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尿酸血症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动脉硬化影响分析

2020-10-22曾朝东陈丽清林嘉隆梁思宇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高尿酸血症冠脉

曾朝东 邹 蓉 陈丽清 林嘉隆 梁思宇

广州市增城区人民医院心内科,广东广州 511300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侵袭,继发完全或不完全闭塞性血栓,从而形成的一组临床综合征[1]。ACS包括急性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急性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对患者生命安全构成重大威胁[2]。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影响因素很多,其中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是能影响ACS预后的重大因素之一[3]。因此,就ACS患者而言,掌握其动脉硬化情况,对于ACS治疗和保障患者生命健康都具有重要意义。高尿酸血症,是能影响动脉健康状况的一类代谢疾病。为探讨高尿酸血症对ACS患者动脉硬化的影响,本研究选取本院收治的ACS患者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2月~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27例,依据是否患有高尿酸血症,将患者分为实验组(n=112)和对照组(n=115)。纳入标准:入组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ACS指南中关于ACS的诊断标准;既往有缺血性胸痛病史;患者有ST段压低或短暂抬高、T波倒置等冠心病心电图改变的客观指标;ACS包括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及不稳定型心绞痛;入组者均无痛风史及家族史;无肿瘤病史。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既往接受PCI、CABG术治疗,或已形成冠状动脉侧支循环者;心源性休克者;肝肾功能严重不全者;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凝血功能障碍者;抗凝、抗血小板等药物禁忌证者;中途转院或拒绝参与本研究者。实验组男60例,女52例,年龄62~78岁,平均(70.7±4.2)岁,急性心肌梗死(包括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45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7例;对照组男61例,女54例,年龄63~78岁,平均(71.2±4.3)岁,急性心肌梗死(包括ST段抬高和非ST段抬高)4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6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ACS类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

1.2.1 血脂检查 清晨空腹采集5mL静脉血,使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美国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患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指标[4]。

1.2.2 baPWV和ABI检测 使用全自动动脉硬化检测仪(日本:欧姆龙动脉硬化检测仪),患者取平卧位,静躺10min后于双上臂及双下肢踝部绑四肢血压袖带,将双上肢袖带上的气囊对准肱动脉,双下肢内侧对准踝部下肢的袖带气囊,采集体检者数据2次,取第2次结果的双侧高值为baPWV值,双侧低值为ABI值[5]。

1.2.3 冠脉造影检查 均行急诊或择期冠状造影,由取得国家规范化介入培训资格,经验丰富术者判断两组患者的冠脉病变支数和狭窄程度[6]。

1.2.4 颈动脉彩超检查 在患者的左右颈总动脉的远端近分叉部1cm处后壁,进行IMT测量,取双侧平均值[7]。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ABI值、baPWV值、IMT和冠脉病变支数,收集两组的血脂(TC、LDL-C、HDL-C)数据,同时对两组的冠脉狭窄程度进行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分级,Ⅰ级病变:管腔面积缩小1%~25%;Ⅱ级病变:管腔面积缩小26%~50%;Ⅲ级病变:管腔面积缩小51%~75%;Ⅳ级病变:管腔面积缩小76%~100%。1支或1支以上主要冠状动脉(指左冠状动脉主干,前降支,回旋支,右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达到Ⅲ级,诊断为冠心病[7]。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动脉硬化检测指标及冠脉狭窄程度分级比较

实验组的ABI、baPWV、IMT明显高于对照组,冠脉病变支数明显多于对照组,见表1;冠脉狭窄程度分级中,实验组Ⅰ级12例、Ⅱ级25例、Ⅲ级35例、Ⅳ级40例,对照组Ⅰ级30例、Ⅱ级45例、Ⅲ级30例、Ⅳ级10例,两组分级情况有明显差异,见表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动脉硬化检测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动脉硬化检测指标比较(±s)

组别 ABI(cm/s) baPWV(cm/s) 冠脉病变支数 IMT(mm) 实验组(n=112) 1.17±0.10 1540.18±152.44 1.72±0.25 1.22±0.12对照组(n=115) 1.05±0.08 1200.34±112.17 1.22±0.14 0.98±0.10 t 9.997 19.166 18.654 16.387 P<0.001 <0.001 <0.001 <0.001

表2 两组患者冠脉狭窄程度分级比较

2.2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

实验组的TC、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表3 两组患者血脂水平比较(±s,mmol/L)

组别 TC HDL-C LDL-C实验组(n=112) 5.12±0.64 1.21±0.12 3.01±0.42对照组(n=115) 4.62±0.60 1.30±0.15 2.70±0.37 t 6.074 4.984 5.905 P<0.05 <0.05 <0.05

3 讨论

高尿酸血症(HUA),是指在正常嘌呤饮食状态下,男性非同日两次空腹血尿酸水平>420μmol/L,女性>360μmol/L[8]。HUA是人体嘌呤代谢紊乱,导致体内尿酸增多最终形成的一类病症,进一步发展会引起痛风。而在动脉硬化过程中,高尿酸血症损害血管的具体机制是:(1)可溶性尿酸直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又可通过加强单核细胞作用,间接引起血管皮细胞损伤,使其释放相关炎症介质,并诱导单核巨噬细胞粘附,进一步诱发炎症反应,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9]。(2)尿酸盐结晶析出沉积于血管壁,引起局部炎症,直接造成内皮细胞损伤,使其形态发生改变,并诱发内皮细胞释放多种炎症因子,引起动脉硬化[9]。另外,有研究表明,高尿酸血症的产生和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多数患者伴有血脂的升高[10],这也表明,患有ACS的患者可能伴有高尿酸血症,且高尿酸血症的程度越高,代表体内的血脂水平可能越高,血管狭窄或闭塞的情况更加严重。

在动脉硬化监测中,ABI、baPWV、IMT、冠脉病变支数、冠脉狭窄程度分级等是几个主要的指标。ABI是踝部动脉压与肱动脉压的比值,正常值为0.9~1.3,>1.3提示血管壁钙化;baPWV主要反映的是中央动脉的弹性,也包含部分周围肌性动脉的僵硬度,<1400为正常值[11];IMT是反映血管壁厚度的最重要指标,<0.9mm为正常,0.9~1.3mm为血管壁增厚,>1.3mm代表斑块形成[12]。本研究结果中,实验组的ABI、baPWV、IMT明显高于对照组,冠脉病变支数明显多于对照组,冠脉狭窄程度Ⅲ级和Ⅳ级的比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证明合并有高尿酸血症的患者,其动脉硬化程度总体高于未合并患者,结果符合上述机制。

另外,因为动脉硬化和血脂水平有明显关系,所以血脂监测也是ACS患者的监测项目之一,其中最重要的是TC、HDL-C、LDL-C[13-14]。正常人体内的HDL-C较动脉硬化患者高,而临床上的动脉硬化患者,通常伴有TC和LDL-C的升高,以及HDL-C的降低[15],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TC、LDL-C明显高于对照组,HDL-C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结果与临床机制相符,进一步验证了伴高脂血症的ACS患者动脉硬化程度更高。

综上所述,合并高尿酸血症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其动脉硬化程度总体比尿酸正常组更高,符合代谢异常综合征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重要因素。

猜你喜欢

高尿酸血症冠脉
遗传性非结合性高胆红素血症研究进展
高尿酸患者用药多讲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高尿酸血症的治疗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探讨非布司他治疗痛风及高尿酸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其安全性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尿酸高易导致全身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