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VSD负压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护理干预体会

2020-11-03林秀明

康颐 2020年8期
关键词:无缝隙护理四肢骨折生命质量

林秀明

【摘要】目的:探讨VSD负压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收治的100例四肢创伤患者,患者均接受VSD负压引流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观察组采取无缝隙护理,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以及护理前后的生命质量量表(QOL)评分。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后,观察组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SD负压引流术治疗四肢创伤患者采用无缝隙护理方法,能夠进一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关键词】四肢骨折;无缝隙护理;切口感染;生命质量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8-0-01

四肢创伤是急诊收治的常见损伤类型,由于组织损伤较为严重,加上开放性创口容易造成伤口污染,因此术后极易发生切口感染[1]。随着现代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人们对医疗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手术室是为患者进行临床救治的重要场所,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科室。手术室护理质量直接关系着手术治疗的效果[2]。因此,需通过科学、规范的护理管理模式来确保手术的安全有效运行。四肢创伤患者的病情复杂多样,对手术室护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护理工作,确保患者的手术安全,是手术室护理亟需解决的问题[3]。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四肢创伤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VSD负压引流术,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男26例,女24例;年龄21~72岁,平均(41.4±11.6)岁。对照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22~73岁,平均(42.2±12.2)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VSD负压引流术。

对照组采取常规手术室护理。术前护理:术前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疼痛以及对手术的不了解,术前往往存在焦虑、抑郁情绪,这可能导致患者血压升高、心率加速,增加了手术风险;护士需积极与患者沟通,为其讲解手术流程,并做好患者的安抚工作。预防术中低体温护理:术前15 min进行手术台预热,术中使用加热毯,并用毛巾遮盖非手术部位,尽可能保持患者的体温在正常范围内;术中输血、输液需加温处理,避免体温下降。

观察组采取无缝隙护理,具体措施为:(1)建立无缝隙护理小组: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并选取5名高级职称护士作为组员,本次研究前针对无缝隙护理模式进行专业培训,提高组员对该模式的认识。(2)护理分工:护士长负责本次研究护理措施的监督与指导,同时对护理人员提供指导,检查手术室护士的工作状况,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组员负责护理计划的实施,并在日常工作中要做好检查与核对,避免护理质量问题的出现。(3)护理过程:术前1天进行术前随访并与患者和家属交流手术相关情况,包括手术流程、手术时间、术中使用医疗设备以及注意事项等,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变化;将患者送入手术室之前做好信息核对,进入手术室后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并协助患者调整体位,做好保暖措施,并安抚好患者的情绪,避免术中生命体征波动明显,记录手术器械的使用情况,手术器械需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原则进行清洗、消毒、灭菌,若发现器械外包装潮湿需立即更换,避免器械污染而引发院内感染;严格检查外来器械的灭菌合格情况,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低体温发生率以及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于护理前后采用生命质量量表(quality of life,QOL)评估两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得分越高表示生命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2 结果

2.1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术中低体温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2两组护理前后QOL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QO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QOL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四肢创伤患者由于病情复杂且创口为开放性,在进行手术治疗时可需置入钢板或假体,易出现术后切口感染,因此需加强围手术期的护理管理。术后切口感染不仅会影响切口的愈合时间,而且会影响患者的肢体恢复情况,引发延迟愈合、畸形愈合等问题,对患者的生命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

无缝隙护理模式主要是在手术开始前的准备工作到术后病房护理过程中,为患者提供连续性的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减少各环节的风险,进一步降低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率。临床研究指出,手术室护理干预对于骨折患者切口愈合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做好术前、术中、术后等方面的护理干预,可进一步加速切口愈合,预防术后切口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无缝隙护理在四肢创伤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能够进一步降低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

参考文献:

[1]庄虔雯.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治疗骨科感染创面的护理体会[J].吉林医学,2019,40(11):2676-2677.

[2]郭锦萍.封闭式负压引流技术在手足外科中护理应用价值[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21):3879-3880.

[3]李艳芬.护理干预在封闭式负压引流治疗下肢开放性骨折创面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20,28(2):76-77.

猜你喜欢

无缝隙护理四肢骨折生命质量
冠心病心绞痛的无缝隙护理及应用效果分析
无缝隙护理对糖尿病住院患者健康知识与血糖控制的影响研究
无缝隙护理在无抽搐电休克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探讨
以家爱提升生命质量
民间疗法治疗四肢闭合性骨折初探
浅谈生命教育的内涵与内容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三位一体”无缝隙护理服务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
微创经皮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四肢骨折40例临床观察
消癌平片联合TACE术治疗老年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生命质量的临床观察
渐进式康复护理对改善乳腺癌患者根治术后生命质量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