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工匠心”缔造“建筑心”
——记北京住总集团安装公司总工程师吕莉

2020-10-23

工会博览 2020年27期
关键词:机电工匠管线

顺着工地爬梯,她一口气能爬上30米高空;介绍起国家速滑馆核心设备安装阶段的基本情况和亮点特色,她是如数家珍,娓娓道来。奥运工程标准高、难度大,但她身上始终透露着坚韧和执着。这位讲话干脆利落,走路脚下生风的“女汉子”,就是北京住总集团安装公司总工程师、国家速滑馆项目机电安装负责人吕莉。

三十载风雨无阻,只为心中一份完美答卷

1989年,22岁的北京姑娘吕莉以优异成绩从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毕业。一天晚饭后,她和父母在光华路附近散步,抬头望见一栋大楼上“北京市住宅建设总公司”,蓝色招牌格外醒目。父母半开玩笑地对她说:“原来咱家门口就有一个大国企。这多方便呀,你以后就在这儿上班吧!”

谁曾想,父母一句玩笑话,吕莉便自此踏进住总的大门,在建筑机电安装的岗位上,一干就是30年。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经济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迅速崛起,首都人民的“住房难”问题成为摆在政府面前的一个难题。北京住总集团前身——北京住宅建设总公司肩负着政府的重托和人民的希望应运而生。如何把寒窗苦读学来的知识用在工作中,为人民造福,为企业争光,成了吕莉30年未改的初心。

刚进入安装公司,吕莉从技术员做起,机关楼、办公室里几乎看不到她的身影。原来,她是跟着机电安装师傅们穿梭在钢筋水泥、冬冷夏热的工地上。吕莉说:“我们知道的都是书本上的规范,真正的实操还要向工人师傅们学,要在现场多看、多问才能学到真东西。”面对建筑行业的艰苦,她从不认为自己的女性身份有什么特别,有时钻研技术忙到深夜,工地办公室的沙发上她合衣便睡,第二天依旧抄起安全帽,怀揣图纸奔波在施工现场。

“当初没想过是你,可后来选择了你,我就再也没想离开过。”从1990年北京亚运会康乐宫、北京剧院、运动员餐厅等工程的建设,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击馆、曲棍球射箭场馆,再到2009年新中国成立60周年庆典的供电保障工程,每一个施工现场都洒满了吕莉辛勤的汗水。多年的现场实践经验、机电工程项目管理经验以及公司技术质量系统管理经验,使她的技术能力、管理能力得到了长足进步,身后一座座令人驻足仰望的建筑,是她斐然成绩的见证。

30年间,吕莉先后荣获了北京市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华夏建设科学技术奖、中国安装协会成立30年优秀科技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还参与编写了国家一、二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以及《北京市安装工程优质奖评选办法》 《北京市安装工程优质奖工程质量评审标准》《北京住总集团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规范》等专业标准的制定。她既是中国安装协会“中国安装工程优质奖”“国家优质工程奖”现场复查专家,还是北京市暖通专业中高级职称评审专家、评标专家。她为自己的初心呈上一份完美的答卷。

心存敬畏,“守破离”筑造百年工程

在采访吕莉时,她不下10次提到住总工匠和专业人才的培养问题。她说:“现在住总还有一批有经验、有热情的老师傅们,他们是住总机电安装方面的工匠,是施工中的技术骨干力量。我们必须要做好“导师带徒”,带出一批新人。”

吕莉对培养工匠人才的重视,恰是源自于对这份工作的敬畏。对她来说,“工程不分大小”“每一项工程都是百年大计,每一个环节都是生命接力”。她始终秉承一个工匠的责任与良心,从一颗螺丝钉抓起,从一根风管做起,真正铸造百年工程、千年丰碑,实现人民的乐享安居。

