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明”基地为滑县贫困户带来光明

2020-10-23于艳彬

农村农业农民·A版 2020年10期
关键词:滑县牛舍刘洋

于艳彬

在河南省滑县东南部35公里的万古镇,有一座万头奶牛养殖基地,日产鲜奶195吨,年产值2.67亿元,是河南省最大的单体生态示范奶牛养殖场。它不仅实行现代化管理模式,还吸纳贫困劳动力就业,带动了当地大批群众脱贫致富。

近日,笔者来到位于滑县万古镇武莊村的滑县光明生态示范奶牛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光明”基地)进行实地走访。

标准化的厂房,整洁有序的办公环境,严格的检查、消毒、登记程序,怎么看也不像是村里的养殖场。

“赶牛、上线、降温、产奶、下线。”在生产车间,46岁的技术工武艳鸽正在熟练地操作着机械。她主要负责将4个牛舍的4000多头奶牛赶上自动式挤奶转盘,并对牛舍进行防暑降温。

如果不是随行人员介绍,很难相信她曾经是贫困户。

在工作间隙,她向笔者聊起了她的故事。“俺爱人常年患有胃病,公公婆婆身体也不好,孩子正在上初中,生活非常困难,2016年俺就被确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了。”武艳鸽介绍,乡镇干部了解到她的情况后,给她申请了大病保险、雨露计划等各项扶贫帮扶项目。2018年,村干部又介绍她来奶牛场上班,从此有了稳定收入。

“‘光明基地给俺家生活带来光明,我每月有4000元的收入,基地还为我们缴纳各种保险,一日三餐全免费!”武艳鸽感慨,在家门口上班,她非常满足。她还鼓励爱人打工挣钱,现在夫妻两人每月收入8000多元。2019年,武艳鸽成功脱贫,不但还清家中所有债务,修缮了房屋,还添置了一辆小轿车。

在基地,有50多名像武艳鸽这样的贫困户或家属,人数占企业在岗员工的1/4。

基地经理刘洋告诉笔者,基地除了安排贫困户就业、收购贫困户青储饲料,还流转了189户贫困户503亩土地,流转价格每亩1200元左右。此外,还专门拿出300亩土地,无偿用于特色农业种植,将所产生的经济效益无偿提供给当地的贫困户,以帮助他们实现脱贫致富。

通过流转和捐赠土地效益增加贫困户收入,这得益于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万古镇现有未脱贫户98户、244人。该镇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多渠道增收致富途径。“我们通过招商引资,促进企业落地生根,增加群众务工渠道;依托农民种植合作社,开展土地流转,增加贫困户收入;通过发展特色种植、农业深加工和订单农业,让贫困群众由‘就业向‘创业转变,由‘务工向‘合伙人转变。”万古镇副镇长张林朋说,今年4月,镇里还专门出台相关文件,协调企业建立专项资金和临时救助机制,助力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

“在这几年里,我目睹了滑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措施、力度和成效,这让我们非常钦佩。下一步,我们也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助力全县的脱贫攻坚工作。”刘洋向笔者吐露道。

安阳市委常委、滑县县委书记董良鸿表示:“滑县把产业和特色农业作为发展之基、增收之源,建立了产业项目与贫困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县有龙头企业带贫、乡有产业园区扶贫、村有就业基地帮贫、户有致富门路脱贫,不断培育壮大扶贫内生动力,确保贫困户持续增收、稳定脱贫。”

猜你喜欢

滑县牛舍刘洋
PD-1抑制剂联合仑伐替尼治疗晚期肝癌的疗效分析
基于PLC的牛舍无线智能环境监控系统
刘洋作品
滑县120急救中心集体献血忙
滑县“健康中原疾控行”活动有声有色
滑县“健康中原疾控行”活动有声有色
滑县表彰“最美邮递员”
一人分饰三角
家庭小规模肉牛舍建造
肉牛舍的环境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