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香港小学数学校本教研的基本形式及支持策略建议

2020-10-26王明滨

新教师 2020年8期
关键词:工作坊校本教研

王明滨

2017—2018学年,笔者有幸受教育部委派赴香港参加交流协作一年。从最初参观小学,到驻校进行校本教研支持;从阅读学生材料,到深入课堂听评课、参加各年级的集体备课,再到指导刚参加工作的年轻教师上课。笔者不断地深入了解香港的小学数学教育教学工作。香港教师每周的课时数很多,经常是两三节课连着上,基本上没有课间休息。如此忙碌的工作,香港的教师们依靠什么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呢?笔者认为,他们最主要还是依靠校本教研和香港教育局提供的校本支持。

一、香港校本教研的基本方式

1. 预则立的教研计划。

“预则立,不预则废。”这点在香港校本教研中特别凸显。笔者驻校时了解到,香港很多学校的每一项活动都是提前一个学期或一年就安排好的,其间不会轻易更改;每个月都会有一份行事历,清清楚楚地把本月要完成的事项罗列出来。这种计划周密而有条理,执行严谨苛刻,其间哪怕要有某个小调整,也要全体人员再次协商后才能改动。只要是大家商定好的事情,一般不会随意去改变,也不会突然增加什么检查和任务,每个人都安心地在既定的轨道上做事,做到“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2. 重传承的集体备课。

同一年级不同的教师、不同的班级会用同一份教学设计,采用同课同构的方式进行教学。除了课前的集体教研,每一周上完课之后,教师还要把教学的得与失总结出来,留给下学年的教学教师作为参考。一年一年地积累下来,每年调整,越调整越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这里,不凸显个人能力,而是强调集体智慧的传承。每一周的集体备课大家轮流负责,负责人会提前把下一周教学所要用的材料备齐,包括教学设计、课件、教学用具。时间一到,大家就开始商讨下周教学的详细内容和教学方法,最后决定采用哪些材料会参照前一年的做法,教学设计也会根据以前教学中学生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微调。每一次集体教研都会做好记录,并存档。每一位教师都可以在学校的公共资源平台查阅或下载。这种教学传承,不在求异,更多的是求同,追求教学的普适价值,从而提高教研的实效。

3. 短平快的问题解决。

每个年级一周一次集体教研,时间短,任务重。除了集体备课以外,教师还要讨论教学中碰到的问题,再群策群力地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当某一备课组对某个问题有争议时,可以向其他组寻求建议。每次集体研讨,没有任何的枝蔓,都直奔主题:教学中出现什么问题?学生为什么不会?怎么解决?应该开设什么内容对课堂进行补充?所有的讨论只有一个核心:学生。例如,在香港有am和pm两种时间的表示形式,那么中午12点,到底要归为am还是pm,教师更热衷于这些问题的讨论。如果是有歧义的问题,就一起约定某个暂定的方案后全校告知。在校本教研中,这种短平快的讨论,能够迅速地解决教学中的问题。

4. 点课制的示范教学。

公开课不是为了比武或者展示教师的教学技能,而是为了突破教学的重难点。学校每年都会制订公开教学的研讨计划,课题的选择大有讲究。选择哪些课作为公开课或示范课由教研组全体讨论决定。大家共同觉得哪节课很难上,或者不大懂得上,就会列为示范教学的内容。学校要求所有任课教师都要开课,课前大家一起备课,在听课的过程中,听课者会时常走入学生中进行观察,看学生操作,如果发现有学生存在学习困难,就为其提出研讨中预备的解决办法。

5. 自助式的工作坊和全港分享会。

在香港,工作坊类似于内地的专题讲座,全港分享会则是由香港教育局组织的面对全港教师的专题讲座。这是一种自助式的教学专题研讨,工作坊和全港分享会的主题都会提前公示出来,每所学校根据需求自行选择是否派教师参与。香港教师对于一些实用性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例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小游戏,解决教学难点的小妙招和策略,学具的研发和使用等,侧重于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实际问题。

但是,香港小学教师授课节数太多,且普遍兼教两个或以上学科,更有跨两个或两个以上年级教学,造成专科专教不够完善。申请香港教育局校本支持的学校,一般有几个共性:(1)年轻的教师居多,从业经验较少;(2)专科专任的教师较少,许多课程是由中文、数学、英语教师兼任的。自2005年开始,香港教育局每年都会筛选申请校本支持的学校,再与内地教育部合作,选派内地优秀的学科教师,给予香港中小学专业的校本支持。作为赴港交流协作的内地教师,如何更好地助力香港小学校本教研,提高校本教研的实效,笔者结合自身的实践谈几点看法。

