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学历案”学习目标的叙写

2020-10-21姜丽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期
关键词:罗马法希腊课本

姜丽

“学历案”是华东师范大学崔允漷教授及团队建构新的学习方式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崔教授主张以“单元学习”为一个学习单位才能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因此,在叙写单元目标时,教师要把学科核心素养的内容放在手边,使单元目标与学科核心素养内容能够精准对接。下面,我和大家分享一下近年来对“学历案”的探索与实践中对“学习目标”叙写的认识。

一、课时目标割裂了单元内容之间以及学科核心素养培训之间的联系

长期以来,我们的课堂教学多以课时为推动教学的力量,侧重于以知识点和逻辑编排单元,忽略课时与课时之间的联系,因而单元知识之间没有形成体系。如,我在编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高中历史,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六)的课时学历案时,学习目标的叙写如下:

第一课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希腊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本,了解古希腊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希腊公民的素质等史实,强化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2.阅读史料,了解古希腊城邦与公民的关系,从历史角度认识公民对城邦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认同意识。

第二课 卓尔不群的雅典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本,知道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过程和具体表现,勾勒时空线索。

2.古代希腊工商業经济的繁荣是雅典民主政治诞生的根源,从中体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第三课 罗马人的法律

【学习目标】

1.阅读课本,明确罗马法的发展的时空线索。

2.理解罗马的《民法大全》成为近代欧洲法制的蓝本,奠定了近代西方法律体系的基础,体现了优秀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与传播。

3.学会分析和论证罗马法的积极作用和局限性,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样的叙写存在以下不足:

1.割裂了学习目标与课程标准中课程内容和学业质量要求的一致性

在我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课时目标叙写中不能体现出引导学生“世界文明的多样性”,不能培养学生“以开放的心态,认识到世界各地区、各民族共同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初步具有世界意识”。

2.没有关注单元知识体系的建构

基于课时的学习目标叙写,教师不能为学生构建系统学习的任务,无法指导学生系统地学习掌握知识点,不能为学生后续的学习提供可资建构的途径,更不能“对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的发展建立多方面联系,以此解释历史,并能够对同类的历史事物进行比较、概括和综合”。

3.目标的叙写不清晰,不能体现学科性

如“理解罗马的《民法大全》成为近代欧洲法制的蓝本,奠定了近代西方法律体系的基础。”这样的学习目标无具体实施路径,体现不出学科性。

4.目标叙写脱离学生实际

在具体的学习目标中没有结合学生的已知状态,教师单方面认为学生应达到学科专业层次水平。如“从历史角度认识公民对城邦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认同意识。”就高一的学生而言,他们不清楚什么是“历史角度”,这样的目标学生是达不到的。

二、我对单元学习目标叙写的新认识

在多次培训学习和教学实践之后,我对“学历案”目标叙写有了新的认识。

1.认清单元学习目标叙写依据

学科单元目标的叙写应该基于《课程标准》、单元学习的主题、本班学生已有的学科水平和学生学习可用的课程资源等方面来写。须与《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要求一致。要让学生在完成本单元的学习任务之后能做什么,也就是学科核心素养(某领域)应达到什么样的水平。要立足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理清多个单元学习主题之间的关系,明确学生应该获得的内容和水平标准,从整体上考虑设计单元学习目标。

2.要用学科语言,采用动宾结构的方式精准地表述单元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的主体是学生,学习结果用表现性行为表述,即应用什么方式能够完成什么任务,这样的目标是可实现、可检测的。学习目标确定后,针对不同班级的学生,可以微调。

3.要关注学习目标的逻辑性问题

每个单元、每一节课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这就存在目标的排序问题,了解、理解、运用、分析、评价、创造等六种认知过程由低到高叙写,原则上不打乱顺序。这样有助于让学生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逐步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下面,我以“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专题为例,结合《课程标准》(2017年)中的学业质量要求,对本单元的学习目标作如下修改:

第六专题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

【单元学习目标】

1.通过阅读专题六的导语以及文本材料,概括古希腊民主政治形成原因、发展历程以及罗马法的发展历程的基本史实,初步了解本专题的知识体系。

2.通过解读古希腊地图及文化成就图片、《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节选材料、苏格拉底之死、《十二铜表法》、罗马的司法女神像等史料,理解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和罗马法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特点,从自然地理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进行解释,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

3.结合中国秦朝疆域图、中国青铜时代法律的史料和课本知识,把古代希腊、罗马的民主政治与法制与同时期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对比,理解世界区域文化的差异性。

4.通过展示近现代公民权利的图片、《拿破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等法律文献深刻认识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罗马法存在的历史意义和社会价值,学会从全球范围看待不同的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第一课 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本知识,通过对古希腊地图和中国秦朝疆域图的解读,理解自然地理环境对不同文明的影响,认识世界区域文化的差异性,培养开放和包容的文化心态。

2.通过展示古希腊文化成就图片,了解古希腊城邦与公民的关系,认识公民对城邦的责任意识、集体意识、认同意识,理解公民群体体现出的家国情怀的内涵,激发政治责任感。

3.通过现代各国公民在民主政体下行使权利的图片展示,认识希腊文明对于世界历史的重要贡献,学会从全球范围看待不同的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第二课 卓尔不群的雅典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本知识和情景案列分析,通过《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节选材料、雅典居民比例示意圖等材料,理解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培养史料实证、历史解释素养。

2.通过雅典剧院等图片、苏格拉底之死等史料,客观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得”与“失”,思考其对当今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借鉴意义。培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和家国情怀素养。

第三课 罗马人的法律

【学习目标】

1.结合课本,梳理罗马法发展的时空线索,认识罗马法形成的长期性和复杂性。

2.结合罗马共和国、罗马帝国疆域图,了解古罗马政体和疆域的变化,认识推动罗马法不断发展的原因,培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唯物史观,形成正确的时空观念。

3.对比《十二铜表法》和中国青铜时代的法律史料,归纳罗马法的内容和特点,理解世界区域文明的差异,发展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

4.阅读课本内容并结合近现代大国的法律,能够从多角度归纳罗马法的影响,进一步强化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形成法制意识。

总的来说,“学历案”单元学习目标确定和叙写的关键在于基于学生学情对课程标准进行分解和细化,这是落实国家课程标准的具体举措,是当代教师教学的基本功。这可以让教师心中有学科全局,包括学科的学习内容、在不同年级应达到的素养目标,并在全局中、在整体理解中上好每一节课,从而帮助学生实现“学什么”(知识)及“学到和水平”(认知过程),不人为降低学习要求,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30-33,41-44

[2] 尤小平《学历案与深度学习》[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88-94.

猜你喜欢

罗马法希腊课本
罗马法与权利论题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My Family and Other Animals《希腊三部曲:追逐阳光之岛》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希腊:日落最美的弧度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欧洲法律多元格局:国别法、欧洲法以及民间法典编纂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论中国《合同法》的罗马法基础
浅析中世纪罗马法复兴的条件