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和研究对策

2020-10-26王晓蕊

关键词:中学生学会心理健康

王晓蕊

摘 要:本文指出了目前学生心理健康的四点标准,体育活动对心理健康的促进作用,并提出了体育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注意的四个方面,以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

关键词:体育教学;心理健康

一、学生心理健康统计与调查

体育教学中,在不同时期的教学思想,教育原则的指导下,其功能和作用总是围绕着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体、心理健康发展这一目标一成不变的。在新时期教学思想的指引下,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显得尤为重要,体育教学大纲中颁布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标准,就明确的表现出来,体育教学的任务,不仅是对学生的身体体质进行关注,更要对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关注。

心理健康是指个体在各种环境中能保持一种良好的心理效能的状态,即指一个人具有良好的心理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与健全的个性,能适应客观环境,使个人心理倾向和行为与社会现实要求之间有着和谐完善的关系。据《北京中学生心理健康调查》这篇文章中所调查的结果显示,北京地区8所中学,男生949名,女生888名,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心理不健康的现象:有自責倾向者所占比例最大,占被调查者的15. 73%,有恐怖倾向者占13. 17%,由于焦虑而引起生理反应的占11. 18%,冲动倾向者占11. 81%,存在学习焦虑的学生占9. 04%,在人际交往方面存在心理障碍的占7. 62%,有过敏倾向者占6. 91%,孤独倾向者占2. 12%。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生在不同类别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呢?造成目前这种中学生身心发展不良倾向的后果,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中学生,尤其是高中生他们所处的关键时期,来自社会的、家庭的、自身的等各个方面的压力,再加上自由支配的空间很狭窄,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减少,已经显得身体和心理都很疲劳,他们正处于青年时期,是身心发展的突变时期,心中难免会产生矛盾、困惑、和苦恼,若不能及时排解,势必会影响身心健康。

体育活动是一种小范围的社会现象,也是一种较为独特的社会交往活动,体育锻炼对中学生的身体和心理有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去认识体育的实质,在体育活动中让学生学会竞争,培养学生拼搏进取的意识。在体育活动的相互交往中学会尊重,学会合作,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这是一种健康的人格品质,将会成为一个人的永不衰竭的生活动力。体育教师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教学。

二、体育活动的互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心就像催化剂能将人的一切潜能调动起来,使人们百折不挠,不断努力,最终获得成功。在体育活动中,以小团体为主的活动,可以缩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使他们相互产生亲切感和依赖感。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观察学生的活动,注意观察学生的情绪状态,及时的掌握学生的心理,在必要的时机教师应用一些动作和语言来表示对学生的肯定和赞扬,教师可以通过身体动作来表示自己的情感或态度,在适当的时候教师用点头、拍手、摇头等动作来表示赞同或反对是很重要的。

三、创设合作情境,加强学生之间的交往

在体育活动中,学生之间的合作是频繁的,教师应注意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体育教学的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由于教学形式、场地、教学情境的不同,可以对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心理健康教育。美国教育家林格伦把课堂上的师生交流分为四种。现代的体育教学观念已经发生了转变,从过去单一的教学形式向现代的多方位、多层次、多手段方向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创设有利于发挥学生潜能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智慧,在享受到运动快乐的同时,使自己的心理得到一定的提高。教师要合理运用教学中设定的教学情景,在适宜的实际,及时的对学生加以教育,使他能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发现别人的优点,和别的同学和睦相处,改变学生孤独自傲的心理问题。

四、选择多样的教学形式、方法与手段

在体育活动中,不仅是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也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活动的过程,是技术、技能、心理的提高过程,教师应在活动中,注意采用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使学生能感受到集体的存在,采用一些竞赛的形式,能使学生在激烈的运动过程中不仅身体得到了锻炼,同时心理上也得到了提高,意志力也增强了。多样的教学方法,是教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一种好的方式,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而且师生之间在情感交流方面得到良好的沟通,适合课堂实际的教学方法,能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能,展示自己的心理,能在运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适应能力。在教学中,应注意学生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注意学生情绪的调节。

五、课堂教学要结合心理健康教育

通过组织教学比赛、游戏活动及考试、达标等活动。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调控能力及心理的稳定性和适应性。并向学生讲述健康人的心理标准,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经常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加强学生心理素质和道德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和道德标准。体育运动是一种对抗游戏,是人的身体、意识、心理和智慧的 对抗,也是技术、战术的技巧对抗。要让学生学会辩证的、客观的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实事求是,遵从事物 的客观规律,趋近事物的本质。学会靠真才实学,靠真正实力,靠智慧技巧,靠人格精神去战胜对手,取得胜利。追求体育的真义和价值,实现人生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愿望。要让学生学会在运动中吃苦耐劳,疲劳时学会咬紧牙关坚持到底,困难时学会坚韧不拔持之以恒,失败时学会决不气馁再拼再搏,胜利时学会冷静处之决不得意忘形。

猜你喜欢

中学生学会心理健康
融入式心理健康教育的路径探索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中学生原创作文精选
学会分享
基于人际交往的心理健康课程
欢迎来到《中学生博览》大型团购会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