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测试力量素质指标的筛查与实践研究*

2020-10-27龙国东刘剑虹何卫龙

体育科技 2020年3期
关键词:躯干上肢下肢

龙国东 刘剑虹 王 斌 吴 猛 何卫龙

(1.广州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广东 广州510650;2.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训练基地,广东 广州510440)

力量素质是指人体某一部分肌肉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的能力[1]。力量是影响运动员竞技能力的重要因素,力量评价结果可作为制定训练计划的依据。由于青少年运动员技术尚未成型,无法完全体现竞技能力,力量素质的优劣还可用于评估青少年运动员的天赋。因此,定量评价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素质水平是基层训练员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

定量评价力量素质水平,就是用一套力量素质指标作为标准进行评定。当前,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的力量素质测试指标并不相同,甚至同一指标测试方法的具体测试动作都有差异[2]。在我国,各省市各个项目的力量素质测试指标和方法也不相同,无法横向比较。青少年的力量素质测试指标大多是沿袭成年运动员的,因此在实际工作中会遇到很多问题,如青少年运动员不能完成单次标准测试动作、测试方法不安全、测试结果无法体现差异等。所以,本文通过实践评估测试的过程和结果筛查各力量素质测试指标,优选出适合青少年的力量素质测试指标。

目前对于“青少年”没有严格、统一的定义。我国市县级运动员年龄基本处于16岁以下,而省级运动员大多为16岁以上。从我国各地青少年体校的实际情况出发,本研究将青少年运动员定义为年龄在16岁以下的市县级运动员。

根据人体解剖学特点,体能训练学将人体分为上肢、躯干、下肢三部分;把力量成六大类,分别为上肢推、上肢拉、躯干伸、躯干屈、下肢蹬、下肢屈[3]。在力量素质测试指标的选择上,本研究主要测试核心动作(core exercise),以反映核心肌肉的力量水平,不选择反映小肌群的辅助动作(assistance exercise)。值得注意的是,这里所说的核心动作指的是运用大肌群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的动作,与国内普遍描述躯干训练的“核心训练(core training)”[4]并不是一个概念。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广州市属运动队击剑、羽毛球、跳水、篮球、田径短跳组、游泳、女子足球项目青少年运动员,共161名,其中男生71名,女生90名,均受过1年以上专业运动训练。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中外文献、论文和资料,经整理分析初选出可靠性强、可信度高的适合于青少年的通用力量素质测试指标。

1.2.2 专家访谈法

走访7个运动项目的9名教练员和研究人员(见表1),分析各项目的力量素质特点,对6个部位的力量素质指标进行探讨。

表1 走访教练员和研究人员名单

1.2.3 问卷调查法

对9名教练员和研究人员进行问卷调查,就力量素质测试指标是否适合青少年运动员进行打分,5分为非常适合,4分为适合,3分为一般,2分为不太适合,1分为非常不适合。最终确定了19个通用力量素质测试指标。

评价指标时按照以下6项原则[5]:

(1)适用范围方面:青少年运动员身体素质相差非常大,测试指标通用性要强。评价指标的前提条件是测试对象能够完成1次测试动作[6]。当运动员都不能完成1次测试动作,那就很难来评价运动员的力量水平,评分即

为1分或2分。

(2)安全方面:测试方法必须是安全的。有较大安全隐患的,评分即为1分或2分。

(3)时间方面:由于本次测试青少年运动员较多,考虑时间因素,平均每项测试时间最好少于1分钟。若评价指标耗时过长,则酌情扣1-2分。

(4)可靠性方面:同一测试对象测试同一项目时要求结果基本一致,评价指标不能具有偶然性。

(5)有效性方面:测试数据须有效反映青少年运动员的力量水平。

(6)器械方面:器材易得、易搬、易用。

1.3 力量测试指标

1.3.1上肢推指标

1RM卧推、坐姿推实心球、平凳臂屈伸和俯卧撑。的蹬伸力量为代表。下肢屈的动作如俯姿屈腿不能表现多关节力量。因此,本研究没有选取此类指标。

1.3.2 上肢拉指标

引体向上、悬吊、拉力计等长坐姿后拉和握力。

1.3.7 全身力量指标

奥林匹克抓举、挺举、1RM高翻是普遍公认的评价全

1.3.3 躯干屈指标

1分钟仰卧起坐、McGill躯干屈曲测试(Trunk Flexion test)[7]和平板支撑。身力量,特别是爆发力的指标[3]。但由于这些测试指标对技术要求高,青少年运动员力量水平测试一般不采用这些指标,故而本研究没有选取此类指标。