2015年,吕莉牵头负责的北京葛洲坝大厦通风空调工程荣获国家优质工程奖、北京市安装优质奖。当时,为了克服该工程工期相对较短、现场施工作业面复杂、系统调试难度大、与精装修配合标准要求高等难点,她以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达标评级为抓手,成立“工程专业技术管理组”,坚持超前谋划、系统控制、主动作为、规范管理,全面梳理安全生产管理各个环节,查找不足,落实整改,实现工程建设“管理一流、质量一流”。同时,项目通过从VAV变风量系统安装、独立内呼吸式幕墙风机系统的安装、综合管线排布与实施、冷站设备管线优化改进及设备基础优化改进等关键点着手进行深化设计及技术改进。这些举措不仅得到了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及设计单位的高度认可,亦为工程后期的运行调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17年,吕莉又被集团委以重任,出任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A3、A4人大政协办公楼工程机电项目经理。面对日益发展、更为先进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公建,项目团队深入拓展BIM应用技术,实现了场地布置集成化、施工三维模拟化、装饰效果可视化、管线安装排布综合化,解决了机电系统复杂、设备、管线数量多,管线综合布置难度大诸多问题。同年7月,她凭借辛勤的付出和努力,获得“北京城市副中心季度创新工匠”荣誉称号。

吕莉用她经手过的每一项工程,生动诠释了“守破离”的含义:守,以理想为基,久久为功、不改初衷方能臻于至善;破,以思考为器,勤学而善思才能“芳林新叶催陈叶”;离,以创新为核,有非同寻常的构想,才能“人无我有,人有我强”。

胸怀祖国,情系人民,紧要时刻,彰显匠心。

在国家速滑馆项目地下一、二层主环廊,密集却整齐美观地排布着机电各专业主管线,其中包括两层通风空调风管4200平方米、空调水管近2000米、给排水供热管道近4000米、电气桥槽盒和智能建筑槽盒6000米,光是主环廊综合支吊架就有713副……由于国家速滑馆是不规则椭圆形结构,这些机电管线都要沿着不规则弧形环廊进行安装,管线角度不断发生变化。为此,项目部一律采用专用机械对桥架和管道进行定制,使得同一位置的各管线弧度达到惊人的一致,充分展现管线的韵律美感。

这已经是吕莉亲自参与负责的第二项奥运工程,早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曲棍球射箭场馆建设时,她就与“国字号”工程结缘了。“和2008年相比,2022年冬奥会场馆的最大特点就是更高、更新的智能化程度,而智慧场馆概念的落地,就是靠机电安装工程来实现的。”在速滑馆33米高的屋面,吕莉边走边介绍,“我们现在看到的是屋面空调通风管道安装。”记者随吕工看到了住总工匠们教科书般的施工,也更像一次艺术品的创作——施工工艺精细,整体协调美观,一管一件、一钉一线的精耕细作成就了这一场机电安装美学的视觉盛宴。

2020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大年三十晚上,吕莉接到了公司紧急通知,要求全体管理人员和施工人员“等候通知、随时出发”参与到小汤山医院改扩建工程中去。

虽然国家速滑馆建设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吕莉的心还是被严峻的新冠肺炎疫情形势紧紧牵动。为了平衡两边的任务,她在完成速滑馆项目相关工作的同时,挤出时间前往小汤山医院改扩建工程建设现场,通宵达旦地与项目人员开会研讨、提出设计方案优化建议,为施工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帮助项目解决技术难题,为项目圆满完成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

小汤山的任务完成后,吕莉又马不停蹄返回国家速滑馆,为国家速滑馆项目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做好充足准备。自疫情发生以来,全项目部员工在她的带领下团结一致、攻坚克难、努力争先,尽最大力量把疫情的影响降到最低,全力确保国家速滑馆工程建设取得全面胜利。目前,国家速滑馆已经进入各专业施工收尾阶段,机电工程方面正在进行电缆敷设、部分线槽修理、功能性房间收尾工作以及配合装饰进行吊顶内各专业施工。

匠心之道,看似无着处,实则可循迹。虽已年逾半百,但吕莉仍在追求真知的道路上不断拼搏。她将机电实体的精工细作视为建筑与人的深刻互动,赋予建筑动态的韵律与美感,以一颗永不褪色的工匠之心为首都铸就多个百年工程。

猜你喜欢

机电工匠管线
90后大工匠
工匠风采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工匠神形
高级别管线钢X80的生产实践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浅谈通信管线工程建设
工匠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