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正常国人心表面积256层动脉期增强CT测量

2020-10-31

解剖学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年龄阶段面片右心房

张 惠 刘 军 尚 进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西安 710061)

心表面积是评价心形态学的重要参数。参考以往文献,心表面积的测量仍然基于20世纪50年代胸部X 线片的心各径线面积测量法[1],而近年则鲜有相关研究报道。自1998年多层螺旋CT(multislice spiral CT,MSCT)问世,使得心CT 检查成为了可能。近年来随着MSCT 时间分辨率及空间分辨率的快速提高,使得对心形态的识别更准确,去除心肌运动伪影的能力更强,更容易获得清晰的心图像。因此,有必要通过MSCT 对正常国人的心表面积进行进一步大样本分析,以获得更加准确的中国人心表面积参考值范围。

1 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标准:(1)受检者行256 层心增强CT 扫描;(2)所有受检者均为窦性心率,近6 个月无心血管疾病史,血压无异常(<140/90 mmHg)。排除标准:(1)碘造影剂过敏者;(2)胸部有器质性病变患者;(3)受检者无法配合或屏气不佳导致心图像伪影严重无法测量。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研究法。自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本院行256 层心增强CT 检查的受检者中,筛选无心、大血管病变且心各房室显示优良者150 例,其中男85 例、女65 例,年龄18~68(43.30±13.96)岁,并按照不同年龄范围分为5 组(表1)。

表1 150 例受检者年龄、性别分布Tab 1 Age and gender distribution of 150 subjects

1.2 检查方法

扫描设备采用飞利浦公司Brilliance 256ict,扫描前对患者进行严格呼吸训练,心率过快的患者口服倍他乐克进行心率控制。扫描时患者取仰卧位,连续心电图,单次呼气末屏气扫描,屏气时间4~7 s,采用单筒高压注射器以4.5 mL/s 的速度注入45~65 mL 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应用造影剂浓度追踪技术,在主动脉根部层面选择感兴趣区测CT 值。当感兴趣区内CT 值超过110 HU时触发。扫描参数:根据患者BM 值调整扫描电压及电流,以尽量减小扫描剂量。管电流600~800 mAs,管电压80~120 kV,准直宽度128×0.625 mm,螺 距0.16~0.2,旋转时间270~330 ms,矩阵512×512。

1.3 图像分割与测量

1.3.1 三维体数据场构建 将受检者心薄层增强动脉期图像导入3D Slicer 软件,由2 位经验丰富的CT 诊断医师独立进行心分割标注,手动逐层勾画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边界(图1,见封二),构建全心(图2,见封二)及各心房、心室三维体数据场(图3、4,见封二)。

1.3.2 体数据滤波及转换 通过高斯滤波使分割边缘平滑,以提升后续计算精度。进一步对于体数据进行二值化处理以得到心分割区域的准确标记。

1.3.3 表面生成 通过Marching Cubes 算法将分割三维体数据场中标定心区域抽取出来,以拓扑形式连接成三角面片。逐个处理体数据场中的各个体元,并根据体元各个顶点的值来决定该体元内部等值面的构造形式。算法实现过程中,体元内等值面构造要经过以下2 个主要计算:体元中三角面片逼近等值面的计算、三角面片各顶点法向量的计算。

1.3.4 表面滤波 三角面片生成后产生的毛刺、平行边等表面问题,需进一步对表面做平滑及滤波处理。同时,需对三角面片做简化处理,以达到心形态不变的情况下数据量急剧降低。

1.3.5 表面积计算 心表面积就相当于三角剖分后所有三角面片的面积总和,通过Marching Cubes算法已得到每个三角面片3 个顶点的空间坐标,即可求出单个三角面片的面积,将所有三角面片的面积求和,即为心表面积。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 18.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s记录。2 位医师分析结果的一致性采用Kappa 检验;运用配对t检验比较男性、女性心表面积;运用SNK 检验比较不同年龄组之间差异。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一致性分析

