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教学的困境及其对策思路构建

2020-10-26祝奕雯

关键词:师范院校美术教育

祝奕雯

摘 要:随着中国教育产业的不断发展,学生生活环境的改变,教育领域对教师的需求也发生了变化。其中,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对一般的艺术院校不同,教学中不单要有一定的专业美术内容,还要培养学生的教育能力。本文则是通过分析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以解决问题为目标,探究更加有效的教学对策。

关键词:师范院校;美术教育;技术设计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高,同时文化产业得到了良好的发展环境,大众对美术、艺术的需求更高也更加的多元化。在此前提下,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艺术设计教学一方面要符合市场发展的趋势,另一方面应以学生为核心,在保证教学专业性的同时,培养学生的个性化特征。

一、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育教学理念的问题

艺术设计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对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也有很高的要求。因此,需要教师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指导能力,并以学生的发展为教学的核心,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然而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师范院校在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课程中的教学理念存在一定的偏差,如:理论与实践的分离。在以往的艺术设计相关教学中,很多情况是理论性的教学过多多重,而针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教学内容较少,虽然在现代教育中此类情况逐渐减少,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之间的和仍然存在。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后不懂得如何实际运用,而在实践过程中也无法利用理论知识来提高自己的实践效率。

其次,很多师范院校的艺术设计教学目标存在一定的偏差。教学目标应是以学生为主,以市场需求和社会发展为重要参考因素,但很多师范院校艺术设计的教学目标却却较模糊,只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和培养学生的技巧,因此就导致了教育性功能的缺失。很多学生虽然掌握了艺术设计的相关知识与技巧,但在实际应用方面却有所不足。

(二)教学表面化

首先,师范院校对于美术专业学生的培养应有一个系统的完整的教学模式,以理论性的教学为切入点,逐渐提高其的创作能力。很多师范高校虽然建设了相关的实习场所,设置学生相应的实践课程,但因为教学模式的规划不足,所以各个课程之间较独立,各知识点的联系性和互动性较差,教学没有形成系统,最终导致学生学习的知识和技能比较表面,没有更加深层次的理解。艺术设计需要同现实存在一定的联系,但不只是设计产品。在很多师范院校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只是布置了学生需要设计的产品,但该产品的实际价值往往被忽略,可以说教学中虽然具备了设计性,但核心产品却并不拥有较高的实际价值。在此过程中,虽然学生的技术技巧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设计思维没有得到培养。

(三)自由度问题

艺术设计需要一定的自由性和表达性,而很多师范院校的美术教育专业学生都存在自由性和表达性不足的情况。学生往往需要一个相对轻松自由的环境,才可以勇敢的进行创新和设计。同时,很多院校和教师对艺术设计教学中自由度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自由是完全让学生自主学习,但因为学生学习能力和艺术设计能力不足,因此在设计过程中往往存在较多问题。在此前提下,很多院校和教师对学生遇到的问题是较轻视的,这就导致了学生设计自由度的不科学。自由度不足,学生只是在单纯的模仿和复制;完全自由,则容易令其设计偏离主题,进而存在较多的不稳定因素,这是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教学所面对的一大难题。

(四)教师存在的问题

对于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教学而言,教师的综合能力尤为重要。但从艺术设计教学来讲,并不是单纯的培养艺术家,还要重视其中的商业价值、产品功能等。因此就需要教师不单拥有较强的审美能力、设计技巧、理论知识,同时还有具备一定的商业意识。其次,虽然高校学生心智更加成熟,但因为学生上更加的自由,因此自主学习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直接影响了学习的效果,这就要求教师需要通过有效的沟通、交流和互动去影响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效果。最后,很多教师在教学研究和教学评价方面有所不足,因此就無法真正发现教学模式和学生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最终则容易导致教学与社会发展相脱离。

二、师范学校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教学的有效对策

(一)转变教育理念

首先校方和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重理论、轻实践或重实践、轻理论的教学模式,深入研究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更加科学而人性化的教学模式。在以往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艺术设计教学中,很多学生的实践设计缺乏系统化的理论知识作为支撑,因此往往是完全依靠学生个人的喜好或想法进行设计,或是过多的研究和死记硬背理论知识,缺少实践性的作品设计。针对这一方面,院校和教师应提高学生作品设计实践过程的质量,在其具备一定的艺术设计所需的理论知识后开展实践作业,并且在中途应抽出一堂或两堂课的时间让学生提出自己遇到的问题和作品的进程。教师则负责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并引导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其次,真正实现以学生为核心的教育理念。第一,设计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盲目复制和参考他人、国外的新技术,还要结合实际情况,如: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环境等。第二,重视每一个学生遇到的问题,找出成因所在,在根本上为学生解决问题。第三,当学生出现错误和问题时,应以引导为主,让其自己认识到错误的所在。第四,重视课堂上的互动性。因此课堂互动意味着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

