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健康意识理论为基础教育模式在骨髓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020-10-22窦勤玲闫文婷赵立丽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骨髓瘤意识理论

窦勤玲 闫文婷 赵立丽 刘 丹

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血液内科,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多发性骨髓瘤(MM)属于B淋巴细胞淋巴瘤,该病临床发病率居于血液恶性肿瘤的第2位[1]。MM发病原因主要为骨髓中的浆细胞出现异常,快速、无限制增长,并引起部分免疫球蛋白分泌异常,最终导致机体器官或组织出现损伤[2-3]。MM的早期发病原因不明,无显著临床症状,中晚期往往出现严重贫血、神经系统症状、肝肾功能损伤、骨质溶解等,随着病情的加重,可出现心、肾功能衰竭及感染性疾病,最终危及患者生命[4]。近年来,随着硼替佐米、雷利度胺等新型靶向药物不断发展、化疗药物及干细胞移植手段的不断进步,MM的临床缓解率及生活质量均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患者仍存在复发、耐药等问题,导致疗效欠佳,且并发症较多,患者承受较大的痛苦。加强康复期患者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健康意识,帮助患者克服不良生活行为, 树立健康生活习惯,可以有效预防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5],需要寻求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提高患者的健康意识。本研究探讨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模式对骨髓瘤患者心理状态与生活质量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骨髓瘤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施常规健康教育组(Contrast组)34例和实施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组(Healthy组)34例。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批准。见表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均符合多发性骨髓瘤的诊断标准;(2)年龄18岁及以上;(3)患者及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4)配合治疗,状态良好。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恶性疾病;(2)有严重的并发症;(3)存在意识障碍。

1.3 干预方法

Contrast组患者接受常规健康教育,包含健康教育指导手册的初步学习,全程护理饮食指导,用药方式,生活注意事项等,出院后给予定期追踪随访。

Healthy组在Contrast组的模式上基于健康意识理论实施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出院延续30d。健康教育小组成员由组长(护士长)、协调(护士)及监管(护士)等5人组成。具体按如下方式进行,A:小组成员拟定提纲(包含定期电话、微信沟通),制定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方案对患者进行实施,记录患者全程病情。B:针对不同的患者给予适合其健康教育指导的方案,患者出院前健康小组组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患者的疑惑进行定向指导分析,建立患者档案表,记录其存在的问题。根据以往成功病例及患者恢复措施结合健康知识给予患者降解,帮助患者对疾病有更高认识,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及健康方式。C:小组成员与骨髓瘤患者健康信任的关系,唤醒患者的健康觉悟,通过建立相互信任的共识,让患者自愿表达其内心的想法,小组成员以朋友的身份对患者进行告知生活方式的重要性,让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更深刻,激发潜意识中的健康理念,全面了解患者的生活习惯,帮其改掉不良生活方式,建立良好的康复习惯。D:小组成员对骨髓瘤患者应给与鼓励机制,当患者面临困惑、情绪低落、消极意识状况下,联合其他小组成员对患者情况进行讨论,将最适合健康意识理论方案给予患者心理及生理安慰,改善患者不良情绪。

1.4 心理状态评分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患者负面情绪,SAS分数大于50分为焦虑,越高越严重。SDS:精神及躯体和心理障碍,大于53分为抑郁,分数越高越严重。

1.5 生活质量评分

通过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对患者进行评价,评分量表包含: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日常活动等指标。共计100分,分数越高,生活质量越好。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n(%)]描述;计量资料采用()描述,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数值相差较小(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均有显著改变,且Healthy组患者心理状态优于Contrast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s,分)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s,分)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护理前 Contrast组 34 58.23±5.73 60.47±6.22 Healthy组 34 59.28±5.42 61.16±6.19 t 0.747 0.935 P 0.412 0.342护理后 Contrast组 34 50.78±4.52 51.35±4.27 Healthy组 34 44.58±3.61 43.82±3.69 t 6.579 7.014 P <0.05 <0.05

2.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数值相差较小(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均有显著改变,且Healthy组患者生活质量优于Contrast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表3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分)

组别 n 精力 躯体疼痛 情感职称 社会功能 日常活动 精神健康 一般健康状况 生理职能护理前 Contrast组 34 63.23±4.12 65.58±5.62 63.19±5.36 63.64±4.39 67.63±5.08 62.11±4.57 64.38±5.12 67.74±4.57 Healthy组 34 62.87±4.35 66.74±5.53 62.68±5.25 65.46±4.41 66.28±4.94 62.86±4.83 63.26±5.09 66.89±4.81 t 0.653 0.729 0.878 0.754 0.609 0.803 0.911 0.633 P 0.539 0.436 0.401 0.422 0.582 0.376 0.285 0.561护理后 Contrast组 34 76.35±5.34 75.47±6.11 74.74±7.35 71.84±5.56 76.43±6.45 75.57±5.75 74.63±7.29 77.98±5.67 Healthy组 34 88.32±6.85 83.53±7.38 82.42±8.19 79.36±7.64 80.087±6.99 81.95±7.97 82.52±7.37 84.23±6.58 t 8.464 5.853 4.253 5.897 4.072 4.549 4.045 5.797 P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发现:护理前,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数值及生活质量评分相差较小,护理后,给予以健康意识理论为基础教育模式的骨髓瘤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及心理状态评分均优于常规健康教育组患者。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护理学家首次提出了一种与环境息息相关的健康意识理论意识,该理论被认为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而存在的一种非独立状态,一线工作人员在救死扶伤的过程中,不应该只注重与患者的生理情况,更应该注重患者治疗的整体局势,如心理、生活环境等,帮助患者挖掘潜在的健康意识,将其无限放大,提高对疾病的认知[6-7]。健康意识理论在我国的研究相对于国外有些延迟,该理论涉及的范围较广,主要应用于医疗社区,临床治疗及家庭护理等[8]。随着医疗的发展,我国对于健康意识理论逐渐应用于各种疾病中,其中肿瘤方面疾病应用较为常见。美国心理学家在健康意识理论意识提出的同期,也提出了自我效能这一说法,自我效能是本身对外界因素如健康行为及客服危险行为的心理行为[9-10]。个体自我效能与自身执行力相辅相成,是相互促进的发展关系,提高自我效能,对疾病的治疗有更好的信念,在提升教育意识及健康生活方式有诸多的帮助[11]。

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活质量被人们逐渐关注,其代表自身对身体状况、社会功能等多个方面的主观意识。基于健康意识理论模式下,对患者整体的生活质量包括疾病、饮食、社会、生活等多个方面,不再是之前的疾病关注[12]。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下制定健康计划,帮助患者在控制高糖、高脂的饮食,合理搭配粗纤维、高维生素食物,积极鼓励患者实行运动训练,改善患者的身体素质[13]。有研究发现基于健康意识理论的健康教育可引导患者纠正自身不良生活习惯,树立健康生活方式,养成有助于患者恢复的健康状态,注意禁烟禁酒,正常饮食,改善身体状况[14-15]。健康意识理论还可延伸至家庭生活中,借助家庭-社会的帮助,维持及巩固患者的健康行为,鼓励家庭成员均参与健康计划中,改善患者神经健康及心理状况。综上所述,给予骨髓瘤患者以健康意识理论为基础教育模式干预,其生活质量及心理状态均有显著提升。

猜你喜欢

骨髓瘤意识理论
人的意识可以“上传”吗?
坚持理论创新
多发性骨髓瘤伴肾损伤的发病机制与治疗进展
神秘的混沌理论
理论创新 引领百年
相关于挠理论的Baer模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致心律失常2例并文献复习
骨髓瘤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增强“四个意识”发挥“四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