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高校学生的自我评价状况分析

2017-02-09陈红

魅力中国 2016年35期
关键词:年龄阶段自我评价

陈红

摘要:高校学生的自我评价将影响和制约其人生选择和行为取向。本文对全国6所高校的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和MBA学生进行了自我认识调查,发现学生自我评价普遍偏高;男生比女生更容易高估自己;学历水平对自我认识影响不大;不同年龄阶段自我认识不同。

关键词:自我评价;性别;学历水平;年龄阶段

一、引言

在古希腊帕尔纳索斯山神庙的一块石碑上刻着这样一句话“认识你自己”,这说明认识自己的重要性。因为自我认识水平的高低不仅是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将影响和制约其人生选择和行为取向。处在自我意识迅速发展期的高校学生更应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

二、高校学生自我评价状况分析

近期,笔者选取全国6所高校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和MBA学生为样本,进行了自我认识调查,共发放问卷631份,回收问卷603份,回收率为95.56%,有效问卷505份,有效率为83.75%。

调查问卷主要有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是10道认知能力测验(测验使用了由Bors和Stokes在1998年修改的认知测验精简版本);第二部分是调查问卷,让被调查者对自己这次认知测验的分数做估计,以及学历年龄等一些人口统计特征问题。调查结果如下:

(一)自我评价普遍偏高

过去很多的心理学和管理学调查研究都显示,个体往往存在着一个自我评价或自我认识过高的倾向[1]。本次调查也显示了同样的结果。

认知测验实际分数和自我估计分数的描述性统计及两者的相关性见表1

从上面的描述性统计可以看出,自我估计分数的平均数(M=10.65)要高于实际分数的平均数(M=10.20),且两者的相关系数为.595**,达到显著水平(P<.01)。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在描述性统计上,被试自我估计分数要高于实际分数,但两者的相关性极其显著,说明被试对自己的估计是依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并非随意估计。下面将进一步分析被试的自我估计分数和实际分数的差异在统计上是否达到显著水平。

因为得到的自我估计分数和实际分数的样本是同一个样本,且分析表明,两者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所以我们用配对T检验来检验自我估计分数平均数和实际分数平均数差异是否显著,具体见表2。

从表2可知,全体样本自我估计分数的平均数比实际分数的平均数高0.4477,且通过配对样本t检验发现,两者平均数差异达到显著水平(P<.01)。

(二)男生比女生更容易高估自己

本次调查中,男生为257人,占总人数的50.89%,女生为248人,占总49.11%。所有男生自我估计得分和实际得分差的平均分为0.50,所有女生自我估计得分和实际得分差的平均分为0.40,且在统计上达到了显著水平(P<.05)。

女大学生的自我评价比男大学生低,主要原因有:1、虽然现代社会讲究男女平等,但是在中国,有着几千年封建传统,且一直是以男性文化为中心,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和思想不可能完全消除,所以男大学生的自我感觉比女大学生更加好;2、男女本身生理上的差异,也是男生更容易高估自己的原因,一般男生精力旺盛,喜欢表现主动,自我意识强,而女生常常表现的弱一些,喜欢被动,自我意识不强;3、在心理上,女大学生在自我认识的问题上常常会具有两重性,一方面好幻想,把个人的境遇、发展、前途勾画得绚烂多彩,另一方面又常常低估自己的才智和工作能力,自我评价常常是过谦的甚至是比较自卑的,所以导致女大学生的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一致性程度比男大学生要低,当理想与现实两者产生矛盾时,就容易产生消极的自我意识,丧失达到理想自我的信心。

(三)学历水平对自我评价影响不大

此次调查根据学历共分为四个组,即:本科组、硕士组、工商管理硕士组和博士组,各个组的人数分别为218、190、53、44,分别占总人数的43.2%、37.6%、10.5%、8.7%。

结果显示,各个组自我估计得分和实际得分差的平均分分别为:0.46、0.45、0.44、0.41,虽然博士组的平均分要明显低于别的组,但是在统计学上并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所以学历对自我认识的影响不大。

(四)不同年龄阶段自我认识不同

依据常识,25岁和30岁都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这两个年龄段前后,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自我的认识都会显示出一定的差异,所以本调查以25岁和30岁为分界点把被试分成了三个年龄组,并得出了每个年龄组自我估计得分和实际得分差的平均分,具体见表3。

从表1可以看出,>30岁被试组高估自己的最多(平均数=.60);其次是<25岁被试组(平均数=.51);最后是25-30岁被试组(平均数=.11),

且在统计上达到了显著水平(P<.05)。需要说明的是,在<25岁的年龄组,年龄小于18周岁只有4个学生,在>30岁的年龄组,超过38岁的只有两个学生。

25-30岁是自我评价最低的年龄群,通过后期的访谈调查发现:这一年龄层的学生已经感受到了前途压力,恋爱生活压力:作为一个学生对自己的人生目标还不是很清晰,且迅速变化的社会形势又给未来增加了很多不确定性;已经到了婚恋的年龄,但是很多这一年龄层的学生有的迟迟未找到心目中的另一半,有的找到了却因为没有经济基础而不得不进行恋爱长跑……

<25岁的年龄组,是允许做梦的年龄,他们青春年少,很多人对未来充满了美好的设想和愿望,所以这一年龄组的很大一部分学生充满自信,踌躇满志,但是也有一部分人因为年青所以迷茫,因为在大学里到处都是比自己优秀的人而自卑,所以这个年龄群是对自我认识最不稳定的群体,且个体差异也最大。

>30岁年龄组,是所有群里自我感觉最好,最自信的一群。因为处于这一年龄阶段的学生往往年富力强,已经有了一定的工作经验、社会阅历,所以人生目标明确,心态稳定,对自己有信心。30多岁的人比起20多岁的人,少了浮躁和迷茫,多了踏实和坚毅,对生活应有的激情也还没有消退,所以这一年龄组的人是对自己和未来最有信心和把握的一个群体。

三、帮助学生提高自我评价水平

一个人必须建立在正确的自我认知基础上,正确的自我悦纳、积极的自我体验、有效的自我控制。"天生我材必有用"、"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高校学生应该正确认识自我,找准自己的定位,成为自己,就是做一个自如的我、独特的我、最好的我。

参考文献:

[1] London, M. , & Wohlers, A. (1991). Agreement between subordinate and self-ratings in upward feedback. Personnel Psychology, 44,375-390.

猜你喜欢

年龄阶段自我评价
我的各路好友
浅谈如何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
浅谈运动能力的不同发展阶段实施育教学与训练
舌下含服粉尘螨滴剂对不同年龄阶段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评估
如何面对有攻击性行为的孩子
军人习得性无助的表现及成因分析
幼儿游戏中评价的三层阶梯
如何让自我评价真实有效
在校大学生自我评价词汇的探索研究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我评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