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优化策略

2020-11-02李元明

数理报(学习实践) 2020年35期
关键词:应用题教学问题小学数学

李元明

摘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题这一板块不仅学生们学习存在困难,教师在教学中也会频繁出现问题,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不断总结教学情况,找到不足之处,并采取合理的教学措施改善应用题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将针对小学数学学科中的应用题教学展开讨论,简单阐述了应用题教学现状,分析了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的策略,希望能够为教师的教学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问题;策略

1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现状

数学是一门灵活变通、逻辑性强的学科,随着由低到高年级的不断学习,数学知识逐渐加深、加大难度,特别是高年级的数学,逐渐成为教师“教”、学生“学”的难点。通过当前小学应用题教学课堂发现,很多数学教师在教学应用题时形式单一,语言枯燥,缺乏联系,造成了学生想学学不会、想听听不懂的被动局面。教学形式是否生动有趣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决定课堂效率的高低。但很多教师秉着死板的教学理念,认为应用题的讲解重在得出步骤,过程引导什么的都不重要,殊不知没有学生互动,课堂氛围不活跃的教学怎能推动学习效率的提高呢?

2提高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借助趣味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提高应用题教学效率,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兴趣。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导致学生感觉应用题学习具有较大难度,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充满了消极的畏难情绪,这种消极的学习状态,无法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升。因此,教师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利用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来开展教学活动,降低学生对应用题的理解难度,增强学生对应用题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积极的状态下投入学习之中,提升应用题学习效率。

例如,在学习“列方程解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首先出示几张图,图片分别包含男女生排队做操、梨树和苹果树、用相同的铁丝围成正方形和长方形。教师请学生仔细观察图片中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并找出每幅图的等量关系。通过这种方式,既带领学生回忆了旧的知识,又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了铺垫,能够达到更加理想的教学效果。

2.2生活化应用题内容,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小学阶段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教师要认识到自己的教学对象是小学生,而小学生的生活阅历不足,认知水平处于基础阶段,所以在学习中很多内容对于学生而言都是很难理解的,学生不知道如何解答,甚至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教师在应用题的设计上要从学生出发,使应用题内容生活化,帮助学生透彻理解题意,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分数除法”这部分内容时,当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后,为了锻炼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教师可以创设生活化的应用题:“阳阳的爸爸给他买了一个3斤重的西瓜,阳阳吃了一半,想把剩下的西瓜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和弟弟吃。问阳阳的爸爸、妈妈、弟弟各吃了多少?”之后为学生留出充足的思考时间,使学生明确解题思路和计算过程,计算得出答案。之后,教师可以提问一名学生阐述自己的解题思路,讲一讲自己是如何理解这道应用题的。学生回答:“西瓜3斤重,阳阳吃了一半,就是1.5斤,西瓜还剩下1.5斤,平均分给爸爸、妈妈和弟弟,每个人分到0.5斤。”这样可以帮助学生理清题意,从而更准确地解答这道应用题。小学数学应用题内容生活化,选取学生熟悉的生活案例,能够有效拉近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帮助学生更清楚地理解题意,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有效培养学生的应用题解题能力。

2.3小组合作解题,增加思维碰撞

有效课堂应该有互动和交流空间,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要建立和谐的互动关系,在合作互动中相互促进、相互学习,同时教师也要发挥教育引导作用,密切关注学生合作学习动态。在应用题教学课堂中构建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过程中,建议融入激励机制,营造组间竞争学习的氛围,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积极性,避免学生注意力不集中或者参与度不足,比如,优胜组奖励小红星、小奖品,定期评估班级学习优秀小组荣誉称号等,这些激励方式对于小学生来说作用非常显著。在小组汇报学习成果的阶段,对于学生提出的不同见解、创新解题思路,教师应该及时给予学生鼓励,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参与合作讨论的积极性。

例如,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教学后,可以基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给学生提供应用题讨论空间,让学生思考如何提高解题效率,如“一根总长度为84米的绳子,先剪去12米做6根跳绳,想要用剩下的绳子做长度一样的跳绳,请问可以做多少根?”;再如,例题“动物园有熊猫5只,是猴子总数的14,长颈鹿比猴子多出7只,请问这三种动物分别有多少只?”在比较复杂的运算应用题中,学生可以发挥集体智慧的力量。学生在小组讨论阶段可以交换不同的解题思路,小组内部共同商讨解题策略,为后续的小组学习成果汇报做好准备,同时在小组碰撞讨论中,一些错误的解题思路或者計算方法可以被及时淘汰,提高了学生的解题效率,强化了学生的自主纠错能力。

结束语

总的来说,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当对教学观念进行改变,用超前的眼光去对待教学;其次应当在教学手段和方式上有所改变,运用激发兴趣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然后是数学题目解题思路方面的引导;最后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发散学生的思维,为学生形成数学思维提供一个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王志良.关于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1(07):63-64.

[2]郑亚丽.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思考[J].试题与研究,2021(06):105-106.

猜你喜欢

应用题教学问题小学数学
等待·自主·探究
浅谈小学应用题教学
小学高年级数学应用题教学及有效策略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