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建设背景下科技创新的协同发展问题研究

2020-11-02胡今

经营者 2020年19期
关键词:科技创新对策

胡今

摘要 完善沈阳经济区科技创新区域性中心建设,实现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成为沈阳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应通过深化区域内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区域内各市的交流互动与战略协同、健全区域的科技创新要素市场建设、积极推进区域内科技创新相关行业协会建设、强化科技创新的相关智库建设、完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加大研发投入等措施加以完善。

关键词 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发展;对策

一、背景分析

2010年4月,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复沈阳经济区为第八个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2017年沈阳经济区范围调整后确定为沈阳、鞍山、抚顺、本溪、辽阳等城市,沈阳市的区域中心地位更加突出。2018年10月29日,中国共产党辽宁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在沈阳召开。此次省委全会正式提出了“积极推动沈阳创建国家中心城市”。在中心城市建设的各项评价指标中,科技创新能力是最重要的指标体系之一,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主要包括创新资源、科研平台、R&D投入及创新成果等方面。目前,国家正式确定的中心城市有北京、上海、天津、西安、天津、武汉、成都、广州、郑州等9市,各市的科技水平及创新环境虽然各不相同,但普遍把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作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完善沈阳经济区科技创新区域性中心建设,实现区域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成为沈阳中心城市建设的重要一环。

二、区域内科技创新协同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当下,西方一些国家对中国科技企业的围堵使国家对中心城市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重视程度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2019年,我国全社会研发支出达2.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9.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评估,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我国正在逐步进入创新型国家建设发展阶段。近年来,沈阳经济区的科技创新能力建设通过提升科技创新水平、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及优化人才队伍建设得到稳步提升。2020年,沈陽市科技局、市创新与转化中心分别和鞍山市、辽阳市、本溪市、抚顺市签署了沈阳市科技条件平台沈阳经济区城市工作站合作协议,区域内的科技协作不断加强。目前,虽然沈阳经济区在科技创新政策体系、研发体系、产业创新体系、科研成果转化体系、交流合作体系等方面正日趋完善,但仍有许多问题困亟待解决。研发投入不足,2018年沈阳市R&D经费支出168.8亿元,仅比2017年增长0.26%;自主创新能力仍有不足,缺乏了解技术前沿并拥有先进科研管理经验复合型人才,区域内各地区间仍有一些如重复建设、恶性竞争等问题;与南方一些省市相比,沈阳经济区吸收、留住科技创新人才环境有待完善;科研经费使用制度缺乏灵活性,激励作用不明显;区域内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建设有待加强。

三、完善科技创新区域协同发展的对策

(一)深化区域内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新科技革命使科技、商业模式、产业等各方面的创新协同更加紧密。政府要适应这样的发展环境,必须全方位加强政府部门科技创新管理体制机制转变,只有这样,才能使各类科技创新主体的研发及科研成果产业化应用的链条高效运转。沈阳经济区要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必须建立适应创新发展需要的新科研管理体制机制。首先,充分发挥市场在区域内地区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通过深化科研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带动科技创新,促进政府部门管理等各类科研机构发展成各类创新主体。其次,在深化高校、科研院所等机构科技管理体制机制的同时,也应积极针对大中小微企业等各类创新主体的需要,积极完善相关管理机制体制的创新,才能使各创新主体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总之,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建设就是在加快健全科技创新能力建设的市场导向机制建设的同时充分发挥政府管理职能的相关作用,推动科技创新主体间合理分工和高效协调,使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得到充分释放。

(二)加强区域内各市的交流互动与战略协同

在沈阳经济区内,沈阳市的科技创新资源与经济区内其他城市相比具有较大优势,应通过区域创新大会、科技会展、风险投资论坛等协作交流互动,加强沈阳市与经济区内其他城市创新资源的对接,促进中心市的科技资源融入整个经济区内的创新网络。由于区域周边每个城市在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建设中的侧重点因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及相关资源禀赋不同而有所差异,区域内各市应根据产业发展情况,通过协调科技创新发展战略,促进区域内各市科技创新要素的深度融合,以进一步增强区域内各市的自主创新活力,促进区域内科技创新能力的整体提升。

