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课改下高中地理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020-11-02曾庆奎桓汉青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5期
关键词:课堂改革自主学习学习兴趣

曾庆奎 桓汉青

摘要:新课改强调了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通过对地理课堂教学的改革,运用观察、探究及合作的学习方法,开发其学习潜能,从而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进而提高自主学习能力,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本文就在高中地理课堂中如何开发并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行了简单的探讨。

关键词:自主学习;学习兴趣;课堂改革;指导启发

自主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地位,学生自己通过独立分析、探究、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学习目标,进而获取知识的一种学习方式。普通高中《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必须“改变传统只注重知识传授,形成主动的学习态度,使其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中正确价值观的过程”。高中地理新课改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要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转变学生机械模仿、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主动和富有个性的学习,可以有意识的加强对学生自主性学习的引导。难么,在高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兴趣,激发学习的主动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浓厚的学习兴趣会激发学生顽强的钻研精神来深入地、兴致勃勃地学习相关方面的知识;反之,只能表面肤浅的掌握所学的知识,遇到困难时往往会丧失信心,不能坚持学习。因此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可以采用情境教学激发学习兴趣。可以挖掘教材中的资源创设情景问题,例如在学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时,针对教材中我国珠三角地区的案例,创设三个问题:问题1,《春天的故事》中歌词中唱到,这位老人在中国南海边画了一个圈,那么这个圈指的是哪里呢?问题2,为什么老人画的圈是在南海边(珠三角),而不是东海边(长三角),或是渤海边(京津唐)?问题3,区位、侨乡是20世纪80年代前后都有的条件,为什么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20世纪80年代才发展迅速?围绕珠三角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案例,依次以这三个问题创设情景问题,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其次,可以通过开展课堂活动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情景问题的创设下,可以采用小组讨论,小组或个人抢答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第三,结合生活激发学习主动性。例如:天气预报、澳大利亚火灾、武汉新冠疫情、环境污染等,在地理教学中,联系生活中发生的热点事件,运用地理科学知识加以解释,是增强高中地理教学感染力,取得最佳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

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途径和方法枚不胜举,兴趣是人经常趋向于认识、掌握某种事物,力求参与某项活动,并具有积极情绪色彩的心理倾向。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

二、巧妙引领,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自主学习不同于自学。自学是没有老师指导,自己独立学习。而自主学习有赖于教、学双方的良性互动,需要教师经常组织、启发、点拨、引导和鼓励学生自主学习。首先,应加强知识联系,提炼知识规律。例如,在学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学生给出自己答案之后,教师应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总结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思路、区域产业调整规律等。其次,学会知识迁移,触类旁通。学习地理,掌握内容是其一,掌握方法触类旁通是其二。后者是一种能力,通过这种能力,学生可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去掉教师的“拐棍”也能够“走路”。因此,当教师将方法巧妙传授给学生之后,应引领学生根据课题要求自己读书读图,展开对事实材料的分析、整理,作出新的判断和推论,从而发展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性思维。例如,在学习《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学生总结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区位条件分析思路后,可給出相关材料,自主分析雄安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发展的有利地理条件。例如,在总结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危害及措施后,引入生活实际,尝试解决云贵高原地区水土流失问题,西北地区荒漠化、亚马孙热带雨林破坏、湖泊面积缩小等生态破坏问题。例如在总结河流堆积地貌成因之后,引导学生总结风力堆积地貌,海水堆积地貌等成因,促进知识的迁移,从而培养自护学习的能力。

通过教师引领,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地理认知结构,无论对于其今后继续学习地理知识,还是进一步解决地理问题都会起到积极的作用。通过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形成地理认知结构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难点,然而这种思维对学生来讲是极为有益的,可以说这种地理认知结构的建立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地理学科能力的基础和前提,同时这一结构的建立过程就是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的培养过程。灵活运用知识,建立知识线索,搭建知识间畅通联系的渠道,从而能够达到知识联系紧密、思维培养深入的目的。

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教师应当通过多种形式,创设一种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环境,教学关注学生学的过程,关注学生是用什么样的方法获取知识的,强调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态度,把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主要目标,不断的启发学生主动思考。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本方法和技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是思维得到极大拓展,并在自主学习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发展自我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最终达到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地理的目标。我们应认真研究新课程理念下的地理教学,真正解决好在地理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方面理念和操作层面上的问题,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正如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参考文献:

[1]程晓堂.论自主学习.教育学报.1999

[2]樊蔚.新课改背景下高中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四川师范大学,2014

[3]林群.对提高开放教育自主学习效果的思考.教学研究,2002.4.16

[4]石丽芸.新课标背景下高中地理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吉林教育,2016

猜你喜欢

课堂改革自主学习学习兴趣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中职学校“生本课堂”的调查研究与实践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精心设计:培养语文兴趣的土壤
对学生自主学习的探索
元认知策略在大学非英语专业自主学习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