1.3.4 躯干伸指标

McGill腰部伸展测试(Beiring-Sorensen Trunk Extension Test)[7]、1分钟俯姿背起和下腰拱桥。

2 结果与分析

1.3.5 下肢蹬指标

后蹲、拉力计屈腿硬拉、立定跳远、纵跳仪纵跳和立本研究力量素质指标体系的建立基于问卷调查结果。首先按指标权重计算出各指标的加权平均数,再采用分数对比与测试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确定指标体系。计算公式为:加权平均数=Σ(f1*v1+f2*v2…+fi*vi)/Σ(f1+f2…+定三级跳。fi)

1.3.6 下肢屈指标

根据人体解剖学,下肢力量主要以髋、膝、踝三关节

根据上述公式对以上19个指标进行统计学计算,结果见表2。

表2 力量指标的加权平均数统计

2.1 上肢推指标筛选

2.1.1 1RM卧推

卧推是美国运动医学学会指定的上肢测试指标[8],我国研究专家也推荐此指标。并且,卧推是绝大多数青少年运动员训练的基础动作,均可完成卧推测试,安全性高。因此,本研究最终选取1RM卧推作为上肢推的代表指标。

2.1.2 坐姿推实心球

问卷调查显示,此项指标评分与卧推相同。但此项测试需要1人监督、1人捡球、1人读数,测试人员过多。并且要求运动员的头部和上背部不离开墙壁,监督较困难。

2.1.3 平凳臂屈伸

平凳臂屈伸主要测试的是以肱三头肌为主的肘关节伸的力量,特别符合游泳等项目。在实际测试中,有的游泳运动员能做50个以上,时间消耗过长。另外,在测试中运动员身体位置的变化会直接影响测试成绩,并且不易纠正。

2.1.4 俯卧撑

俯卧撑是最常用的上肢力量测试指标。但近年来也有大量质疑的声音,范洪彬等人认为修正俯卧撑要比修正引体向上的通用性要好[2]。

在实际测试中,教练员对测试过程产生怀疑,原因在于本测试无专业器材计数,测试人员对于俯卧撑的细节要求“肘关节达到90度[9]”“身体碰到置于地面的网球[3]”等监督不到位。另外,羽毛球、击剑、足球、篮球的大部分女运动员连1个标准俯卧撑都无法完成。因此,不建议对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俯卧撑测试。

2.2 上肢拉指标筛选

2.2.1 引体向上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10]中,男生有引体向上,而女生没有。岳建军等人质疑引体向上作为评价学生上肢力量的可行性[11]。在实际测试中,部分男运动员甚至完成不了1个标准的引体向上动作。除游泳项目以外,女运动员能够完成1个标准的引体向上动作的是凤毛麟角。因此,本研究认为该指标“不太适合”或“非常不适合”。

2.2.2 悬吊

在实际测试中,部分体重较大的运动员的悬吊时间不到2秒,有的甚至因时间太短导致计时困难;而有些上肢力量较强的运动员却可以支撑3分钟以上,可见该测试时间效率差。

2.2.3 拉力计等长坐姿后拉

在上肢拉部位指标中,该指标评分最高。所有运动员均能完成测试,测试指标灵敏度好,平均测试用时只有35秒,但存在运动员体位固定比较困难的问题。综合评价后,本研究最终选取拉力计等长坐姿后拉作为上肢拉的代表指标。

2.2.4 握力

在上肢拉部位指标中,该指标评分居第二。该指标被众多测试指标体系所采用,有研究表明其信度较高[12]。Artero等人研究表明,青少年的上肢等动测试与握力有较高相关系数(R2=0.77)[13],而引体向上、俯卧撑、悬吊等测试效度相对较低。另有文献资料显示,该指标也是代表全身力量素质的有效指标。

在实际测试中,该测试指标表现出安全性好、时间经济性好、重复性高的特点。因此,本研究最终选取握力作为上肢拉或全身力量的代表指标。

2.3 躯干屈指标筛选

2.3.1 1分钟仰卧起坐

仰卧起坐作为腰腹的测试指标,其信度和效度均已被证实,并且所需器材简单,时间经济性好。但对该指标的评分呈现两极分化,一部分专家质疑其安全性,而另一部分专家质疑其在运动项目中的作用不强。

