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求深度课改策略 构建学习主导课堂

2020-10-26佟立兵

辽宁教育·管理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自主课堂课堂改革策略

佟立兵

摘要:深度课改是育人模式改革的核心,也是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的要求。如何把握改革方向、彰显特色、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全面发展是学校需要深思的问题。落实“三个坚持”,推进课改管理;完成“七个作业”,打造学习主导课堂;创新教学设计,进行个性化培养是普通学校进行课改的三种有效策略。

关键词:课堂改革;自主课堂;策略

课堂是培育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织形式,是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核心领域。课堂教学改革已经成为我国实现教育现代化、迈入教育强国行列、人才资源强国的关键所在。课堂革命是育人模式改革的核心,也是教育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的最新要求。

随着课堂改革的不断推进,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新问题。面对课堂改革的瓶颈,在课堂改革进入深水区的今天,实现核心素养下课堂转型与变革,以学习者为中心,为受教育者提供个性化、多样化、高质量的教育服务是至关重要的。近年来,我校在课堂改革方面形成了具有学校特色的课堂教学路径,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我校的深度课改主要采取了以下的推进策略。

一、落实“三个坚持”,推进课改管理

课改是一个长期艰苦的过程,是在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完成的,没有捷径可走,不可能一蹴而就。在深入推进课改的管理过程中,只有坚持学习,坚持问题导向,坚持大胆实践,才会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强调课改管理“三个坚持”的落实。

(一)坚持学习,促进教师理念转变

课改难在观念。在课改升级背景下,教师面对的最大挑战是理念的转变。学校尽可能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学习机会,把握新时代的教育改革战略方向,主动作为,突破课改瓶颈,提高课堂实效,在学习反思中不断改进教师落后的教学方法。首先,为了加强教师学习新课改的针对性,学校把教师学习的重点内容设定为“新时代新的教育理念”“新时代先进的信息技术”“学科核心知识”“学生课堂学习素养内化与提升”。其次,学校创建教师课改微信群,组织教师学习有关课改文件,交流《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国教师报》《人民教育》等刊物有关课改经验,要求教师网上交流学习笔记、学习体会。此外,我们还开展“走出去,请进来”课堂改革提升活动,经常组织领导、教师到课改先进学校参观学习,组织骨干教师为兄弟学校送课;邀请课改专家、课改先进教师来校讲学送课。

(二)坚持质疑,改变教师的理念行为

课改贵在行动。课改之初,我们有质疑,但没有退缩,而是知难而行。我们以“以学为主、以疑为线、以学定教、先学后教”为课堂理念,努力探索质疑性和问题性教学。建立了“独自预习存疑、对学研究释疑、群学研讨释疑、全班互动释疑、再探释疑精讲、归纳点评拓展、训练检测补救”较为稳定的“1371”课堂教学模式。着力培养预习、思维、辨析、归纳、反思、合作、探究和自主的学习能力。为教师提供了课堂改革的抓手,让教师在落实教学模式过程中行动起来,夯实学生文化基础,培养自主发展能力,转变角色,主动迎接挑战。让教师在践行教学模式中接受新的课改理念。在深化课堂改革的今天,我们仍需用模式更新观念,化模式为理念指导,形成学校课堂改革的成果。做好能做的事情,切实解决课堂中的瓶颈问题。

(三)坚持课改,推动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课改赢在坚持。笔者在附中始终坚持课堂教学的改革。课堂教学改革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决定了课堂改革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循序渐进,纵深开掘。我们把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纳入学校的长远规划,纳入学校以及教师个人的科研课题研究,纳入学校教学常规管理,纳入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机制,使课堂改革评价成为提升教师的师德修養、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手段。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手段和方法的变革,极大地推动课堂变革质量的提升。我们的课堂虽然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但始终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们一直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强调课堂的改革与创新。在深化课改的今天,我们更需要坚守以学为主,确保课堂以学生为中心;先学后教,确保教学的针对性;以学定教,确保教学的有效性;以疑为线,确保教学的吸引力等。深化课改不是否定一切,而是去伪存真,去粗留精。在深化课改实践中,要坚守符合学生学习的先进方法与成果,在守正中创新。

二、完成“七个作业”,打造学习主导课堂

课改是一场课堂学习的革命。学科知识是不能直接转化为素养的,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小组合作性学习和全班研讨探究性学习等活动的开展,让学生反复经历从猜测到验证、从感性到理性、从片面到全面、从现象到本质、从肤浅到深入、从习得到反思,不断练习,才能形成学习能力与素养。为此,我们通过导学案的运用,着力养成预习、自学、表达、分享、对话、倾听、反思等课堂学习技能与素养,让学习主导课堂。针对“1371”教学模式的七个环节,我校强调对学生进行以下“七个作业”能力的训练。

