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在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的应用评价

2020-10-22罗国琼赖辛娇卢志莲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5期
关键词:口病条目家属

罗国琼 赖辛娇 卢志莲

广东省惠州市第一妇幼保健院儿科,广东惠州 516000

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导致的急性传染病,发病者多为学龄前幼儿,发病就医时多为患儿家属进行照料,但由于家属对疾病的不了解,往往在就医期间出现患儿家属手忙脚乱,不知所措,对患儿的治疗无法起到强有效的辅助作用[1]。有研究显示,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儿家属在医护过程的负性心理,有助于治疗的进行[2]。健康教育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了解程度,有利于患儿的康复及预后[3]。本研究以患儿的住院时间及其家属对手足口病的认知及心理状态为切入点,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7月收治的80例手足口病患儿及其家属一位,探讨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家属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6月~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患儿80例及其家属1位。纳入标准:(1)患儿于我院确诊[4]且有完整临床资料;(2)患儿的口腔溃疡分泌物、粪便标本检出Cox-A16、EV71病毒;(3)患儿年龄1~7岁;排除标准:(1)患儿患有严重心、肝、肾、血液系统疾病;(2)患儿原发性或继发性免疫缺陷,如其他麻疹、风疹、猩红热等疾病;(3)患儿脏器循环衰竭等严重并发症。每位患儿按照入科顺序编号后采用随机数字软件取随机序列,每个顺序编号对应一个随机数,随机数除以2,当余数为1入干预组,余数为0则入对照组,各40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感染防控护理及健康教育,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对照组男16例,女24例,患儿年龄6个月~6岁,平均(3.7±3.1)岁,病程1~4d,平均(2.3±1.9)d,对照组患儿家属中父亲10例、母亲30例;年龄23~45岁,平均(29.9±6.3)岁;家属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8例、大专及中专24例、高中及以下8例;从事职业:普通工人14例、干部5例、农民6例、其他职业15例。联合组男16例,女24例,患儿年龄6个月~6岁,平均(3.6±3.2)岁,病程1~4d,平均(2.37±1.34)d,联合组患儿家属中父亲12例、母亲28例;年龄23~46岁,平均(29.8±6.6)岁;家属受教育程度:本科及以上10例、大专及中专25例、高中及以下5例;从事职业:普通工人15例、干部4例、农民7例、其他职业14例。两组患儿及其家属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儿年龄较小,可在家属的陪同下配合服用药物治疗,且经家长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感染防控护理(对患儿体征及病情进行监测,测量体温,指导家属辅助医护工作人员进行患儿的口腔清洁工作,提醒患儿饭后漱口,定时更换患儿床单及被褥、勤洗衣物,修剪患儿指甲,讲解正确用药方法及健康教育(根据手足口病的特征、表现、治疗、预防、家庭护理等护理要点进行讲解,尤其是饮食护理及家庭卫生的保持,增强健康知识);联合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心理护理,具体为:(1)患儿入院后,向患儿家属介绍病区设施及护理设施,使患者家属在护理干预人员的帮助下可以尽快适应住院环境,对患儿熟悉环境、降低恐惧、抗拒等心理起到良好的协助作用。(2)注意与患儿家属沟通,与患儿家属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对家属进行心理疏导,尽量使用口语化的用词,使患儿家属能完整理解护理干预工作流程,信任医护人员,有助于尽快消除患者的负性心理,以积极且乐观的心态面对患儿接下来的治疗,并且教育患儿家属与患儿的沟通方式,以正确、温和的方式对患儿进行安慰,以达到安抚患儿的最好效果。(3)对患儿家属给予疾病基本健康知识教育,如患儿发病原因,常规使用药物,常见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先稳定患儿家属的心理状态,在患儿家属做好心理状态的前提下可以以更加耐心、积极的状态面对患儿的治疗。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家属焦虑状态[5]: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焦虑分量表对患儿家属的焦虑状态评估,共10个条目,从无为1分,轻微为2分,中等为3分,偏重为4分,严重为5分,分数越高家属的焦虑状态越严重。患儿家属的护理满意度[6](出院时填写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包括三个选项,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为非常满意家属例数与满意家属例数相加除以总例数乘以百分之百)及干预前后家属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7][干预前和出院前1d均对患儿家属的健康知识进行调查,由我院自行设计的《手足口病健康知识问卷》,分为7个大条目,分别为疾病知识(5个条目)、治疗方法(5个条目)、护理方法(10个条目)、预防方法(7个条目)、传播途径(4个条目)、常见病毒类型(5个条目)、临床表现(8个条目),每个小条目回答正确为1分,错误或不答记0分,分数越高表示对健康知识的认知情况越好。另外此问卷的Cnmbach’S a系数为0.78,效度及信度均较好]。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8.0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家属焦虑评分比较

