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与脓肿切开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疗效

2020-10-26冯杰鑫

医疗装备 2020年19期
关键词:脓腔哺乳期哺乳

冯杰鑫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漳州市医院 (福建漳州 363000)

乳腺脓肿为哺乳期高发疾病,多由于乳汁淤积、细菌感染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乳房压痛、发热及红肿,若未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诱发腋窝腺体疾病、锁骨上淋巴结肿大等,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脓肿切开引流作为既往治疗乳腺脓肿患者的常用术式,能够清除脓肿,但创伤大、术后瘢痕明显且易诱发乳漏等并发症[1-2]。近年来,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在临床上逐渐得到推广,其具有创伤小、患者术后疼痛轻微的特点,且能够减轻对乳房外形的破坏[3]。本研究旨在比较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与脓肿切开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试验组年龄22~38岁,平均(29.74±2.06)岁;脓肿直径2.00~9.50 cm,平均(4.23±0.71)cm;产后时间20~126 d,平均(67.51±4.36)d;脓肿位置,右侧20例、左侧22例。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29.70±2.11)岁;脓肿直径2.00~9.60 cm,平均(4.28±0.67)cm;产后时间20~128 d,平均(67.56±4.42)d;脓肿位置,右侧18例、左侧24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

纳入标准:经影像学及病理检查确诊为乳腺脓肿,且患者处于哺乳期;均为首次发病;精神状态良好;已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存在手术禁忌证的患者;近7 d 内接受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合并严重原发性疾病的患者;脓肿出现破溃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实施脓肿切开引流治疗:行静脉麻醉,对于脓肿处于乳晕部位的患者,沿乳晕做弧形切口,处于乳房深部乳腺后的患者,做乳腺下缘弧形切口,处于乳房实质内的患者,做放射状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钝性分离进入脓腔,并依据脓腔大小对切口实施扩大处理,待脓液吸净后,探查脓腔并打开分隔,清除坏死组织,清洗脓腔并用凡士林纱条填塞,然后采用灭菌纱布覆盖切口,并依据创面及渗出情况换药,1~3次/d。

试验组实施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治疗:行静脉麻醉,对于脓肿位于乳晕上方腺体内的患者,于乳晕旁做弧形切口,处于乳腺后间隙或乳晕下方腺体内的患者,于乳房下缘皱襞部位做弧形切口;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至脓肿所在区域,待脓液吸净后,探查脓腔,打开分隔,清除坏死组织,冲洗腹腔,然后向脓腔中置入硅胶管、双套管,缝合切口,固定引流管;术后行持续负压引流,采用0.9%氯化钠注射液经硅胶管每日持续清洗脓腔,若脓液黏稠存在凝块,则将糜蛋白酶加入冲洗液中,待引流量<20 ml/d且引出液清凉后拆除引流装置。

1.3 临床评价

(1)围手术期指标: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及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术后3 d 评估,分值0~10分,评分与疼痛程度成正相关[4])。(2)并发症: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切口感染、乳漏、感觉障碍及局部湿疹等并发症发生情况。(3)复发及继续哺乳:术后随访3个月,统计两组复发及继续哺乳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x-±s 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试验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瘢痕长度均短于对照组,VAS 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表1 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注:VAS 为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 评分(分)对照组 42 46.91±7.25 12.26±4.81 3.64±0.75 3.14±0.92试验组 42 33.68±5.13 9.31±2.07 0.73±0.29 1.98±0.57 t 9.654 3.651 23.453 6.946 P 0.000 0.001 0.000 0.000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切口愈合时间(d)瘢痕长度(cm)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2.3 两组复发及继续哺乳情况比较

试验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继续哺乳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复发及继续哺乳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乳腺脓肿好发于初产哺乳期女性,初产妇因哺乳经验不足,喂奶不当而导致乳汁淤积、乳腺管堵塞、病菌侵入及繁殖的风险增加,诱发乳腺急性感染。随着病情进展,感染部位出现局部脓肿,即脓肿形成[5]。目前,清除坏死组织、排脓减压并促使肉芽组织生长愈合为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的重点。

脓肿切开引流术中切开脓肿引流,能够清除脓液,但由于切口大,导致患者术后疼痛及瘢痕明显、切口愈合时间延长、感染风险增加,进而导致母乳喂养困难。由于该术式属于被动引流,引流效果无法保障,易导致脓肿消退时间延长,诱发局部湿疹等并发症[6]。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手术切口小,利于切口恢复、减轻患者疼痛、降低致病菌再次入侵风险[7]。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及瘢痕长度均短于对照组,VAS 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继续哺乳率高于对照组,表明采用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手术耗时短且切口小,能够缓解患者疼痛,促进切口愈合,提高乳房美观度,减少并发症及复发,提升继续哺乳率。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有利于降低对乳腺管及乳房腺叶的损伤,加快正常泌乳功能恢复;其作为主动引流,能够完全引流脓腔内残余的脓液及坏死组织,及时排出渗出液[8];术后持续清洗,能够有效控制感染,加快创面愈合,且切口愈合后乳房上遗留瘢痕小,能够保持乳房外形美观性,同时有利于保障整个创面处于全密封状态,缩短残腔闭合时间,加快新生肉芽生长,进而促进疾病恢复。

综上所述,采用微小切口置管负压引流治疗哺乳期乳腺脓肿患者,创伤小、疼痛轻、美容效果好,且能够加快康复进程,降低疾病复发率及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继续哺乳率,可作为优选方法。

猜你喜欢

脓腔哺乳期哺乳
会哺乳的树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要点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康复新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颜面部软组织多间隙感染脓腔破溃愈合1 例
介入治疗食管瘘合并纵隔脓肿
平躺,一个错误的哺乳姿势
哺乳期乳腺炎必须用抗生素吗
哺乳期乳房也有脾气
食道癌术后吻合口瘘的介入置管的保守治疗效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