二、校本支持策略建议

1. 观课评课要做到议点和提面结合。

在观课和评课的过程中,经常需要从一个知识点上升到一个知识体系,引导教师们关注知识的内存联系。例如,在点评“三角形面积”时,需要通过一节课联系到平面图形的面积教学,再到这些平面圖形面积计算方法前后的联系,以及教学方法的承接,最后上升到整个“图形与几何”的范畴,把转化的数学思想贯穿到所有的平面图形的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及体积的教学中。因此,议课就要由一个点铺开,谈到整个知识链的教学,再到整个领域,从而真正起到教学指导作用。

2. 集体备课要做到时效和实效结合。

集体备课是校本支持的一项重要工作,主要内容有:(1)一至六年级的教材分析。帮助香港小学数学教师在研读教材时,把准教学目标,制订相应的教学策略,提供可操作的方法。(2)聚焦学生出现的学习困难。对学生的错题进行深入浅出的剖析,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汇集全体教师的智慧,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法。如,学生难以理解分数除法的算理,该怎么办?计量单位的量感如何建立?如何指导学生画平行线和垂直线?集体教研的时间短,要讨论和解决的问题很多,所以大家都是直奔主题。因此,在有限的时间内,忌空泛的理论指导,要讲究时效和实效,争取在大家疑惑和困难处提出有针对性和建设性的建议,从而帮助教师们突破教学上的难点,突出教学的重点,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高效地解决问题。

3. 错题资源要做到分析和解决并重。

香港的数学教师非常关注学生的错题资源,根据出现的这些错题来提出具体的教学指导策略,这是香港教师们喜欢的辅导教学方式。因此,笔者在交流协作期间主持的三次工作坊专题讲座,基本都是圍绕着学生的学习困境而展开。例如,在《测评对比探明起点,实证分析厘定策略》工作坊,通过介绍实证研究的方法,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现状,帮助教师们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分析学生出错的原因,为有效教学策略的制订提供依据。工作坊能有效地引领学校开展教学实证研究,为研究提供了可操作的方法,契合了香港实证研究的精神。

4. 协作教学要做到放手与扶持结合。

协作教学是一种“以老带新”的教学模式,一节课分成两部分进行,前半部分由新教师授课,后半部分留给有经验的教师总结,两者相辅相成。在协作教学的过程中,青年教师可以迅速地发现自身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有经验的教师也可以马上对教学中的失误进行补缺补漏,这既是对青年教师教学的放手,也是及时有效的扶持;既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也可以让学校青年教师快速地成长起来。

5. 示范教学要做到点课和选课结合。

在示范课的选择上可以由指导者自行选择自身有较多思考和研究的课例,同时也要征询需要支持的学校教师们的意见,选择他们最想听和最想解决的课题进行示范教学,真正起到指导和支持的作用。因此,在校本支持的过程中,除了学校点的示范课,笔者还根据自己的思考讲授一些拓展示范课,这些课主要是引导教师们关注学生数学思维和能力的发展,挖掘数学的育人功能,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并落实到课堂教学中,通过点课和选课的结合,全方位地展示教学理念与教学策略。

内地赴港教师除了上示范课以外,在校本支持时还要指导香港青年教师上课。根据不同的协助对象,同样要点课和选课相结合。对于较有经验的教师,一般是点课法,即指定一节课,要求其独立授课,采用“点课+观评+评课”的模式进行教学指导,旨在考察其独立教学的能力。对于较为年轻的教师,一般是选课法,即让其自行选择一节课,再协作教学,采用“选课+协作+评课”的模式进行教学指导,旨在示范如何突破教学的难点和如何更好地处理教学中生成的问题。

三、总结

内地对香港的校本支援计划已经进行十几年了,每年都有不少优秀的内地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前往香港进行校本支援。如何提高校本支援的效果,不仅对香港提高教学质量有意义,对内地校本培训也有启发和借鉴价值。内地师资培训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在培训力度、参训人员的广度上,具有一定的优势;在各级各类教师技能竞赛和省、市、县名师工作室的带动下,也培养了一大批教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如理论学习并未落到实处,有些课题的研究流于形式,教学研讨缺少指导性和针对性等。笔者认为,香港小学这种注重传承、讲究实效的校本研究形式和教育主管部门的有效校本支持策略模式,是值得借鉴的。

(作者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

猜你喜欢

工作坊校本教研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研学农谷 产教研学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红楼梦》(新校本)
《红楼梦》(新校本)
点校本《史记》中的“曆”字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An Analysis of Li’s Prose The Great Goal with Gee’s “the Seven Building Tasks”〔*〕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