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唱练耳教学优化策略研究

2020-10-26李坤

新闻爱好者 2020年9期
关键词:札记著作教学研究

李坤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艺术整体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具有自身独特的艺术体系和一脉相承的发展脉络,在繁荣群众文化生活、彰显时代精神等诸多层面上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义。音乐教学是实现音乐艺术当代传承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切实发挥实践层面上音乐艺术社会功能的重要前提,如何优化音乐教学模式、提高音乐教学水平是一个永恒的社会命题,差异化的研究主体紧密围绕这一特定命题进行了长期的探究,取得了较为丰硕的研究成果,在一定意义上构成了当前我们持续强化音乐艺术教学的坚实基础。通过相应的平台检索可以发现,就音乐艺术教学这一命题,学界给予了高度关注和长期探究,不同的研究主体立足高校音乐教学、幼儿音乐教学及社会音乐教学等差异化主题,从民族传统音乐元素在教学体系中的有机融入、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的引入等命题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提供了具有一定实际指导意义的意见和建议,其中《武安傩戏在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以武安固义小学为例》(郭波艳,河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2020年)、《乐趣中学习,玩乐中吸收——幼儿音乐教育活动游戏化策略研究》(李长生,《北方音乐》,2020年第9期)等专题研究成果值得高度重视。而就目前我国学术界在音乐教学这一宏观性命题上的研究成果而言,《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一书特色明显,是一本值得特别注意的研究成果,在音乐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诸多层面上给读者带来很多启示。

《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一书是2018年5月由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在全国出版发行的研究性著作,全书紧密围绕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教学这一特定命题,从视唱练耳教学基本理念、教育教学方法及教学评价机制等系列层面上进行了相应的阐述和探讨,是一本集作者多年主题研究与实践教学经验于一体的理论著作,具体涉及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诸多核心命题,内容安排上是十分丰富的。《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一书的作者是郑敏老师,作为西安音乐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郑敏老师长期致力于高校音乐教育的主题研究和实践教学,特别是对视唱练耳教学这一命题情有独钟,20世纪50年代曾在苏联学者瓦西里·巴拉晓夫执教的视唱练耳教师专家班进行较为系统的学习,是新中国成立后培養的第一批视唱练耳教师,此后郑敏老师一致致力于相应的主题研究和实践探索,在视唱练耳教学这一宏观性命题研究上取得了令学术界瞩目的成绩,培养了一批高质量的学生,同时出版了诸如《现代音乐视唱教程》《首调单声部视唱教程》(上下册)等理论著作,是目前学术界重量级的学者之一,在推动高校音乐教学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非同小可的作用,而《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一书是郑敏老师目前主题研究生涯内最为重要的成果之一,凝聚了作者多年的研究心血,集中展现了作者在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的持续思考结果,对提高高等艺术院校视唱练耳教学效率提供了值得参考的意见,是目前国内学术界最具有影响力的专著之一,其学术价值可见一斑。

众所周知,视唱练耳教学是音乐教学领域内的重要内容,其任务主要是锻炼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和音乐记忆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快速读谱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准确把握音准、节奏等内容,为以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因此视唱练耳教学作为高校音乐教育教学整体体系中的关键性环节之一,直接关系着学生个体的音乐学习历程,在培育学生音乐素养、锻炼学生音乐技能等层面上发挥着重要作用,历来受到学界的高度重视,相应主题的研究成果层出不穷,如《乐理与视唱练耳》(赵玮、彭木木,上海音乐出版社2005年版)一书紧密围绕乐理和视听练耳两大主题,富有针对性地阐述了相应的音乐乐理知识,同时重点从编配民间舞蹈音乐视唱、编配芭蕾舞蹈音乐视唱等层面上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而《辽宁省两所高等院校(艺术类)视唱练耳课程与教学调查研究》(李博扬,沈阳师范大学研究生论文,2019年)一文则以具体高校的视唱练耳教学课程为中心,深刻剖析了当前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了具有实际指导价值的优化策略。可以看到,就高校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教学这一特定命题而言,学术界的研究成果是较为丰富的,而这一定意义上意味着进行系统主题研究所要面临的挑战,郑敏老师的《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在既有的主题研究成果基础上对视唱练耳教育这一命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既很好地吸收了多元化主题研究成果的有益元素,同时也在此基础上进行了重要的优化与创新,著作中简明扼要地介绍了视唱练耳过程中的一些常识性技巧,对于初学者而言具有重要的学习意义和参考价值,同时也就视唱练耳过程中较为普遍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性的剖析和诊治,提出了作者自己的意见和建议,同时作者也有针对性地介绍了视唱练耳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要领和技巧,整体叙述是系统而富有针对性的,整体上而言是一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