(一)课前预习留质疑

学生利用以问题为导向的导学案,以便知道本节课学习目标,了解新的知识点与学习方法,能够完成基础性学习目标相关的学习内容。通过预习学会的知识,能够做到讲解言之有序,会做一些练习题,甚至能够用思维导图等形式呈现预习结果,还能够记录自己尚未解决的疑难问题。这是课前自主学习的“预习作业”。

(二)课堂独学讲方法

借鉴余文森教授“读思达”教学法,学生独学要经历静心阅读、耐心思考、信心表达三个基本的环节、步骤与流程。阅读是自主学习的基础,只有静心和专注的阅读才能理解学科的知识内容。阅读与思考是密不可分的,阅读可以提供借鉴思考的方式;而阅读是否有收获主要看学生的思考。阅读是信息的摘取,思考是对信息的整合与扩充,是建构形成的个人理解。表达需要清晰的逻辑思路,它是观察、记忆、思维、创造和阅读的综合运用。能否完整准确的表达,是检测自主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准。在独学的环节中,不但要学会阅读和思考,更要让学生练习流畅地表达,提高学会学习素养。这是课堂自主学习的“独学作业”。

(三)对学分享求释疑

对学是指课上学习小组内同层次的两个学生的合作学习。我们把“对学”又称之为“对议”,对所学问题共同议论;也叫“对问”,把自己的发现告诉对方,听听他人的意见;还能叫“对考”,考考对方是否记住了知识点。

对学流程是:第一步,两个学生相互分享独自学习成果,如“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这样理解……”“我用的是方法是……”“我思考的过程是……”;第二步,两个学生相互交流质疑解决独学过程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如“这个问题你为什么这样思考(理解)”“我的观点是……”“我是这样想的……”;第三步,两个学生将对学过程中仍不能解决的问题用红笔做好标注并向组长汇报。这是课堂合作学习中的“对学作业”。

(四)群学研讨解惑疑

群学是指课上学习小组内部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帮扶学习。群学一般安排在独学、对学之后。它的基本流程包括五步骤。第一步为分享。组长请某个对学小组汇报学习收获,其他对学小组质疑或补充。第二步为释疑。组长提问:“这道题(这个问题)谁会?若大家不会,请某个同学抄写在我们小组的展示板上。”第三步为拓展。对所探究的知识进行延伸、补充、强化、巩固,在深度和广度上挖掘。组长提问:“XX同学的想法(观点)和你们的一样吗?谁能说说自己的看法?”第四步为帮扶。组长提问:“除了写在黑板的问题外,哪位同学还有不懂不会的问题?请会的同学来帮助他。”群学的目的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素养。这是课堂合作学习中的“群学作业”。

(五)展示表达强信心

展示是指在全班展现交流独学、对学、群学的学习成果的共享学习,它是一节课的亮点与高潮。展示的内容是本单元、本学时的重点难点关键点,是学生先学后仍不能解决的问题,是带有典型普遍意义的问题。表达体现了学生个体思维、逻辑、记忆、分析、争辩、说服等综合运用能力与素养,它是智慧生成的具体展现。要训练学生表达展示的技能,让学生学会区分“事实”和“看法”,可以先说出自己的看法,再用事实证明自己的看法;还可以先说事實,再归纳出自己的看法。这是探究学习的“表达作业”。

(六)倾听能思敢质疑

倾听是课堂合作探究学习中的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要用大脑、耳朵、眼睛、嘴巴、心灵等整个身体去倾听。一是听要专心,要精力集中,听清说话人的每一句话;二是听要耐心,不随便插话,确保说话人思路完整连贯,等听完后再发表自己的意见;三是听要细心,准确地把握说话人的基本观点和主要内容,补充完善自己的思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能有理有据地欣赏与评价说话人的发言;四是听要虚心,要学会文明倾听,既善于通过有声语言、体态语言,给予说话人鼓励和支持,又善于倾听、接受别人正确的批评;五是听要用心,不盲从他人的意见,善于有反思的倾听,听了别人发言要善于完善自己的答案,若听不明白时还要敢于请教或质疑。这是探究学习的“倾听作业”。

