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突发事件下中职学校线上教学的组织实施

2020-10-26何语华

江苏教育研究 2020年24期
关键词:任课教师中职班级

何语华

摘要:线上教学是2019年疫情发生之后居家教学的方式。本文阐述了发生公共突发事件后中职学校线上教学组织的几种方式,结合苏州市中职学校师生线上教学调查数据,分析了中职学校线上教学组织与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存在问题,指出加强线上教学组织管理的必要性,进而提出做好总体布局、创新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落实质量管理等改进建议。

关键词:公共突发事件;线上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9094-(2020)07C/08C-0100-04

2020年上半年在全国范围内普遍实施的线上教学,是史无前例、规模空前的,其在短时间内所积累起来的大量经验与教训,将对未来的教育产生很大的影响。当前,虽然全国疫情防控阻击战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但疫情并未完全消除,受多国疫情暴发性流行及可能出现的季节性发作等因素的影响,随时有可能暴发小规模的疫情。一旦在一段时期内不能正常上课,线上教学必须继续发挥它的作用。因此,在后疫情时期仍有必要研究线上教学及其组织实施。

在多数职业学校复课之后,笔者以苏州市职业学校师生为主要对象进行了一次线上教学调查,收到教师卷511份(其中,中专校、五年制高职校占比79.1%,技工院校占比20.9%)、学生卷3616份(其中,中专校、五年制高职校占比92.3%,技工院校占比7.7%)。下面,笔者结合调查数据,简析职业学校线上教学组织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存在问题,阐述加强线上教学组织管理的必要性及改进建议。

一、发生公共突发事件后中职线上教学的组织方式

近年来,在线教育的新模式、新业态、新技术纷纷涌现,可供选择的教学方式变得多了,有直播、录播、点播、学习资源包、在线课程平台、在线课程平台与社交软件组合教学等。选用哪一种教学方式,要视教学对象、教学内容、事件的具体情形及影响、教学实施的条件和保障而定,不可一概而论。调查数据显示,采用直播方式的占比47.6%;让学生观看在线教学平台上的录播课及有关资源,教师适当辅导的占比41.2%;提供课程资源包供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适当辅导的占比8.4%,其他方式占比3.8%。

1.教学对象不同,教学组织实施的方式不同。相比于高校,中职学校有普通中专、对口单招、五年制高职等多种办学类型,有些学校还设有五年制高职专转本教学班。总体而言,中职学生缺乏自主学习习惯,学习的注意力和专注度不高,时间管理意识不强。其中,对口单招学生好于专转本学生,专转本学生好于五年制高职学生,五年制高职学生好于普通中专学生。总的来看,对口单招和专转本学生素质较好,学习的目的性明确,自律性强,适合采用录播、学习资源包、在线课程平台学习或某几种方式组合的教学方式;而普通中专和五年制高职是中职办学的主体,在疫情这样的公共突发卫生事件下,最适合职业学校的教学方式是以直播为主要方式的全媒体线上班级教学。

2.课程类别不同,教学组织实施的方式不同。实验、实训等操作类课程大多不适合采用直播的方式,但可以将操作规程、操作视频、虚拟现实等学习资源提供给学生,也可以将在线课程平台中的学习资源推介给学生,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观看和学习。教师可以通过社交软件、视频会议系统或在线教学平台提出问题,供学生思考、讨论,还可以让学生结成群组交流研讨,强化对操作规程等知识的掌握。而文化基础课和专业理论课除了采用这种方式外,还可以采用直播、录播的方式。直播、录播能够把知识点讲解得更加透彻、易懂。录播可以采用学生自主学习、群组讨论、师生交流的方式进行,而直播是即时性的,必须采用班级授课的方式。

3.课型不同,教学组织实施的方式也不尽相同。如果是新授课,为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每一个知识点,宜通过直播授课;如果是复习课、作业课,可采用其他教学方式。

二、强化中职线上教学组织实施的必要性

1.强化组织实施,是提高教学计划性和教学效能的保障。从教学安排来看,线上教学一般只能针对部分课程展开。为了使教学计划中所有课程的教学任务能在一个较为完整的学期或学年完成,要根据预设的线上教学周,调整专业教学计划,合理确定每门线上课程的周学时及其在线总学时在学期或学年课时中的比例,并与复课后的教学计划相衔接,从而保证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教学任务能够总体完成。

