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囊性胸腺瘤的MRI影像学特征分析

2020-10-31陈波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28期
关键词:囊性包膜实性

陈波

(南阳市中心医院 CT室,河南 南阳 473000)

囊性胸腺瘤属于特殊类型的胸腺瘤,发病机制复杂多样,目前暂无确切病因。囊性胸腺瘤因位于胸部,长期会对患者心肺功能造成影响,临床表现以胸痛、咳嗽症状为主,严重时可引发呼吸困难,故及时治疗十分重要。目前治疗囊性胸腺瘤主要以手术切除为主,鉴于多数患者确诊后均为中晚期,手术风险较高,故术前需加强影像学诊断确保安全性。相关研究显示,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诊断胸腺肿瘤具有独特优势,不仅可直观显示肿瘤影像学特征,还可准确鉴别肿瘤良恶性,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1-2]。因此,本研究着重分析囊性胸腺瘤的MRI影像学特征。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南阳市中心医院2017年4月至2020年4月收治的90例囊性胸腺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8例,女32例;年龄28~64岁,平均(46.14±5.25)岁;肿瘤大小2.4~13.2 cm,平均(7.54±0.87)cm。所有患者均接受MRI检查与病理学检查。

1.2 入选标准(1)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②术前未接受过其他治疗;③临床资料、实验室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完整。(2)排除标准:①有胸部手术史;②影像资料不清晰;③胸腺发育不全。

1.3 检查方法

1.3.1MRI扫描 采用西门子公司3.0 T超导型核磁共振仪,8通道相控阵体部线圈,扫查前指导患者吸气后屏气。设置扫描序列及参数:(1)横轴面自旋回波(SE)T1WI,TR为857 ms,TE为9 ms,矩阵为288×160,带宽为31.25 Hz,视野为40 cm×40 cm~46 cm×46 cm,激励次数为1,层厚为4 mm,层间距为0.5 mm。(2)横轴面、冠状面、矢状面快速自旋回波(FSE)T2WI,TR为4 000 ms,TE为80 ms,矩阵为288×288,带宽为83.33 Hz,视野为40 cm×40 cm~46 cm×46 cm,激励次数为1,层厚为4 mm,层间距为0.5 mm。(3)横轴面短时反转恢复序列(STIR)T2WI,TR为10 000 ms,TE为74 ms,矩阵为320×320,带宽为62.5 Hz,视野为40 cm×40 cm~46 cm×46 cm,激励次数为2,层厚为4 mm,层间距为0.5 mm。(4)横轴面平面回波弥散加权成像(DWI),TR为6 000 ms,TE为51 ms,矩阵为96×128,带宽为250 Hz,视野为40 cm×40 cm~46 cm×46 cm,激励次数为4,层厚为4 mm,层间距为0.5 mm,b值为0、1 000 s·mm-2。

1.3.2图像分析 于GE AW4.6工作站中分析处理图像,由两名高资质胸部影像科医生阅片,分析指标。(1)大小:计算肿瘤最长径。(2)形态:根据肿瘤最长、最短径,设置最长径/最短径<1.5为圆形,最长径/最短径在1.5~3.0之间为椭圆形,最长径/最短径≥3.0为不规则形。(3)囊腔:单房或多房。(4)囊液信号。(5)肿瘤实性成分:多发结节、肿块,不均匀增厚伴结节、肿块,囊壁或分隔单发结节、肿块。(6)肿瘤实性成分大小:计算实性成分最长径。(7)囊实比:囊性或实性部分最长径比值。(8)信号:观察肿瘤实性成分均匀性。(9)包膜情况:若包膜完整度>2/3周径则为完整,完整度≤2/3周径为部分完整,包膜不可见为无包膜。(10)观察肿瘤周边有无水肿、胸腔积液、组织侵犯、淋巴结转移等情况。

1.4 观察指标(1)记录病理学检查结果。(2)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评估MRI诊断囊性胸腺瘤良恶性的特异度、灵敏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析MRI鉴别囊性胸腺瘤良恶性与病理学诊断结果的一致性。(3)分析囊性胸腺瘤MRI影像学特征。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Kappa>0.75表明一致性极好,0.40~0.75表明一致性较高,<0.40表明一致性差)。

2 结果

2.1 病理学检查结果90例囊性胸腺瘤患者中,经病理学确诊恶性74例,占比82.22%。

2.2 MRI诊断效能90例囊性胸腺瘤患者,经MRI扫描确诊恶性70例,占比77.78%,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MRI诊断囊性胸腺瘤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1.89%(68/74)、特异度为87.50%(14/16)、准确度为91.11%(82/90)、阳性预测值为97.14%(68/70)、阴性预测值为70.00%(14/20)。MRI鉴别囊性胸腺瘤良恶性与病理学诊断结果具有较高一致性(Kappa=0.723)。见表1。