但考虑到躯干屈各指标评分很接近,并且该指标几乎被国内外各种测试指标体系所采用,容易进行横向比较。故而,本研究最终选取1分钟仰卧起坐作为躯干屈的代表指标。

2.3.2 McGill躯干屈曲测试

所有测试运动员均在McGill躯干屈曲测试中得到相应的数据,信度和效度也均被证实。并且所需器材简单,是一个非常优良的测试指标。但是,腹肌力量好的运动员测试用时超过3分钟,可见时间经济性不佳。值得注意的是,该指标没有被大众普遍采用,横向对比困难。

2.3.3 平板支撑

所有测试运动员均可在平板支撑测试中得到相应的数据。平板支撑测试所需器材简单,而且可以多人同时测试。由于运动员的腹肌力量普遍较好,部分运动员的测试用时超过6分钟,时间经济性不佳,并且对后续测试影响非常大。

2.4 躯干伸指标筛选

在大部分体能测试、力量测试当中,都没有反映腰背部力量的躯干伸指标,但是运动员腰背部肌肉力量非常重要。已有研究表明,多种测试形式的俯卧背伸(Trunk lift或90° Dynamic Trunk Extension)是可靠的测试方法[14],我国国民体质监测也证实背力计背肌测试可靠,且信度较高(R=0.90)[15]。本研究建议测试躯干伸力量素质,以提高力量训练的科学化水平。

2.4.1 McGill腰部肌伸展测试

国内已有学者实践证实,该测试所需器材简单、误差小、便于实施[16]。

在躯干伸部位指标中,该指标评分最高。所有测试运动员均可在McGill腰部肌伸展测试中得到相应的数据,所需器材简单。虽然有部分运动员测试用时超过了3分钟,时间经济性不佳,但该指标可以多人同时测试。因此,本研究最终选取McGill腰部肌伸展测试作为躯干伸的代表指标。

2.4.2 1分钟俯姿背起

由于个别运动员年纪小,腰背部力量不足,在测试时腰背挺起角度不足,会被计为0个,这是该指标评分较低的主要原因。

2.4.3 下腰拱桥

专家对该指标评分较低。在实际测试中,部分运动员因背部拱起的弧度不足,造成此项目的标准难以确定;而部分腰部力量很强的运动员又可以支撑3分钟以上,最终因厌烦而放弃测试。因此,本研究不建议选取该指标。

2.5 下肢蹬指标筛选

由于下肢对技术要求比较高,是比较难测试的部位。众多国内外论文、体能专业教材中上肢可选指标非常多,下肢测试却很少,并且分歧较大。比如,美国青少年5项体适能测试标准中就无下肢测试项目[17]。

问卷调查显示,足球、羽毛球、田径、篮球项目的教练员和专家对下肢测试指标非常重视,并且评分较高。原因在于下肢力量素质是这些项目提高竞技能力的关键因素。因此,本研究建议运动员进行下肢蹬指标测试。

2.5.1 后蹲

杠铃后蹲对于成年运动员下肢肌力的重要性已经无须赘述,杠铃后蹲也被用于CBA体测中。但在青少年力量测试中,杠铃后蹲却暴露出大量问题。由于大多数青少年运动员没有接受过后蹲训练,在实际测试时,出现青少年运动员不能以标准动作完成测试的情况,并且后蹲测试需花费大量时间,安全度又不高,专家评分也较低。因此,本研究不建议选取该指标。

2.5.2 拉力计屈腿硬拉

肌肉等长收缩测试具有应用范围宽、安全高的优势,专家评分也较高。该测试由于有上肢拉部位肌肉的参与,因此,拉力计屈腿硬拉不但可以作为下肢力量的评价指标,也可以作为全身力量测试指标的代表。岳建军等人研究表明,屈腿硬拉与其他下肢力量测试的相关度极高,与上肢力量的相关度也比较高[11]。因此,本研究选择拉力计屈腿硬拉作为下肢蹬或全身力量的代表指标。

2.5.3 立定跳远

专家对该指标评分很高。另有文献均已证明立定跳远与下肢肌力呈高度相关[18],适合作为青少年运动员力量测试指标。

2.5.4 纵跳仪纵跳

在下肢蹬部位指标中,该指标评分很高。许多文献已证明纵跳与下肢肌力呈高度相关,我国国民体质监测也证实其信度高[19]。在实际测试中,每人测试3次,测试时间短,测试数据准确度高,是测试青少年下肢力量的重要指标。