从教学方式来看,教师通过网络(网络教学平台、社交软件或视频会议系统)将教学资源配置给学生(学生也可通过網络自主获得学习资源),师生通过网络进行教学和互动。为使全校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开展,学校应编制线上教学指南,对教学平台的选择、教学资源的配置、教学方法的选用及教学过程的展开等提出原则性要求和指导性意见,促进教学效能提升。据笔者调查,有88.9%的教师反映学校制订了《线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之类的文件(认为其“有很强指导意义的”占比56.6%,“有较强指导意义的”占比42.4%),但也还有11.1%的教师反映“方案指导意义不大”“无方案”或“不清楚”。

2.强化组织实施,是基于学生学习自律性和学习能力的要求。正如前面所说,职业学校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总体不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多数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不强,参与课堂讨论的积极性不高,上课迟到、思想开小车、作业拖延,甚至缺勤等现象时有发生。居家学习没有在校班级学习的氛围,没有课堂规范的束缚及教师的管督,这类现象发生的频率可能更高。据某高职院校汽车工程专业疫情期间线上教学巡查的情况反映,很少有班级考勤能达到100%,很多班级出勤率仅80%左右。虽然这一情况随着班级管理有好转,但全勤的仍较少,迟到学生也较多。[1]据笔者调查,学生自称“从来没有迟到过”的占比67.4%,自称“自始至终都在认真听”的占比49%。这些数据均表明有必要加强线上教学组织管理。

3.强化组织实施,是提高教学产能的重要因素。线上教学成效的大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态度的好坏和教学实施能力的高低。线上教学不仅要抓学生端,也要抓好教师端。据笔者调查,受调查的教师中,反映学校教学管理部门“检查过教师的教案和课件等教学资料”的占比88.7%;教师自称“在教学之前制订了完备的授课方案”的占比77.9%;“提前将在线授课计划发给学生”的占比79.5%;“提前向学生说明在线学习的要求”的占比87.5%;“常态化要求学生预习”的占比66.3%;“布置预习作业”的占比57.9%。学生对教师线上教学“非常满意”的占比57.4%,“比较满意”的占比29.6%。这些数据多数应有提高的空间。

三、改进中职学校线上教学组织实施的几点建议

与常态教学相比,线上教学相关方多通过网络或移动终端联络组织实施教学活动。把分散的各个点位有效地联接起来,下好“一盘棋”,是线上教学组织实施的关键。

1.做好总体布局。2020年疫情期间,有些学校在线教学准备不足,有关方面动员不够,导致前期教学效果不佳,花了好长时间才步上了正轨。因此,在实施在线教学前,要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结合学生和课程的情况,进行科学设计和整体规划。

学校制订的《线上教学工作实施方案》,不仅要对平台选用和资源配置提出要求,还要就教学组织实施提出意见,把教务处、督导室、系部、教研室、任课教师、班主任、学生、家长等相关方组织起来,构建一个点位互通、立体交叉的组织管理体系(如图1),实行刚性管理。教务处制订和发布具体方案(在与系部商讨的基础上);系部根据专业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和课表;教研室安排任课教师、检查教师的授课方案;系部对班主任的工作提出要求;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学生、家长之间建立沟通机制;教务处、系部、督导室安排好线上教学检查、督导,并建立畅通的反馈机制。有了这样一个多方位、多层次的组织管理,线上教学才有可能顺利开展并取得成效。

2.创新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相对于常态教学,线上教学也有一些不足。常态教学中,教学活动是在教室、实训室等封闭的实体空间开展的,而线上教学是在开放的虚拟空间中进行的,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学生和学习资源之间均需通过网络和终端设备的中介才能发生联系(如图2)。[2]由于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缺少面对面的交流,线上教学的课堂学习氛围不足,教师也难以把控学生的听课纪律。教师选用的线上教学工具,有些并非针对在线班级授课设计,缺乏良好的课堂交互功能,教学中的满堂灌现象还比较多。据笔者调查,学生反映“以教师讲为主”的占比90.2%,“以自学为主”的占比9.8%。教师、学生反映“经常互动”的比例分别是43.6%、52.9%,认为“采用网络平台授课,不如现场教学交流方便”的比例分别是78.3%、72.9%。要改变这样的局面,教师就得创新线上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增强师生互动和生生交流,营造线上课堂学习氛围。