(三)加强全区域的科技创新要素市场建设

2020年3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沈阳经济区应进一步完善技术要素市场,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和收益权改革,促进区域内科技成果转化的提升,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沈阳经济区内科研院所及大专院校的数量众多,应拓宽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渠道,大力推动产学研融合,打造多方参与共性技术研发中心或者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些平台来突破区域内关键共性的技术壁垒。完善区域内科技创新平台功能积极建设和引进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及国内外高水平的科研院所资源。要壮大区域内科技服务市场,不断创新服务模式,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拓展科技服务业发展空间,为企业科技创新提供信息化支撑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区域内各市应统一应用方式及相关行业标准。应重点发展技术转移服务、创业孵化服务、检验检测认证服务、科技咨询服务、金融支持服务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为区域内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四)积极推进区域内科技创新相关行业协会建设

随着科技及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不断产生新的行业。完善的行业协会制度有利于科技企业开展技术交流、资源共享、建立行业标准、规范行业管理;有利于科技企业之间建立畅通的沟通协调机制。应进一步完善区域内相关行业协会建设,应鼓励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参与协会活动,强化经济区内科技创新相关行业协会建立横向和纵向的协作关系,还要与其他省市及国外的相关协会开展科技信息资源的对接,汲取相关行业的前沿资讯,建立长期合作机制。

(五)强化科技创新的相关智库建设

统筹协调中心城市沈阳与区域内其他城市科技创新智库建设的工作。在制定沈阳市和周边城市科技创新智库的发展规划时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及互补性,构建沈阳市和周边城市科技创新智库有效合作模式。积极促进大学及科研机构智库、企业智库和政府智库的协调发展,推进科技创新智库的规范化、体系化建设。形成各类型智库互相合作、共同发展的新局面。政府部门也应设立专门机构,统筹协调各类智库的相互合作。提高各类科技创新智库的市场化运作程度,逐步形成多元化、可持续性的资金投入渠道。

(六)完善科技创新人才队伍建设

在区域内建立完善统一的创新人才评价和收益分配机制,以充分调动各类科技创新人才的积极性。实施更加积极的人才培养、引进政策。落实区域内城市户籍改革新政,实施统一的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政策。围绕沈阳经济区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和创新人才引进方式,如通过招聘、兼职、项目委托等方式引进国外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在注重引进其他地区高端人才的同时,注重本区域创新人才培育,加强科技创新创业创投领军人才培养及创新创业示范团队建设等专项工作。注重发挥院士专家工作站的作用,创新政产学研用合作方式,在重点科技项目研发及高端人才引进培养方面加强协作。在沈阳经济区内建立相关科技产业的专家咨询委员会,组成各领域专家组,为各市相关科技产业发展的重大决策提供智力支持。

(七)加大研发投入

研发投入是区域内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的保障。应进一步统一区域内的科技创新扶持政策环境,通过财税政策鼓励区域内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通过投资补助、重大项目奖励、政府购买等方式,支持、引导企业、高校、院所增加研发投入。积极应对“科创板+注册制”改革,在沈阳经济区内建立科创板拟上市企业储备库,加快推动区域内科技企业上市融资。积极推进技术要素与资本要素融合发展,完善科技成果资本化政策基金组合,建立天使投资、创业投资、股权投资等不同阶段股权投资的基金投资体系。

(作者单位为辽宁社会科学院)

参考文献

[1] 许爱萍.京津冀科技创新协同发展战略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4(10):119-123.

猜你喜欢

科技创新对策
LabVIEW下的模拟电路实验教学创新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论以科技创新体系建设推动烟草行业可持续发展
山东科技创新与农业国际化战略发展研究
要素投入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关于产业集群效应的研究
溶解度计算错误种种和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