2.5.5 立定三级跳

在实际测试中,低龄青少年运动员立定三级跳单脚落地强度高、危险性大。部分专家认为该指标“非常不适合”。因此,本研究建议以安全为第一要素,屏蔽该指标。

3 讨论

肌肉的收缩力量是人体运动的基本动力,测量肌力有举起重量、等长、等动等多种方式。对于绝大多数运动项目而言,专项力量特别是爆发力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运动竞技水平的高低。专项力量的表现形式“功率”是最能精准体现运动员真实运动竞技水平的指标。功率测试目前非常流行,国际上有TENDO、PUSH、GYMAWARE等多种功率测试仪器。而另一种形式的等动测试是在特定速度下用精密仪器如BIODEX测得,比静态测力和举起重量要精确得多[3],但器材昂贵,测试烦琐,不适用于青少年运动员的大规模测试。

Faigenbaum等人研究认为,最大力量(1RM)是评价青少年肌肉力量的黄金指标。最大力量可分为等长运动最大力量和等张运动最大力量,比如握力和卧推。虽然等长静力测试的外部及预测效果和专项性受到质疑,但如果测试位置合适,那么等长力量测试的信度和效度都很高[20]。并且,等长最大肌力测试用时短、安全性高、适用性强、可靠性高、有效性高。而另一种克服自身体重形式的力量测试方法也有其优越之处,对于需要在短时间精准测试青少年的训练效果是非常适合的。

本研究选取的指标均为克服自身体重、等长动作和最大力量的测试指标,虽然在测试精度上不如体质健康测试仪器、功率测试仪器等,但这些测试项目相对比较简单、器材易得、测试用时短、安全性高,在信度和效度上也有大量的科学文献支持。

上肢力量素质测试指标相对较多。本研究经过实验,认为1RM卧推、握力、拉力计等长坐姿后拉比较适合青少年运动员力量素质测试。同理,卧提和拉力计等长坐姿前推也是非常优秀的指标,但因测试器材缺失,还需要更深一步的研究与探讨。

专家对躯干屈伸指标的评分都很高,国内外文献大部分都以1分钟仰卧起坐作为腹肌的测试指标,而躯干伸背肌测试却很少。本研究建议以仰卧起坐和McGill腰背测试作为躯干屈伸测试指标。

下肢力量素质测试主要集中在克服自身体重的下肢爆发力测试指标上,比如立定跳远、纵跳计纵跳、CMJ蹲跳、下蹲跳等,1RM后蹲、器械蹬腿、等张屈腿硬拉作为下肢最大力量的测试指标也被各研究证实其效度与信度高。Faigenbaum等人通过对立定跳远、纵跳与标准测试最大下肢蹬力进行相关分析,发现前两者均与标准测试具有较高相关性[20]。测力计等张屈腿硬拉的可靠性好、技术要求不高、测试速度快。当运动员体重差异较大,指标效度会受到影响,建议采用Artero[13]、Faigenbaum[20]等人的研究,将硬拉数据除以体重取相对值,测试效度会有13%-20%提升。因此,本研究建议选取立定跳远、纵跳计纵跳和拉力计屈腿硬拉作为运动员下肢力量测试指标。

4 总结及建议

青少年运动员力量测试工作有其独特的特点:人数多、年龄差距大、力量差距悬殊、测试技术动作不熟练、理解程度差、安全隐患多。定期进行力量测试,可以评价青少年运动员竞技水平,跟踪优秀运动员身体情况,为青少年运动员的选材提供参考。因此,制订各个项目通用、安全、准确的力量素质指标对于教练员的训练和管理非常重要。

本研究最终建议选择拉力计屈腿硬拉、握力、1RM卧推、拉力计等坐姿后拉、1分钟仰卧起坐、McGill腰部肌伸展测试、立定跳远和纵跳计纵跳作为青少年运动员力量素质测试通用指标。教练员也可以在通用力量测试指标的基础上,增加专项力量测试指标,以便更好地评价运动员的竞技水平,有利于运动员选材工作。

猜你喜欢

躯干上肢下肢
拉伸对越野行走学生躯干柔韧素质影响分析研究
基于文献回顾的罚球命中率与躯干稳定性影响因素研究
术后强化护理预防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便秘及下肢静脉血栓发生的研究
高频超声联合彩超在下肢深静脉血栓中的诊断价值
双上肢训练在脑卒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分析
两臂血压为何会不同
下肢最怕“凉、麻、痛”
人走路时为什么要摆手?
乳腺癌根治术后家庭功能锻炼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32例——附单纯功能锻炼22例对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