2 位医师对全心及心各心房、心室手动分割标注有较好的一致性(Kappa 值=0.782,P<0.05)。

2.2 心表面积测量值

2.2.1 心表面积值 测得150例正常受检者心表面积值为(598.45±49.97)cm2,其中左心房表面积(154.46±34.33)cm2,左心室表面积(220.06±38.72)cm2,右心房表面积(179.07±36.61)cm2,右心室表面积(190.06±36.61) cm2。不同性别心表面积及各心房、心室表面积对比见表2。

2.2.2 不同年龄阶段正常受检者全心表面积 分别测得5 组不同年龄阶段正常受检者全心表面积,18~28 岁组(558.00±29.14)cm2、29~38 岁组(577.40±29.73)cm2、39~48 岁组(596.62±25.37)cm2、49~58 岁组(616.12±21.57)cm2、59~68 岁组(622.41±22.41)cm2。各个年龄阶段正常受检者心表面积及各心房、心室表面积对比见表3。

表2 正常国人心表面积测量值及男、女性的比较(±s,cm2)Tab 2 Measurement of heart surface area of 150 normal Chinese people and comparis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s,cm2)

表2 正常国人心表面积测量值及男、女性的比较(±s,cm2)Tab 2 Measurement of heart surface area of 150 normal Chinese people and comparison between men and women (±s,cm2)

*P<0.5 vs male

Group Heart Surface Area Left atrium Left ventricle Right atrium Right ventricle Male 610.50±42.75 159.00±32.86 223.59±38.35 181.41±36.05 194.59±35.87 Female 580.86±47.13* 148.95±34.52 215.78±38.94 176.24±37.45 184.58±35.99 Total 598.45±49.97 154.46±34.33 220.06±38.72 179.07±36.61 190.06±36.61

表3 不同年龄阶段心表面积比较(±s,cm2)Tab 3 Comparison of heart surface area at different ages (±s,cm2)

表3 不同年龄阶段心表面积比较(±s,cm2)Tab 3 Comparison of heart surface area at different ages (±s,cm2)

*P<0.05 vs 18-28

Age (year) n Heart Left atrium Left ventricle Right atrium Right ventricle 18-28 21 558.00±29.14 133.72±16.47 193.16±18.09 156.72±17.48 176.86±16.01 29-38 29 577.40±29.73 146.41±18.73* 221.05±18.45* 170.68±10.62 177.60±20.45 39-48 39 596.62±25.37* 156.63±17.16* 217.85±18.60* 174.81±18.16* 184.20±20.77 49-58 35 616.12±21.57* 162.37±17.30* 229.65±18.93* 188.60±17.36* 196.13±21.15*59-68 26 622.41±22.41* 165.98±18.67* 237.51±20.50* 194.13±20.06* 204.20±26.23*

2.2.3 心表面积及各房室面积随年龄增长变化趋势 通过比较不同年龄阶段全心表面积及各房室面积并绘制线图,可见随着年龄增长,正常国人全心表面积及各心房、心室面积均呈缓慢上升趋势(图5,见封二)。

2.2.4 不同性别间心表面积随年龄增长变化趋势 男性全心表面积在不同年龄组中均高于女性全心表面积,同时随年龄增长男女心表面积均呈上升趋势(图6,见封二)。

3 讨论

心表面积及各心房、心室表面积可反映心形态和心腔容量,是评价心功能变化的一项重要指标[2]。MSCT 测量心表面积及各心房、心室表面积主要用于建立正常国人心表面积参考范围,为评估心病变导致的心形态学及功能学变化提供依据。

