体实践者,然而由于宣传力度较低,导致公众参与度不高,在传承和弘扬上手段较为单一,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进程[5]。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不高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有着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核心价值观和价值体系,其可对创建精神文明,打造文化强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和指导作用。但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程度不同,公众文化程度差异性较大,不同背景下的公众由于追求不同,对价值需求也不同,这就导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众认可度不高;并且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过程中,由于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在传播的过程中传播方式和渠道较为单一,公众积极性不强,参与度不高,更阻碍了文化强国的建设进度。

(三)文化产业发展较为缓慢

文化产业因其自身特点,已经在经济发展中占据关键地位,以日本和韩国为例,文化产业已经占据其经济结构的重心位置。但在我国,长期以来文化的作用主要以教育为主,对其经济效益重视程度不足,导致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速度始终较为缓慢。且由于文化形成产业化发展时间较晚,发展尚不成熟,相关管理制度等还不完善,以知识产权为例,相关文化知识产权的保护还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各类盗版现象时有发生,不利于我国文化强国的建设。并且在很多地区,文化产品缺乏竞争力和创新性,只是简单的模仿一些热门事物,这就导致我国很多文化类产品质量不高,无法带来长远收益,不利于我国更好的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6]。

(四)网络文化发展不完善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互联网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之中,促进行业出现较大的变革,而一系列网络文化也随之兴起,但由于发展时间较短,网络文化在发展中面临较大困境。其集中体现在网络文化中内容质量呈现参差不齐情况,既有先进的各类知识和时效性极强的新闻,也充斥着较多低俗内容,而与之相关的监督管理手段尚不完善,更缺乏相关专业高技术网络人才,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网络文化的发展。

四、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相关对策

(一)提升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力度

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过程中,传统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弘扬占据其中关键地位,需提升对传统文化的重视程度,提升对其的保护力度、传承力度和弘扬力度,来最大限度的发挥其积极作用。在保护的过程中,可大力推进其立法工作。在我国很多地区,虽认识到了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但仅仅将其利用来进行商业上的发展,这就使得传统文化商业化现象十分严重。尽管也是对其的一种保护,然而商业化过重会使得传统文化失去其原有的内涵和底蕴,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来完善相关保护法规,来规范商业化行为,提升保护力度。更可在保护的过程中引入计算机科学技术,来推动其数字化建设,提升保护力度的同时更延伸出全新的符合当下社会发展潮流的文化产物,有利于传统文化的进一步保护和传承。

在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过程中,站在地区和国家的层面上来说,可积极开展各类对外交流活动,借鉴他国优秀成果,来进行取长补短;更可开展文化贸易,鼓励文化产业等于国际进行接轨,将中国制造转变为中国创造,提升文化产业内涵和质量;更要加大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宣传力度,提升人们的重视程度,近年来,我国将一些传统节日如端午节等列入到法定节假日中,增加公众人文情怀的同时更宣传了传统文化;也可额开展传统文化的主题类宣传活动,利用媒体和网络等展开宣传,提升全民重视程度,促进我国文化强国的快速实现。

(二)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

由于地区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人们追求的根本利益不同,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上也有着较大差异,不利于在开展文化强国的过程更好的应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统一思想,指导工作。这就需要当下在开展工作的过程中,提升各个阶层对于核心价值观的认可度,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坚持民主法治原则,维护群众政治利益,构建科学传播机制,有针对性的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促使各个阶层不同文化程度的人们都可以全面理解并接受核心价值观,提升其认可度。

(三)大力推动文化实现产业化发展

文化产业在当下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不断增加,相较于过去,我国的文化产业发展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而文化产业不仅具有产业属性,更具有意识形态上的属性,这就促使我国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文化产业发展的规模和发展的质量。可完善相关制度保障和政策法规,促使其规范化发展,提升我国文化产品会亮,强化精品意识,推动创意性创新性产品生產,带动文化产业不断实现升级,促使其与多个领域产业实现融合发展,共同带动文化强国的建设。

(四)加大对网络文化的监督管理力度

网络不仅便利人们的生活,更促使各个行业变革进程,这就需要我国不断加大对网络文化的监督管理力度,优化网络中文化内容,构建监督管理机制,净化网络环境,对不良内容加大整治力度,提升人们认识,促进网络文化安全的实现,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顺利进行。

结语:

近年来,全球化的进程不断加快,文化的重要性不断凸显出来,在综合国力的评比中占比不断增加,这就促使我国加大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力度,来凝聚民族向心力,为开展现代化建设注入强大的精神动力。当下,在推动文化强国的建设中还存在这一系列问题,制约了其顺利开展。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不断探索全新路线,促进文化强国快速实现。

参考文献:

[1]闫高丽.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视域下我国文化强国建设路径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20.

[2]吴文莉.新时代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四个维度[J].实事求是,2020(02):40-45.

[3]王俊丽. 习近平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重要论述研究[D].大理大学,2019.

[4]黄秋生,毛志远.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强国建设:发展、成就与启示[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9,31(04):35-38.

[5]单培勇,姬迎喜,康海轩.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的逻辑演进、内涵与实践指向[J].新乡学院学报,2018,35(11):1-6+10.

[6]乔威. 我国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渤海大学,2018.

猜你喜欢

解决策略存在问题
高校图书馆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
跨文化交际中的语用失误现象及解决策略
医院门诊一卡通收费信息化发展研究
我国信用评级业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瞬变电磁在矿井水文地质工作中的应用
家校合作问题分析及解决策略研究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浅谈高校生物学专业遗传学课程的教学现状与改进策略
关于我国水污染治理存在问题与解决策略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