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金融与风险管理

2020-11-02林禹希

时代金融 2020年24期
关键词:金融风险特点风险管理

林禹希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以及信息技术的进步,金融行业逐渐开始朝互联网的方向发展。和传统的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领域存在的同样的风险,但是在表现形式与特点方面存在一定的差异。同时,互联网金融具有传染性的特点,可能促进各类风险之间的转化速率。因此,互联网金融企业及相关部门应深入分析互联网金融的特点,明确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类型,从而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

关键词:互联网 金融风险 特点 风险管理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应用,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目前的热门行业之一,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互联网金融指的是通过互联网工具实现资金的支付、融通等业务的金融模式。和传统的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能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在交易平台上实现交易,从而节省营业网点的建设费用,节约金融活动的成本。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交易、沟通,有利于提高金融行业的效率,突破时间、地域的限制,扩大了金融活动的覆盖面。但同时,互联网金融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是否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其关键在于风险管理的有效性。因此,本文对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探讨了现阶段主要存在的风险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一、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点

互联网金融风险的特点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不可控性。互联网金融和传统的金融行业相比,不可控的特点更加明显。这主要是由于传统的金融行业能够通过货币、财政政策等方式一定程度上降低风险,而互联网金融具有高效率、即时性的特点,导致互联网金融风险传播的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第二,双重性。一旦发生互联网金融风险,无论风险的大小,均会对金融业务的开展造成重要影响。若发生严重的互联网技术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整个金融系统瘫痪。而金融风险的存在,一定程度上也促进了互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由此可以看出,互联网金融风险具有双重性的特点,无论哪一方面的风险,均会对另一方造成一定的影响;第三,多样性。和传统的金融行业相比,互联网金融不仅包括了金融行业中的风险要素,还存在信息技术层面的风险,例如监听程序、木马程序等,严重威胁了互联网金融的安全;第四,传染性。根据传统金融网络结构的特点,互联网能够将传统金融行业中的风险要素分散开。但由于互联网结构之间的关联性较强,一旦系统发生风险,会在各个系统之间快速传播,风险扩散速度快,影响范围打。

二、互联网金融风险类型

(一)技术风险

技术性风险主要指互联网金融的安全方面问题。互联网金融具有方便、快捷、效率高等优势,但同时也导致钓鱼、木马网站频繁出现,导致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互联网的技术风险不仅会造成经济损失,还会影响社会大众对互联网金融的了解,认为互联网金融不可靠,部分对互联网不了解的用户为了避免损失,可能直接放弃使用互联网金融,一定程度上缩小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空间。

(二)渠道风险

近年来,第三方支付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也为网络理财的发生与发展提供了条件。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多数互联网理财仍旧采用的是银行内货币基金。用户能够通过互联网中的平台,与金融公司进行合作,由金融公司对资金进行管理,但部分公司对资金的管理能力较差,不具备专业的投资能力,风险较大,因此为了避免风险往往选择与银行合作,由银行管理资金[1]。由此可以看出,目前互联网理财资金的投资渠道较少,一旦发生银行存款利率下降等情况,会直接引发用户大量赎回资金等情况。

(三)操作风险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以及互联网金融的不断完善,安全认证模式逐渐取代了传统的账号密码模式,有效规避了账号或密码输入错误等风险。而互联网金融的操作风险主要体现在网络信贷方面,投资者能够通过p2p网络信贷平台,采用第三方支付的方式,将资金转入账号,平台经信贷审查后,再将资金转入汇款人账户。由借款人向平台支付相应的利息,贷款人获得利息收入,而网络平台从中抽取一定的中介费用。但在信贷审查方面,由于互联网的特性,其审查的深度、准确度往往难以达到传统银行审查的标准,客户资质及抵押担保方面可能存在风险。