《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一书是一本理论研究范畴的著作,全书旨在对视唱练耳教学这一宏观性命题做深刻的理论研究,内容整体上具有很强的学术性和学理性,这是著作与其他研究性成果的相同点,但《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一书的作者选择以札记的这一特殊形式将其专题研究成果呈现在读者面前,这是著作本身比较独到的地方。《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一书中录入的十四篇文章在立意、文体及语言特点等方面是相对独立的,全书没有一个统一的内部结构设计,也没有一个统一的叙述方式,每一篇文章都以独立的姿态出现在著作中,如《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一书中有《用音乐中的“繁-简”辩证关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这样学理性较强的文章,也有诸如《杂感几则》《感悟》等多篇随笔性质的文章,这些文章的表述方式更为随意,但文章关注的命题是深刻的,在看似随意的叙述中同样可以引导读者进行思考,并给读者以特定的启发,而且这种启发也许比专题论文更为深刻,这样的安排一方面使得著作本身显得“亲民”,有利于吸引更为广泛意义上的读者群体,扩大著作本身的影响范围;另一方面也可以更为多元化地呈现和表达作者的观点,可以更为广泛地呈现作者在视唱练耳教学这一主题层面上的思考和经验,叙述内容涉及命题的方方面面,而不受文体、著作内部结构等因素的无形限制,这是《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一书中札记这一著作形式的意义所在。

从《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一书的目录可以看到,全书共选摘了郑敏老师近年来在视唱练耳教学方面的十四篇专题文章,这些文章中的一部分之前在报纸杂志上发表过,每一篇文章的叙述主题和语言特点是相对独立的,但都凝聚着作者在视唱练耳教学这一宏观性命题上的独到见解,都可以看到作者的智慧火花,深刻剖析《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一书的内部结构对理解和把握作品具有重要的价值。可以看到,《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一书的第一篇文章为《视唱练耳是怎样的一门课程》,而作者将其安排在著作的开篇位置,一定意义上与文章的叙述主题有很大的关系,这篇文章旨在向读者介绍视唱练耳教学的教学定位、培养目标等基础性命题,有利于读者深刻理解和把握音乐教学中视唱练耳教学的内涵,这实际上是深入探究视唱练耳教学这一特定主题的前提和基础,为后续的叙述做一定的铺垫;《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一文是《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一书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篇目,这篇文章系统阐述了视唱练耳教学过程中的两个具体教学方法,即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文章紧密圍绕固定唱名法和首调唱名法的背景、操作策略及注意事项等命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为优化视唱练耳教学提供了具有一定参考意义的优化改革策略,可以在此基础上做更为深入的主题探究,值得相关主体的高度重视;《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一文重点论述了视唱练耳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这一永恒命题,作者在这部分论述中依托具体的教学案例,剖析了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科教师应该发挥的作用,对学生训练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的焦点进行了高屋建瓴的阐述,这篇文章对视唱练耳专职教师的启发意义实际上更大,一定意义上将引导学科教师思考自身在整体教育教学体系中的角色定位和功能最大化问题;而《关于视唱教材的编写和使用》一文则是对视唱练耳教材建设主题上的思考,教材编写需要注意的问题以及使用者的策略是作者的关注焦点;就本质层面而言,视唱练耳教学需要处理的是技术层面上的诸多命题,诸如音准与节奏的把握等命题都是视唱练耳教学中不可回避的内容,因此《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一书中的大部分文章都聚焦于此,如其中的《视唱的教与学》《浅析听写》《关于节奏》以及《通过对比找出正确答案》《视唱练耳与乐理》等文章都是这一范畴内的,特别是其中的《视唱练耳基础技能训练中的音乐表现功能》《用音乐中的“繁-简”辩证关系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两篇文章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需要读者特别重视,可以看到这一范畴内的文章紧密围绕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语境下的视唱练耳教学这一宏观性命题,立足视唱练耳教学中的音准等核心内容,系统地阐述了教学过程中的相应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除此以外,《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一书中也引入了几篇具有随笔性质的文章。

《视唱练耳教学研究札记》一书是一本具有重要学术价值的著作,全书形式新颖、结构合理,有深刻的理论剖析,同时又有具体的案例阐述,既是一本初学者的入门书籍,同样也是相关主体重要的研究参考著作。

猜你喜欢

札记著作教学研究
柴文华著作系列
赵轶峰著作系列
护理札记
杨大春著作系列
李帆著作系列
韶关札记
叩问 轻重——《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阅读札记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旅日札记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