(七)归纳反思会积累

归纳反思是课堂学习过程中较为核心的一个环节,是学习的重要技能与素养。一是要让学生成为归纳反思的主体,对所学内容、所做题目,通过观察、类比、发现、思考进行总结反思,哪些懂了会了,哪些一知半解;二是要让学生用思维导图等学习工具归纳梳理,理清所学知识的层次结构,归纳规律方法,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整体印象;三是要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情感与方法,如主动轻松学习还是被动应付学习,注意力是否集中,表达和倾听还有什么问题,对自己的学习效率是否满意;四是要引导学生对作业练习进行总结反思,如哪个部分问题多,出错的主要原因是粗心大意、基础知识不牢固还是思考问题的方法不正确等;五是要让学生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将本堂课学习内容和活动的心得感悟、需要特别注意的内容及疑问及时记下来。这是复习训练的“反思作业”。

三、创新教学设计,进行个性化培养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设计者、课堂教学资源的整合者、课堂学习的服务者。课堂设计要从学生出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个性化、多样化服务,寻求核心素养教育在课堂的有效途径。笔者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认真学习研究和借鉴,不断掌握创新适应课改的教学方法。

(一)创设适当教学情境,激发兴趣学习

创设情境是知识转化为素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创设求知、问题、质疑、合作等情境,不仅可以使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化、问题探究趣味化、认知形象生活化,而且营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拓展了学生的深度思维,调动了学习积极性。我们还要善于把知识传授转化为问题教学,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质疑能力。提高教师提问的策略、技巧是我们要研究落实的主要课题。问题最好要有适宜的难度,要适应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二)实施任务驱动式教学,促进深度学习

“驱动性学习任务”是指巧妙地设计一系列典型性、可操作性任务,把教学内容融于实际任务中,让学生在完成任务过程中产生兴趣。学生为了完成任务,通过查找书本、网上资料,发现、思考、操作,学习新知识,体验新方法,自己解决问题。如果学生遇到困难完不成任务,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对问题进行交流、讨论、沟通,相互启发。这是主动学习、探究的方法。任务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使学生通过努力能够完成这些任务,实现深度学习。

(三)优化小组学习平台,实现合作学习

合作交流的平台,有助于培养学生理解、尊重、合作、倾听、表达的学习能力。合作学习有助于通过增加互动与反思,提高学习的效果。合作需要充分的准备,才能有更高的效益。合作的方式是多元的,什么样的学习内容、适用什么样的合作学习方式,都需要精心选择。合作学习不能解决一切问题,课堂交流讨论的问题要适度、适量。我们以为,一节课要根据难易程度,安排2~4次讨论交流为宜;否则次数过多,就会导致完不成教学任务。

(四)留足学生思考的空间,引导反思学习

没有时间冷静思考,则没有深度学习。因为课堂时间有限,教学内容多,教师往往自觉或不自觉地限制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流程,导致课堂讨论交流冷场,甚至没有效果和实质意义。要包容学生出现的错误,将学生因错误而产生的灰心转化为学习成长的信心,让课堂因“差错”而精彩。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对错误进行反思的好习惯:“错在哪里”“错因是什么”;要引导学生学会对学习过程、方法的反思:“为什么这样说”“依据是什么”;要善于运用集中讨论、相互质疑、互为补充的方法,促进学生个体的有效反思。

(五)提供学习支架与工具,提高学习能力

学习是需要支架和工具的。支架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提供的一种临时的支持、引导、协助。诸如范例、问题、建议、图表、表格、指南等。教师要善于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架”, 让学生挑战“最近发展区”,循序渐进地自主学习。教师还要教会学生运用更多的学习工具,如思维导图、六顶思考帽、康奈尔笔记法、艾宾浩斯记忆法、费曼技巧等。这些工具的运用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与辨析,有助于提高他们归纳提炼加工迁移的能力。

(六)创新教学结构,提升学习效益

教学结构的创新,主要是对学情、目标、内容、方式等课堂基本学习要素提出了改变与创新要求。学情主要体现在以生为本,满足不同学生差异化的需求,课程、教材要求服从学情的需求;目标主要体现在强化学科核心素养培育意识,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能力的展示;内容强调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知识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实施问题化教学、整体化教学、主题化教学等,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方式以学生学习为中心,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参考文献:

[1]余文森.课堂预设与生成的关系[J].辽宁教育,2017(12)(上半月).

[2]余文森.有效教学三大内涵及其意义[J].中国教育学刊,2012(5).

[3]杨洪雪.任务驱动式教学方法的特点及过程设计[J].教学与管理,2006(30).

[4]高峰.基础教育阶段对学生高阶思维培养的理念与做法[J].人民教育,2019(Z2).

(责任编辑:赵昆伦)

猜你喜欢

自主课堂课堂改革策略
浅议培养小学生在语文课堂的想象力
培养历史探究能力, 促进课堂自主学习
提高语文课堂的活力与实效研究
“教”与“学”结合,构建高效自主课堂
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的改革研究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