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活动中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

2020-11-02杜璇曾庆奎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5期
关键词:高中生能力活动

杜璇 曾庆奎

摘要:高中地理的课程内容要求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综合实践能力,鼓励开展实践性地理探究活动。高中地理学习是通过对基础地理知识的理解掌握,培养地理学科思维,从而更好地探究地理事物的规律及其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为国家发展和人类社会的未来服务。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学生的判断能力、理解能力、看图识图能力等综合实践能力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从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培养的角度展开了论述。

关键词:高中地理  实践能力

高中地理教学内容丰富,知识更加注重系统化,所学内容也包括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经济地理、旅游地理、环保地理等多个方向。高中地理实践能力是指在运用地图工具、地理模拟实验和演示、地理观察和测量、地理野外考察和社会调查、生活中定位和出行等活动中应具备的行动能力与品质的综合表现。主要包括判断能力、理解能力、看图识图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等。在教学过程中,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一方面是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高中生具备更强的动手与自主学习能力为提高地理实践能力提供了基础。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立足课堂,创新课堂教学方式,转变教学理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实践能力。

一、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中存在的问题

1.主观上长期缺乏重视

初中时期学生学习科目多,地理未受到重视,再加上早期地理未纳入中招,就使得学生一直对地理重视不够,而这个心态又普遍反应在学生的学习中,出现了自习课想不起来学习地理,或者地理作业敷衍完成等现象。高中地理学习与初中区别较大,很多学生不能适应。初中地理侧重位置、地形、河流、资源、气候等基础知识内容的识记,而高中地理是将这个知识系统化学习,融入到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实践探究之中,因此,很多学生学习高中地理时更注重基础知识的学习,未能形成积极的实践探究理念。

2.客观上高中学习时间紧凑

高中阶段学生学业充实,学时安排紧凑,闲暇时间零碎,很难找出成块的时间安排实践活动。另外一方面,老师不仅要完成基本的教学内容,也要抽出时间在不打乱教学计划的前提下,组织安排相关地地理实践活动。在这个过程中,确保实践活动的可行性、安全性、知识性成了老师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思考落实的事情,难以保证实践活动的定期开展。

二、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的措施

1.转变教学理念,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

在应试教育背景下,教师一方面注重课堂知识的教学,忽视了对学生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忽略了学生兴趣培养与对实践探究的需要。高中阶段,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性更强,更具有导向性,更愿意走出课本、走出课堂。因此,为了满足学生实践需求,首先要调整教师教学观念,将提升学生实践能力纳入教学内容中去,形成主观重视。其次,在实践活动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活动时了解学生兴趣所在,积极听取学生意见,课后注重学生反馈,以对下次活动做出改进提升,形成师生共筑的良好局面。

2.创新教学设计,突出地理综合实践性

我国高中阶段的教育,过于侧重应试成绩,这就造成现在的高中学生日常学习压力大、实践活动时间不足,缺乏生活、生产体验,这就非常容易造成地理学习障碍,使得学生不能很好的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践相结合。现在的各种试题包括高考试题都是通过各种形式的材料和图形来创设生产和生活情景,进而检验学生的地理素养。这就造成了学生知识应用的五大障碍,教学的效果往往事倍功半。

因此,在高中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手段与新颖教学工具,突破教学地点、教学时间的限制。例如:在必修二“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描述自己上学放学路上的周围环境,以及市中心人流、交通等方面的特点,以小组为单位画出城市规划图。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将课本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将学习视野延伸至校园外,激发了地理学习兴趣,也提升了实践动手能力。

3.激发学生兴趣,创设类型多样的地理教学环境

创设新的地理教学环境。不仅包括普通教室、地理教室,还包括校园内外的自然、人文、野外教学环境。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运用多种手段与先进的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良好的、贴合活动内容的环境。

教学环境类型多样,较为普遍的主要包括生活化情景教学与多媒体教学。其中多媒体教学已经在现代教学课堂中运用较为普遍,而地理与其他文科科目相比图片展现力更强,更有视觉冲击性,能够使学生一目了然,因此,这就需要在运用过程中收集相关材料,尤其是地图的选择,有利于增强识图能力,增加学生对知识吸收的有效性。生活化的情景教学使得地理实践更为便利与贴近生活,将复杂的地理知识简单化,增强学生可操作性,尤其是必修一“地球的运动”这一章,太阳与地球运动于学生而言是神秘的遥远的,但运用生活化的一些手段,便能将深奥的知识更简单的表达出来。因此,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创设不同的教学环境,能够使学生在实践中更明确实践目标,制定实践方向,从而获得多种学习体验,提升地理实践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提升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不仅需要教师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限制,更要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随着课改的深入推进,着眼长远,培养学生的学科能力和综合素养是教育教学的核心目标,而地理综合实践能力是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具备了地理综合实践能力,一方面可以帮助其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帮助其巩固课堂学识。实践过程中又可以提升学生地理理论的使用能力。同时也可以充分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地理学习的兴趣,进一步培养他们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以及团结协作品质。

参考文献:

[1]曹丽霞.解析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能力的培养策略[J].文理导航,2021(03):63-64.

[2]吴子萍.如何提高高中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分析[J].学周刊,2021(15):69-70.

[3]鞏春丽.在情境教学中培养高中生地理实践能力的策略研究[J].天天爱科学,2021(04):96-96.

[4]穆冬梅.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与思考[J].求知导刊,2021(274):80-88.

[5]孙淑华.高中地理教学中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J].陕西教育.

[6]赵丹.中学地理实践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研究[D].辽宁:辽宁师范大学,2013:12-15.

猜你喜欢

高中生能力活动
“活动随手拍”
高中生学习·阅读与写作2020年7、8期合刊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中国出了本(高中生)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该活动活动筋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