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精品课程的建设与实施研究

2020-10-21李建一

成长 2020年1期
关键词:数控铣床工作过程系统化精品课程

李建一

摘 要:机械专业在中等职业学校中具有很重要的发展地位,而《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这门课程,作为数控专业中的一门重要专业技能,作用非常重要。它可以说是传统加工制造转向现代智能制造的其中一条纽带。随着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课程标准不断更新。为了更好的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岗位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有效性,本文对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精品課程的建设思路和研究法进行尝试。

关键词:工作过程系统化;精品课程;数控铣床

1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精品课程建设的起缘

随着外向型经济和城市国际化的发展,中职学校急需丰富教育产品,开拓中职学生后续发展通道,以满足高端制造型企业多元需求。在今年两会中提出,从2019年开始,在职业院校、应用型本科高教启动“学历证书+若干职业技能等级证书”(1+X)制度试点工作。这项制度刚好和国际化“双高”人才的培养方式相吻合。需要学校首先具有国际化视野,能真正对接国际先进标准。而人才培养全过程中,课程才是核心。“课程为王,是未来学校发展的方向。”在教育市场日益开放的今天,合理借助外力,丰富学生的选择,应成为课改新的突破口。

以学科知识导向的机械专业相关课程,其工程实践性,专门技能的训练,课程的实用性及实施效果等方面,都远未达到职业岗位的要求,在生源素质不断下降的今天原有的教学方式很难让学生掌握应有的技能。最后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上流水线当一线工人,熟练程度比不上技校的学生:高一层次的工作,用人单位又会首先选择高职和大学的毕业生,中专生的出路在哪里?我们如何能够开发、实施一套适合本专业的课程,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呢?

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与国际先进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和课程体系。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除关注认知规律之外,还关注职业成长规律的特点,即“从入门到熟练,从单一到综合,从新手到专家”的规律。比较适合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模式,从以往的存储知识的结构转向了应用知识的结构。课程不再是搭建一个存储知识的创库,而是构建一种应用知识的过程。为职业教育的教与学搭建一个新的平台。希望通过从局部试点出发,以点带面,走出符合当地特色的课改之路,建设出适合现代化职业教育的课程体系。

2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数控铣床编程与操作》精品课程建设思路

本课题在基于工作过程规律的基础上,结合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构建一种应用知识的过程课程。从以往的存储知识的结构转向了应用知识的结构。工作过程遵循“从入门到熟练,从单一到综合,从新手到专家”的规律;教学过程中坚持“手把手,放开手,育巧手,手脑并用”的原则;学习过程坚持“学中做,做中学,学会做,做学结合”的原则。搭建一个更适合职业教育的教与学的新平台。具体将从以下五方面展开研究。

(1)调研企业精准定位。通过展开对周边区域相关企业数控铣床设备的使用情况、用工情况以及岗位布局情况等进行调研统计。此部分内容将于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并分析出目前数控铣床加工在行业中的使用情况及岗位需求情况。通过对企业技术骨干访谈并结合从事数控铣床方面的往届毕业生反馈等情况。剖析企业对从业人员职业素养、技能能力和社会能力的要求。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情及课程标准,确定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研究方向。

(2)校企协作精选项目。在精准调研定位的基础之上,收集各校在以往教学中的典型教学载体。请教企业中从事数控加工的技术人员,共同商定典型案例,在有企业元素、有效、有趣的前提下,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性的材料,探讨典型工作过程所需的知识结构。确保学生通过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模式训练完所选项目载体后,能达到企业行业从事标准。

(3)校校联合精做资源。联合所在地区学校相关专业的老师,以及直接参与平时的数控铣床项目技能赛的指导老师。进行校校强强联合。为了提高课程教学和学习效率,特地组织了各校老师参与信息化资源的制作。在细化任务,多校联动的模式中,精细打造教学资源。

(4)依据课标精学技能。结合项目载体,遵循“从入门到熟练,从单一到综合,从新手到专家”的工作规律。打破学科式的学习内容编排方式。依据 “资讯、决策、计划、实施、检查、评价”六个工作过程的具体为步骤,为学习主线。对照课程标准重新规划学习内容。在学习过程中的步骤具有一致性和普适性。而内容安排上却要结合认识规律,层层递进。基于工作工程系统化的课程教学,做到重复的只是过程,不同的是学习内容。让学生在重复的学习过程中精学技能。

(5)分析学情精细评价。课程学习任务教学做到所学即所用的学习内容理实一体的相统一;学习过程以做、学、做、悟为主线;评价环节做到每一个工作步骤及时评价反馈,多元评价结合的方式。引用我校践行的德国HWK证书考试评价标准。对学习活动、学生展示、专业对话、计划制定、工作过程、职业规范和项目质量等进行综合评价。从而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工作过程中锻炼学生的社会能力、职业能力和技能能力。

3 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实践与成效

通过有趣、有效的的教学项目载体,打破原有学科化的课程内容结构。对原有课程的所有知识点进行离散,以满足每个项目实践为前提,坚持实用够用的原则,对离散的知识点进行重新的整合。同时也要延续原本学科式课程中循序渐进的认识规律。做到即学即用,学为所用的教学效果。学习过程中按照一样的学习步骤进行熟练操作,对中职学生来说具有一定的规律性,行程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每一个项目都有新的内容,具备技能学习的可持续性。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学习积极性和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 姜大源.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理论、实践与创新[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姜大源.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的结构逻辑 [J].职业与教育,2017年第13期.

[3] 赵志群.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一体化课程开发指南[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4] 方淡玉.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无线电工艺课程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3年05期.

猜你喜欢

数控铣床工作过程系统化精品课程
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茶艺课程开发与设计
基于描述逻辑的数控铣床加工工艺知识库检索
应用技术大学背景下课程开发初探
高等职业教育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应用现状的调查研究
浅谈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重构与课程设计
基于项目教学法的数控铣床课程教学实践研究
技能大赛背景下的数控铣床实习教学研究
中专学生在数控铣床操作中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加强精品课程建设 促进教学质量提高
“教育部-微软精品课程”介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