首先,要树立“线上班级”意识,强化线上班级管理。虽然任课教师和学生都分散在各个点位,但要有班级组织的概念,加强线上班级管理。班主任可通过社交软件或网络办公平台建立任课教师和班级两个群组。通过任课教师群组,告知班级线上教学动员情况,商讨线上班级管理和教学组织等事宜;与任课教师保持经常联系,了解学生学习表现,协调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班级群组,制订线上班级管理公约和学习小组公约;要求学生按照学校作息时间起居,坚持早起打卡,还原学校生活节奏,避免“晚不睡,早不起,天天抱手机”的状态;充分发挥班团干部的作用,建立班团干部线上轮值制,并保持经常联系,了解线上教学情况;鼓励、督促学生认真听课、完成作业,积极参与线上互动和小组活动。

其次,要树立“线上课堂”意识,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任课教师要明确线上考勤制度、课堂规约,加强虚拟课堂管理。根据学生情况,组建线上学习小组,突出自主管理、合作学习,以网络协同学习规避居家单一个体学习容易出现的问题。[3]据笔者调查,线上教学期间“常态化开展分组学习”的占比19%,“有过分组学习”的占比29.8%,“觉得麻烦或效果不好而未组织”的占比51.2%。这表明,教师通过建设学习群组,促进协作学习,营造教学氛围的意识还不强。教师要重视每堂课的导学案设计,从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作业及拓展三个环节设计学习任务,配置学习资源,加强过程管控。学习任务的设计,要体现内容精要、线索清晰、贴近生活、注重体验的原则,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构建与线上教学相适应的课程学习评价方案,从考勤、日常学习、测评三个维度,按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原则,综合评价学生线上学习的成效。对学生日常学习的评价中,预习侧重评价自主学习、小组讨论的情况,课堂侧重评价线上互动、展示交流的情况,课后侧重评价作业质量和学习分享的情况。适当增加小组合作学习成效在每个环节评价中的比重,增强学生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意识。

最后,要树立“线上学风”意识,营造线上学习文化。班主任要善于在群组中创造轻松愉快的对话氛围,增加情感交流,营造平等、友好、积极向上的线上班级文化。任课教师要加强学习小组建设,选择学习组长,让组内成员一起想组名、起口号,定目标,增强小组凝聚力;引导组内学生交流协作,互帮互助,培养团队精神;引导组间学生彼此挑战,互相竞争,激发学习热情。教师要避免满堂灌的方式,善于运用头脑风暴、讨论、竞答、演示、投票等手段,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并通过即时评价,引导学生形成乐于交流讨论的氛围。此外,还要做好课后的线上辅导,既要有一对多的共性解答,又要有一对一的个性辅导,多一些主动,多一些关怀,弥补线上教学情感交流不足的短板。

3.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线上教学成效的高低,与教师运用网络教学平台和交互软件实施教学的能力高低相关。据笔者调查,教师选用的网络平台的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超星平台(76.1%)、腾讯QQ(65.2%)、腾讯会议(13.1%)、其他(11.6%)、企业微信(10.7%)、微信群(5.1%)、微信直播(2.4%)、云班课(1%)。不少教师采用多种平台的组合开展教学。要尽可能选择交互功能强的教学平台,能够熟练使用平台工具,充分发挥平台的交互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加强信息化教学能力培训,鼓励教师加强学习,任课教师尽可能选用统一的、主流的教学平台,避免让学生去适应多个平台,总在不同平台之间切換。

4.落实质量管理。教学管理部门要制订线上教学规范、线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线上教学检查制度。要检查教师的在线授课计划、教学案、教学进度,检查教师备课、授课、课后作业与辅导等情况,根据线上教学质量评价标准进行评价并及时反馈意见。督导部门也要开展线上教学督导活动,针对督导中发现的问题,提出诊断与改进的意见,促进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在线教学组织实施进展情况[EB/OL].(2020-03-07)[2002-07-20].http://qcgc.jscst.edu.cn/ca/f6/c499a51958/page.htm.

[2] 王竹立.后疫情时代,教育应如何转型?[J].电化教育,2020(4).

[3] 魏传国.“线上班级学习”课程的组织与创新[J].基础教育课程,2020(4).

责任编辑:陈向阳

猜你喜欢

任课教师中职班级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班级“无课日”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
中职数学作业批改中的问题及对策
班主任要做好任课教师的推介工作
要善于树立任课教师的威信
联手经营 形成合力
班级管理中任课教师的积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