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线上线下家园共育的有效衔接

2020-10-26陈旭敏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作息开学亲子

陈旭敏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实现家园互动,合作共育。在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特殊时期,幼儿的学习区域从学校转移到了家庭,父母成为主要陪伴对象,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关乎幼儿发展的质量。开学后,教师该如何引导家长做好线上、线下的有效衔接,家园共育的衔接重点有哪些,教师该选用哪些活动作为接下去的重点教学任务,针对这些问题,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多方互动,线上衔接多元化

开学复课,教师和家长最关心的是幼儿的心理状态。在疫情特殊时期,幼儿的情绪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对假期、新年的憧憬到疫情蔓延的恐惧再到长期宅家的烦躁,以及因与外界人、事、物缺少接触而产生的自我封闭,等等。开学后,幼儿的内心会产生波动,如有的幼儿适应了安逸的宅家生活,难以适应幼儿园生活,这就需要幼儿园和家庭双方合作,共同帮助幼儿消除心理障碍,平稳度过衔接期。

(一)亲子互动,渗透心理疏导

家长作为幼儿的家庭导师,要敏锐地观察孩子的各种变化。在过渡阶段,应把准备重点倾向于对孩子的心理疏导上。在开学前期,教师应引导家长有效把握亲子阅讀、亲子游戏、亲子畅聊等时机,将开学前幼儿的心理准备渗透其中,帮助幼儿进行良好的心理过渡。家长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回看幼儿园的活动照片,鼓励孩子聊聊班里的老师、同学,逐步引导幼儿树立想见到老师、同学的心愿,当孩子对开学有着强烈的向往与憧憬时,笼罩在他们心头的消极情绪也会得到缓解和消退。

(二)师幼互动,关注情感需求

在疫情开始后,教师通过各种方式与幼儿以及家长建立联系。从资源推送到微课录制,从语音互动到视频连线,给孩子和家长提供全方位的线上指导。但“多”不代表“精”,线上互动并不是越多越好,而是需要教师把握每一次互动的有效性,了解家长和孩子真正需要什么,把班级群作为情感联系的纽带,而不仅仅是布置任务的平台。

在线上互动中,教师可以通过“云讨论”的方式,了解幼儿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对幼儿园以及同伴的情感。为满足孩子内心的憧憬,激发他们对幼儿园开学的期待,教师要倾听每一个孩子上传到线上平台的语音,梳理他们的心愿,拍摄幼儿园环境录像,让孩子们在线上享受一番“幼儿园之旅”。

二、调整作息,一日活动合理化

(一)了解“全家”情况,丰富一日活动

在超长假期后,幼儿的生活习惯发生了变化,除了有效的心理疏导,教师还应引导家长对幼儿进行生活作息和习惯方面的调整。前期,教师需要对班级孩子的作息情况有初步的了解,可通过调查问卷、“线上”家访等方式进行调查和统计,根据班级的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例如,我园的调查结果显示,父母陪伴为主的幼儿一日活动较为丰富、合理;祖辈陪伴为主的幼儿一日活动单一,主要以观看手机、电视等电子产品为主,但祖辈陪伴为主的幼儿早睡早起的习惯优于父母陪伴为主的幼儿。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需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醒家长提前调整幼儿的一日作息,提高祖辈的有效陪伴意识,发挥祖辈的优势。这样,不仅丰富了幼儿的一日生活,还培养了幼儿对“家”这一概念的认知和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合理制定“一日作息表”

3~6岁的学前儿童对新环境的适应能力、主动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教师可以建议家长在开学前与孩子共同制定“一日生活作息表”,引导幼儿建立良好、规律的生活习惯,也为幼儿提前适应幼儿园作息作准备。时间表的制作可以采用幼儿喜爱的绘画方式,以幼儿园一日作息时间安排作为整体框架,在非固定的时间段加入亲子游戏、家务劳动等可以灵活调整的内容,并加入疫情期间的防护习惯(勤洗手、多喝水、健康饮食等)。这样的作息表给幼儿提供了正确的指引方向,调整“宅家”一日作息的同时又增强了亲子间的有效互动。

三、尊重兴趣,教学模式儿童化

(一)立足开学方案,趣味学习防护措施

多地学校开学前,各部门出台了一系列开学防护方案以及应急处置预案,顺利开学的同时保障防疫工作安全开展。在开学初幼儿主要以熟悉幼儿园环境、熟知防护措施为重点学习内容。

《3~6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得经验的。面对3~6岁学前儿童,在学习防护知识的过程中应注重童真、游戏式地开展,更要增加动手实践操作,以听、看、做等多种感官结合的方式了解知识。比如,在请幼儿了解佩戴口罩的必要性时,教师可以通过“口罩防水性”的实验引导其感知口罩能够抵挡口腔病毒的原因,并使其了解口罩的详细结构。通过有趣、丰富的活动来学习防护措施,既可以引导幼儿学习如何正确保护自己,同样可以为教师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奠定基础。

(二)立足班级基本情况,策划教学新起点

在漫长的亲子陪伴时期,幼儿的能力和水平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特别是体育方面,部分幼儿已提前习得下一阶段的运动技能。比如,原本只会拍皮球的小班幼儿已学会拍网球,中班幼儿学会了乒乓球、跳绳、骑独轮车等。

教师需要对班级每个孩子目前所达到的能力水平进行详细的了解,立足于幼儿的基本情况,重新规划教学的起点和任务。教师需要灵活把握各个环节,设计符合幼儿总体能力水平又可以促进个别幼儿能力发展的活动内容。

(三)立足幼儿兴趣,灵活增设新项目

幼儿园教师对课程的设计和实施有着灵活、可以自由发挥的空间。幼儿园的课程要始终追随幼儿的兴趣,可以根据幼儿的多方面爱好生发出新的课程。教师可以将幼儿的兴趣点与幼儿园的课程融合,创生出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又不背离幼儿园课程理念的新项目课程。比如,教师发现幼儿对疫情期间的“方舱医院”特别感兴趣,多次在群里展开讨论,由此设计了有关“方舱医院”的项目活动作为开学后的学习内容,满足和延续幼儿的兴趣点,将线上的活动从“云端”走向课堂。

线上与线下的衔接,不只是时空衔接、课程衔接和知识衔接,更是育人衔接、心理衔接和家园衔接,家园共育有效衔接,才能促使幼儿更好地发展。

(责任编辑:赵春艳)

猜你喜欢

作息开学亲子
爱心健康作息表
开学啦!
开学了(2)
超级秀场 作息规律
名人作息表
开学啦!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
亲子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