联合组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的焦虑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家属焦虑评分比较(±s)

表1 两组患儿住院时间及家属焦虑评分比较(±s)

组别 住院时间(d) 焦虑评分(分)干预前 干预后 t P联合组(n=40) 5.12±0.48 38.54±4.32 22.41±3.21 18.955 <0.05对照组(n=40) 6.36±0.65 38.48±4.15 33.76±1.29 6.869 <0.05 t 9.706 0.063 20.750 P<0.05 >0.05 <0.05

2.2 两组干预前后家属对健康知识认知情况比较

两组干预前,在健康知识认知情况的各维度上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联合组家属对健康知识的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家属得分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家属对健康知识认知情况比较(±s,分)

表2 两组干预前后家属对健康知识认知情况比较(±s,分)

组别 疾病知识 治疗方法 护理方法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联合组(n=40) 2.12±0.52 4.33±1.45 9.074 <0.05 2.23±0.48 4.82±1.4810.528<0.05 3.46±1.25 7.23±2.52 8.476<0.05对照组(n=40) 2.22±0.56 3.56±0.85 8.326 <0.05 2.34±0.36 3.12±0.65 6.639 <0.05 3.51±1.31 5.63±1.84 5.936<0.05 t 0.828 2.897 1.160 6.652 0.175 3.243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组别 预防方法 传播途径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联合组(n=40) 2.35±0.62 6.54±1.62 15.277 <0.05 1.36±0.87 5.78±1.65 14.987 <0.05对照组(n=40) 2.41±0.71 5.33±1.48 11.251 <0.05 1.41±0.78 4.21±1.11 13.053 <0.05 t 0.403 3.488 0.271 4.993 P>0.05 <0.05 >0.05 <0.05组别 常见病毒类型 临床表现干预前 干预后 t P 干预前 干预后 t P联合组(n=40) 1.78±0.36 5.93±1.12 22.311 <0.05 1.77±0.65 6.58±3.45 8.665 <0.05对照组(n=40) 1.75±0.28 3.12±0.83 9.892 <0.05 1.68±0.58 3.82±2.54 5.195 <0.05 t 0.416 12.749 0.653 4.075 P>0.05 <0.05 >0.05 <0.05

2.3 两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比较

联合组患儿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38/40,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32/40,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

3 讨论

大多数手足口病在学龄前幼儿群体有着较高发病率,大部分患儿症状轻,大多数家属无法在早期发现并送医,但有少部分患儿症状重,进展速度快,甚至有死亡的危险[8-9]。由于患儿家属对疾病认知度不高,容易对患儿的病情过于担心,而产生焦虑等负性情绪,董秋君等[10-11]的研究显示,手足口病患儿家属很容易发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在手足口病患儿的治疗过程中对患儿家属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对缓解患儿家属的情绪有较好的帮助,从而促进患儿的康复。

本研究显示,联合组的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干预后联合组的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联合组对健康知识的各维度得分均高于对照组,且联合组的护理满意度也高于对照组。充分显示出心理干预联合健康教育对手足口病患儿的恢复及对患儿家属的负性情绪有着较好的缓解。原因为:通过心理护理可以使患儿及其家属尽快熟悉医疗环境,降低由于环境变化而带来的不适或不安情绪[12-13];面对心理护理中的关怀及疏通,有助于患儿家属减轻内心焦虑,舒缓患儿家属对疾病的焦虑及恐惧心理,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患儿的医疗行为及护理干预;干预人员作为外部支持及心理支持也对患儿家属解决现实上的困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同时使患儿家属的心态变得积极正面[14],也提高了患儿家属对护理干预工作的满意度;护理干预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对患儿的康复起到了积极影响,减少了患儿的住院时间;健康教育直观地增加了患儿家属对健康知识的了解程度,可以使患儿家属意识到疾病的可治愈性,对个人及家庭卫生意识有质的提升,提高对家庭及个人的疾病预防方面的能力,从侧面加速了患儿治愈到出院的进程[15]。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以加速手足口病患儿的康复,缓解患儿家属的负性情绪,提高患儿家属对手足口病的健康知识了解程度。

猜你喜欢

口病条目家属
挡风玻璃爆裂致人死亡,家属诉至法院获赔偿
2010—2019年宝鸡市手足口病流行特征及时空聚集分析
以患者为主的炎症性肠病患者PRO量表特异模块条目筛选
手足口病那些事
警惕手足口病
南平市妇联关爱援鄂医护人员家属
河北乡村端午文艺活动慰问农民工家属
《词诠》互见条目述略
对县级二轮修志采用结构体式的思考
朝韩红十字会商讨离散家属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