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研究

2020-10-26范少涛

关键词:趣味性初中数学情境

范少涛

摘 要:情境创设是为了改變知识呈现的面貌,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数学这门抽象性和枯燥性较强的学科来说,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对于数学教学的发展会有很大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数学;情境;趣味性

一个有效课堂的构建少不了实用性、趣味性情境的设计,在情境创设的辅助教学下,学生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进入到数学学习的状态,更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和探究欲望,可以说情境创设是初中数学教学必不可少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那么如何具体展开情境教学呢?

一、创设故事情境,增加数学知识的趣味性

每个数学知识点的背后都会有一个令人惊奇的小故事,而我们绝大多数的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只会重视知识点的讲解,忽略了知识点背后能给学生带来巨大能量的小故事。重视故事情境的创设,将所教的知识点放置到对应的故事情境中去,让学生感受所学习的知识点的来龙去脉。华罗庚克服困难和挫折的勇气和行径是鼓励学生的最佳案例;高斯在计算“1+2+3+4+5+6+7+8+9+10=?”过程中所用到的简便运算的思想是学生最好的榜样;阿基米德终其毕生探索使自己成为了数学家、物理学家、天文学家和发明家,对于学生来说这便是最神奇的存在。所以说我们学生不仅要掌握各种数学定理和概念,更要知道定理和概念背后的故事

比如,在学习“有理数的乘方”时,我就给学生将了“在象棋行放米粒”的故事,并在故事的最后留下了一个悬念,“在第一个格子里放1粒,第二个格子里放2粒,第三个格子里放4粒,……以此类推,将64个格子放满,那么同学们知道棋盘里一共放了多少粒吗?”当学生还沉浸在有趣的故事情境中,我提出的这个问题将他们拉回了现实,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和印度国王的看法一致,他们认为棋盘上所放的米粒数量应该不会很多,当我将结果告知学生时,他们一个个惊讶的张大了嘴巴,不可思议的表情出现在了每一个学生的脸上。借着学生对故事情境的好奇和期待,我便直接将教学重点放到了有理数乘方的讲解上面,学生对本节课所要学习的知识不仅充满了好奇的期待,更是感受到了知识点的趣味性。

二、创设生活情境,增加数学知识的实用性

在现实教学中,我们很多学生都会感觉数学知识太过陌生,与自己的生活也相距甚远,当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自然也就不会产生学习和探索的欲望。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巧妙的将数学教学与生活情境结合起来,可以增加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熟悉感和亲切感,这样,当学生认识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具体运用情况,也就容易生成学习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二元一次方程组”时,由于方程在学生的认知中属于较为抽象的知识点,从一元一次方程过渡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学习,会让学生明显感受到难度的增加。为了提高学生对所要学习内容的亲切感,也为了让学生感受到“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实用性,我就为学生列举了这样一个生活案例:“同学们,你们应该都有买水果的经历吧?现在老师想让你们用29元钱去买10斤水果,已经知道了苹果每斤3. 5元,香蕉每斤2元,那么你认为可以分别买多少斤苹果和香蕉呢?”利用之前学习的知识点,学生很难直接得出结论,但是这又是生活中的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学生有了想要解决问题的欲望,在此欲望的刺激下,我们班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会更加的认真,与此同时学生更是迫不及待的想要用新学习的知识点去解决这一问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数学教学的效率。

三、创设问题情境,增加数学知识的悬念

数学情境是初中数学教学中最常用到的方法,却也是最不可忽视的一种教学方式,为何会有此说法?是因为我在教学中经常会见到一些教师所提出的提问情境并不能起到较好的引导作用,甚至于有的教师提出的问题是无效的,如在讲到“两点之间直线最短”的知识点时,很多教师都会为学生展示小马过河的场景,小马想要到对岸,有三条不同的路径,一条是连接两个目的地的直线,两外两条是斜线或是曲线,然后说教师提问:“小马怎么到对岸路程最短呢?”试问:我们创设这种无效的问题情境的意义何在呢?学生根据生活经验可以瞬间判断出直线距离最短,对于学生来说,没有任何的悬念,也没有任何的意义。问题情境的关键点是能问出矛盾点,最好是能让学生的认知与之前的认知产生强烈的冲突,这样的问题才是有效的,也才是有意义的。

例如,在讲到“有理数相乘”时,我就运用了问题情境辅助本节课的教学。我先为学生呈现了“4+4+4+4+4+4+4=4x7”这样一个计算,并让学生回顾了7个4相加可以表示成4x7,“那么(-4)x7是什么意思呢?是不是表示7个(-4)相加呢?”问题一出,学生的认知就出现了矛盾,由于学生之前并没有产生这样的疑问,所以学生纷纷陷入了沉思,矛盾点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促使其在接下来的学习中会更加的主动,更加的认真。

四、结束语

初中数学有着较强的抽象性和枯燥性,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通过科学合理的情境创设构建一个有效的数学课堂,让学生感知到抽象知识的形象性,体味到枯燥知识的趣味性,这样不仅可以丰富所教的数学内容,还可以让数学课堂更加的精彩,由此真正实现数学教学的品质,让学生在初中阶段接受最优质的数学教育。

参考文献:

[1]李莉华,李燕. 情境创设的“加、减、乘、除”法[J].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2019(28).

猜你喜欢

趣味性初中数学情境
帮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的创新产品
情境—建构—深化—反思
学理审思:真实情境写作之中考命题
以画之名
画好运动情境图——解决追击与相遇问题
趣味几何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