(二)更加全面的艺术设计

美术教育专业中的艺术设计具有较强的生活性和实践性,而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其涉及的领域和行业也越来越广泛,因此艺术设计教学应与其它专业和课程产生一定的交流和渗透。目前市场上各领域的产品和服务不再只是单一的艺术技能,同时还会与其它专业产生联系,因此校方和教师则需要重视资源的整合,把符合艺术设计需求的资源规划到人才培养方案中,发挥教育资源的最大价值。

如:与互联网或计算机相关专业的课程相结合,让学生设计网站的页面。在教学初期,可以先简化设计内容,以单一的图片设计为主;之后随着教学的深入,再向网站或网页的整体设计渗透。同时,为了提高学生艺术设计的实用性,可以以与其生活性的元素联系在一起。如:让学生设计校园或自己居住楼房周围的绿化等。其次,则可利用实际的案例进行教学,让学生亲身参与到项目的流程中,在提高其重视度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最后,对用于艺术设计的教育资源要设置合理而严谨的管理制度,建立明确的应用流程,保证资源的合理运用。

(三)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在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接触最多,因此自身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了教学效果。在这一方面,校方则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高效率的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养。第一,校方需要认识到,任课教师不单要具有较强的艺术设计能力,同时还要具备一定的沟通能力、互动能力、教学研究能力和自我提升意识。第二,校方应重视教师综合能力的强化培训,但不能盲目的全面性的开展培训,而是通过分析各个教师的优势与劣势,开展有计划有针对性的培训内容,从而节约教育资源,提高教学效率。第三,定期的邀请相关专家和学者进行讲座,以及定期开展内部的研讨会。在这一过程中,各教师可以分享彼此的教学经验并展开讨论,如:教学中采用的方法和效果,遇到的问题和解决的方式等,以此则可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教学模式。第四,校方在选取人才和建设教师团队时,一方面要重视其专业能力,包括:艺术设计能力和教育能力,另一方面还要关注其思想意识和职业道德,以此保证学生拥有高质量的学习环境。

(四)科学的教学计划

科学的教学计划应分为两个部分。第一,明确的教学目标;第二,全面的教学研究与教学评价。明确的教学目标可按照时间长短大致分为短期和长期两个部分,短期的教学目标是一堂课或一周艺术设计中学生的收获和感受,在课堂教学中面对教师教学的反应等。长期的教学目标是指在一学期或一学年后,学生学习态度和艺术设计能力的改变,而长期的教学目标亦是最终的教学目标,如:学生艺术设计意识和实际能力的培养。与此同时需要注意一点,想要真正实现长期的教学目标,则要重视每一次短期的教学目标,重视在以短期教学目标为前提下所设计的教学内容,只有保障其教学内容的质量,不断实现短期的教学目标,才可最终实现长期的教学目标。

全面的教学研究与教学评价则是针对教师所制定的教学目标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的分析、研究和最后的评价。在这一过程中则可以发现教学整体存在的问题,找出造成问题的原因并制定解决对策和解决的效果,最后通过教学评价分析问题解决的效率和效果,并以此为依据,不断调整和优化自身的教学模式,以此保障高质量的课堂教学。

(五)网络平台的合理运用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其已经成为了现代高校学生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合理运用互联网平台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过程。互联网技術打破了以往艺术设计教学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如:课堂上无法解答的问题,教师可以利用微信群或公众号解答。利用互联网平台,还可以让所有学生第一时间参与到互动中,分享彼此的设计,使用的素材,教师也可推荐相关的学习资源。同时需要注意一点,互联网技术的使用目的在于让学生的学习更加便利、丰富和轻松自由,应避免过多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增加学生的学业压力,最终产生相反的负面效果。

三、结束语

在师范院校美术教育专业的艺术设计教学中需要注意一点,不单要求学生拥有专业的艺术设计技能,因部分学生会进入教育领域,因此综合素质的培养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何靖. 构建高师院校艺术设计教育新特色[J]. 设计. 2017年03期.

[2]邓东京. 师范类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学生教育管理的几点思考[J]. 教书育人(高教论坛). 2018年24期.

[3]蒲军. 师范院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研究[J]. 艺术科技. 2019年05期.

[4]彭咏. 美术教育专业“艺与工”结合的特色教育模式探究[J]. 大众文艺. 2017年24期.

[5]魏友宽. 美术教育专业艺术设计教学的困境和对策分析[J]. 美术教育研究. 2017年17期.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美术教育
“协同提质”,为师范教育发展注入“核动力”
师范院校中OBE理念下生本教学的产出分析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师范院校应有“师范味”
师范院校应进行一流的教师教育
关于选大学的相关误区解读:“就读师范院校只能当老师”
学生人文精神在高职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
谈高校美术教学中创造力的培养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