(四)法律法规风险

随着互联网金融的发生与发展,相关的法律法规一直是一项争议性较强的问题。网络信贷可能存在非法吸收存款的风险,众筹融资可能转变为非法集资。从目前我国的情况来看,互联网金融仍处于传统金融行业的监管之外,仅依靠市场力量难以保证监管的有效性,在缺乏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引导下,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受到了极大的制约与阻碍。

三、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措施

(一)规范互联网金融安全认知

根据互联网金融安全问题的特点,应从防治两方面入手。从互联网金融安全认证来看,金融企业及机构之间应加强彼此的配合,保证金融机构中信息的准确性及有效性,并建立相应的安全认证制度。第三方支付机构在发展时,可以参考工商网银的模式,开发“U盾”等安全产品,从而规避钓鱼、木马网站等风险[2]。另一方面,目前网络上普遍存在危害性行为,但相关法律法规中并未制定相应的条例,没有相应的惩罚行为,法律在互联网中的威慑力度较弱。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应当根据互联网金融的特点以及当下存在的问题,促进有关网络的法律法规的建设,使互联网金融行为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提高互联网犯罪行为的成本,进一步规范互联网金融行为。

(二)促进互联网金融市场化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已经逐渐暴露出其缺点,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理财资金的投资渠道较少,在平台式上不具备良好的议价能力。在这种情况下,导致部分平台在理财过程中仅强调产品的高收益,却未提及产品的相关风险[3]。因此,为了保证理财市场的规范性,应当促进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竞争,促进理财产品的公开化,透明理财产品的收益与风险,为理财拓展更多的渠道,促进网络理财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网络信贷审查是目前互联网金融面临的首要问题,网络平台在此方面可以借鉴小额贷款的经验,对单笔信贷的额度进行有效的控制,从而分散潜在风险,同时建立数据资料库,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全面的评价,保证信贷审查的有效性及全面性。此外,在对网络信贷进行审查时,应定期对审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完善,从而促进审查的规范性、体系化,充分发挥信贷审查的效能。

(三)发挥政府监管职能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基础上,互联网金融的产生是必然趋势,也是未来金融业发展的主要方向。为了实现对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必须要将扶持、监管相结合,政府部门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职权,鼓励互联网金融方面的创新,但严禁发生违法违规的情况。另一方面,政府部门还应当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监管措施,完善相关条例,促进互联网金融的规范化。此外,政府部门还需要对互联网金融给予一定的支持与帮助,包括人力、物力、政策等,从而为互联网金融的创新发展提供条件,充分发挥互联网金融的潜力,促进互联网金融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四)重视风险管理人才建设

优秀的管理人才是实现互联网金融风险管理的根本。因此,相关企业或机构应当重视对管理人员的培养,转变传统金融业中的管理理念,使管理人員充分意识到互联网金融存在的风险,制定完善的培训学习计划,不断提高人才的风险管理能力,从而推动互联网金融的进步。

四、结语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目前互联网金融已经成为时代下的必然发展趋势,互联网、金融以及电子商务等各行业之间密切合作,有效推动了互联网金融的进步,前景广阔。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根据互联网金融的特点,导致其不仅存在传统金融行业的风险,还存在互联网技术、法律法规方面的风险,严重制约了互联网金融的进步。因此,应当加强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的建设,从而实现有效的风险管理,促进互联网金融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林莉芳.互联网金融商业模式、 风险形成机理及应对策略[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8,(8):66-70.

[2]阳晓伟,魏家富,房汉国,等.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研究[J].现代管理科学,2016,(4):105-108.

[3]肖涵.互联网金融的风险管理分析[J].中国新通信,2019,21(8):146-147.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企业管理专业

猜你喜欢

金融风险特点风险管理
探讨风险管理在呼吸机维护与维修中的应用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构建防控金融风险“防火墙”
大力增强忧患意识 进一步防范金融风险
从语用学角度看英语口语交际活动的特点
关于当前互联网金融风险的若干思考
护理风险管理在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风险管理在工程建设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