表1 MRI诊断效能分析(n)

2.3 囊性胸腺瘤的MRI影像学特征常规MRI检查显示,90例患者肿瘤均位于前纵隔。良性肿瘤经常规MRI检查可见10例肿瘤呈圆形,4例呈椭圆形,2例呈不规则形;单房囊腔10例,多囊房腔6例。恶性肿瘤可见18例椭圆形,56例不规则形;单方囊腔40例,多方囊腔34例。良性肿瘤中14例囊液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恶性肿瘤中44例囊液呈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肿瘤内均有不同程度实性成分,T1WI等信号或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囊实比1.3~6.8,平均(4.02±0.34)。良性肿瘤14例实性部分信号均匀或大致均匀,2例不均匀;恶性肿瘤28例实性部分信号均匀或大致均匀,46例不均匀。肿瘤包膜均呈T1WI低信号或高信号,T2WI低信号,其中70例包膜完整,20例部分完整;肿瘤周边水肿均呈T2WI高信号,STIR高信号,其中12例水肿,78例无水肿。DWI特征:肿瘤实性部分可见DWI高信号,ADC低信号,囊性部分可见DWI低信号,ADC高信号。

3 讨论

胸腺肿瘤是由胸腺上皮分化而来,多发生于前纵隔,囊性胸腺瘤属于胸腺肿瘤的特殊类型,以囊性生长方式为主,因发病率较低,故相关临床报告较少。囊性胸腺瘤大多为先天性,少数患者为后天生长,病情至今不明,临床主要表现为重症肌无力、胸痛、胸闷、干咳、呼吸困难等,且囊性胸腺瘤有良恶性之分,应及时治疗避免病情恶性发展。

临床治疗囊性胸腺瘤主要通过手术切除的方式,术后多数患者预后较好,少见复发或转移现象,但肿瘤形态复杂多样,且肿瘤位置涉及胸腔多器官,手术风险较高,故术前应加强影像学诊断,确定病情程度。目前,MRI已成为诊断胸腺肿瘤的首选方式,相关研究也表明MRI对良恶性胸腺肿瘤的鉴别效果较好[3]。本研究结果显示,90例囊性胸腺瘤患者中,经病理学检查确诊恶性74例,经MRI扫描确诊恶性70例,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MRI诊断囊性胸腺瘤良恶性的灵敏度为91.89%,特异度为87.50%,准确度为91.11%,阳性预测值为97.14%,阴性预测值为70.00%。分析原因在于,良性胸腺瘤形态普遍规则,边缘大多光滑平整,呈均匀信号,以轻度强化为主,而恶性胸腺瘤形态不规则,且边缘不光滑,呈不均匀信号,以高强化为主,经MRI多角度显示病变,可提供优越的血管及软组织对比,更加直观显示肿瘤内部信号变化[4]。MRI中多序列成像可使影像学资料更加完善,应用T1WI、T2WI、STIR可清晰观察肿瘤与周边组织关系、胸腔积液、肿瘤内部出血等情况,且对肿瘤包膜及周边水肿检出率较高,本研究所有患者经MRI显示无胸腔积液、周围组织侵袭等现象,以提示其在此领域的优势[5-6]。DWI是唯一可反映组织水分子弥散运动的技术,恶性胸腺瘤血流较为丰富,随瘤体不断增长,其血流灌注也不断上升,周边间质中血流灌注也较丰富,而DWI可经肿瘤血运状况为临床判断肿瘤良恶性提供依据[7-8]。DWI还可弥补常规序列不足,在胸部肿瘤的诊断中可直观反映肿瘤特征,继而准确鉴别肿瘤良恶性[9-10]。

综上所述,囊性胸腺瘤是较为少见的前纵隔肿瘤,且良恶性的MRI影像学特征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猜你喜欢

囊性包膜实性
假包膜外切除术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疗效
垂体腺瘤假包膜的研究进展
胰腺实性浆液性囊腺瘤1例
肥料包膜材料使用安全风险评价和控制研究
超声在诊断甲状腺囊实性结节中的应用
原发性肝癌假包膜影像表现与病理分级的对照研究*
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诊断部分囊性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价值分析
CT引导下实性和部分实性肺结节空心针活检的诊断准确性和并发症
乳腺包裹性乳头状癌的超声诊断
胎儿腹腔囊性占位的产前诊断及产后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