目前,心表面积的测量仍采用的是汪绍训等[1]提出的心面积测量法,通过X 线胸片测量心纵径(右心缘升主动脉与右心房交点至心尖的垂直距离)及宽径(右心房与右膈肌交点到肺动脉段与左心室交点的直线距离[3]),带入公式ŷ= 0.701 9纵径(cm) ×宽径(cm)+2.096(汉族)。此算法计算出的心表面积仅为心的二维投影面积,并不是心实际表面积。多层螺旋CT 与传统X 线片相比,为容积扫描再重建,可多方位获得人体精细结构,通过逐层勾画心边界,可以准确获得心表面积的真实参考值。动脉期增强CT 扫描时,心腔及大血管内充盈造影剂,可与血管壁和心肌间形成明显的密度差,其交界边缘能够被清楚显示,因此能勾画出各心房、心室的轮廓边界[4]。同时本研究采用的256iCT 较以往的64 层螺旋CT 在研究心等方面有了很大进步,空间分辨率及时间分辨率明显提高,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图像[5]。另外,256iCT 拥有更快的扫描速度及较小的射线辐射剂量[6]。

当前医学影像三维重建方法主要包括两大类:三维面绘制和三维体绘制。体绘制虽然能够更真实地反映物体结构,但其运算量巨大,实际绘制时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因此,面绘制是目前医学影像三维重建的主流算法。Marching Cubes 是经典的三维面绘制算法,由Lorensen 等[7-9]在1987年提出,因其原理简单容易实现,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项研究分析150 例受检者的心增强动脉期CT 影像学资料,通过3D Slicer 软件手动勾画构建三维体数据场,运用Marching Cubes 算法首次计算出正常国人心表面积真实参考值(598.45±49.97)cm2。通过性别比较显示,男性心表面积大于女性心表面积,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左右心房、心室表面积男性、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对比不同年龄阶段各组差异,显示随着年龄增长,心表面积及各心房、心室表面积均有不同程度增大,其中29~38 岁组中左心房、左心室表面积对比18~28 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推测在全心表面积逐渐增大的过程中,左心表面积增大较早发生。

本研究存在以下不足:(1)尽管256iCT 在时间和空间分辨率方面有很大提高,仍然不能完全冻结心运动,部分运动伪影对于测量的准确性有一定影响;(2)150 例检查者数据虽然能够较为准确反映正常国人心表面积参考值,但作为建立数据库数据量仍偏小;(3)CT 扫描有辐射损伤,这是CT 检查的较大不足之处。

总之,本项研究完成了基于三维体数据测量心表面积的初步探索,并首次制定出256 层动脉期增强CT 正常国人心表面积及各心房、心室表面积参考值,为心脏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图1 手动勾画左、右心房、心室(横切面)。LA:左心房;LV:左心室;RA:右心房;RV:右心室.Fig 1 Manual drawing of left and right atria and ventricles(transverse section).LA:The left atrium;LV:The left ventricle;RA:The right atrium;RV:The right ventricle.

图2 心三维重建图。A:前面观;B:后面观.Fig 2 3D reconstruction of the heart.A:Anterior aspect ;B:Posterior aspect.

图3 左心三维重建图。A:左心房;B:左心室;C:左心(正面观).Fig 3 3D reconstruction of the left heart.A:Left atrium;B:Left ventricle;C:The left heart(anterior aspect).

图4 右心三维重建图。A:右心房;B:右心室;C:右心(正面观).Fig 4 3D reconstruction of the right heart.A:Right atrium;B:Right ventricle;C:The right heart(anterior aspect).

图5 心表面积及各房室面积随年龄增长变化趋势(±s,cm2).Fig.5 Trends of heart surface area at different ages(±s,cm2).

图6 不同性别心表面积随年龄增长变化趋势(±s,cm2).Fig.6 Trends of heart surface area of different genders with age(±s,cm2).

猜你喜欢

年龄阶段面片右心房
我的各路好友
超声心动图诊断先天性右心房憩室1例
三维模型有向三角面片链码压缩方法
三维超声及组织速度向量技术对肺动脉高压右心衰竭患者的右心房收缩同步性的评估
初次来压期间不同顶板对工作面片帮影响研究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诊断右心房界嵴1例
当代中国高校学生的自我评价状况分析
少儿美术培养的年龄阶段性研究
甜面片里的人生
教学暗示艺术在小学不同学段的运用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